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析閱讀以下材料,然后回答問題。
資料一:微塑料是指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被形象地稱為“海中的PM2.5”。微塑料容易吸附在單細胞藻類的表面,會吸附、富集海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如DDT等),大幅提高所在區(qū)域的有毒物質濃度。
資料二:如圖1是部分海洋生態(tài)系統食物網的示意圖。微塑料可以隨著洋流在海洋中擴散,并通過食物網流動。在海洋的許多浮游動物、魚類以及大型鯨類等生物的腸道和組織中都發(fā)現了微塑料。

(1)資料一提到的微塑料屬于影響海洋生物的 非生物非生物(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
(2)資料二的圖1中,屬于生產者的是 藻類藻類。其中展示的食物網由 66條食物鏈構成,大魚和海豹的關系是 捕食捕食和 競爭競爭。
(3)微塑料體積小,容易被海洋生物吸收,沿著食物鏈逐級 累積累積,若圖2表示的是食物鏈(藻類→小魚→海豹→虎鯨)中四種生物體內有毒物質的相對含量,其中代表小魚的應是 乙乙。一般情況下,海洋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對穩(wěn)定的,說明海洋生態(tài)系統具有一定的 自動調節(jié)能力自動調節(jié)能力,但這種調節(jié)能力是有一定 限度的限度的。
(4)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作為生物圈中的一員,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減少微塑料對環(huán)境和人的危害?(答一條即可) 少用塑料制品(合理即可)少用塑料制品(合理即可)。
【答案】非生物;藻類;6;捕食;競爭;累積;乙;自動調節(jié)能力;限度的;少用塑料制品(合理即可)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94引用:4難度:0.5
相似題
-
1.某同學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十幾小時后,植物的莖變紅的部位是
(2)植物體負責運輸功能的是根、莖、葉中的導管和篩管。其中導管位于木質部,負責運輸
(3)實驗中把枝端削成平整的斜面,是為了增加導管切口截面積,有利于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縱切枝條,觀察發(fā)現紅色越往上越淺是因為
(4)如果想使實驗效果更加明顯,可采取的措施有發(fā)布:2024/12/26 1:0:5組卷:8引用:2難度:0.5 -
2.如圖表示正在給一些剛移栽的樹木輸液(主要成分是水和無機鹽)。為提高樹的成活率,你認為輸液管的針頭必須插入樹干的( ?。?/h2>
發(fā)布:2024/12/26 1:30:2組卷:54引用:5難度:0.7 -
3.圖是“水在植物體內的運輸路徑”圖解,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①是
(2)②是
(3)③是
(4)水和無機鹽在植物體中運輸的基本路
徑是
A.葉中篩管→莖中篩管→根中篩管 B.根中篩管→莖中篩管→葉中篩管
C.根中導管→莖中導管→葉中導管 D.葉中導管→莖中導管→根中導管.發(fā)布:2024/12/26 1:0:5組卷:2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