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人教部編版: 選擇性必修上冊
教材版本
人教部編版 人教新版 蘇教新版 魯人新版 粵教新版 語文新版 北師大新版 華師大版
年級
必修上冊 必修下冊 選擇性必修上冊 選擇性必修中冊 選擇性必修下冊
更多>>
菁優(yōu)網(wǎng) 更新中
分層作業(yè) 助力雙減 夯實基礎(chǔ) 人教部編版
瀏覽次數(shù):236 更新:2025年01月10日
菁優(yōu)網(wǎng) 已完結(jié)
熱點預(yù)測 高考復(fù)習 熱搜題專練
瀏覽次數(shù):858 更新:2024年12月27日
  • 2791.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br />(節(jié)選自《孟子》)(乙)      為學者日,問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無以為。取天下也,恒無事;及其有事也,不足取天下。
    (節(jié)選自帛書《老子》)(丙)      文王觀于臧,見一丈夫釣,而釣?zāi)?。非持其釣有釣者也,常釣也。文王欲舉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終而釋之,而不忍百姓之無天也。于是旦而之大夫曰:“昔者寡人夢見良人,黑色而髯,乘駁馬而偏朱蹄,號曰:‘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幾乎民有瘳乎!’”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蔽耐踉唬骸叭粍t卜之?!敝T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無它,又何卜焉。”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法無更偏令無出三年文王觀于國則列士壞植散群長官者不成德。列士壞植散群,則尚同也;長官者不成德,則同務(wù)也。文王于是焉以為大師,北面而問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而不應(yīng),泛然而辭,朝令而夜循,終身無聞。
    (節(jié)選自《莊子》)(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無辭讓之心 辭讓:謙遜推讓
    B.自者也 賊:傷害
    C.為學者日 益:好處
    D.于是旦而之大夫曰 屬:聚集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無為無以為 不仁
    B.人皆有不忍人 有是四端也
    C.而釣?zāi)?/td> 皆出于此乎
    D.不足取天下 作《師說》貽之
    (3)下列選項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文王觀于臧
    A.止,吾止也
    B.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C.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D.其堅不能自舉也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典法無更/偏令無出三年/文王觀于國/則列士壞植散群/長官者不成德。
    B.典法無更/偏令無出/三年/文王觀/于國則列士壞植散群/長官者不成德。
    C.典法無更/偏令無出三年/文王觀/于國則列士壞植散群/長官者不成德。
    D.典法無更/偏令無出/三年/文王觀于國/則列士壞植散群/長官者不成德。
    (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以突然看見小孩快掉入井里時的反應(yīng)為論據(jù),論證“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進而論述“四端”對為人處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B.乙文“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以為”句中的“無為”,就是道家所提倡的“無為思想”,即順應(yīng)自然,不求有所作為。
    C.當周文王問臧地老者的治國方法是否可以在全天下推廣時,臧地老者悄然走開,早上頒布實施的法令到晚上就停止了,最終也沒再聽人說起過。
    D.甲文綜合運用舉例論證、比喻論證、假設(shè)論證和對比論證,思路清晰,有說服力;丙文借助故事,婉曲達義,增強了說理的效果。
    (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②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幾乎民有瘳乎!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21引用:12難度:0.6
  • 2792.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①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論語?雍也》)      ②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里仁》)      ③“齊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惡臭,不食;失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br />(《論語?鄉(xiāng)黨》)【注】①齊:通“齋”,祭祀時的齋戒。②饐而餲:指食物腐敗變味。③食氣:主食。
    (1)“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意思是“席上肉雖多,但不要比飯吃得多;雖然酒不限量,但不要醉”這句話蘊含儒家的什么思想?
    (2)上述材料中,孔子一方面明確批判“恥惡衣惡食者”,大加贊賞顏回“簞食瓢飲”;另一方面又“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對飲食極為講究,你認為這兩者是否矛盾?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
    (3)下面語段體現(xiàn)了孔子的什么思想?請簡要評析。
    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粚W詩,無以言?!幫硕鴮W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粚W禮,無以立?!幫硕鴮W禮。聞斯二者?!标惪和硕苍唬骸皢栆坏萌B勗?,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3引用:1難度:0.6
  • 2793.對下面這首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A.“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钡木跋笫橇⒆阌谛兄凵系乃?。
    B.““天鏡”與“海樓”分別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樓。
    C.這首五言律詩是一首送別詩,寫的是詩人送別友人。
    D.“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北磉_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留戀。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2引用:1難度:0.7
  • 2794.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送虛白上人序
    高啟
          ①余始不欲與佛者游,嘗讀東坡所作《勤上人詩序》,見其稱勤之賢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間,必不負歐陽公。”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風壞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與游者。
          ②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讀書之暇,因往云巖諸峰間,求所謂可與游者,而得虛白上人□。
          ③虛白形癯而神清,居眾中不妄言笑。余始識于劍池之上,固心已賢之矣。入其室,無一物,弊簀折鐺,塵埃蕭然。寒不暖,衣一衲,饑不飽,粥一盂,而逍遙徜徉,若有余樂者。間出所為詩,則又紆徐怡愉,無急迫窮苦之態(tài),正與其人類。
          ④方春二三月時,云巖之游者盛,巨官要人,車馬相屬。主者撞鐘集眾,送迎唯謹,虛白方閉戶寂坐如不聞。及余至,則曳敗履起從,指幽導(dǎo)勝于長林絕壁之下,日入而后已。余益賢虛白,為之太息而有感焉。近世之士大夫,趨于途者駢然,議于廬者歡然,莫不惡約而愿盈,迭夸而交詆,使虛白襲冠帶以齒其列,有肯為之者乎?或以虛白佛者也,佛之道貴靜而無私,其能是亦宜耳!余曰:今之佛者無呶呶焉肆荒唐之言者乎?無逐逐焉從造請之役者乎?無高屋廣廈以居美女豐食以養(yǎng)者乎?然則虛白之賢不惟過吾徒,又能過其徒矣。余是以樂與之游而不知厭也。
          ⑤今年秋,虛白將東游,來請一言以為贈。余以虛白非有求于世者,豈欲余張之哉?故書所感者如此,一以風乎人,一以省于己,使無或有愧于虛白者而已。
    (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A.也
    B.乎
    C.矣
    D.焉
    (2)賞析第③段畫線句的表達效果。
    (3)對第④段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虛白上人“閉戶寂坐”,對其他事情不聞不問,是為了等候“余”與之同游。
    B.本段由敘到議推進文意,層層深入表現(xiàn)了“余”樂與虛白上人游而不知厭。
    C.作者列舉“佛者”多種劣行,是為了突出虛白上人有“過只徒”的操守。
    D.作者采用對比、反問、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真誠肯定了虛白上人之賢。
    (4)簡析本文的寫作意圖。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3引用:2難度:0.6
  • 2795.老人不時地看看那條魚,以確信這是真的。
    這句話表現(xiàn)了老人的什么心情?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0引用:1難度:0.7
  • 279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
    吏道
    [元]鄧牧
          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內(nèi)九卿、百執(zhí)事,外刺史、縣令,其次為佐,為史,為胥徒。若是者,貴賤不同,均吏也。
          古者君民間相安無事,固不得無吏,而為員不多。唐虞建官,厥可已,其去民近故也。擇才且賢者,才且賢者又不屑為。是以上世之士高隱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陰受其賜。
          后世以所以害民者民,而懼其亂,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詳,然后小大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廣,害民愈深,才且賢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數(shù)萬,小者雖無祿養(yǎng),則亦并緣為食以代其耕,數(shù)十農(nóng)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間,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豈可得也?天下非甚愚,豈有厭思亂、憂安樂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亂與危何也夫奪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亂也,由奪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號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奪之而使亂。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天生斯民也,為業(yè)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竊人貨殖,摟而取之,不亦盜賊之心?盜賊害民,隨起隨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無避忌,白晝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誅。豈上天不仁,崇淫長奸,使與虎豹蛇虺均為民害邪!
    然則如之何?曰:得才且賢者用之。若猶未也,廢有司,去縣令,聽天下自為治亂安危,不猶愈乎?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唐虞建官,厥可 稽:反省
    B.后世以所以害民者 牧:治理
    C.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間 不肖:不才,不賢
    D.豈有厭思亂、憂安樂危者哉 治:安定太平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人主共理天下者 況吾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B.故吏者常出不得已 為國者無使積威之所劫哉
    C.天生斯民也 壯也,猶不如人
    D.不亦盜賊之心 其皆出于此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講任用官吏的道理。上半部分頌揚上古,下半部分批判后世,最后提出對策。從行文上講,自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增強了批判的力量。
    B.第三段作者首先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了國君。由于國君選用了危害人民的人來治理人民,他們害怕人民起來反抗,就周密防范,詳細制定“禁制”,所以,“小大之吏布于天下”。
    C.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揭露鞭笞官吏的暴行,嚴正指出,他們號為理民者,其實是天下動亂的根源。他認為官民本應(yīng)是平等的,都應(yīng)該自食其力。
    D.作者能借助本文抨擊暴吏、批判國君,反映人民憤怒的呼聲,這是難能可貴的。說明他把希望寄托在“才且賢者”的身上,希望回到上古去是一種正確的歷史觀。
    (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亂與危何也夫奪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
    (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是以上世之士高隱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
    ②豈上天不仁,崇淫長奸,使與虎豹蛇虺均為民害邪!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0引用:1難度:0.6
  • 2797.閱讀《顏回好學》文段,完成小題。
    顏回好學      回年二十九,發(fā)盡白,蚤死??鬃涌拗畱Q,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1)解釋下列句中加線的字。
    ①發(fā)盡白,
     

    ②不貳
     

    (2)翻譯下面的句子。
    自吾有回,門人益親。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0引用:1難度:0.6
  • 279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譬之如醫(yī)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能攻。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天下之為盜賊者,亦然。盜愛其,不愛其異室,故竊異室以利其室;賊愛其身,不愛人,故賊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大夫各愛其家,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利其家;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天下之亂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猶有盜賊乎?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故盜賊有亡。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                         (《墨子?兼愛》)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B.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C.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D.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2)下列對文學知識和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墨子,名翟,春秋戰(zhàn)國之際思想家,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主張“兼愛”,與儒家主張“愛人”同源同義。
    B.盜賊,古人注:“盜賊通名,分而言之:則私竊謂之盜,劫殺謂之賊?!迸c現(xiàn)代漢語中“盜”“賊”的釋義不同。
    C.室,文中義是指“家”,與杜甫《石壕吏》中的詩句“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中“室”的意義相同。
    D.子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對他的尊稱,后一個“子”跟“老子”“孔子”“莊子”“孫子”中“子”的含義和用法相同。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開篇指出,圣人以治天下為己任,就要知道天下動亂的根源,否則難答目的,并舉例“醫(yī)之攻人之疾者”來證明。
    B.作者針對當下,批判戰(zhàn)國時代倫理崩壞、諸侯攻伐的社會現(xiàn)實,指出天下動亂不休的起因就在于“自愛”而“不相愛”。
    C.作者推究“亂”之緣由,用假設(shè)正面說理,指出大家將心比心、以己度人、做到互相愛護,就能消除亂象,使天下大治。
    D.作者直言不諱,一種邏輯貫穿到底,得出“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的總論點,最后鼓勵人們奉行“兼愛”思想。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
    ②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
    (5)文中說,“天下之亂物,具此而已矣”,“亂物”包括哪些內(nèi)容?請簡要概述。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21引用:4難度:0.7
  • 2799.名著內(nèi)容考查:《大衛(wèi)?科波菲爾》
          臨行前,A要大衛(wèi)記住他的教訓(xùn),“如果收入二十鎊,花十九鎊十九先令六便士,他就快活;如果花二十鎊一先令,他就苦惱?!眲傉f完這番至理名言,A又向大衛(wèi)借了一先令先買酒喝,立刻就高興起來。
    (1)A是誰?
     

    (2)他的性格特點是: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3引用:1難度:0.7
  • 2800.課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這句話中“怵惕惻隱之心”的含義?

    發(fā)布:2024/5/23 20:38:36組卷:0引用:1難度:0.6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