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知識點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
更多>>
已完結
熱點預測 高考復習 難題搶練
瀏覽次數(shù):253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已完結
熱點預測 高考復習 新題搶練
瀏覽次數(shù):82 更新:2025年01月21日
  • 2671.賞析小說的詩意材料一:
          我們走進老鄉(xiāng)的院子里,只見堂屋里靜靜的,里面一間房門上,垂著一塊藍布紅額的門簾,門框兩邊還貼著鮮紅的對聯(lián)。我們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的喊,喊了幾聲,不見有人應,但響動是有了。一會兒,門簾一挑,露出一個年輕媳婦來。這媳婦長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彎彎的眉,額前一溜蓬松松的劉海。穿的雖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頭上已硬撓撓地挽了髻,便大嫂長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說剛才這個同志來,說話不好別見怪等等。她聽著,臉扭向里面,盡咬著嘴唇笑。我說完了,她也不作聲,還是低頭咬著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沒笑完。這一來,我倒有些尷尬了,下面的話怎么說呢!我看通訊員站在一邊,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我,好像在看連長做示范動作似的。我只好硬了頭皮,訕訕地向她開口借被子了,接著還對她說了一遍共產(chǎn)黨的部隊,打仗是為了老百姓的道理。這一次,她不笑了,一邊聽著,一邊不斷向房里瞅著。我說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訊員,好像在掂量我剛才那些話的斤兩。半晌,她轉身進去抱被子了。
    (節(jié)選自茹志鵑《百合花》)材料二:
          一輪滿月升起來了,照亮了寂靜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敗草、粗糙的樹干,還有一叢叢荊棘、怪石,還有漫山遍野那樹的隊伍,還有香雪手中那只閃閃發(fā)光的小盒子。
          她這才想到把它舉起來仔細端詳。她想,為什么坐了一路火車,竟沒有拿出來好好看看?現(xiàn)在,在皎潔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綠色的,盒蓋上有兩朵潔白的馬蹄蓮。她小心地把它打開,又學著同桌的樣子輕輕一拍盒蓋,“嗒”的一聲,它便合得嚴嚴實實。她又打開盒蓋,覺得應該立刻裝點東西進去。她叢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臉油的小盒放進去,又合上了蓋子。只有這時,她才覺得這鉛筆盒真屬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學時,她多么盼望她們會再三盤問她啊!
    (節(jié)選自鐵凝《哦,香雪》)材料三:
          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濕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要問白洋淀有多少葦?shù)?,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葦子,不知道。只曉得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淀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淀周圍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子的長城。女人們,在場里院里編著席。編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漲滿,有無數(shù)的船只運輸銀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莊就全有了花紋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爭著買:“好席子,白洋淀席!”
          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但是大門還沒關,丈夫還沒回來。
    (節(jié)選自孫犁《荷花淀》)(1)請根據(jù)小說的特點,給上述三段文字擬個標題,每個標題不超過10字。
    材料一:
     

    材料一:
     

    材料一:
     

    (2)下列對人物形象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中的新媳婦有著笑而不語、美麗嫻靜的別樣韻致,“半晌”二字足見新婚被子的珍貴和情感上的不舍,也因此更見出人物形象的真實。
    B.材料二中“淡綠色的,盒蓋上有兩朵潔白的馬蹄蓮”的自動鉛筆盒,象征著文化、知識、現(xiàn)代文明,體現(xiàn)了香雪對新生活的向往。
    C.材料二寫到“她多么盼望她們會再三盤問她啊”,香雪端詳鉛筆盒之后,希望同伴們盤問,這是少女虛榮的表現(xiàn),也意味著純真而質樸的鄉(xiāng)村文化的失落。
    D.材料三中“柔滑修長的葦眉子”“在她懷里跳躍著”,這兩句活畫出了水生嫂有著優(yōu)美的勞動姿態(tài)和嫻熟的編席手藝。
    (3)下列對藝術特色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選文寫新媳婦的肖像、神態(tài)、動作以及“我”的解釋,但不寫新媳婦的語言目的是為了寫出新媳婦在貧寒中仍然保持著溫潤的美好。
    B.材料二,作者通過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xiàn)了山村少女純真善良、潔白無瑕的心靈,洋溢著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
    C.材料三,在皎潔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這兩個充滿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勞動場面詩化了。
    D.材料一寫新媳婦的神態(tài)、材料二寫香雪的動作、材料三寫水生嫂的勞動場面,都有著清新的筆調、溫婉的用詞以及靈動的敘述節(jié)奏,勾勒了一幅“文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畫面。
    (4)三則材料都有著相近的風格,是“詩意小說”的典范。請結合文本,從矛盾沖突、景物描寫、心理描寫、人物特點四個角度中任選二個角度,賞析“詩意小說”的特征。

    發(fā)布:2024/12/9 17:0:1組卷:47引用:9難度:0.5
  • 267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①戲劇是由演員在舞臺上妝扮表演且以代言體敘述故事的藝術。戲劇的代言體,是指演員在舞臺上通過化妝和摹仿等手段假定性地化身為戲劇人物,不僅以該戲劇人物的身份、言語和行動,更通過樣貌、聲音和行為模式等途徑,努力營造如同真正的戲劇人物出現(xiàn)于觀眾面前的幻覺。戲曲用獨特的腳色制,將所有演員分為不同的行當,幫助觀眾跨越演員和戲劇人物之間的界限。腳色制不僅是戲曲內部的行業(yè)制度,更是用以表現(xiàn)不同類型戲劇人物的表演體制,具有豐富的美學內涵。
          ②戲劇這種藝術樣式以演員的表演為媒介,通過有限的演員,把整個人類歷史與現(xiàn)實作為其表現(xiàn)對象。戲劇的本質特征是由演員“扮演”人物,但演員數(shù)量是有限的,而戲劇人物是無限的,演員與戲劇人物無法一一對應,觀演雙方的關系,就建立在觀眾認同演員在舞臺上通過扮演轉化為戲劇人物這一重要默契的基礎上。但默契的前提是戲劇表演者所運用的藝術化手段,能引導觀眾忽視有限的演員需在不同戲劇作品中扮演無限多的戲劇人物這一明顯的矛盾。這就需要演員在不同劇目(有時甚至在同一劇目)中扮演不同戲劇人物時采用合適的手段和途徑,為觀眾營造誤將演員視同戲劇人物之的幻覺。
          ③戲曲更傾向于通過將所有戲劇人物按照表演藝術的需要分為不同的“類”,這里所說的“類”的表現(xiàn)方式,就是“腳色”。
          ④戲曲的腳色制指戲班/劇團里的所有演員都分門別類,歸屬于各自的“行當”。每個戲曲演員都有其相對固定的具體分工,分別司職扮演某一類戲劇人物,是謂“腳色”。如洛地先生所言,“腳色,是因演員設置分工而劃分、安排的劇中人物的分類,同時又是按劇中人物分類而安排、劃分的演員分工?!薄澳_色”和一般的戲劇術語“角色”之間,有著截然不同的內涵。每個腳色都有其按例應該負責扮演的眾多戲劇人物,即許多“角色”。
          ⑤在戲曲成熟之前,腳色制就已經(jīng)形成其雛形。學者延保全通過對大量宋金元文物的考證,指出“宋雜劇通常有五個腳色,其中包括末泥、引戲、副凈、副末和裝孤”。金院本的腳色體制亦與之相同。然而,直至南宋戲文出現(xiàn),對后世影響深遠的腳色體系才真正形成。始于北宋末年或兩宋之交的南宋戲文有完備的生、旦、凈、末、丑五大腳色的劃分,這一腳色體系一直延續(xù)至今。從宋金雜劇、院本到標志著戲曲成熟形態(tài)的南戲和元雜劇,腳色體系的稱謂有某些明顯的變化,如南戲里的“末”,或許就是從宋金雜劇、院本里的“副末”省略而來的。這些演變有跡可尋,根據(jù)黃天驥先生的考證,主要扮演女性角色的“旦”從“引戲”演化而來,而“引戲”的前身是“引舞”;主要扮演男性角色的“末”則從“末泥”轉化而來,它的前身是戲頭,也有歌舞的淵源,是負責歌唱的“舞頭”在戲劇中的演變。
          ⑥戲曲腳色制的成熟有一些重要標志,包括“末”和“生”的分離及“凈”和“丑”的分離。宋金雜劇、院本沒有凈行,從宋金雜劇院本向成熟的戲曲形態(tài)——南戲和元雜劇演變過程中,就在“副凈”轉化為“丑”的同時,其表演上的特色與“凈”開始出現(xiàn)明顯區(qū)隔,變?yōu)閮蓚€行當。從現(xiàn)存南戲和元雜劇的劇本可見,凈和丑之間分工十分明確,滑稽調笑的功能主要由“丑”承擔,而“凈”雖然和丑一樣在裝扮上以涂面為標志,在表演上則更近于正色。無論是從功能看還是從表演風格看,南戲和元雜劇里的“凈”,前身仿佛都更近于宋金雜劇、院本里的“裝孤”,而與“副凈”迥然相異。從宋金雜劇和金院本的表演分末泥、引戲、副凈、副末、裝孤五個主要腳色,到南宋戲文和元雜劇分生、旦、凈、末、丑五個主要腳色,看似差別細微,卻完成了從表演小型節(jié)目的宋金雜劇所需的腳色體系到表演有完整敘事內容的南戲所需的腳色體系之間的關鍵遞進,戲曲因此才形成完備的腳色體系。這一體系在昆曲中得到完備和系統(tǒng)的接續(xù),并最終影響幾乎所有戲曲劇種。
          ⑦戲曲的腳色體系不受角色數(shù)量的限制,從而解決了戲劇人物在數(shù)量上的無限和演員在數(shù)量上的有限這一矛盾,這是腳色制的重要價值之一。它既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戲劇智慧,又與戲劇的一般規(guī)律有內在的相通之處。
    (節(jié)選自傅謹《腳色與行當》《新華文摘》2020年第2期,有刪改)材料二
          ①什么“跳進跳出”什么“寫實寫意”我們總在這兩個圈子里做文章,沒有更多的東西,中國的傳統(tǒng)戲曲豈只是“跳進跳出”?這個自由度咱們評彈、演戲,和觀眾的交流是多么自由實現(xiàn)的方式有多么豐富,什么一會我進角色,一會我出角色,我們根本沒有什么演員與角色的所謂界限,這個不是哪個西方戲劇能夠實現(xiàn)的,這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戲曲太高明的地方。
          ②西方傳統(tǒng)戲劇的表演理論認為演員創(chuàng)造角色的至高境界是“我就是”,即演員與角色合二為一。中國傳統(tǒng)戲曲的表演藝術是多重的關系,它在扮演中不刻意追求合一,演員與角色時而交替、時而并存、時而自己都講不清此時此刻我到底是角色還是我自己;經(jīng)常還時不時地同觀眾一起審視、欣賞、評價、調節(jié)、控制自己的表演,這種中性的狀態(tài)能使演員獲得心理的、形體的、聲音的解放,自自由由地與觀眾交流,時而進,時而出,敘述的、人物的、審視的、體驗的無所不能。這才是表演的自由王國,是表演藝術成熟的標志。
    (節(jié)選自林兆華《戲劇的生命力》)(1)請根據(jù)對材料中相關概念的理解,指出下列各句(部分有改動)中戲曲術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
     

    A.“戲劇腳色之名,自宋元迄今約分四色,人人之所知也?!?br />B.“(正旦上,云)妾身姓竇(娥),小字端云,祖居楚州人氏?!?br />C.“舊戲班的老師,一開始就要替學生決定他應該學習什么角色?!?br />D.“等到明末清初,昆曲盛行的時候,行當?shù)膭澐志腿找婕毭芫_?!?br />(2)下列是有關中國古代戲曲腳色演變的陳述,正確的一項是
     

    A.南宋戲文腳色體系的“旦”與“末”,是由“引舞”“戲頭”直接演化而來的。
    B.“丑”從“副凈”轉化而成后,與“凈”成為兩大行當,二者差異隨之趨大。
    C.“凈”與“副凈”的表演風格迥異,它的源頭是宋雜劇、金院本中的“裝孤”
    D.腳色體系從宋雜劇到南宋戲文的發(fā)展,最終完成了從雛形走向完備的過程。
    (3)下列對材料內容的理解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的代言體戲曲,與古典詩歌的代言體閨怨詩實現(xiàn)代言的途徑是基本一致的。
    B.戲曲演員借扮演這一藝術手段完成向人物的轉化,從而達成了觀演雙方的默契。
    C.腳色體系由雛形走向完備,順應了戲曲表演內容的變化,也因此得以發(fā)展完成。
    D.腳色制的創(chuàng)設是為了解決演員與角色人數(shù)不對等的矛盾,它彰顯了民族的智慧。
    (4)材料二的語言風格相較于材料一活潑散漫且更趨感性。請仿照材料一畫線部分對材料二畫線部分進行改寫使之更簡練嚴謹,更富于理性。改寫時,可以對原文語詞、文句進行適當?shù)脑鰟h、更換、調動等但不得改變原意,遺漏層意;不超過60字。
    (5)論述性文章注重運用論證方法來論證觀點以達到一定的論證效果。請以材料一的第⑤段與材料二的第②段所用不同的論證方法為例加以說明。

    發(fā)布:2024/12/9 16:30:4組卷:28引用:9難度:0.5
  • 2673.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題。
    (雙調)蟾宮曲?箕山感懷
    盧摯
          巢由①后隱者誰何?試屈指高人,卻也無多。漁父嚴陵②,農(nóng)夫陶令,盡會婆娑。五柳莊瓷甌瓦缽,七里灘雨笠煙蓑。好處如何?三徑秋香,萬古蒼波。
    (注)①巢由:巢父、許由的并稱。相傳皆為堯時隱士,堯讓位于二人,皆不受。②嚴陵:嚴光,字子陵,東漢會稽人。少與漢光武帝劉秀同游學。劉秀即帝位后,光變姓名隱遁。劉秀遣人覓訪,征召到京,授諫議大夫,嚴光不受,退隱于富春山。下文“七里灘”相傳為嚴光隱居垂釣之地。
    (1)下列對這首元曲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巢由”三句以問答方式入題,寫出作者對隱者人品境界的要求之高。
    B.巢由之外,歷史上只有嚴光、陶淵明兩位隱者是作者眼中的“高人”。
    C.“婆娑”引申為逍遙自在,這一句用白描手法寫兩位隱者的閑適形象。
    D.“五柳”二句用典,分別寫嚴光、陶淵明的隱居生活,表達了羨慕之情。
    (2)這首元曲的最后三句較有特色,試簡要賞析。

    發(fā)布:2024/12/9 15:30:2組卷:8引用:4難度:0.2
  • 267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
    寒硤
    杜甫
    行邁日悄悄,山谷勢多端。
    云門轉絕岸,積阻霾天寒。
    寒硤不可度,我實衣裳單。
    況當仲冬交,溯沿增波瀾。
    野人尋煙語,行子傍水餐。
    此生免荷殳,未敢辭路難。
    [注]①寒硤:地名,在今甘肅西和縣城北四十里。②殳(shū):古代兵器,多用竹或木制成,有棱無刃。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兩句“日悄悄”捕寫長時間殿涉,“勢多端”描寫谷整幽深,重巒疊峰,山路險峻。通過險惡的環(huán)境,烘托日高人困之情態(tài)。
    B.第三、四句繼續(xù)描寫環(huán)境的惡劣:陰云密布,硤谷幽深,寒意逼人,光線昏暗,似乎無路可尋。詩句中透露出嚴峻緊張的氣氛。
    C.第五到六句寫寒硤難越,加之腹空衣單,饑寒相煎,采用了渲染的手法,著重描寫詩人途中饑寒交迫的感受,凄沉哀傷之情油然而生。
    D.第九、十句描寫詩人走出寒硤后,沿途所見景象:時局動蕩,百姓流離失所,到處尋找做飯的煙火,流浪的行人只能在河邊餐飲。
    (2)有詩評家說這首詩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在情感抒發(fā)上有相似之處,請結合這兩首詩的結尾兩句簡要分析。

    發(fā)布:2024/12/9 15:0:2組卷:22引用:5難度:0.5
  • 267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史記》體大思精,_____,通過描寫起伏跌宕的情節(jié),展示了 _____ 的歷史畫卷。3000多年的歷史,風起云涌的時代,宏大壯闊的場面,紛繁復雜的史事,林林總總的人物,匯聚于三寸筆端?!妒酚洝芬粫钣形膶W價值的是人物傳記。在編排人物傳記時司馬遷表現(xiàn)出高超的技巧,生動地體現(xiàn)了歷史和邏輯的統(tǒng)一,造成自己獨特的敘事脈絡。“本紀”“世家”的傳主基本上都是傳說或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皇帝王侯,根據(jù)政治地位決定他們入“本紀”還是入“世家”。司馬遷的安排,可謂 _____,是對歷史事實的充分尊重,也是合乎邏輯的歸納?!妒酚洝犯鲗哟蔚娜宋飩饔浀呐帕谢旧鲜且詴r間為序,但又兼顧了各傳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遵循著以類相從的原則。司馬遷對人物傳記秩序的巧妙編排,形成了“史記”一書婉轉多變的敘事脈絡。人物傳記有分傳與合傳。( ?。:蟼魇且灶愊鄰?,把某些相同類型的人物放在一起,在人物合傳中,歷史和邏輯有時達到 _____ 的程度,敘事手法非常高超。通過敘述某一類型的人物的所作所為,描繪出特定領域的總體風貌,人物合傳以這種方式集中體現(xiàn)了歷史和邏輯的統(tǒng)一。
    (1)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nbsp;
     

    A.應有盡有 波瀾壯闊 見微知著 天衣無縫。
    B.包羅萬象 云譎波詭 獨具慧眼 滴水不漏
    C.應有盡有 云譎波詭 見微知著 滴水不漏
    D.包羅萬象 波瀾壯闊 獨具慧眼 天衣無縫
    (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nbsp;
     

    A.在編排人物傳記時司馬遷表現(xiàn)出高超的技巧,使它生動地體現(xiàn)了歷史和邏輯的統(tǒng)一,造成自己獨特的敘事脈絡。
    B.司馬遷在編排人物傳記時表現(xiàn)出高超的技巧,使它生動地體現(xiàn)了歷史和邏輯的統(tǒng)一,形成自己獨特的敘事脈絡。
    C.在編排人物傳記時司馬遷表現(xiàn)出高超的技巧,生動地體現(xiàn)了歷史和邏輯的統(tǒng)一,形成自己獨特的敘事脈絡。
    D.在司馬遷編排人物傳記表現(xiàn)出高超的技巧時,使它生動地體現(xiàn)了歷史和邏輯的統(tǒng)一,形成自己獨特的敘事脈絡。
    (3)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nbsp;
     

    A.人各一傳是分傳,把幾個人的傳記合在一起,寫成一篇傳記是合傳。
    B.把幾個人的專記合在一起,寫成一篇傳記是合傳,人各一傳是分傳。
    C.分傳即人各一傳,合傳則是把幾個人的傳記合在一起,寫成一篇傳記。
    D.合傳則是把幾個人的傳記合在一起,寫成一篇傳記,分傳則人各一傳。

    發(fā)布:2024/12/9 15:0:2組卷:76引用:8難度:0.7
  • 2676.《屈原列傳》中屈原事跡的先后順序是( ?。?br />①見疏 ②自沉 ③見黜 ④見遷 ⑤見任

    發(fā)布:2024/12/9 15:0:2組卷:9引用:3難度:0.7
  • 2677.下列各項中對《紅樓夢》故事情節(jié)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9 15:0:2組卷:30引用:2難度:0.7
  • 2678.下列畫線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發(fā)布:2024/12/9 13:30:1組卷:37引用:4難度:0.7
  • 2679.請依據(jù)下列的主旨描述,寫出《鄉(xiāng)土中國》中所在篇名。
    (1)《
     
    》:血緣社會與地緣社會各自的特點與差異,從血緣結合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轉變。
    (2)《
     
    》:鄉(xiāng)土社會中的人們靠欲望生活著,然而對于現(xiàn)代社會中的人們而言,自覺的生存條件則是理性的“需要”。

    發(fā)布:2024/12/9 13:30:1組卷:17引用:2難度:0.7
  • 2680.《再論文字下鄉(xiāng)》篇中寫道:“習是指反復地做,靠時間中的磨練,使一個人慣于一種新的做法”,下列行為不屬于“習”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9 13:30:1組卷:71引用:13難度:0.7
login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