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江西省贛州市石城中學高三(下)第五次周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
-
1.論說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在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生活和理想中,詩書畫集大成于自身是最高標準,最為眾所周知的如王維,他的詩畫面感極強,其畫詩味更濃,蘇軾在《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里評價:“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又如王羲之,他的《蘭亭集序》,其實就是為一個雅集一個派對寫的序,詩人在喜悅得意的時候信手揮就的書稿被后世奉為書中圣帖,傳說唐太宗最大的心愿就是將《蘭亭集序》帶進墳墓。如此等等,幾乎所有的古代文人都很難從詩人、畫家、書法家的身份里單獨剝離出來,時代、生活方式和審美傳統(tǒng)等因素造就了中國古典藝術的特殊品質(zhì),詩書畫成為中國文人身上最顯著也最耐人尋味的標志。
但是這個藝術傳統(tǒng),在急速變化、眼花繚亂的當代社會中保留起來更為艱難和稀有,尤其是當代文學領域,能夠稱得上詩書畫全能、帶有傳統(tǒng)文人風韻的更是鳳毛麟角。至于當代的社會中,這種境界就更為稀有。目前還活躍在文壇的作家中,文學、繪畫、書法兼修的,賈平凹算是一位。
從上世紀70年代公開發(fā)表作品以來,賈平凹的寫作題材和體裁都很廣泛。其詩和散文汲取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妙,用現(xiàn)代語言融會貫通,呈現(xiàn)“既傳統(tǒng)又現(xiàn)代,既寫實又高遠”的境像。近年來影響頗大的長篇小說《廢都》《秦腔》《古爐》《帶燈》《老生》《極花》等,每一部都用不同的藝術手段呈現(xiàn)不同的社會現(xiàn)實。同時,他的書法繪畫作品亦在樸拙厚重中氣韻流動,極具古風。賈平凹承載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詩書畫一體的美學傳統(tǒng),難怪汪曾祺稱他作“鬼才作家”。
當然,作家并不是要一味追求這三種藝術的技術性,恰恰相反,他應該努力打破技藝本身的束縛,力圖達到詩書畫意相融相生的境界。對于繪畫和書法,他反對那種僅僅對技藝本身的追求,認為過于追求技法會使作品格局變小,千篇一律,“沒有精神意象的現(xiàn)實作品不是現(xiàn)實主義作品,我畫蓮喜歡畫出藕、莖和花,蓮花就是藕的精神之花,這朵花是艷麗的,潔凈的,艷麗和潔凈得又無比哀傷。佛的眼是微閉的,佛的態(tài)就透著這種味道?!边@是文人書畫應該有的境界,他要追求的是通過文字和筆墨等技術手段將內(nèi)心的世界外化,將我們所處的時代與現(xiàn)實用藝術的形式表達出來。
賈平凹用自己的藝術實踐承載了中國古典美學的傳統(tǒng),用詩書畫的多種形式追求著傳統(tǒng)審美最高的寫意之境,用氣韻生動的作品向王維、向王羲之們致敬。在前輩作家中,賈平凹最推崇孫犁,在他看來,后者的作品達到了“無跡可尋”的藝術高度,“讀孫犁的文章,如讀《石門銘》的書帖,其一筆一畫,令人舒服,也能想見到書家書時的自在,是沒有任何病疾的自在。好文章好在了不覺得它是文章,所以在孫犁那里難尋著技巧,也無法看到才華橫溢處。”后來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他也逐漸觸摸到了這層境界的法門:“50歲以后寫的東西,猛的表面一看好像沒啥華麗的東西,但是里邊顯示的一些東西,完全是我自己體悟的。在年輕的時候沒有這些東西,都是屬于幾句話的啟發(fā),一幅畫的啟發(fā),突然來的東西。特別講究,文字上、技巧上講究。后來年紀大了就說家常話,但是那個話都是經(jīng)過人生磨礪出來的一些道理?!闭缤鯂S在《人間詞話》中提出的三個“境界”,賈平凹已經(jīng)切身經(jīng)歷了“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求索,體悟到了“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的最高境界。
節(jié)選自《用中國傳統(tǒng)美學精髓講述中國故事》(有刪改)
(1)下列關于“中國傳統(tǒng)美學精髓”的表述,與原文不符合的一項是
A.在王維、王羲之等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生活和理想中,視詩書畫集大成于自身為最高標準,足以說明傳統(tǒng)美學的精髓就是詩書畫一體。
B.在現(xiàn)當代文壇上,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美學精髓的代表作家已經(jīng)為數(shù)不多,賈平凹可算絕無僅有的一人。
C.賈平凹用自己的藝術實踐承載了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精髓,用多種形式追求著最高的寫意之境,用“無跡可尋”的作品向古代大師們致敬。
D.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精髓就如《人間詞話》中所謂的“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的最高境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王羲之在喜悅得意的時候信手揮就的書稿被后世奉為書中圣帖,傳說唐太宗最大的心愿就是將其帶進墳墓。
B.賈平凹的詩文和小說都汲取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妙,用現(xiàn)代語言融會貫通,呈現(xiàn)“既傳統(tǒng)又現(xiàn)代,既寫實又高遠”的境像。
C.對于繪畫和書法,賈平凹反對創(chuàng)作時注重對技藝本身的追求,認為追求技法會使作品格局變小,千篇一律。
D.在前輩作家中,賈平凹最推崇孫犁,在他看來,后者的作品達到了“無跡可尋”的藝術高度?!焙髞碓谧约旱膭?chuàng)作中,他也逐漸觸摸到了這層境界的法門。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推斷和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書畫是中國文人身上最顯著也最耐人尋味的標志。但是這個藝術傳統(tǒng),在急速變化、眼花繚亂的當代社會中保留起來更為艱難和稀有。
B.賈平凹的寫作題材和體裁廣泛,其詩文小說都汲取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妙,同時,他的書法繪畫作品亦在樸拙厚重中氣韻流動,極具古風,所以汪曾祺才稱他作“鬼才作家”。
C.好文章好在了不覺得它是文章,所以賈平凹在讀孫犁的《石門銘》時即使難尋著技巧,也無法看到其才華橫溢處,但依然不影響他對孫犁的推崇。
D.優(yōu)秀作家的成功不可能只經(jīng)歷一個創(chuàng)作階段就能實現(xiàn),賈平凹也是在切身經(jīng)歷了幾十年的求索后,才體悟到了“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的最高境界。組卷:3引用:6難度:0.9 -
2.閱讀文章,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中國書法藝術的形成、發(fā)展與漢文字的產(chǎn)生與演進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連帶關系。中國文字起源甚早,就書法看,早期文字甲骨文還有象形字,已具有了對稱、均衡的規(guī)律,在線條的組織、筆畫的起止變化方面已帶有墨書的意味、筆致的意義。把文字的書寫性發(fā)展到一種審美階段--融入了創(chuàng)作者的觀念、思維、精神,并能激發(fā)審美對象的審美情感,也就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書法的形成,有記載可考者,當在漢末魏晉之間。當然,這并不是忽視、淡化甚至否定先前書法藝術形式存在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地位,可以說,先前書法藝術的產(chǎn)生、存在,不僅屬于書法史的范疇,而且也是后代的藝術形式發(fā)展、嬗變中可以借鑒與思考的重要范例。那么,究竟什么是“書法”呢?我們可以從它的性質(zhì)、美學特征、源泉、獨特的表現(xiàn)手法方面去理解。書法是以漢字為基礎、用毛筆書寫的、具有四維特征的抽象符號藝術,它體現(xiàn)了萬事萬物的“對立統(tǒng)一”,這個基本規(guī)律又反映了人作為主體的精神、氣質(zhì)、學識和修養(yǎng)。
(摘編自張志和《中國古代書法藝術史》) 材料二:中國書法作為象形文字的藝術表現(xiàn),看似孤立于世界文字之林,其實在很多方面有著與世界文化接軌的基礎。第一,中國文字和書法體系的孤獨性,反激出它交流世界、融入世界的內(nèi)在要求。方塊字是一種傾向于視覺藝術的直接符號,它以直觀視像為基礎,將表形、表音、表意三者融為一體。中國人習慣在書寫中思考,書寫就是思考。中國書法藝術更是將文字的書寫由符號表達提升為藝術創(chuàng)作,在文辭美的基礎上,追求結(jié)構(gòu)、線條、水墨等造型美,雙向同步地在文辭美、造型美中傾訴書者的內(nèi)心世界。這種表意文字導致中國人形象、悟象、靈象思維的異常發(fā)達,并構(gòu)成了整個思維的東方色彩。拼音文字則更傾向于聽覺,這使西方社會更看重聽覺藝術,如音樂。文字和口語的同音,使兩者難以分離,難以像我們那樣產(chǎn)生與生活口語相分離的、只用于書寫的書面語言或文言文。由于它不表形只表音,由表音到表意便需要經(jīng)過翻譯、分析,是一種間接的轉(zhuǎn)譯符號,這使得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分析的、邏輯的、實證的思維更為發(fā)達。今天,世界文化已經(jīng)進入當代的綜合發(fā)展階段。世界和中國,都有強烈的雙向交流需求,都希望在交流中互適互惠。這種愿望,不只表現(xiàn)在世界市場和社會一體化進程所激發(fā)的人才、知識、經(jīng)濟和資本的交流共進,更表現(xiàn)在文化和思維對交流共進的迫切渴望。隨著世界正在出現(xiàn)的學習中文和中國書法初熱期的持續(xù),中國文字思維將會怎樣地營養(yǎng)和影響人類,完全可以預期。也許這才是“孔子學院”最深刻的意義。第二,中國文字和書法體系的變異性,在世界華語地區(qū)和一些周邊國家擴散出兩個泛漢語、泛漢文、泛書法圈,為中國文字和書法走向世界架了橋,提供了經(jīng)驗。由上億人構(gòu)成的世界華人和華裔的漢語社區(qū),是中國文字和書法向世界播揚的橋頭堡,早就存在了幾百年。華人華裔圈的漢語、漢文和漢字書法,為了適應各自的文化環(huán)境,都程度不同有所變異,這種變異了的漢文、漢語和漢字書法,形成中國文字和書法體系走向世界的第一個泛漢語、泛書法圈。另外,在長達千年的歷史時期內(nèi),漢字及其書寫曾經(jīng)是東亞地區(qū)的國際通用文字。在東亞漢文化圈內(nèi),漢字和記錄日本語、朝鮮語等的準漢字和非漢字,以及契丹文、方塊苗字、日本假名等20多個借源漢字創(chuàng)造出來的多民族文字,形成了“一文多語”“一母多文”的文字傳播圈。在這個傳播圈內(nèi),中國書法藝術一直程度不同地以變異形態(tài)存在著、發(fā)展著。其中日本、韓國、新加坡保存得較好,中國書法在那里至今仍極有活力。這種以漢語、漢文為基礎、為核心的“一文多語”文化圈,是漢文、漢語和漢字書法走向世界的第二個泛漢語、泛書法圈。
(摘編自肖云儒《中國書法的文化意義》) 材料三:近代以降,特別是進入當下信息社會、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中國書法受社會大變革、技術大發(fā)展、知識大爆炸、風尚大遷移的深刻影響,發(fā)展業(yè)績顯著,但發(fā)展瓶頸也明顯,挑戰(zhàn)與機遇同在。西學的進入,書寫工具的變化,一度文化無用論特別是國學無用論、傳統(tǒng)文化無用論及浮華、浮躁膚淺學風、書風的盛行,商品化和市場機制的風行,加之對中國書法中以文人書法為主體的文化書法這一主線疏于研究、認知缺失,所有這些,都在影響和沖擊著當代和當下書法發(fā)展。而后者格外突出,因而也格外重要。其重要性在于,中國書法已經(jīng)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獨特的、優(yōu)秀的符號,成為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鏈條中的重要一環(huán),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發(fā)展和提升中華文化全球影響力的重要載體和內(nèi)容。因此,文化書法的復興,就成為書法界、文化界不得不直面的時代課題。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漢字在其產(chǎn)生之初,在結(jié)構(gòu)、筆畫等方面已具有書法的某些特點,融入了創(chuàng)作者的觀念思維和精神。
B.拼音文字不表形只表音,轉(zhuǎn)換為漢字時需要翻譯、分析,這使得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在分析、邏輯、實證思維上更為發(fā)達。
C.“孔子學院”最深刻的意義就在于在世界與中國進行的雙向交流中,讓中國文字思維為人類提供營養(yǎng)。
D.當今社會,中國書法受到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對文化書法疏于研究、認知缺失給書法發(fā)展帶來格外強烈的沖擊。
(2)下列說法可以加入材料三的文段,來論證材料三觀點的一項是
A.中國的歷史文明是一個歷時性、線性的過程,中國的書法藝術在這樣大的時代背景下展示著自身的發(fā)展面貌。
B.漢字作為“母符”,表音表象表意始終不離不棄,多重功能始終結(jié)合,也始終將畫趣溶于書法本體之中。
C.書者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定位,對作品結(jié)體關系、氣韻脈勢的把握,??简炈喴姿季S的水平。
D.當下漢字書寫鍵盤化和網(wǎng)絡語言對白話文規(guī)范化嚴重沖擊,讓人不能不為書法的未來擔憂。
(3)對于中國書法未來的發(fā)展,你有怎樣的看法?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組卷:1引用:3難度:0.6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提琴
老侯是手藝人。老侯原來在鄉(xiāng)下學木匠,開始的時候錛檁錛椽子。
錛其實是很不容易的活兒。站在原木上,用錛像用鎬,一下一下把木頭錛出形來,弄不好就錛到自己的腳上。老侯一次也沒有錛到自己腳上。
老侯對沒有錛傷自己很得意,說,師傅瞧我還行,就讓我煞大鋸。
煞大鋸其實是很不容易的活兒,先將原木架起來,一個人在上,一個人在下,一上一下地拉一張大鋸。大鋸有齒的一邊是弧形的,鋸齒有大拇指大。干別的活可以喊號子,煞大鋸卻只能咬著牙,一聲不吭,鋸完才算。
老侯的腰力就是這樣練出來的。后來老侯學細木工,手下穩(wěn),別人都很佩服,其實老侯靠的是腰。
老侯學了細木工,有的時候別人會求他干一些很奇怪的活兒。老侯記得有人拿來過一只不太大的架子,料子是黃花梨,缺了一個小棖,老侯琢磨著給配上了。
人家來取活的時候,老侯問,這是個什么?來人說,不知道。老侯心里說,我才不信不知道呢。
不過老侯到底也不知道那個架子是干什么的,這件事一直是老侯的一塊心病。
老侯的家在河北,早年間地方上有許多教堂,教堂辦學校,學校上音樂課,用木風琴,彈起來嗚嗚的很好聽。老侯常常要修這木風琴。修好了,神父坐下來彈,老侯就站在旁邊聽。有一次神父彈著彈著,忽然說,侯木匠,你會不會修另外一種琴?老侯問,什么琴?神父說,提琴。老侯不知道,嘴上說試試吧。神父就把提琴拿來讓老侯試試,是把意大利琴。
老侯把琴拿回家琢磨了很久。粗看這把琴很復雜,到處都是弧,沒有直的地方。看久了,道理卻簡單,就是一個有窟窿的木盒。明白了道理,老侯就做了許多模具,蒸了魚膘膠,把提琴重新粘起來。神父看到修好的琴,很驚奇。神父于是介紹老侯到北京去,因為教會的關系,老侯就常修些教堂的精細什物,四城的人都叫老侯“洋木匠”。
老侯因為修過洋樂器,所以漸漸有人來找老侯修各種樂器。老侯都能對付。北京解放了,老侯就做了樂器廠的師傅、專門修洋樂器。
一天有個干部模樣的人拿來一把提琴,請老侯修。老侯一眼就認出是神父那把提琴,老侯沒有吭聲。老侯知道,跟教會沾關系,是麻煩。因為是修過的東西。所以做起來很快,干部來取琴的時候,老侯忍不住說,您的這琴是把好琴。干部說,不是我的,是單位上的。老侯說,就是不太愛惜,公家的東西,好好保存養(yǎng)吧,是把好琴。
一九六六年夏天,到處抄家砸東西,老侯忽然想起那把琴。廠里不開工,老侯憑記憶尋到那個單位去,老侯在這個單位里東瞧瞧,西看看。單位里人來人往,大字報貼得到處都是,到處都是加了堿的面漿糊味兒。老侯后來笑自己,這是干嗎呢?人家單位的東西,自己找個什么呢?怎么找得到呢?于是就往外走。
可巧就讓老侯瞧見了那把琴。琴面板已經(jīng)沒有了,所以像一把勺子,一個戴紅袖箍的人也正拿它當勺盛著漿糊刷大字報。老侯就站在那里看那個人刷大字報。那人刷完了,換了一個地方接著刷,老侯就一直跟著,好像一個關心國家大事的人。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用多種手法介紹煞大鋸。用白描手法,寥寥幾筆就寫出如何煞大鋸,并用對比手法突出這種活兒的不易,筆力舉重如輕。
B.老侯一眼就認出干部模樣的人拿來的那把提琴是神父的,這表明老侯之前修提琴時觀察仔細,所以印象深刻;他沒有吭聲,可見他為人謹慎。
C.作者多次寫到老侯和提琴之間的故事,借助提琴,巧妙地串聯(lián)起不同場景,借凡人小事傳達出時代的變遷,以小見大,平淡從容卻意味深長。
D.小說語言口語化,卻能營造出很強的畫面感,“那人刷完了,換了一個地方接著刷,老侯就一直跟著”就能引起讀者豐富的想象,讓人忍俊不禁。
(2)文章的題目是“提琴”,前半部分卻花了不少筆墨寫老侯學木匠活,簡要分析這樣寫的作用。
(3)阿城曾強調(diào)其寫作風格是一種“平靜的狀態(tài)”,請結(jié)合全文談一談你對這種“平靜”的理解。組卷:17引用:4難度:0.7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9.閱讀下面新聞,請簡要概括“九章”量子計算機的優(yōu)勢,字數(shù)不超過30個字。
2020年12月3日《科學》發(fā)表了一篇重磅論文。中國團隊研發(fā)的量子計算機“九章”實現(xiàn)了對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速度比谷歌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懸鈴木”快100億倍。在中科大,記者見到了“九章”:3平方米左右的實驗桌上擺滿了部件,另一張桌子上擺放著接收器。傳統(tǒng)計算機由于晶體管和芯片材料的限制,其體積的減小是有限的。而每個量子元件尺寸都在原子尺度,構(gòu)成的量子計算機自然也沒有那般龐大?!熬耪隆笔褂霉饬孔佑嬎?,和原子、離子、超導電路等類型的量子計算機相比,它可以在室溫下運行,但在量子比特增加上要比超導體系的量子計算機更難。組卷:30引用:21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
美國哈佛大學神學院教授大衛(wèi)?查普曼開講座,解讀中國神話故事,引起轟動和熱議:“我們的神話里,火是上帝賜予的;希臘神話里,火是普羅米修斯偷來的;而在中國的神話里,火是他們鉆木取火堅韌不拔摩擦出來的!--鉆木取火?!?br />“面對末日洪水,我們在諾亞方舟里躲避,但中國人的神話里,他們的祖先戰(zhàn)勝了洪水??窗桑匀皇嵌窢?,與災難做斗爭!--大禹治水?!?br />“假如有一座山擋在你的門前,你是選擇搬家還是挖隧道?顯而易見,搬家是最好的選擇。然而在中國的故事里,他們卻把山搬開了!--愚公移山。”
材料二:
故事是人類文化的基本元素和重要標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diào)要“講好中國故事”。這充分說明,講好中國故事,讓人民從中受到鼓舞,讓世界了解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意義重大,也是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職責使命。
本校擬舉辦一次主題為“走進中國故事,了解真實中國”的中外青少年交流活動,你作為中國的青少年代表將進行發(fā)言,發(fā)言稿要求結(jié)合至少兩個中國神話故事(可以是材料提供的,也可以是另外的),向外國青少年介紹中國的發(fā)展,使他們感受中華民族的精神。
要求:結(jié)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21引用:9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