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xué)年湖北省武漢市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6/30 12:0:1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歐陽修與“君子之勇”
    孫明
          在宋代的政治史、文學(xué)史、學(xué)術(shù)史和思想史上,歐陽修都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人。他以參與慶歷改革而將“以姑息為安”的政治推向王安石變法;以提倡古文而上接韓柳,下開一代文風(fēng);以“慶歷正學(xué)”而從唐代經(jīng)學(xué)注疏傳統(tǒng)通往王安石的新學(xué)和朱熹的理學(xué)集大成。這些發(fā)展史統(tǒng)統(tǒng)繞不過他,后來者卻也指摘他。受他提攜的王安石,當(dāng)政后阻撓神宗召他回朝參與變法,說他不知經(jīng),不識義理。朱熹也批評他經(jīng)學(xué)造詣不高,并且不能躬行實踐。上世紀六十年代是檢討中國文化的年代,劉子健先生站在歷史家的立場,做宏觀趨勢的評判:“從歐陽的經(jīng)歷,看到經(jīng)學(xué)興而求致用,古文興而議論更犀利,士大夫權(quán)力提高而反不穩(wěn)定。總之,儒家思想雖已部分實現(xiàn),而官僚政治的糾紛,反因而愈變愈壞,至于不可收拾!”可是當(dāng)推崇宋學(xué)的陳寅恪要托一位先賢來表明心跡時,只找到了歐陽修。他曾將自己的議論比于曾國藩和張之洞,到“奄奄垂死,將就木矣”的時候,這兩個人卻還當(dāng)不得他一生的旨趣。正是歐陽修高揚儒家君子的理想,“貶斥勢利,尊崇氣節(jié)”,形塑、引出了宋代的優(yōu)秀文化,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史家的“空文”乃是有益于“治道學(xué)術(shù)”的。
          生逢一個活潑時代,歐陽修活得波瀾跌宕而又豐富多姿。王安石、朱熹用經(jīng)學(xué)不深批評他,卻都不能不承認歐陽修的文章好,歐陽本心也未必把文學(xué)看得低于經(jīng)學(xué)。他也作艷詞,廣為歌妓傳唱,這是道學(xué)家攻擊他不重實踐的原因之一,今天說起來卻讓人更覺得歐陽的自由與可愛。歐陽修喜歡酒,他不僅以“醉翁”自況,同游諸君也多是愛酒的人,連稱贊詩僧,也是在“酒友”的語境中豪闊道出的:“曼卿隱于酒,秘演隱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為歌詩以自娛。當(dāng)其極飲大醉,歌吟笑呼,以適天下之樂,何其壯也!”美文、美人、美酒,若止步于人生快意,歐陽修也就是個爛漫文人,在如此快意中,他對衰老的惶惑更見生命經(jīng)驗的厚度。慶歷二年,正是事業(yè)的上升期,歐陽修卻由親見朋友的生老盛衰,而自嘆“余亦將老矣”。面對衰老,他也“形骸苦衰病,心志亦退懦。前時可喜事,閉眼不欲見”。他本是繼韓愈起而排佛老之說的,而立時寄希望于“不朽”,最后卻對佛教生出崇敬之意。放縱、疏闊、消極,凡此所思所行,不僅不與儒家君子的追求矛盾,反讓我們看到君子的意態(tài)并非“假道學(xué)”的刻板印象,而是儒釋道共同證成,豐滿、終極而深沉,還有一點俠義。歐陽修的豪氣也一邊在生命的惶惑中徊磨,一邊又在世俗之美與信仰思考中淬煉,最后,在進退的大問題上頑強地綻放儒家道德的燦爛光芒。六十五歲的歐陽修“以論政不合,固求去位”,當(dāng)時還未到歸田的年齡,故“天下益以高公”。史傳評歐陽修一生“可謂有君子之勇”。君子之勇,即是道德之勇。士大夫?qū)W術(shù)和政治一身二任,但皆以道德統(tǒng)馭之。
    (選自《讀書》,有刪改)(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在宋代的政治史與文學(xué)史、學(xué)術(shù)史和思想史之間,歐陽修都算是一個承前啟后的人。
    B.陳寅恪將自己的議論比于曾國籓和張之洞,而寄托、表達心跡的先賢卻找了歐陽修。
    C.歐陽修所作的艷詞表達自由與愛意,廣為歌妓傳唱。這使得道學(xué)家攻擊他不重實踐。
    D.因享有了美文、美人、美酒的人生快意,立歐對修對衰老的惶惑更見生命經(jīng)驗的厚度。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先肯定了歐陽修在宋代文化上的地位,之后以“慶歷改革”“倡導(dǎo)古文”“慶歷正學(xué)”三個例子證明了這一點。
    B.文章第一部分用了引證、例證,例正中還包了對比論證,舉例論證的使用比較自然地引出歐陽修的“君子之勇”的內(nèi)涵。
    C.文章第二部分采用多樣變化的論證視角:既有古人的視角,也有今人的視角;既有歐陽修本人的視角,也有作者的視角。
    D.文章將述、評、論結(jié)合,既述說了歐陽修在文化上的貢獻,也評價了他的影響和意義,還論證了他“君子之勇”的要義。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安石、朱熹批評歐陽修“經(jīng)學(xué)造詣不高”“不能躬行實踐”作者引用劉子健先生的觀點表明這可能因“官僚政治的糾紛”而起。
    B.歐陽修高揚儒家君子的理想形塑并引出了末代的優(yōu)秀文化,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史家的“空文”其實是有益于“治道學(xué)術(shù)”的。
    C.王安石、朱熹都不能不承認歐陽修的文章好,雖然他們都用“經(jīng)學(xué)不深”批評歐陽修,其實歐陽修本心也未必把文學(xué)看得低于經(jīng)學(xué)。
    D.歐陽修的所思所行讓我們看到君子的意態(tài)是儒釋道共同證成的,君子之勇是一種道德之勇,道德價值高于并統(tǒng)攝學(xué)術(shù)與政治價值。

    組卷:13引用:2難度:0.9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題。
    想北平
    老舍
          ①如果讓我寫一本小說,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為我可以揀著我知道的寫,而躲開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讓我把北平一一道來,我沒辦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雖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歲才離開。以名勝說,我沒到過陶然亭,這多可笑!以此類推,我所知道的那點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②可是,我真愛北平。這個愛幾乎是想說而說不出的。我愛我的母親。怎樣愛?我說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討她老人家喜歡的時候,我獨自微微地笑著;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時候,我欲落淚。言語是不夠表現(xiàn)我的心情的,只有獨自微笑或落淚才足以把內(nèi)心表達出來。我愛北平也近乎這個??洫勥@個古城的某一點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愛的北平不是枝枝節(jié)節(jié)的一些什么,而是整個兒與我的心靈相黏合的一段歷史,一大塊地方,多少風(fēng)景名勝,從雨后什剎海的蜻蜓一直到我夢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積湊到一塊,每一細小的事件中有個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個北平,只是說不出而已。
          ③真愿成為詩人,把一切好聽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鵑似的啼出北平的俊偉。但我不是詩人,我將永遠道不出我的愛,一種像由音樂與圖畫所引起的愛。這不但是辜負了北平,也對不住我自己,因為我最初的知識與印象都得自北平,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與脾氣里有許多地方是這古城所賜給的。我不能愛上海與天津,因為我心中有個北平??墒俏艺f不出來!
          ④倫敦、巴黎、羅馬與堪司坦丁堡,曾被稱為歐洲的四大“歷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倫敦的情形,巴黎與羅馬只是到過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沒有去過。就倫敦、巴黎、羅馬來說,巴黎更近似北平,不過,假使讓我“家住巴黎”,我一定會和沒有家一樣的感到寂苦。巴黎,據(jù)我看,還太熱鬧。雖然,那里也有空曠靜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曠;不像北平那樣既復(fù)雜而又有個邊際,使我能摸著——那長著紅酸棗的老城墻!面向著積水灘,背后是城墻,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樂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可怕,像小兒安睡在搖籃里。是的,北平也有熱鬧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極拳相似,動中有靜。巴黎有許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與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溫和的香片茶就夠了。
          ⑤雖說巴黎的布置比倫敦、羅馬勻調(diào)得多,可是比起北平來還差點兒。北平在人為之中顯出自然,既不擠得慌,又不太僻靜,連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與樹,最空曠的地方也離買賣街與住宅區(qū)不遠。北平的好處不在處處設(shè)備得完全,而在它處處有空兒,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氣;不在有許多美麗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圍都有空閑的地方,使它們成為美景。每一個城樓,每一個牌樓,都可以從老遠就看見。況且在街上還可以看見北山和西山呢!
          ⑥好學(xué)的、愛古物的人們自然喜歡北平,因為這里書多古物多。我不好學(xué),也沒錢買古物,但我卻喜愛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ú菔欠N費錢的玩藝,可是北平的“草花兒”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錢而種一院子花。墻上的牽牛,墻根的靠山竹與草茉莉,省錢省事而且會招來翩翩的蝴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黃瓜、菠菜等等,大多數(shù)是直接由城外擔(dān)來送到家門口的。雨后,韭菜葉上還往往帶著雨時濺起的泥點。青菜攤子上的紅紅綠綠幾乎有詩一般的美麗。果子有不少是從西山與北山來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棗、柿子,進了城還帶著一層白霜兒,美國包著紙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帶霜兒的玉李,還不愧殺!
          ⑦是的,北平是個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產(chǎn)生的花、菜、水果,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從它里面說,沒有像倫敦的那些成天冒煙的工廠;從外面說,它緊連著園林、菜圃與農(nóng)村。采菊東籬下,在這里,確是可以悠然見南山的。像我這樣的一個貧寒的人,或許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點清福吧。
          ⑧好,不再說了吧,要落淚了。真想念北平呀!
    (選自《老舍文集》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9年版)(1)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題為“想北平”而非“寫北平”,一個“想”字,不僅點明了作者與北平的距離,而且還表達了作者對北平無盡的、深沉的愛。
    B.作者反復(fù)說自己對北平的愛“說不出來”,是因為對北平知道得太少、言語貧乏,以致無法說、無能力說。
    C.第六段作者寫北平時選擇的材料十分典型,并且富有日常生活的特點,表現(xiàn)了老舍作為“人民藝術(shù)家”的近似平民的審美情趣。
    D.第七段中作者化用陶淵明的詩句表現(xiàn)北平的田園風(fēng)味,同時借助陶淵明對自然風(fēng)光的喜愛,表達自己對北平的眷戀之情。
    (2)下列對文章的藝術(shù)特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的語言通俗質(zhì)樸,自然親切?!安患钡幕拧薄翱墒堑降卓蓯垩健钡瓤谡Z化表達、“差點兒事兒”“處處有空兒”等典型京味兒的語言,既親切平易又富有感情。
    B.本文多處運用對比手法。如以倫敦、巴黎、羅馬和堪司坦丁堡等城市和北平對比,突出北平的特點,表達作者對北平的喜愛、思念之情。
    C.本文善用比喻、擬人、類比等多種手法?!拔覍⒂肋h道不出我的愛,一種像由音樂與圖畫所引起的愛”一句,運用比喻的手法,表達出作者對北平的愛之無形、愛之深切。
    D.本文的結(jié)尾照應(yīng)開頭“落淚才足以把內(nèi)心表達出來”,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向了高潮,動人心弦;“不再說了吧”又戛然而止,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
    (3)請賞析第④段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
    (4)郁達夫《故都的秋》描繪的是“清、靜、悲涼”的北平秋天。與之相比,老舍筆下的北平呈現(xiàn)出怎樣的特點?從中可以感受到老舍怎樣的情感?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說明。

    組卷:31引用:5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憲宗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壬寅,皇太子即位,以明年為弘治[注]元年。召致仕南京兵部尚書王恕為吏部尚書。初,太監(jiān)懷恩以直道屏居鳳陽,上素知之,至是召還。恩言大學(xué)士萬安諛佞,王恕剛方,請上去安而召恕,遂有是命。恕至京,庶吉士鄒智往語之曰:“三代而下,人臣不得見君,所以事事茍且。公宜先請見君,即時政不善者,歷陳上前,庶其有濟。一受官職,更無可見時矣?!彼∩破溲?。時恕負重望,其居冢宰,銓政多厘正焉。召南京兵部尚書馬文升為左都御史,文升陛見,賜大紅織金衣一襲。蓋上在東宮時,素知其名故也。文升感殊遇,自奮勵,知無不言。中言乞鷹坊、牧馬場千頃。戶部尚書李敏言:“場止二百余頃,余皆民業(yè),安得奪耕種之地以為飛走之所!”上從之。太監(jiān)李廣有罪自殺。上命搜廣家,得納賄薄籍,中言“某送黃米幾百石”,“某送白米幾千石”。上曰:“廣食幾何,而多若是?”左右曰:“黃米,金也。白米,銀也?!鄙吓?,籍沒之。上召兵部尚書劉大夏、左都御史戴珊面議政事。議畢,上曰:“述職者集矣,大臣皆杜門。若二卿,雖開門延客,誰復(fù)以賄賂通也?!币蚋魇职捉鹨诲V賜之,曰:“小佐爾廉?!?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2">戶部主事李夢陽上書指斥弊政,內(nèi)指外戚壽寧侯尤切至。疏入皇后母金夫人等深恨之日泣訴于上前上不得已下夢陽獄科道交章論救金夫人猶在上前泣涕求加重刑上怒推案起既而法司具獄詞以請,上徑批“夢陽復(fù)職,罰俸三月?!眲⒋笙谋徽俦愕?,奏事畢,上曰:“夢陽疏內(nèi)‘張氏’二字,左右謂其語涉皇后,朕不得已下之獄。比法司奏上,朕試問左右作何批行。一人曰:‘此人狂妄,宜杖釋之?!匏约瘁審?fù)職,更不令法司擬罪也。”
    (選自《明史紀事本末?弘治君臣》,有刪改)[注]弘治,明孝宗朱祐樘年號。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疏入/皇后母金夫人等深恨之/日泣訴于上前/上不得已/下夢陽/獄科道交章論救/金夫人猶在上前泣涕/求加重刑/上怒/推案起/
    B.疏入/皇后母金夫人等深恨之/日泣訴于上前/上不得已/下夢陽獄/科道交章論救/金夫人猶在上前泣涕/求加重刑/上怒/推案起/
    C.疏入/皇后母金夫人等深恨之/日泣訴于上前/上不得已/下夢陽獄/科道交章論救/金夫人猶在上前泣涕/求加重刑/上怒推/案起/
    D.疏入/皇后母金夫人等深恨之/日泣訴于上前/上不得已/下夢陽/獄科道交章論救/金夫人猶在上前泣涕/求加重刑/上怒推/案起/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代,文中是對中國歷史上的夏、商、周三個朝代的合稱。
    B.銓,文中指量才授官。銓政,指選拔、任用、考核官吏等政務(wù)。
    C.東宮,古代皇家宮殿的稱呼,常為太子所居之宮,可以用來借指太子。
    D.戶部,官署名。一般掌管全國土地、戶籍、學(xué)校、財政收支等事務(wù)。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明孝宗繼承皇位,太監(jiān)懷恩向他推薦了王恕,于是明孝宗任命王恕為吏部尚書,但是鄒智告訴王恕,這個官職不適合王恕,王恕接受了鄒智的意見。
    B.因為明孝宗在繼位之前就知道馬文升的名聲,明孝宗繼位后,調(diào)在南京任職的馬文升擔(dān)任左都御史,并給予厚重的賞賜,馬文升非常感激,知無不言。
    C.太監(jiān)李廣自殺,在搜查他家時發(fā)現(xiàn)受賄的名冊,里面寫有暗語,比如寫某人送黃米,其實是送黃金,皇帝得知實情后,非常生氣,沒收了贓物。
    D.皇帝召見劉大夏和戴珊商議事情,商議完畢,皇帝贊揚劉、戴兩位大臣,稱他們即便開門迎客,也沒有人會來行賄,并分別進行賞賜,以激勵他們的廉潔。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公宜先請見君,即時政不善者,歷陳上前,庶其有濟。
    ②場止二百余頃,余皆民業(yè),安得奪耕種之地以為飛走之所!

    組卷:1引用:1難度:0.6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4.閱讀下面兩首詞,完成問題。
    沁園春?答九華葉賢良
    劉克莊
          一卷《陰符》,二石硬弓,百斤寶刀。更玉花驄噴,鳴鞭電抹;烏絲闌展,醉墨龍?zhí)?。牛角書生,虬須豪?sup>②,談笑皆堪折簡招。依稀記,曾請纓系粵,草檄征遼。
          當(dāng)年目視云霄,誰信道、凄涼今折腰。悵燕然未勒,南歸草草;長安不見,北望迢 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塊,歌罷猶須著酒澆。休休也,但帽邊鬢改,鏡里顏凋。
    【注釋】①劉克莊:南宋詞人,其詞繼承了辛棄疾的愛國主義傳統(tǒng)及豪放風(fēng)格。②牛角書生:用隋末英雄李密少年時牛背上讀書遇權(quán)臣楊素事。虬髯豪客:用虬髯客張仲堅遇李靖,折服于李世民事。③燕然:即燕然山?!逗鬂h山?竇憲傳》記載,東漢竇憲率兵追擊匈奴單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④磊塊:一作壘塊,《世說新語?任誕篇》云:“阮 籍胸中壘塊,故須酒澆之?!?br />(1)下片“當(dāng)年目視云霄,誰信道、凄涼今折腰”,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了自己內(nèi)心的感慨。下列詩句,沒有運用這種手法的一項是
     

    A.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孟郊《登科后》)
    B.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曹松《乙亥歲》)
    C.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梅堯臣《東溪》)
    D.城中桃李愁風(fēng)雨,春在溪頭薺菜花。(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2)劉克莊此詞與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都借用古人古事來塑造形象、表達情感。試比較這兩首詞,簡要分析其塑造的自我形象或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組卷:17引用:1難度:0.6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 5.按要求填空。
    (1)
     
    ,
     
    ,勇者不懼。(《論語?
     
    》)
    (2)
     
    ,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3)知人者智,
     
    ;勝人者有力,
     
    ;知足者富,
     
    ;不失其所者久,
     
    。(《老子?第三十三章》)
    (4)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大學(xué)之道》)
    (5)《將進酒》中表達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詩句是“
     
    ,
     
    ”。
    (6)蘇軾《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一詞中,表現(xiàn)詞人夢里歸鄉(xiāng),與妻子相見時“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情形的兩句是“
     
    ,
     
    ”。
    (7)《詩經(jīng)?
     
    ?無衣》共三章,采用了重章疊唱的形式。首章結(jié)句“
     
    ”,是情緒方面的,說的是他們有共同的敵人;第二章結(jié)句“
     
    ”,是行動的開始;第三章結(jié)句“
     
    ”,表明詩中的戰(zhàn)士們將奔赴前線共同殺敵了。
    (8)【
     
    朝】
     
    在《春江花月夜》中表現(xiàn)宇宙永恒,生命代代相傳的句子是“
     
    ,
     
    ”。
    (9)請寫出儒家的“四書”:《
     
    》《
     
    》《
     
    》《
     
    》。
    (10)《百年孤獨》的作者是
     
    (國籍)的加西亞?
     
    。

    組卷:1引用:1難度:0.9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1小題,9分)

  • 6.①《邊城》描繪了一個瑰麗而溫馨的“邊城”世界,這里人性真、善、美。②這里看不到邪惡、奸詐和貪欲;這里有貧富區(qū)分和社會地位高低的差別,但他們都互相親善著、扶持著;這里也有矛盾,但那決不是善與惡的沖突。③正如批評家劉西渭所說:“這些可愛的人物,各自有一個厚道并且純潔的靈魂,生息在田野晨陽的空氣?!雹茉谶@樣一篇美麗的文字之中,我們更能感受到一種似乎已經(jīng)陌生了的自然、優(yōu)美、健康的人性,那種如大自然本身一樣凝重、明慧而又本色真實的人生形式。⑤因此,讀這樣的作品,我們獲得的不是文學(xué)藝術(shù)的美的享受,而是對我們心靈人性的滋養(yǎng)與療補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①句中加點字具有強調(diào)意味。
    B.②句中分號不可以全部換成逗號。
    C.③句中“并且”應(yīng)該換成“然而”。
    D.④句中“似乎”一詞使句意表達更嚴謹。
    (2)⑤句中畫波浪線部分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使用有誤,請修改。

    組卷:3引用:1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1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苦不苦,想想長征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遍L征行軍途中,紅軍將士常常以苦為樂。這種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一直鼓舞著紅軍。①
     
    ,是因為相信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正確領(lǐng)導(dǎo),相信共產(chǎn)主義的遠大理想。
          長征的勝利,保存了革命的精華,并以其不怕艱苦、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向全中國宣告,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是不可戰(zhàn)勝的,成為一篇中國革命的“宣言書”。長征在全國擴大了紅軍的影響,把革命真理宣傳到沿途廣大地區(qū)。中央紅軍走了11個省,三個方面軍共走了14個省,并向沿途各省的人民宣傳,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真正解放的道路,只有在黨的領(lǐng)導(dǎo)下,才能實現(xiàn)團結(jié)抗日。②
     
    ,還撒播下革命的種子。長征途徑之地,紅軍放手發(fā)動群眾,群眾革命熱情洶涌澎湃。軍民生死相依、患難與共,形成強大的合力,為后來開展革命斗爭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長征精神,是堅強堡壘,是有力支撐。站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交匯點上,③
     
    ,使之成為鼓勵廣大人民投身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偉大實踐的不竭精神動力。
    (1)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dāng)?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15個字。
    (2)請仿照示例(1),運用比喻的修辭概括第二段中關(guān)于長征的其余兩個意義,使之與示例構(gòu)成排比句。
    示例(1):長征是宣言書。

    組卷:12引用:4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8.作文。
          在《懷念老陸》中,馮驥才多次寫到老陸的“笑”,表現(xiàn)了老陸鮮明的性格特點。大笑、淺笑、憨笑、壞笑、苦笑、假笑……笑中蘊情感,笑中見性格。
          請以“笑”為題,寫一篇記敘文,不少于700字。

    組卷:4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