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已成為全世界科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為減小和消除CO2對環(huán)境的影響,大力提倡新能源電車出行,科學家們?yōu)榻鉀Q電車能源問題,探索出如下三種方案。
Ⅰ.方案一:光解水,制造氫氧燃料電池
(1)圖1是某科研機構利用太陽光,在催化劑表面實現高效分解水來制備氫氣的歷程,關于該歷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DBD。

A.該法制氫能量變化是光能→化學能
B.過程Ⅰ的能量變化等于2倍氫氧鍵鍵能
C.過程Ⅲ的反應方程為:H2O2 催化劑 H2+O2
D.該歷程降低了水分解的反應熱
Ⅱ.方案二:將H2(g)與CO2(g)反應合成甲醇,制備甲醇燃料電池。制備甲醇的過程可能涉及的反應如下:反應Ⅰ:CO2(g)+3H2(g)?CH3OH(g)+H2O(g) ΔH1=-49.58kJ/mol
反應Ⅱ:CO2g)+H2(g)?CO(g)+H2O(g) ΔH2=+41.19kJ/mol
反應Ⅲ:CO(g)+2H2(g)?CH3OH(g) ΔH3
(2)求ΔH3=-90.77-90.77kJ/mol,反應Ⅰ能自發(fā)進行的條件是 低溫自發(fā)低溫自發(fā)。
(3)一定條件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Ⅰ,起始物n(H2)n(CO2)=3,CO2(g)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1所示,平衡時H2的體積分數 30%30%;若保持其它反應條件不變,起始時僅將容器體積變?yōu)?L,請在圖2上畫出H2O(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圖

。

(4)若密閉容器中只發(fā)生反應Ⅱ,以下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BCBC(選填字母)。
A.CO與CO2濃度比為1:1
B.v正(H2)=v逆(CO2)
C.絕熱條件下,該密閉體系壓強不再變化
D.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發(fā)生變化
(5)若CO2和H2按一定比例在裝有催化劑的反應器中發(fā)生反應Ⅰ,一定時間內甲醇的產率和催化劑的催化活性與溫度的關系如圖3所示。當溫度為470K時,圖中P點 不是不是(填“是”或“不是”)處于平衡狀態(tài),說出理由 圖中P點甲醇產率不是最大,所以反應還沒有達到平衡,P點不是處于平衡狀態(tài)圖中P點甲醇產率不是最大,所以反應還沒有達到平衡,P點不是處于平衡狀態(tài);490K之后,甲醇產率下降,請分析其變化產生的原因 ①該反應是放熱反應,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②也可能是未平衡,溫度升高催化劑活性降低導致速率下降,產率下降,③也可能是溫度升高,發(fā)生一個明顯的副反應導致主反應的選擇性下降①該反應是放熱反應,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②也可能是未平衡,溫度升高催化劑活性降低導致速率下降,產率下降,③也可能是溫度升高,發(fā)生一個明顯的副反應導致主反應的選擇性下降
。

Ⅲ.方案三:以二氧化碳為原料,開發(fā)新型電池
(6)科學家可以利用如圖4裝置,“溶解”水中的二氧化碳,生成電能和氫氣,請寫出二氧化碳生成氫氣的電極反應式 2CO2+2H2O+2e-=2HCO-3+H22CO2+2H2O+2e-=2HCO-3+H2。

催化劑
n
(
H
2
)
n
(
C
O
2
)


HCO
-
3
HCO
-
3
【答案】BD;-90.77;低溫自發(fā);30%;
;BC;不是;圖中P點甲醇產率不是最大,所以反應還沒有達到平衡,P點不是處于平衡狀態(tài);①該反應是放熱反應,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②也可能是未平衡,溫度升高催化劑活性降低導致速率下降,產率下降,③也可能是溫度升高,發(fā)生一個明顯的副反應導致主反應的選擇性下降;2CO2+2H2O+2e-=2+H2

HCO
-
3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6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