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小組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1)實驗室制取O2及性質檢驗。
①如圖中儀器a的名稱是 錐形瓶錐形瓶。
②用高錳酸鉀制取O2,應選擇如圖中的發(fā)生裝置為 AA(填字母),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KMnO4 △ K2MnO4+MnO2+O2↑2KMnO4 △ K2MnO4+MnO2+O2↑。
(2)有人提出問題:排水法比排空氣法收集到的氧氣是否更純?科學探究小組通過化學實驗用集氣瓶收集氧氣,得到了如下信息。
△
△
實驗項目 | 實驗一 | 實驗二 | 實驗三 |
制取方法 | 雙氧水催化分解 | 雙氧水催化分解 | 高錳酸鉀熱分解 |
收集方法 | 排水法 | 向上排空氣法 | 向上排空氣法 |
瓶內氧氣濃度 | 65.8% | 66.7% | 69.5% |
①排水法收集氧氣時,把導管伸到集氣瓶口的時機是
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時
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時
。②要分析排水法比排空氣法收集到的氧氣是否更純,可通過對比
實驗一、實驗二
實驗一、實驗二
兩個實驗項目進行分析。③用排水法不能收集到100%的氧氣的原因是
氧氣中混有水蒸氣
氧氣中混有水蒸氣
。(3)收集一瓶O2并進行性質檢驗。
操作 | 現(xiàn)象 | 結論 |
鐵燃燒時, b b (填字母),生成黑色固體a.產生大量白煙 b.火星四射 c.發(fā)出藍紫色火焰 |
O2具有氧化性 | |
集氣瓶中水的作用是 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
探究一:測定飲料中Vc的含量。
【設計方案】分別向盛有1mL等濃度高錳酸鉀稀溶液的三支試管中逐滴滴加果味飲料、蘋果汁、梨汁,邊滴邊振蕩,直至高錳酸鉀溶液剛好褪色。
【實驗數據】
果味飲料 | 蘋果汁 | 梨汁 | |
滴加的滴數 | 40 | 10 | 20 |
蘋果汁
蘋果汁
。探究二:蔬菜放置時間的長短對其Vc含量是否有影響。
【設計方案】將新鮮黃瓜和放置一周的黃瓜分別搗碎,制成黃瓜汁。將兩種黃瓜汁分別滴入
盛有1mL等濃度高錳酸鉀稀溶液的兩支試管中,邊滴加邊振蕩,直到高錳酸鉀稀溶液剛好褪色
盛有1mL等濃度高錳酸鉀稀溶液的兩支試管中,邊滴加邊振蕩,直到高錳酸鉀稀溶液剛好褪色
(填操作和現(xiàn)象,需用試劑:高錳酸鉀稀溶液),記錄兩種黃瓜汁的滴數。【實驗結論】通過上述實驗中記錄兩種黃瓜的汁液所用的滴數不同,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時間的長短對其Vc的含量有影響。
【答案】錐形瓶;A;2KMnO4 K2MnO4+MnO2+O2↑;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時;實驗一、實驗二;氧氣中混有水蒸氣;b;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瓶底,使瓶底炸裂;蘋果汁;盛有1mL等濃度高錳酸鉀稀溶液的兩支試管中,邊滴加邊振蕩,直到高錳酸鉀稀溶液剛好褪色
△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10/14 18:0:1組卷:27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如圖1為實驗室常用的制取氣體的實驗裝置。
(1)寫出標有序號的儀器名稱:①
(2)用裝置B和E組合制取氧氣,反應方程式為
(3)實驗室用稀硫酸和鋅粒制取氫氣的反應方程式為
(4)實驗室用未知濃度的鹽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為
①澄清石灰水已變質;
②氣體中除了有CO2外,還有氯化氫氣體。
經過討論設計如圖2裝置進行探究。試管I、試管Ⅱ盛放AgNO3溶液,試管Ⅲ中盛放原瓶中的澄清石灰水。
實驗過程:
根據試管I中的
問題討論:
①試管Ⅱ中AgNO3溶液的作用為
②同學們用F裝置除去CO2中的氯化氫氣體,F(xiàn)裝置中的藥品可選用
A.NaOH溶液
B.AgNO3溶液
C.飽和NaHCO3溶液發(fā)布:2024/12/24 8:0:11組卷:65引用:3難度:0.6 -
2.實驗小組研究幾種常用胃藥的抗酸效果。
【查閱資料】
i.溶液的pH越大,酸性越弱。人體胃液的主要成分為鹽酸,正常pH范圍為0.9~1.5。
ⅱ.三種胃藥的有效成分如下。胃藥使用不當,可能導致胃脹氣等癥狀。胃藥a 胃藥b 胃藥c 碳酸氫鈉
NaHCO3鋁碳酸鎂
Al2Mg6(OH)16CO3?4H2O氫氧化鋁
Al(OH)3
實驗一:驗證胃藥是否能抗酸
各取25mLpH=1.20的稀鹽酸放入三個小燒杯中,分別加入有效成分質量相同的三種胃藥,攪拌120s,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用pH傳感器測定反應后溶液的pH。現(xiàn)象 反應后溶液的pH 胃藥a 產生大量氣體 6.37 胃藥b 產生極少量氣體 4.25 胃藥c 無氣體 1.34
(2)胃藥c中的氫氧化鋁與鹽酸發(fā)生中和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
(3)由實驗一可知三種胃藥都能抗酸,依據是
實驗二:探究影響胃藥抗酸效果的因素
下表所示實驗中,均取25mLpH=1.20的稀鹽酸,加入胃藥,攪拌,用pH傳感器測定一定反應時間后溶液的pH(反應后pH越大,抗酸效果越好)。實驗編號 胃藥種類 有效成分質量/g 反應時間/s 溶液的pH ① 胃藥a 0.5 60 6.02 ② 胃藥a 0.5 120 6.37 ③ 胃藥a 0.5 180 6.54 ④ 胃藥b 0.5 60 3.93 ⑤ 胃藥b 0.5 120 4.25 ⑥ 胃藥b 0.5 180 4.70 ⑦ 胃藥c 0.5 60 1.26 ⑧ 胃藥c 0.5 120 1.34 ⑨ 胃藥c 0.5 180 1.42
(5)由實驗二可知,胃藥種類對抗酸效果的影響的結論是
【反思與評價】
(6)實際應用中,胃藥b比胃藥a、c使用得更多。結合上述實驗,說明胃藥b具有的優(yōu)勢是發(fā)布:2024/12/25 13:0:1組卷:170引用:2難度:0.5 -
3.壽春中學化學組的同學設計了硫在氧氣中燃燒的改良實驗,如實驗1.當火焰熄滅后發(fā)現(xiàn)留有剩余,硫為什么會熄滅呢?每個人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猜想】
甲同學猜想:硫燃燒耗盡了瓶內的氧氣,所以它熄滅了;
乙同學猜想:硫燃燒后瓶內的二氧化硫(不支持硫的燃燒)濃度過高導致硫熄滅了;
丙同學猜想:甲和乙都只看到了問題的一個方面,他認為甲和乙都有道理;
丁同學猜想:
【設計實驗】丁同學設計了實驗2進行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
【實驗反思】(1)硫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分析 實驗結論 (1)把少量紅磷放在鋁制小盒內,然后放入裝有細沙的集氣瓶,塞緊瓶塞,用放大鏡點燃硫,觀察現(xiàn)象. 硫燃燒一會兒就熄滅了. 磷燃燒需滿足的條件:①溫度達到著火點;
②丁同學的猜想正確. (2)待冷卻后,用放大鏡聚光加熱鋁盒內的紅磷,觀察現(xiàn)象. 紅磷燃燒,放出熱量的同時產生了
(2)實驗1與課本實驗相比,實驗1的優(yōu)點是
(3)實驗2中細沙的作用是
(4)實驗室中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實驗不用硫代替紅磷的原因是發(fā)布:2024/12/2 8:0:1組卷:3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