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更多>>
已完結
|
一課一練
基礎鞏固
教材同步
瀏覽次數(shù):196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
已完結
|
熱點預測
中考復習
新題搶練
瀏覽次數(shù):1219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
2131.給下面的加點字注音。
納諫(
形貌昳麗(
窺鏡(
期年之后(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3引用:2難度:0.92132.請從所給的兩個詞語中,選出一個最符合語境的填寫在橫線上。
(1)首領眼睛
(2)回身卻見首領早已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0引用:1難度:0.92133.閱讀下面的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滿江紅
秋瑾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jié)。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鄬z強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詞,詞又稱長短句,與詩相比較詞的句式長短不一,詞有詞牌,在每種詞牌名下有固定格式,如全詞幾句、每句幾個字都有要求?!稘M江紅》就是詞牌名。
B.“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一句中的“列”意為“屬類,范圍”。全句“基調高昂,語言剛健清新”,深入淺出地寫出了鑒湖女俠巾幗英雄的形象,緊承上片最后一句寫出了她思想感情的轉變。
C.“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是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和李清照“人比黃花瘦”的詩句。以外在自然景觀的清秀明麗襯托出作者中秋佳節(jié)到來時的喜悅心情。
D.秋瑾是我國辛亥革命最杰出的一位女革命家。她沖破封建家庭的樊籠,只身東渡日本留學尋求救國之道,參加了同盟會,后回國和徐錫麟等人共謀武裝暴動,不幸失敗,慘遭清政府殺害,死時年僅33歲。
(2)詞的結尾長嘆“青衫濕”,結合上下闋內容,說說全詞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23引用:1難度:0.52134.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山水畫的意境
李可染 ①畫山水,最重要的問題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
②什么是意境?我認為,意境就是景與情的結合,寫景就是寫情。山水畫不是地理、自然環(huán)境的說明和圖解,不用說,它當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準確性,但更重要的還是表現(xiàn)人對自然的思想感悟,見景生情,景與情要結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學的一面,畫花、畫鳥都會成為死的標本,畫風景也缺乏情趣,沒有畫意,自己就不曾感動,當然更感動不了別人。
③在我們的古詩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雖然關于“人”一句也不寫,但是,通過寫景,卻充分表現(xiàn)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的詩句: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④這里包含著朋友惜別的惆悵,使人聯(lián)想到依依送別的情景:帆已經遠了,消失了,送別的人還遙望著江水,好像心都隨著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這四句詩,沒有一句寫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兩句,完全描寫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這兩句里,使人深深體會到詩人深厚的友情。
⑤毛主席的詩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寫景,每一字都是說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達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詩分別體現(xiàn)了山的崇高、氣勢和力量,這里并沒有直接描寫人,實際上都有力地歌頌了人,歌頌了人的英雄氣概。古人說“緣物寄情”,寫景就是寫情。詩畫有意境,就有了靈魂。
⑥怎樣才能獲得意境呢?我以為要深刻認識對象,要有強烈、真摯的思想感情。
⑦意境的產生,有賴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產生,又與對客觀事物認識的深度有關。要深入全面地認識對象,必須身臨其境,長期觀察。例如,齊白石畫蝦,就是在長期觀察中,在不斷表現(xiàn)的過程中,對蝦的認識才逐漸深入了,也只有當對事物的認識全面了,做到“全馬在胸”“胸有成竹”“白紙對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對象的精神實質,賦予對象以生命。我們不能設想齊白石畫蝦,在看一眼、畫一筆的情況下能畫出今天這樣的作品來;而是對蝦的精神狀態(tài)熟悉極了,蝦才在畫家的筆下活起來的。對客觀對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畫不出好畫。
⑧寫景是為了要寫情,這一點,在中國優(yōu)秀詩人和畫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確的。無論寫詩、作畫,都要求站得高于現(xiàn)實,這樣來觀察、認識現(xiàn)實,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毛主席的《沁園春》開頭幾句“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就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胸懷和思想的高度境界。
⑨中國畫不強調“光”,這并非不科學,而是注重表現(xiàn)長期觀察的結果。拿畫松樹來說,以中國畫家看來,如沒有特殊的時間要求(如朝霞暮靄等),早晨8點鐘或中午12點,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現(xiàn)松樹的精神實質。像五代畫家荊浩在太行山上描寫松樹,朝朝暮暮長期觀察,畫松“凡數(shù)萬本,始得其真”過去見一位作者出外寫生,兩個禮拜就畫了一百多張,這當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認識對象,更不可能創(chuàng)造意境。如果一位畫家真正力求表現(xiàn)對象的精神實質,那么一棵樹,就可以唱一出重頭戲。記得蘇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樹,名叫“清”“奇”“古”“怪”。經歷過風暴、雷擊,有一棵大樹已橫倒在地下,像一條巨龍似的;但是枝葉茂盛,生命力強,使人感覺很年輕的樣子。經過兩千多年,不斷與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堅如鐵石,而又重生出千枝萬葉,使人感覺到它的氣勢和宇宙的力量。一棵樹,一座山,觀其精神實質,經過畫家思想感情的夸張渲染,意境會更鮮明;木然地畫畫,是畫不出好畫的。每一處風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異一樣。四川人說:“峨嵋天下秀,夔門天下險,劍閣天下雄,青城天下幽?!边@話是有道理的。我們看頤和園風景,則是富麗堂皇,給人金碧輝煌的印象。一個山水畫家,對所描繪的景物,一定要有強烈、真摯、樸素的感情,說假話不行。有的畫家,沒有深刻感受,沒有表現(xiàn)自己親身感受的強烈欲望,總是重復別人的,就談不到意境的獨創(chuàng)性。
⑩肯定地說,畫畫要有意境,否則力量無處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夠,還要有意匠;為了傳達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計想辦法。意匠即表現(xiàn)方法、表現(xiàn)手段的設計,簡單地說,就是加工手段。齊白石有一印章“老齊手段”,說明他的畫是很講究意匠的。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畫的兩個關鍵,有了意境,沒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說“意匠慘淡經營中”,又說“語不驚人死不休”。詩人、畫家為了把自己的感受傳達給別人,一定要苦心經營意匠,才能找到打動人心的藝術語言。
(1)文中兩次提及毛澤東的詞,請結合語境分別說說它們的不同作用。
(2)請結合句子內容,說說劃線句中的關聯(lián)詞語“只有……才……”有何作用。
(3)題目是《山水畫的意境》,文中為什么以很多古詩為例?
(4)文章主要在闡述“意境”,但最后兩段提出了“意匠”的概念。請說說“意境”跟“意匠”的關系。
(5)《春望》中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不是“意境”的呈現(xiàn)?其中有沒有“意匠”的身影?請結合本文內容作具體分析說明。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14引用:1難度:0.52135.詞類活用。
(1)天下縞素(名詞作動詞,
(2)且秦滅韓亡魏(動詞的使動用法,
(3)請廣于君(形容詞作動詞,
(4)輕寡人與(形容詞作動詞,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27引用:1難度:0.82136.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h2>
A.二者不可得兼(同時得到) B.此之謂失其本心(指人的羞惡之心) C.故患有所不辟也(憂慮,擔憂) D.萬鐘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處)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46引用:3難度:0.72137.閱讀下面文言文。
(甲)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泵魅眨旃珌?,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br />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鄒忌諷齊王納諫》)(乙)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出師表》) 鄒忌和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勸諫他們的君主,他們希望達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然而他們勸諫的藝術各有不同,你認為他們的不同表現(xiàn)在哪里?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1引用:2難度:0.52138.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幢椋窀囊??!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br />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1)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寧戚欲干①甲齊桓公,窮困無以自進,于是為商旅將任車②以至齊,暮宿于郭門之外?;腹加?,夜開門,辟③任車,執(zhí)火甚盛,從者甚眾。寧戚飯牛居車下,望桓公而悲,擊牛角,疾商歌④?;腹勚?,撫其仆之手曰:“異哉!之歌者非常人也?!泵筌囕d之。
桓公反,至,從者以請。桓公曰:“賜之衣冠,將見之?!睂幤菀?,說桓公以治境內。明日復見,說桓公以為天下。桓公大說,將任之。群臣爭⑤之曰:“客,衛(wèi)人也。衛(wèi)之去齊不遠君不若使人問之而固賢者也用之未晚也?!被腹唬骸安蝗?,問之,患有小惡,(2)以人之小惡,亡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難全,權用其長者。”遂舉,大用之,而授之以為卿。當此舉也,桓公得之矣。
(注釋)①干:求見。②將任車:駕載貨車。③辟:通“避”,使……離開。④商歌:悲涼的歌。⑤爭:同“諍”,勸諫。
(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①何以戰(zhàn)
②公問其故
③桓公聞之
(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A.公將鼓之 輟耕之壟上 (《陳涉世家》) B.雖不能察 雖我之死 (《愚公移山》) C.暮宿于郭門之外 果得于數(shù)里外 (《河中石獸》) D.桓公反 然后能自反也 (《雖有嘉肴》)
A.衛(wèi)之/去齊不遠/君不若使人問之/而固賢者也/用之未晚也。
B.衛(wèi)之去齊/不遠/君不若使人問之/而固賢者也/用之未晚也。
C.衛(wèi)之去齊不遠/君不若使人問之/而固賢者也用之/未晚也。
D.衛(wèi)之去齊不遠/君不若使人問之/而固賢者也/用之未晚也。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兩段選文中畫直線的句子。
(5)請分別概括出甲乙兩文中兩位君主在用人方面的特征。
魯莊公:
齊桓公: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2引用:1難度:0.5213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題。
??羲之①雅好服食養(yǎng)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謝安未仕時亦居焉。孫綽、李充、許詢、支遁等皆以文義冠②世,并筑室東土,與羲之同好。嘗與同志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自為序以申其志,曰: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③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④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⑤,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⑥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⑦視聽之娛,信⑧可樂也。
(選自《晉書?王羲之傳》)
【注】①羲之:王羲之(303—361),東晉書法家。②冠:超越。③修禊(xì):古人游春活動。④映帶:景物相互映襯。⑤流觴曲水:在彎曲的水道中取酒為樂。觴,酒杯。⑥品類:這里指天地萬物。⑦極:盡情。⑧信:實在、確實。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羲之雅好服食/養(yǎng)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
B.羲之雅好服食/養(yǎng)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
C.羲之雅好服食養(yǎng)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
D.羲之雅好服食養(yǎng)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
(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會天大雨,道不通(《陳涉世家》) B.茂林修竹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核舟記》) C.名士多居之 投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D.羲之自為之序以申其志 處處志之(《桃花源記》)
①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②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4)聯(lián)系選文,概括出引發(fā)作者“信可樂也”感慨的原因。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3引用:0難度:0.72140.作文。
請以《溫情》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600字左右;
(2)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
(3)不得抄襲。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6引用:0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