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人教部編版: 九年級下
教材版本
人教部編版 人教部編版(2024) 人教部編版(五四制) 人教部編版(五四制)(2024)
年級
七年級上 七年級下 八年級上 八年級下 九年級上 九年級下
更多>>
已完結(jié)
一課一練 基礎(chǔ)鞏固 教材同步
瀏覽次數(shù):188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已完結(jié)
熱點預(yù)測 中考復(fù)習(xí) 新題搶練
瀏覽次數(shù):1145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 2231.下列關(guān)于名著《簡?愛》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73引用:0難度:0.6
  • 2232.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乙)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qiáng)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達(dá)秦楚之堅甲利兵矣?!?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跽埼鹨?!”
    (注釋)①耨(nòu):除草。②制梃:拿起木棍。③彼:這里指秦、楚兩國。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故不為得也 富貴,無相忘
    B.生而取義者也 生皆被綺繡
    C.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今齊地方千里
    D.以事其父兄 則無法家拂士
    (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如使人所欲莫甚于生 王往而征
    B.所欲有甚生者 皆以美徐公
    C.王往征之 往,暮而歸
    D.壯者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物喜,不己悲
    (3)將選文中畫線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
    (4)(甲)(乙)兩文分別體現(xiàn)了孟子怎樣的觀點?請用四字短語概括。
    (5)下列對選段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天下”不在乎國家大小,只要國君能夠施行仁政,老百姓就會歸順?biāo)?br />B.施行仁政要有“保民”意識,推行減輕刑罰、減少賦稅、不占用農(nóng)時等“養(yǎng)民”政策,讓老百姓溫飽無憂。
    C.教化百姓是施行仁政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孝悌忠信等道德修養(yǎng)是一個人在家庭和社會立足的根本。
    D.孟子認(rèn)為老百姓只要能有時間深耕細(xì)作,一家人溫飽無憂,就會心向國君,哪怕武器再簡陋,也能同仇敵愾而打勝戰(zhàn)的。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17引用:2難度:0.2
  • 2233.比較閱讀(甲)(乙)兩個文段,完成后面題目。
    (甲)      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yuǎn)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乙)      伏念臣賦性拙直,遭時艱難,興師北伐,未獲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約己愛民,達(dá)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隱逸以進(jìn)賢良,屏黜奸讒以厚風(fēng)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余饒。臣身在外,別無調(diào)度,隨時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內(nèi)有余帛,外有盈財,以負(fù)陛下也。
    ——《自表后主》( 注:《自表后主》是諸葛亮在臨死前給劉禪的肺腑之言。
    ①伏:對皇帝上表時表示自己趴在地上不敢起來。敬詞。②賦性:天。③何期:誰料。④垂:懸掛。今人常說命懸一線,即此意。⑤寰宇:天下。⑥屏黜:摒棄,排斥,這里指罷免。 )
    (1)解釋下列加線的詞語。
    耕于南陽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己愛民 
     

    仰于官
     

    (2)下列例句中與“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不別治生,以長尺寸
    C.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
    D.不使內(nèi)有余帛,外有贏財,以負(fù)陛下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dá)于諸侯。
    ②提拔隱逸以進(jìn)賢良,屏黜奸讒以厚風(fēng)俗。
    (4)甲乙兩文中諸葛亮反復(fù)向后主劉禪提出了一條什么建議?這條建議在當(dāng)今有何現(xiàn)實意義?
    (5)甲、乙兩文共同體現(xiàn)了諸葛亮的哪些可貴品質(zhì)?(答出兩點即可)
    (6)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著名的謀臣,杜甫曾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jì)老臣心?!毙稳葜T葛亮對蜀國的盡心竭力,說明諸葛亮對自己的嚴(yán)格要求。在教育后代時,諸葛亮也同樣十分嚴(yán)格,他在臨終前寫給8歲的兒子諸葛瞻一封家書,成為后世學(xué)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其中有一句“
     
    ,
     
    ”認(rèn)為一個人須恬談寡欲方可有明確的志向,須寂寞清靜才能達(dá)到深遠(yuǎn)的境界,成為許多人修身養(yǎng)性的案頭名句!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2引用:1難度:0.5
  • 2234.閱讀下面的詞,完成問題。滿江紅秋   瑾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jié)。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fēng)味徒思浙??鄬z強(qiáng)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dāng)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
    (1)有人評價秋瑾這首詞“基調(diào)高昂,語言剛健清新”。試聯(lián)系“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加以分析。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本詞所表達(dá)的思想感情。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0引用:0難度:0.9
  • 2235.閱讀下面兩個文言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一)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br />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jìn)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jìn);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jìn)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節(jié)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二)      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為將,不相說。公孫闬謂鄒忌曰:“公何不為王謀伐魏?勝,則是君之謀也,君可以有功;戰(zhàn)不勝,田忌不進(jìn),戰(zhàn)而不死,曲橈而誅?!编u以為然,乃說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戰(zhàn)三勝,鄒忌以告公孫闬,公孫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zhàn)而三勝,聲威天下,欲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為人卜者,亦驗其辭于王前。田忌遂走。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注)①說:同“悅”,感情和睦。②公孫闬:齊國人,鄒忌的門客。③不進(jìn):不構(gòu)成威脅。④曲橈:這里指混視聽、羅織罪名。⑤卜:占卜,預(yù)測古兇。⑥驗其辭:驗證占卜者講的話。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臣之妻 私:偏愛。
    B.王之甚矣 蔽;蒙蔽,這里指受蒙蔽。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面刺:用語言諷刺。
    D.時時而進(jìn) 間:間或,偶爾。
    (2)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3)語段(一)中鄒忌的進(jìn)諫為什么能讓齊威王稱“善”?
    (4)鄒忌逼走田忌后,齊國逐漸失去了強(qiáng)國的地位。請根據(jù)語段(一)(二)的內(nèi)容,從人物角度分析失去強(qiáng)國的原因。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17引用:1難度:0.5
  • 2236.以“我對劇本和戲劇表演的認(rèn)識”為話題,寫作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2引用:0難度:0.9
  • 2237.下列對劇本《棗兒》的內(nèi)容理解不當(dāng)?shù)囊豁検牵ā 。?/h2>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3引用:1難度:0.9
  • 223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讀書是一個需要長期付出辛勞的過程,一時讀書容易,堅持不懈卻不易做到。畢竟讀書對人的影響和功效不會一蹴而就、立gān見影。正因為如此,才更考驗人的耐心與定力,才更需要我們心無旁騖與專注執(zhí)著。一句話,讀書貴在堅持、難在堅持,也成在堅持。凡是讀書終有所成的人無一不是從不間斷讀書的人。心浮氣燥、淺嘗zhé止不會也不可能有重要收獲。因此,想要讀有所獲、讀有所得、讀有所成,就應(yīng)該將讀書作為每日成長所必需的精神養(yǎng)料去如饑似渴地吸和攝取。
    (1)根據(jù)拼音寫漢字,給加點的字注音。
    立gān
     
    見影
    淺嘗zhé
     

     

    (2)文中有錯別字的詞語是“
     
    ”,正確寫法是“
     
    ”。
    (3)“一蹴而就”中“就”的意思是
     
    ;“心無旁騖”中的“騖”的意思是
     

    (4)將文中畫線句子改成肯定句。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5引用:3難度:0.6
  • 2239.指出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或用法。
    (1)莫:
    甚于死
     

    ②我心傷悲,知我哀
     

    (2)于:
    ①所欲有甚生者
     

    ②萬鐘我何加焉
     

    (3)是:
    ①非獨賢者有心也
     

    亦不可以已乎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19引用:0難度:0.9
  • 2240.填補(bǔ)下列名句的空缺處或按要求填空。
    (1)
     
    ,西北望,射天狼。
    (2)
     
    ,背灼炎天光。
    (3)
     
    ,直掛云帆濟(jì)滄海。
    (4)過盡千帆皆不是,
     
    。
    (5)辛棄疾的《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描寫戰(zhàn)斗場面的句子“
     
    ,
     
    ?!?br />(6)在中國女排成績跌落低谷之際,郎平重掌中國女排帥印,備戰(zhàn)里約奧運會,這確實是“
     
    ,
     
    ”。(用《出師表》中的句子回答)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9引用:4難度:0.5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