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資料一:考古工作者從安陽(司母戊鼎出土處)的商代鑄銅遺址中,發(fā)現當時冶煉銅的主要礦物原料是孔雀石[Cu2(OH)2CO3],主要燃料是木炭,冶煉溫度估計在1000℃左右.
資料二:西漢劉安著《淮南萬畢術》中記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
請討論下列問題:
(1)關于“曾青”和孔雀石的水溶性分析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A

A.前者可溶、后者難溶     B.前者難溶、后者可溶
C.二者均可溶             D.二者均難溶
(2)以孔雀石為原料的冶煉過程中,用現代化學的觀念審視,可能涉及到的化學反應有下列反應中的
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

①Cu2(OH)2CO3
2CuO+CO2↑+H2O   ②2CuO+C
高溫
2Cu+CO2↑  ③CuO+CO
高溫
Cu+CO2 ④CO2+C
高溫
2CO
(3)在(2)的四個反應中,不能用四種基本反應類型分類的是反應

(4)銅器久置于空氣中會產生銅銹,其成分與孔雀石相同.請推斷銅變成銅銹時,空氣中的哪些物質參加了反應?銅銹可用稀鹽酸除去,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某工廠在加工產品時會產生含少量鐵屑的銅屑廢料,某課外小組的同學們利用磁鐵吸引鐵屑,不僅回收了銅,還得到了副產品鐵屑224g(假設為純凈物).那么,在工業(yè)冶煉中要得到這么多的鐵,理論上需要含Fe2O380%的赤鐵礦石多少克?

【答案】A;①②③④;③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38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生物浸出技術在金屬冶煉中應用廣泛.嗜熱細菌在65~80℃酸性水溶液及氧氣存在等條件下,能氧化黃銅礦(主要成分CuFeS2)產生硫酸鹽,進而生產銅和硫酸亞鐵,主要流程如圖(“…”表示省略的部分流程):

    有以下說法:(1)分離出礦渣的操作是過濾;(2)試劑b只能是鐵粉;(3)反應②是復分解反應;(4)試劑a是稀硫酸;(5)鐵元素在整個流程中都以Fe2+存在.
    其中錯誤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19 8:0:1組卷:181引用:2難度:0.7
  • 2.鈦合金有良好的耐熱強度、低溫韌性。生產金屬鈦的步驟主要有:
    ①在高溫下,向金紅石(含TiO2)與焦炭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氣,得到TiCl4和一種可燃性氣體;
    ②在稀有氣體環(huán)境和加熱條件下,用Mg與TiCl4反應得到Ti和MgCl2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25 11:30:2組卷:341引用:2難度:0.8
  • 3.高鐵列車車體使用了含鎳不銹鋼,火法煉鎳的原理是2X+C
    高溫
    2Ni+CO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25 15:0:2組卷:6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