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廢棄的工廠、關停的煤礦、古老的作坊……這些曾經(jīng)的“工業(yè)引擎”承載著城市記憶,見證了歷史風貌,如今卻因各種原因沉睡,在城市快速發(fā)展的腳步中被遺忘。如果能保護和利用好這些工業(yè)遺產,讓其由“工業(yè)銹帶”向“生活秀帶”轉變,不僅能傳承工業(yè)精神、滿足人們生活需要,還能喚醒沉睡的價值。如何變“銹”為“秀”,讓工業(yè)遺產不再“沉睡”?
      首先,需要對工業(yè)遺產進行甄別區(qū)分。所謂工業(yè)遺產,是指在工業(yè)長期發(fā)展進程中形成的,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技價值、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工業(yè)遺存。不同的工業(yè)遺產之間,其價值千差萬別。對于各方面價值較高的工業(yè)遺產,應保護優(yōu)先,以用促保。同時,既要防止因過度開發(fā)而保護失當,也要盡量規(guī)避因過分限制而難以改造利用。
      其次,要挖掘歷史底蘊,賦予文化內涵。這些年不少改造完成的老舊工業(yè)文化項目,除了工業(yè)遺存各有不同外,在形象與內容上都普遍趨同,難言特色。工業(yè)遺產的重新開發(fā)和利用,需要充分發(fā)掘其背后凝聚的獨特文化理念,各地宜從自身實際出發(fā),不可照搬照抄。位于成都的立巢航空博物館,就被設計成航空科技與歷史綜合展館、城市候機廳、多媒體學術報告廳、模擬飛行廳、航空主題餐廳等功能區(qū),讓民眾“看得到航空,聽得到航空,摸得到航空,甚至吃得到航空”,把高大上的航空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吸引了眾多游客和專業(yè)人士前來參觀,并成為“2020年成都八大消費新場景”之一。
      工業(yè)遺產是城市的固體記憶,讓其不再“沉睡”,需要審慎、巧妙地進行加減法設計,留住工業(yè)時代的“銹色肌理”,打造一批集城市記憶、知識傳播、創(chuàng)意文化、休閑體驗于一體的“生活秀帶”,方能為城市高質量發(fā)展增添新的動力,并呼應新時代美好生活的需要。
(摘編自吳徽平《讓工業(yè)遺產不再“沉睡”》)      材料二:
      工業(yè)遺產最基本的形態(tài)是廠址、廠房、設備以及相關的史料。近年來工業(yè)遺產的概 念在持續(xù)擴大,包括工人的住宅、使用的交通系統(tǒng)及其社會生活遺址等,都已納入工業(yè)遺產的范圍。工業(yè)遺產的意義首先在于它的歷史價值。它們見證了工業(yè)活動對歷史和今 天所產生的深刻影響,是人類所創(chuàng)造并需要長久保存和廣泛交流的文明成果,是人類文 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保護工業(yè)遺產,就是保護歷史,保護城市記憶與國家記憶。
      然而作為需要被保護的工業(yè)遺產,僅僅有歷史價值是不夠的。如果僅僅著眼于“歷史記憶”,那么工業(yè)遺產大可以通過別的成本更低的方式,如照片、影片、文字等等來呈現(xiàn),而不必保留那么一大片廠房與廠址。工業(yè)遺產在歷史價值之外還要具備藝術價值、文化價值以及經(jīng)濟價值、社會價值,工業(yè)遺產應該是多重價值的相得益彰。
      長期以來,人們對工業(yè)遺產的保護普遍缺少重視,世界各地的工業(yè)遺產一直面臨著毀壞遺棄以及掠奪式開發(fā)導致的嚴重威脅;在我國,隨著城市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在工業(yè)遺產拆與保、遺棄與利用等問題上一直存在著激烈的爭論。如今這樣的局面正在逐漸好轉,國家與社會都越來越重視對于“工業(yè)遺跡”的保護工作。然而很有必要提醒的一點是,即便以前不少工業(yè)遺跡遭到了破壞,但其現(xiàn)存數(shù)量依然是一個龐大的數(shù)字,全部納入“保護”之列既無必要也不現(xiàn)實,因而必須要有一個“去蕪存菁”的過程。什么是“蕪”?什么是“菁”?應該依據(jù)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文化價值、經(jīng)濟價值、社會價值這五個指標來判斷。它們是“遺產”,同時又活在當下與未來,是城市環(huán)境、城市文化、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它們不應該被看作后人甩不掉的包袱,而是可以繼續(xù)發(fā)揮功用、創(chuàng)造價值,甚至融入創(chuàng)意空間、數(shù)字經(jīng)濟的潮流之中的。而去蕪存菁的過程,也就是刪繁就簡的過程?!昂啞保趴梢酝癸@精華,才可以節(jié)省保護的成本。
(摘編自翟春陽《保護工業(yè)遺產要去蕪存菁》)      材料三:
      將工業(yè)遺產與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相結合的“以用促?!蹦J剑钱斍皣鴥容^主流的一種工業(yè)遺產開發(fā)模式。如上海M50創(chuàng)意園、廣東中山岐江船廠改造等等,他們之所以能成功,有賴于所處城市的經(jīng)濟實力、文化氛圍與消費人群。
      就山西省陽泉三礦工業(yè)遺產的開發(fā)而言,因不具備這些經(jīng)濟、文化及區(qū)位優(yōu)勢,所以不能簡單地模仿和跟風。而應在結合國內外成功案例的基礎上,不斷挖掘自身的特質,確立符合本區(qū)域發(fā)展特點的遺產保護工作的基本原則,并以此為指導,打造出一套獨特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的保護和再利用方案。
      “以用促保”的保護模式,需要先期高昂的資本投入。除一些經(jīng)濟規(guī)模較大的城市之外,許多地方遺產保護工作都存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因此,以政府為主導,協(xié)調各方面社會力量,多渠道籌集資金,這是遺產保護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省、市兩級政府 可以在財政規(guī)劃方面給予陽泉三礦保護項目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同時還需制定一整套優(yōu) 惠政策以吸引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社會民眾加入到遺產保護的隊伍中來。
      作為一個老工業(yè)城市,陽泉現(xiàn)階段正處于城市和產業(yè)轉型的重要時刻。鑒于此,陽泉三礦的遺產保護工作應納入陽泉市總體規(guī)劃的部署和安排之中。否則,在未來的城市變遷中,這一保護項目極有可能與未來的建設產生抵觸。因此,從城市發(fā)展的大局出發(fā),應將這一保護項目上升到作為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的高度。只有做到了系統(tǒng)化、前瞻化,這項工作才能真正與城市發(fā)展融合起來。
      工業(yè)遺產“以用促?!弊钪匾哪康氖侵攸c保護和利用工業(yè)遺產的藝術、文化價值,而不是將工業(yè)遺產通過“經(jīng)濟開發(fā)”的方式變?yōu)橛墓ぞ?,使工業(yè)遺產的開發(fā)充溢商業(yè)氣息。此外,陽泉三礦是山西省首個“國家工業(yè)遺產”項目,該項目的順利建設與推進還需盡快出臺與此相關的保護、開發(fā)、再利用的地方性法規(guī),以免在開發(fā)與建設的過程中因法律法規(guī)的缺失而導致保護主體不明、技術規(guī)范缺失、責任主體不確定等問題的出現(xiàn)。
(摘編自李鉞《因地制宜留住文明》)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D
D

A.承載著城市記憶的工業(yè)遺產之所以被遺忘,是因為它們已經(jīng)失去了自身的存在價值。
B.并非所有的工業(yè)遺產都需要被保護,對于一些價值不高的工業(yè)遺產可以拆除或遺棄。
C.在工業(yè)遺產保護和利用問題上,應該保護優(yōu)先,絕不能因開發(fā)而對工業(yè)遺跡進行改造。
D.工業(yè)遺產的開發(fā)要因地制宜,應挖掘自身的特質,制定符合本區(qū)域發(fā)展特點的方案。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
A

A.只有具備了較強的經(jīng)濟實力、文化氛圍等條件,“以用促?!钡拈_發(fā)模式才可能取得成功。
B.對工業(yè)遺跡“去蕪存菁”,有助于節(jié)省保護成本,重點保護各方面價值較高的工業(yè)遺跡。
C.陽泉三礦工業(yè)遺產保護要取得成功,就必須發(fā)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提供資金支持和保障。
D.工業(yè)遺產既是城市與國家的記憶,又是當下城市環(huán)境、城市文化和居民生活的組成部分。
(3)下列說法中,不能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核心觀點的一項是
B
B

A.意大利都靈工業(yè)遺址被改建成公園,原工業(yè)區(qū)域中的有些機器設備被清走,金屬冷卻塔被保留在遺址公園中,成為工業(yè)時代的紀念。
B.曾經(jīng)是連片的采煤塌陷區(qū)的江蘇徐州潘安湖,通過對采煤塌陷破壞的土壤進行重構,恢復土地生態(tài)調節(jié)功能,脫胎換骨為“城市之肺”。
C.德國慕尼黑杜伊斯堡風景公園是由舊有工業(yè)區(qū)改建成的公眾休閑、娛樂場所,保留下來的原有工業(yè)設施,似乎向人們訴說著鋼鐵廠曾經(jīng)的輝煌。
D.由原粵中造船廠舊址開發(fā)成的中山市岐江公園保留著不少造船廠房和設備,見證著那個特定年代和那代人艱苦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沉淀為彌足珍貴的城市記憶。
(4)材料一在論證結構上有何特點?請簡要分析。

【答案】D;A;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8/3 8:0:9組卷:2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在《紅樓夢》,那可說而未經(jīng)人說的就是那悲劇之演成。悲劇為什么演成?辛酸淚的解說在哪里?曰:一在人生見地之沖突,一在興亡盛衰之無常。我們先說第一個?!疤斓厣?,除大仁大惡,余者皆無大異?!比收弑斓刂龤猓瑦赫弑斓刂皻?,至于那第三種卻是正邪夾攻中的結晶品?!都t樓夢》中的賈寶玉、林黛玉便是這第三種人的基型。普通分三種人為善惡與灰色。悲劇之演成常以這三種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惟《紅樓夢》之悲劇,不是如此?!都t樓夢》里邊,沒有大兇大惡的角色,也沒有投機騎墻的灰色人。悲劇之演成,既然不是善惡之攻伐,然則是由于什么?曰:這是性格之不同,思想之不同,人生見地之不同。在為人上說,都是好人,都是可愛,都有可原諒可同情之處,惟所愛各有不同,而各人性格與思想又各互不了解,各人站在個人的立場上說話,不能反躬,不能設身處地,遂至情有未通,而欲亦未遂。悲劇就在這未通未遂上各人飲泣以終。這是最悲慘的結局。在當事人,固然不能無所恨,然在旁觀者看來,他們又何所恨?希臘悲劇正與此同。國王因國法而處之于死地,公主因其為情人而犯罪而自殺,其妹因其為兄長而犯罪而自殺。發(fā)于情,盡于義,求仁而得仁,將何所怨?是謂真正之悲劇。善惡對抗的悲劇是直線的,而這種沖突矛盾所造成的悲劇是曲線的,令人失望的?!都t樓夢》寫悲劇已奇了,復寫成思想沖突的真正悲劇更奇,《紅樓夢》感人之深即在這一點。
    (摘編自牟宗三《<紅樓夢>悲劇之演成》)材料二:
          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有意義的人生一定建立在對某些價值的相信之上,正因為如此,價值的毀滅才構成真正的悲劇。以曹雪芹筆下的金陵十二釵為例,她們認同不同的價值,選擇不同的生活,但所有的這些價值最后都無一例外地落空?!都t樓夢》描述的毀滅,針對的不是某一種價值或人生,而是幾乎所有的價值和人生。不是某一個人的毀滅,而是大觀園的灰飛煙滅?!都t樓夢》被視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悲劇作品,原因正在于這種徹底的毀滅。
          構成悲劇的諸要素中,不幸和死亡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在歐洲,最早的古希臘悲劇表現(xiàn)了命運的不可抗拒,基于神的意志和人的性格,無奈或者悲慘的結局都無法避免。同時,其中蘊含的人對于自由、正義和倫理的追求,與命運的沖突和抗爭,讓悲劇充滿了崇高的意味。而在莎士比亞的悲劇中,人世間內在于人性和社會的矛盾,無一例外把羅密歐和朱麗葉、奧賽羅、安東尼和克里奧佩特拉等主人公帶入死亡。比較起來,《紅樓夢》似乎更接近于莎士比亞作品。雖然有一個神話的背景,但整部小說描述的不過是處在欲望、情感、秩序、倫理、宗教之間的心靈沖突和生命掙扎,不幸和死亡貫穿其中。十二釵中,元春、迎春、秦可卿、王熙鳳、林黛玉的生命各個不同,卻都無法躲過香消玉殞的結局。而在十二釵之外,作者不斷地安排著馮淵、賈瑞、林如海、寶珠、秦鐘、秦業(yè)、金釧兒、尤三姐、尤二姐、晴雯等的死亡,讓那些刻意營造的成功或者歡樂顯得非常蒼白和脆弱。每個人的悲劇被安放得自然而然又合情合理,更突出了生命和世界之間無法克服的矛盾。
    (摘編自王博《<紅樓夢>的悲劇讓美好的東西獲得根基》)材料三:
          我認為《紅樓夢》是康、雍、乾三朝的社會生活、社會矛盾、歷史趨向的一個藝術的總概括和總反映?!都t樓夢》里寫了兩種毀滅,一種是新生事物的毀滅,這就是賈寶玉、林黛玉愛情的毀滅;另一種是古老的榮國府、寧國府的毀滅。前者的毀滅是新的生命由于它還未成熟,經(jīng)不起狂風惡浪的摧折而毀滅,但它健壯的根系和茁壯的幼芽仍在適宜的土壤里保存著,“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只要有適當?shù)臍夂?,它會繼續(xù)生長,最終長成大樹;而后一種毀滅,是腐朽加腐爛,是生命的盡頭,最終是化為糞壤,永遠成為過去、不可能再生。
          所以這兩種毀滅,具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社會意義。前者反映的是歷史前進的客觀趨勢,后者反映的是由榮、寧二府象征的那種腐朽勢力的必然死亡。
          曹雪芹的筆是非常狡獪的,他一再聲稱此書“亦非傷時罵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倫常所關之處,皆是稱功頌德,眷眷無窮,實非別書之可比”。表面上說得非常好聽,都是對封建皇帝和朝廷的歌功頌德,但一開頭他就寫了一樁貪贓枉法的人命案,同時帶出了炙手可熱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此開頭,也就開始了他對封建社會的大揭露,大批判。貪贓枉法的貪官賈雨村,是全靠賈府一手提拔起來的,他枉斷了薛蟠所犯的人命案以后,還直接向賈府和王子騰報告,這說明一切橫行不法的事,都與“四大家族”有關。通過對這個具體的“賈”府的描寫,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四家皆連絡有親,一損皆損,一榮皆榮,扶持遮飾,俱有照應”的具體情況,而且“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時觸犯了這樣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連性命還保不成呢!”這就是封建社會政治勢力的一張關系網(wǎng)。所以“葫蘆僧亂判”一案,實際上是對封建社會、封建官場的一個總揭露和總批判。
          當然《紅樓夢》最最動人之處,是賈寶玉、林黛玉的生死不渝的愛情和他們的愛情悲劇,《紅樓夢》是以寶、黛的愛情悲劇來貫通全局的。這個愛情悲劇的內涵是誓死捍衛(wèi)愛情和婚姻的自主、自擇權,主張愛情和婚姻的自由。
    (摘編自馮其庸《讀<紅樓夢>》)(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悲劇之演成常以善惡與灰色三種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而《紅樓夢》之悲劇,不只如此,還因為興亡盛衰之無常。
    B.魯迅認為有意義的人生一定要建立在對某些價值的相信之上,因為只有如此,價值的毀滅才能構成真正的悲劇。
    C.金陵十二釵認同的價值不同,選擇的生活不同,但她們追求的價值和生活最后盡都落空,這體現(xiàn)了小說的悲劇性。
    D.曹雪芹在《紅樓夢》創(chuàng)作中雖有意規(guī)避“傷時罵世”,表面上對封建朝廷歌功頌德,但仍有較強的社會批判意義。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紅樓夢》的悲劇是各人性格、思想、見地、立場等方面上的沖突矛盾所造成的情有未通、欲亦未遂的真正的悲劇。
    B.早期的古希臘悲劇蘊含著人在面對不可抗拒的命運時所表現(xiàn)出的對于自由、正義和倫理的追求,與命運的沖突和抗爭,賦予悲劇以崇高的意味。
    C.十二釵的悲劇各有不同,但從根本上看都突出了生命和世界之間無法克服的矛盾,這與莎士比亞的悲劇所反映的人性和社會的矛盾有相似點。
    D.寶黛愛情的毀滅,反映了新生事物在歷史前進中難逃滅亡的客觀趨勢,榮寧兩府的毀滅象征著腐朽勢力的必然死亡,兩種毀滅的社會意義不同。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與《紅樓夢》所體現(xiàn)的“真正之悲劇”不同的一項是
     

    A.《羅密歐與朱麗葉》
    B.《哈姆萊特》
    C.《雷雨》
    D.《邊城》

    發(fā)布:2024/12/20 17:30:1組卷:1引用:2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現(xiàn)代散文誕生以來,“抒情性”“自敘傳”等文體特征在散文創(chuàng)作和理論表述中得以確立。同時,被劃分到散文類中的通訊、報告文學、雜文、隨筆等分別獨立?!笆闱樯⑽摹背蔀樯⑽牡暮诵牟糠?,并得到了散文創(chuàng)作者及研究者的廣泛認可。散文和詩歌被等同視為抒情文學品類,情感性成為散文首要的審美要素。
          但是,過分倚重抒情也受到了質疑。作家汪曾祺曾經(jīng)寫道:“二三十年來的散文的一個特點,是過分重視抒情。似乎散文可以分為兩大類:抒情散文和非抒情散文。即使是非抒情散文中,也多少要有點抒情成分,似乎非如此即不足以稱散文。散文的天地本來很廣闊,因為強調抒情,反而把散文的范圍弄得狹窄。”這個觀點富有代表性,即散文世界欠缺進一步開掘,需要在通過寫人記事、寫景詠物表現(xiàn)情感、情趣、意境之外,獲得更開闊的空間。情感是散文的根本性要素,可是個體對于世界的經(jīng)歷、體驗僅僅依存于抒情表達,難以得到更深入的開掘。
          一些散文理論家從縱深方向探討散文的可能。劉錫慶將散文中的自我劃分為五個層次,即“現(xiàn)實生活層”“情感層”“性靈層”“心靈層”“生命體驗層”等。樓肇明則提出“復調散文”理論,認為散文表現(xiàn)的維度應該更豐富、復雜。新時期至今,散文創(chuàng)作總體上逐步擺脫過度抒情的弊病,在題材內容的選擇與藝術技巧的運用上不斷拓展,經(jīng)歷了“獨語體”散文重現(xiàn)、文化散文繁榮,還出現(xiàn)“新散文”“在場主義散文”“非虛構文學”等或長或短的創(chuàng)作潮流。
          不過,散文終究還是散文,與小說、詩歌、戲劇有別,缺少個性情感精神透視的文化歷史屬于學術專著,讀者期待的仍然是從傳統(tǒng)出發(fā)的散文精品,優(yōu)秀的散文還需要建立在精神深度與藝術妥帖上。與虛構文學不同,散文來自作者對日常生活的審美體驗,作為自我的精神產品,打動讀者的不是求新、獵奇,而是內在的生命意蘊,即對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生活詩意的準確把握。
          美國作家梭羅的《瓦爾登湖》為何經(jīng)典?就在于作家在對自我生活細節(jié)進行全方位展示過程中,貫穿著完整的生態(tài)主義理念。梭羅以十幾年獨特的生活方式擁抱自然,批判習俗,憑借自我生命意志,成就了生態(tài)散文經(jīng)典之作。
          當代散文也不乏具有生命意蘊與哲學內核的作品。比如,史鐵生《我與地壇》在景物描繪、精神臆想、隱喻表達背后,升華出一種超越現(xiàn)世苦難的終極情懷。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借封閉的小山村,以幾十篇作品描繪鄉(xiāng)村生活,其中暗含了個體與世界的關系。我們也可以從某些回憶散文中讀出倫理思想,從文化散文里讀出歷史背后的文化哲學邏輯。
          好的散文作品,情感充沛而節(jié)制,理性思考始終在場,有著哲學沉思的氣質,在寧靜的藝術氛圍中傳達出作者對天地、世界、人性的觀察、感悟與思索。
    (摘編自于袆《散文創(chuàng)作如何走出過度抒情的困境》)材料二:
          文學寫作的本身,應當是自然的、“開放式”甚至“無限開放”的。誰也沒有規(guī)定散文應當怎么寫,即使有這方面的理論,但“文無定法”之說始終為歷代寫作者所默認推崇。盡管真正能夠“再出新枝”的作家和詩人少之又少。先賢大師們一直在尋求和建立獨我的寫作方向及范式。于今來看,我個人覺得,散文應當具備或者包含的三個要素就是真誠、自由、妖嬈。
          散文之所以能夠綿延許久,至今還有人喜歡、繼續(xù)接力的原因,就在于發(fā)自寫作者“本體”和“內在”的那種具有強大輻射力與“能量”的“誠意”。這個“誠意”是寫作者對整個世界的態(tài)度,就是寫作者自身“修為”與胸襟、視野和識見的體現(xiàn),也才構成了散文最動人和最有“體溫”與“活性”的品質。
          自由是指散文寫作應當是寬泛的,自在的,可以倚馬可待,洋洋萬言,也可以斗折蛇行,小家碧玉??梢杂纱思氨?,信馬由韁;也可以自定范圍,框定跑馬場。文學是另一個宇宙,疆域之大之廣之深,人類迄今還沒有完全探索完盡,特別是在我們所處的這個“時空”,僅僅是物質、信息乃至層出不窮的新科學對人的生存的影響與篡改、修正這一點,就是一個尚未被觸及的領域。
          散文及其他文學創(chuàng)作,其根本目的是呈現(xiàn)人類在某個歷史時期生存和精神的奇崛狀態(tài)和樣貌,是我們用文字的方式,為自己和眾生建造“檔案庫”與墓碑和宮殿。它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具備強烈的“代入感”和“感染力”。因為文學書寫的目的,就是要人自覺閱讀,并在閱讀當中不斷獲取經(jīng)驗或者精神上的契合力量與共鳴心。因此,任何的寫作都需要“方法”,而散文乃至其他文學門類通往呈現(xiàn)和探究繁復之人心人性的路徑就是不斷地“妖好”起來。只有把文章寫得“好看”“耐看”,“回味無窮”“余音繞梁”,能夠在閱讀者內心掀起浪花波濤,映現(xiàn)現(xiàn)實和理想的各種奇異的波谷和境界,方才能夠使得我們的散文寫作具備一種誘導與分享的積極力量,進而在人心中締造出更多的奇異風景。
    (摘編自楊獻平《從問題到方法:我們需要怎樣的散文寫作》)(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抒情散文成為散文的核心部分,得到了散文創(chuàng)作者及研究者的廣泛認可,影響了散文的創(chuàng)作方向。
    B.匯曾祺對散文創(chuàng)作過分倚重抒情提出質疑,認為散文過分強調抒情性會把散文表現(xiàn)范圍弄得狹窄。
    C.劉錫慶將散文中的自我劃分為五個層次,體現(xiàn)出膠文理論家為推動收文創(chuàng)作向縱深發(fā)展而做出的思考。
    D.散文及其他文學創(chuàng)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讓作品具有強烈的“代入感”和“感染力”,從而打動讀者。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樓肇明則提出“復調散文”理論,拓寬了散文創(chuàng)作的深度和廣度,使散文創(chuàng)作擺脫了過度抒情的困境。
    B.《瓦爾登湖》和《我與地壇》都因體現(xiàn)出作者對生命價值與意義和生活詩意的準確把握而成為了經(jīng)典。
    C.因為“文無定法”,所以散文創(chuàng)作可以興之所至,天馬行空,不受任何條條框框的限制,實現(xiàn)自由創(chuàng)作。
    D.只要創(chuàng)作者具有足夠的“誠意”,就可以創(chuàng)作出具有最動人和最有“體溫”與“活性”的品質的作品。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的說法不體現(xiàn)“妖嬈”的內涵的一項是
     

    A.郁達夫《故都的秋》寫景狀物有聲有色,有動有靜,并融入深沉而細膩的感受、情思,使文章婀娜多姿。
    B.魯迅《記念劉和珍君》的抒情直露顯豁,汪洋恣肆,用血淚寫出了心坎里的哀痛,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C.朱自清把樹影與月光交織時構成的黑白相間的優(yōu)美的視覺形象,轉化為聽覺形象,激起讀者無窮的遐想。
    D.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借封閉的小山村,以幾十篇作品描繪鄉(xiāng)村生活,其中暗含了個體與世界的關系。
    (4)材料一在論證上有何特點?請簡要說明。
    (5)結合兩則材料中的觀點,談一談如果你是一個散文作家,你在創(chuàng)作中應該注意什么。

    發(fā)布:2024/12/20 14:30:1組卷:29引用:7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可移動文化遺產的保護是指運用各種方法延長可移動文化遺產壽命的專業(yè)性活動。保護技術推進的核心是找到與遺產變化狀況相適應的保護方法,以便及時對藏品進行預警、干預,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狀態(tài)。在此過程中,預防、治理、修復三個方面的技術運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預防是所有的減緩文化遺產惡化和損毀的行為的總稱,它涉及光照度、環(huán)境條件、安全、防火和突發(fā)事件的準備等方面。治理是通過外界的干預直接作用于可移動文化遺產的保護行為,是為了消除正在損毀遺產的外界因素,從而使遺產恢復到健康的狀態(tài)。根據(jù)可移動文化遺產遭受“病痛”情形的差異,治理技術可以分為殺蟲、去酸、脫水和清潔等類型。修復是對已經(jīng)發(fā)生變形或變性的遺產進行處理,使之恢復到原有的形態(tài)或性質。修復的內容大致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標本上的一切附著物;二是修補文物和標本的殘缺部分。
    (摘編自周耀林《可移動文化遺產保護策略研究》)
          材料二:
          以溫度25℃、相對濕度50%為標準壽命(設其指數(shù)為1.00),計算在溫度15℃、35℃和濕度10%、30%、70%條件下,紙張的壽命和標準壽命的倍數(shù)關系,結果見下表:
    濕度(%)
    壽命倍數(shù)
    溫度(℃)
    一年平均濕度(%)
    70 50 30 10
    35
    25
    15
    0.14
    0.74
    2.74
    0.19
    1.00
    5.81
    0.30
    1.56
    9.05
    0.68
    3.57
    20.70
    (摘編自李景仁等《圖書檔案保護技術手冊》)
          材料三:
          毛里求斯是非洲一個島國,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氣候濕熱多雨。毛里求斯擬修復的檔案文件,形成于18世紀,文件紙張為破布漿機制紙,字跡材料為酸性煙黑墨水,雙面手寫。以手感鑒別,柔韌性極差,幾乎一觸即碎。通過測試數(shù)據(jù)可知,文件紙張嚴重酸化。應毛里求斯大使館的要求和委托,國家圖書館圖書保護組和圖書修整組的技術人員,對部分檔案文件進行了實驗性去酸和修復。方案如下:
          (1)去酸方案
          酸是紙張纖維發(fā)生化學降解的催化劑,能加快紙張纖維的水解反應,使紙張脆化變黃、機械強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為避免酸性對文獻紙張的損害,人們研究了各種去除紙張酸性的方法。根據(jù)毛里求斯檔案文件的損壞程度和特點,技術人員認為采用氫氧化鈣溶液去酸法比較好,以氫氧化鈣溶液去酸,可根據(jù)紙張酸化的程度調節(jié)去酸溶液的濃度和去酸時間,去酸徹底,可操作性強,在操作處理過程中也不會使文件出現(xiàn)新的損壞。
          (2)修復方案
          紙漿補書機與邊緣、局部裱相結合的修復法。用紙漿補書機修補書頁,既不遮擋字跡又能增強紙張強度。但紙漿補書機法也有其不足,如對書頁的邊緣殘缺處和書口的斷裂處補后的強度不夠,主要原因是書口的斷裂處及書頁上的裂口縫隙過小,使得紙漿難以通過,邊緣殘缺處的紙漿與書頁的連接方式屬單側直線連接,不夠牢固。為了彌補這一缺陷,紙漿補書機與邊緣、局部裱相結合顯然是必要的。
          檔案文件修復后,紙張的強度和柔韌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來一觸即碎的文件紙張,現(xiàn)在不但可以正常翻閱,甚至可以拿起抖動。對于文件修復前后的變化,毛里求斯大使館人員表示驚訝,稱之為“魔術般的變化”。
    (摘編自周崇潤等《關于毛里求斯檔案文件的去酸與修復》)
    (1)下列不屬于可移動文化遺產“修復”工作的一項是
     

    A.使用真空干燥法對受潮的古代文獻進行處理。
    B.使用鹽酸、硝酸等化學試劑給青銅器除銹。
    C.使用紙漿補書機對破損的古籍進行修補。
    D.使用樹脂黏合劑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預防是為了減緩可移動文化遺產遭受損害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行動,其側重點主要在于可移動文化遺產的外部環(huán)境。
    B.如果將溫度25℃、相對濕度50%下紙張的壽命定為標準壽命,當濕度不變、溫度降低10℃時,紙張的壽命倍數(shù)就會達到5.81。
    C.紙漿補書機修補法對于修復紙張的酸性特別理想,這種方法既可以增強紙張的強度,又不會影響字跡的清晰度。
    D.國家圖書館的技術人員對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紀的檔案文件的修復工作是可移動文化遺產保護的成功案例。
    (3)請結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復的檔案文件的受損原因。

    發(fā)布:2024/12/20 16:30:2組卷:412引用:28難度:0.7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