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某生物興趣小組在某地夏日晴天中午,展開如下實驗:將生長狀態(tài)一致的大豆植物分為5組,第1組在田間生長,另4組在人工溫室中生長,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濃度等其他條件與第1組相同。于中午12:30測定各組葉片的光合速率(本實驗的光合速率是以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的葉片所固定二氧化碳的質量來表示),相關處理和結果見表,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組號 1 2 3 4 5
溫度/℃ 36 25 31 36 36
相對濕度/% 27 52 52 52 37
光合速率/mg?dm-2?h-1 11.1 20.7 23.7 21.6 15.1
(1)本實驗要探究的問題是
溫度和濕度能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嗎
溫度和濕度能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嗎
。
(2)第1組在本次實驗中作為
對照
對照
。
(3)根據(jù)實驗結果,可以推測
第4組
第4組
(填第4組或第5組)的大豆氣孔開度更大。第4組實驗比第3組實驗光合速率小的原因是
高溫使葉片氣孔關閉,影響二氧化碳進入葉片,進而導致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
高溫使葉片氣孔關閉,影響二氧化碳進入葉片,進而導致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
。
(4)實驗中光合速率的測定方法可用如下方法替代:用打孔器打出圓葉片,用注射器抽去葉片內的氣體后,將圓葉片置于一定濃度的NaHCO3溶液中,給予一定強度的光照,測量圓葉片上浮至液面的
數(shù)量
數(shù)量

【答案】溫度和濕度能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嗎;對照;第4組;高溫使葉片氣孔關閉,影響二氧化碳進入葉片,進而導致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數(shù)量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1引用:1難度:0.7
相似題
  • 1.1880年,美國的恩格爾曼把載有水綿(水綿的葉綠體是條狀,螺旋盤繞在細胞內)和好氧細菌的臨時裝片放在沒有空氣的暗環(huán)境里,然后用極細光束照射水綿。通過顯微鏡觀察,發(fā)現(xiàn)好氧細菌向葉綠體被光照的部位集中:如果上述臨時裝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細菌則分布在葉綠體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圍(如圖所示)。請分析回答:
    (1)暗環(huán)境里,極細光束照射部位和無光部位形成一組
     
    。
    (2)臨時裝片暴露在光下時,水綿細胞產生氧氣的部位應該是[
     
    ]。
    (3)綜合上述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

    發(fā)布:2025/1/1 8:0:2組卷:16引用:2難度:0.5
  • 2.生物小組同學以苜蓿為實驗材料,研究土壤含水量和氣孔開放程度與光合作用的關系。相關實驗如下:

    (1)氣孔是植物體水分散失和
     
    進出的門戶。
    (2)①小組同學觀察苜蓿葉下表皮氣孔開閉情況。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
     
    ,用鑷子撕取表皮蓋上蓋玻片,制成臨時裝片。顯微鏡下觀察到氣孔開放(如圖1)。②再向裝片滴加0.3g/mL蔗糖溶液。一段時間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到氣孔關閉(如圖2)。其原理是:當細胞外界溶液濃度
     
    (小于/大于)細胞液濃度時,保衛(wèi)細胞失水,氣孔關閉。
    (3)7月23日,小組同學對生長在不同含水量土壤的兩組苜蓿凈光合速率進行測量,結果如圖3所示。據(jù)圖可知土壤含水量與光合作用的關系是:
     
    。在一天內,苜蓿體內積累的有機物總量最多的時間點為
     
    。
    (4)下表是在研究“土壤水分對苜蓿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中得到的數(shù)據(jù)(為一個月實驗期間多次測量的平均值)。
    土壤含水量(%) 氣孔開放程度(mmol?m2?s-1 凈光合速率(μmol?m2?s-1
    10.3 0.116 7.4
    12.0 0.269 16.8
    15.2 0.378 17.1
    18.4 0.441 22.9
    從氣孔作用、開閉原理的角度分析,土壤含水量影響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在一定范圍內,土壤含水量越高,
     
    。

    發(fā)布:2024/11/8 8:0:1組卷:66引用:1難度:0.4
  • 3.雪碧是一種溶解了大量CO2的碳酸飲料。雪碧與水按一定體積比例混合,可得CO2濃度不同的雪碧溶液。小金為探究“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做了如下實驗:
    ①用打孔器在菠菜的葉片上取下大小相同的多個葉圓片,抽出葉圓片中的氣體(圖如甲);
    ②取三個相同杯子,一個加入50mL蒸餾水,另二個分別加入50mL不同濃度的雪碧溶液(雪碧與水的體積比分別為1:9和2:8),三個杯子依次標記為A、B、C;
    ③分別將相同數(shù)量的抽氣后的葉圓片投入杯中,用鑷子展開并避免葉片重疊,使葉圓片均沉于杯子底部(如圖乙);
    ④將三個杯子沿實驗臺的日光燈所在直線并排放置于燈的正下方;
    ⑤室溫下觀察并記錄5、10、15、17、20min時燒杯中葉圓片浮起的數(shù)量。每組實驗重復測定3次,記錄數(shù)據(jù),取整數(shù)平均值。得到如圖丙所示圖線。

    (1)小金所做的實驗是為了探究
     
    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
    (2)實驗中杯子底部的葉圓片會浮起來的原因是
     
    。
    (3)本實驗用到了“轉換法”,即用
     
    來確定光合作用的強度。
    (4)由丙圖可得出的結論是:
     
    。

    發(fā)布:2024/12/20 8:0:1組卷:2引用:0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