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有群居型和散居型兩種。與散居型蝗蟲相比,群居型蝗蟲往往聚集成災,這其中的秘密是什么?科研大員從飛行能力、信息交流抵御天敵、抗感染蝗綠僵菌(該真菌對蝗蟲有致病性)等方面對群居型和散居型蝗蟲進行對比實驗,請分析回答:
(1)在測不同種蝗蟲的飛行能力的實驗中,實驗的變量是 蝗蟲的不同種類蝗蟲的不同種類,為了讓實驗數據更準確,我們應該 求平均值求平均值。
(2)如圖是測定群居型蝗蟲和散居型蝗蟲在一定時間內飛行圈數的裝置和實驗結果,實驗結果表明群居型蝗蟲比散居型蝗蟲 飛行距離遠飛行距離遠,因此群居型蝗蟲危害范圍更廣。
(3)科研人員依次將群居型跳蝻(背面體色為黑色)和散居型跳蝻(背面色為綠色)、大山雀放入底部為小麥苗的籠子里,一段時間后發(fā)現大山雀首先啄食群居型跳蝻。但啄了幾口后放棄,轉而啄食散居型跳蝻,進一步研究發(fā)現,群居型跳蝻被大山雀捕食時,體內會產生某種毒害大山雀的物質。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后來大山雀看到群居型跳不再啄食的行為是 學習行為學習行為。蝗蟲的跳蝻由受精卵孵化而成,經過5次蛻皮發(fā)育成能飛的成蟲,雌蟲的這一發(fā)育過程屬于一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發(fā)育中蛻掉的皮是 外骨骼外骨骼。
【答案】蝗蟲的不同種類;求平均值;飛行距離遠;學習行為;外骨骼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4難度:0.5
相似題
-
1.“飛蝗蔽空日無色,野老田中淚垂血。牽衣頓足捕不能,大葉全空小枝折?!鄙习俚脑娋涑鲎悦鞔娙斯堑摹讹w蝗》一詩。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蝗災頻發(fā)的國家,詩句中的蝗蟲處于其發(fā)育時期的( )
發(fā)布:2024/12/10 4:30:1組卷:51難度:0.5 -
2.如圖是蝗蟲發(fā)育過程中各個時期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 11:30:1組卷:55引用:4難度:0.7 -
3.如圖是實驗室里展示的蜜蜂生活史標本,請分析:
(1)蜜蜂的成蟲期有工蜂、蜂王、雄蜂三種形態(tài),它們分工合作,各司其職,蜜蜂的這種行為從功能上看屬于
(2)動畫片“熊出沒”中,熊去掏蜂窩、偷蜂蜜,這種行為從功能上看屬于
(3)蜜蜂屬于昆蟲,它們的體表具有能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叫做
(4)蜜蜂的發(fā)育過程經過了發(fā)布:2025/1/3 8:0:1組卷:2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