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興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野生馬麝最重要、密度最大的分布區(qū),總面積約330km2??蒲腥藛T冬季對保護區(qū)內的野生馬麝進行了調查,結果如表所示。
生境(生存環(huán)境)類型 植被面積(km2 種群密度(頭/km2 種群數量(頭)
針葉林 13.9 8.8 123
人工林 19.2 - -
針闊混交林 8.2 5.0 41
闊葉林 53.4 3.5 187
灌叢 124.4 6.5 809
(1)自然保護區(qū)內灌叢生境為野生馬麝的主要分布區(qū),可能原因是
植被高度和種類易于被馬麝捕食
植被高度和種類易于被馬麝捕食
;野生馬麝在
針葉林
針葉林
生境中密度最大,原因是
易逃避捕食
易逃避捕食
。經調查該保護區(qū)野生馬麝約1160頭,則該保護區(qū)內野生馬麝種群密度約為
3.5
3.5
頭/km2。
(2)歷史上,興隆山保護區(qū)具有非常適宜的野生馬麝生境,上世紀90年代保護區(qū)的野生馬麝種群就增長到5000余頭,而保護區(qū)內野豬和金錢豹等動物于60年代初期基本絕跡。試分析該保護區(qū)的野生馬麝種群快速增長的原因是
野豬和金錢豹等于60年代初期基本絕跡,減少了馬麝的種間競爭壓力和被捕食的風險,所以種群快速增長
野豬和金錢豹等于60年代初期基本絕跡,減少了馬麝的種間競爭壓力和被捕食的風險,所以種群快速增長
。
(3)利用3年被偷獵者丟棄的馬麝尸體初步鑒定,各年齡段比例為:1-5齡占81.82%,其中2齡以下的個體占34.20%,6~9齡的僅占18.18%,沒有發(fā)現(xiàn)10齡以上的個體,該種群的年齡組成為
增長型
增長型
。試分析現(xiàn)在保護區(qū)種群密度較小的原因可能包括
ABCD
ABCD
。
A.亂捕濫獵攫取經濟利益
B.人工經濟林的擴張
C.原有植被的過度破壞
D.農田的存在,使馬麝被分隔在若干植被斑塊中

【答案】植被高度和種類易于被馬麝捕食;針葉林;易逃避捕食;3.5;野豬和金錢豹等于60年代初期基本絕跡,減少了馬麝的種間競爭壓力和被捕食的風險,所以種群快速增長;增長型;ABCD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2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下列關于種群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1 3:30:1組卷:27難度:0.8
  • 2.麻雀是中國最常見、分布最廣的鳥類,屬于留鳥,不進行季節(jié)性遷徙。某地區(qū)的麻雀有家麻雀、樹麻雀、黑頂麻雀、山麻雀等不同種。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發(fā)布:2024/12/31 4:0:1組卷:14引用:3難度:0.7
  • 3.現(xiàn)有一未受人類干擾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組考察了該湖泊中處于食物鏈最高營養(yǎng)級的某魚種群的年齡組成,結果如圖(注:表中“1+”表示魚的年齡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類類推).研究表明:該魚在3+時進入成年,9+時進入老年.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img alt="菁優(yōu)網"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1707/59/271afe2a.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發(fā)布:2024/12/31 4:30:1組卷:10難度:0.7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