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開展“天下國家”綜合活動,請你參與并回答問題。
一部中國史,就是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dì)_____造、發(fā)展、鞏固統(tǒng)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各民族之所以團結融合,多元之所以聚為一體,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xù)____、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源自中華民族追求團結統(tǒng)一的內生動力。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tǒng)一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決定了國家統(tǒng)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決定了一個堅強統(tǒng)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系。
《人民日報》( 2023年06月06日 有刪改)(1)給文中加點的字注音。
①挫折 cuòcuò
②所系xìxì
(2)在橫線上填寫正確的漢字。
①(dì) 締締造
②兼收并(xù) 蓄蓄
(3)民族文化我熱愛。請選擇一個中華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寫一句話表達你對它的理解。
(4)愛國精神我銘記。請選擇與愛國詩句對應的詩人,積累愛國詩篇。
①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 陸游 |
②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屈原 |
③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杜甫 |
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辛棄疾 |
⑤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 文天祥 |
德才兼?zhèn)?,胸襟博大之人,是家國之幸。?!--BA-->
策勛十二轉
策勛十二轉
,賞賜百千強”,國有難,巾幗英雄代父上戰(zhàn)場,建功煥榮光(北朝民歌《木蘭詩》);“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惟吾德馨
”,有德才,人格散發(fā)芳香(劉禹錫《陋室銘》);“念天地之悠悠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獨愴然而涕下
”有抱負,憂思高遠深邃(陳子昂《登幽州臺歌》)?!?!--BA-->不畏浮云遮望眼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自緣身在最高層
”,登高賦詩胸懷大志,何懼世間萬千阻隔(王安石《登飛來峰》);“落紅不是無情物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化作春泥更護花
”,脫離官場心系國家,顧念未來甘愿奉獻(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銘記中華強國夢,誓做中華好兒郎!(6)請搜集并分享一句古今愛國名言,寫出你從中受到的教育。
【答案】cuò;xì;締;蓄;策勛十二轉;惟吾德馨;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9 8:0:9組卷:1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學校組織開展一次“低碳生活、綠色環(huán)?!敝黝}宣傳活動,你和同學們參與其中。
(1)上網瀏覽相關資料時,你看到了如下材料:
工廠粗大的水管,排出帶泡沫的廢水;輪船上的人們談笑風生,食品包裝順著指尖很自然地滑入水中;公園里散步的人們經過池塘邊,總有一口痰、幾塊土落進水里;夏天,孩子們拿著水槍,奔跑著,追逐著,鬧得渾身是水……水在哭泣。水,很渴。
讀完以上材料,請你撰寫宣傳標語。
(2)下面是小組成員寫的采訪提綱,請你從“提問技巧”的角度對采訪問題做出評析。采訪提綱 采訪對象 王浩:我國水文水資源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采訪目的 了解中國的地下水污染情況 采訪方式 訪談、錄像拍攝 采訪問題 問題1:王老師,您是研究地下水的權威專家,您能介紹一下我國地下水的現(xiàn)狀嗎?
問題2:王老師,您剛才提到地下水正遭受著越來越嚴重的污染,地下水受污染后硬度過高,那水中的魚、蝦之類的您會吃嗎?發(fā)布:2024/12/30 12:30:6組卷:22引用:1難度:0.8 -
2.綜合性學習。
材料一 2021年12月2日是第十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公安部、中央網信辦、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司法部、交通運輸部、應急管理部、共青團中央等八部門近日聯(lián)合下發(fā)通知,部署各地以“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為主題,共同組織開展第十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活動;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
材料二 教育行政部門指導中小學校開展“小手拉大手,親子安全行“主題宣教活動,增強中小學生及其監(jiān)護人交通安全意識。
材料三 第十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圖標。(見圖)
(1)請用一句話概括材料一的內容。
(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請為你的班級的“小手拉大手,親子安全行”主題班會設計一個活動。請寫出活動名稱。
(3)仔細觀察材料三圖標,按照一定順序介紹圖標內容。發(fā)布:2025/1/2 23:0:3組卷:4引用:2難度:0.5 -
3.綜合性學習。
在央視播出的首期《中國詩詞大會》上,來自四川的無臂小伙彭超過五關斬六將,成為首位播主。彭超幼年失去雙臂,克服了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學會了用腳穿衣、寫字、上網等。自初中起,彭超就開始喜歡讀古詩詞,不如意時讀讀詩,用寫逆境的詩篇來鼓勵自己。彭超最喜歡李清照的“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這句詩格外豪邁,這種豪邁能帶給人力量”。彭超表示,未來的人生,需要“詩意的生活”,要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未來。
(1)你認為怎樣才能做到自強不息?
(2)假如你在演講稿中要運用上面的材料,那么這則材料不能證明的觀點是
A.不可一曝十寒
B.不可見利而進
C.須堅忍剛毅
D.須不屈不撓發(fā)布:2025/1/2 1:30:3組卷:9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