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世說新語》中關于謝安的三個語段,完成問題。
??【甲】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乙】謝遏年少時,好著紫羅香囊,垂覆手,太傅患之,而不欲傷其意。乃譎與賭,得即燒之。
??【丙】桓溫伏甲設饌,廣延朝士,因此欲誅謝安、王坦之。王甚遽,問謝曰:“當作何計?”謝神意不變,謂王曰:“晉之存亡,在此一行?!毕嗯c俱前。王之恐狀轉見于色謝之寬容愈表于貌。望階趨席,方作洛生詠,諷“浩浩洪流”?;笐勂鋾邕h,乃趣解兵。王、謝舊齊名,于此始判優(yōu)劣。
【注釋】①謝遏:謝太傅之侄。②紫羅香囊:為魏晉貴族男子喜好,體現陰柔之風。③譎:欺騙。④伏甲:埋伏士兵。⑤遽:驚慌。⑥洛生詠:晉時洛陽一帶讀書人吟誦詩文的音調。⑦趣:同“促”,立即。
(1)閱讀古詩文,可以借助不同的方法理解詞義。請根據提示完成表格。
方法 聯系內容 釋義
字典查閱 著:①顯露,顯著②寫文章,寫書③附著④穿,戴 A好紫羅香囊:
(寫序號)
成語推斷 B太傅之:
擔心,憂慮
擔心,憂慮
課內遷移 不思則罔 C不欲傷其意:
卻,但是
卻,但是
未若柳絮風起 D此欲誅謝安、王坦之:
趁,乘
趁,乘
(2)小光和小輝正在研讀這幾個語段,請結合語段內容,補全對話。
??小浣:你看,語段【丙】中這個劃線句“王之恐狀轉見于色謝之寬容愈表于貌”沒有標點,朗讀時該如何停頓呢?
??小江:這并不難,我們朗讀時應該根據文義停頓。此句斷三處即可,為①“
王之恐狀/轉見于色/謝之寬容/愈表于貌
王之恐狀/轉見于色/謝之寬容/愈表于貌
?!?br />??小浣:的確如此。同時,理解文義時,我們要注意補充省略的成分,如語段【丙】中“望階趨席,方作洛生詠,諷‘浩浩洪流’”就應當補充上主語。此句應翻譯為②
(謝安)走上臺階找座位坐下,作了一首《洛生詠》,是諷刺浩浩洪流的。
(謝安)走上臺階找座位坐下,作了一首《洛生詠》,是諷刺浩浩洪流的。

??小江:讀完這三個語段,我認為謝安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你贊同嗎?結合內容說說。
??小浣:③
贊同。謝安重視晚輩教育,在雪天給子侄輩們講解詩文、欣賞侄女詠雪之才;香囊一事中也可以看出他善于教育;他遇事冷靜(處變不驚),從謝安、王坦之兩人在赴宴前、赴宴中的不同表現的對比中可見。
贊同。謝安重視晚輩教育,在雪天給子侄輩們講解詩文、欣賞侄女詠雪之才;香囊一事中也可以看出他善于教育;他遇事冷靜(處變不驚),從謝安、王坦之兩人在赴宴前、赴宴中的不同表現的對比中可見。

【考點】一詞多義;文言翻譯內容理解
【答案】④;擔心,憂慮;卻,但是;趁,乘;王之恐狀/轉見于色/謝之寬容/愈表于貌;(謝安)走上臺階找座位坐下,作了一首《洛生詠》,是諷刺浩浩洪流的。;贊同。謝安重視晚輩教育,在雪天給子侄輩們講解詩文、欣賞侄女詠雪之才;香囊一事中也可以看出他善于教育;他遇事冷靜(處變不驚),從謝安、王坦之兩人在赴宴前、赴宴中的不同表現的對比中可見。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10/22 3:0:1組卷:23引用:3難度:0.3
相似題
  •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5/1/2 23:0:3組卷:31引用:1難度:0.7
  • 2.文言文閱讀。
    魚我所欲也
    《孟子》
          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③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所識窮乏者我與 之心而寓之酒也
    B.非獨賢者有心也 故天將降大任于人也
    C.一簞,一豆羹 之不能盡其才
    D.今為宮室之為之 君子成人之
    (2)下列句子加點的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得之生,弗得則死 居廟堂之高憂其民
    B.蹴爾與之 聚室謀曰
    C.萬鐘我何加焉 苛政猛虎也
    D.鄉(xiāng)身死而不受 武陵人捕魚業(yè)
    (3)下列對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用“魚”比喻“生”,用“熊掌”比喻“義”,通過類比,形象生動引出本文的中心論點——舍生取義。
    B.文中第②段以“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告訴我們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簞食,一豆羹”在生死關頭卻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
    C.文章通過“不辨禮儀”接受“萬鐘”和“不受嗟來之食”的故事分別從正、反兩方面論證“舍生取義”的觀點,論證非常有力。
    D.本文告訴我們“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人都應該保持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關頭,也能經受住考驗”的道理。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發(fā)布:2024/12/27 1:0:4組卷:14引用:3難度:0.5
  •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27 0:30:2組卷:51引用:4難度:0.8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