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河南省焦作市博愛一中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0/14 2: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政治的本質(zhì),說到底就是協(xié)調(diào)群體之中的人際關系(這里的“人際關系”的概念是廣義的,既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系,也指集團與集團之間的關系)。人是社會性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人與人之間既需相互依靠,又有利害沖突。協(xié)調(diào)諸如此類的問題,便是政治的任務。既然中國文化不相信神而只相信人,那么在中國文化中頭等重要的大事,便自然是協(xié)調(diào)群體之中的人際關系,而不是天人之際的人神關系了。這就是為什么中國文化更重視政治的原因,也就是為什么中國產(chǎn)生并盛行儒家思想的原因。
          中國文化這種重視政治、薄于宗教的特征,當然會給中國文學以很大影響。在中國文學的各種體裁中,詩歌是最早被要求與政治發(fā)生密切關系的文體。根據(jù)傳統(tǒng)的文學觀點,詩歌雖然就其本質(zhì)而言是抒發(fā)個人感情的,但因為個人是生活于群體之中的,而政治的作用也無非就是協(xié)調(diào)群體之中的人際關系,因而詩歌與政治自然而然地就發(fā)生了密切的關系?!睹姶笮颉分砸幌伦訌脑姼璧氖闱楣τ谜劦秸喂τ?,便是因為作者的意識深處存在著上述思路之故。
          類似中國詩歌與政治的這種密切關系,在其他詩歌傳統(tǒng)中是非常罕見的,可以說是中國詩歌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如松浦友久指出的:“在比較詩學上,一般認為,‘詩與政治’的課題引起人們的關注始于近代。但在中國詩史上,這卻是自古以來詩學上最為關切的問題之一。并且其中表現(xiàn)的‘詩與政治’的關聯(lián),綜合包括理念與實踐兩個層次,而其傳統(tǒng)又一直延續(xù)到今天——這都是無與類比的特殊情況。”
    (摘編自邵毅平《詩歌:智慧的水珠》)材料二:
          唐代詩歌與政治的關系,體現(xiàn)出某種帶規(guī)律性的表征。中國詩史上的一些高潮期,也莫不有它獨特的政治背景。戰(zhàn)國時,楚面臨強秦的威脅,進步愛國力量與腐朽賣國勢力的斗爭,推動屈原的創(chuàng)作,而屈原所經(jīng)歷的高層政治體驗,則賦予他崇高的歷史使命感和獻身精神。建安時期,曹操政治集團以其進步的政治路線和“唯才是舉”的用人方式,把在黨錮之禍中遭受壓抑冷落的士人重新推向政治舞臺,激起他們強烈的功業(yè)思想和英雄意識?!把藕每犊钡慕ò苍姼?,正是得力于這種正面推動。繼唐詩而起的宋詩,發(fā)展到北宋中葉,又出現(xiàn)一個繁榮的局面。而其時從仁宗朝慶歷新政,一直到神宗朝王安石變法前后,王朝內(nèi)部政治斗爭的焦點是要克服“累世因循末俗之弊”,挽救長期和平發(fā)展中潛伏的危機。詩歌界歐、王、蘇、黃等大家,都是在一連串起伏動蕩的政治變革中卷入得很深的人物。
          考察詩歌高潮來自政治的推動力,有助于進一步探索文學繁榮發(fā)展所需的社會條件。作為中國封建時代正統(tǒng)文學樣式的詩歌,它注定要與封建政治發(fā)生密切聯(lián)系。政治影響于詩人創(chuàng)作,可以有四種情況:(一)擠占了詩人創(chuàng)作的時間和精力;(二)給詩人以正面鼓舞或推動;(三)打擊壓抑,導致怨悱;(四)詩人被迫害致死,或徹底沉默。(一)和(四)兩種情況只能使創(chuàng)作受損。(二)和(三)兩種情況雖有分別,但對于某些詩人,又常常集于一身。如李白、杜甫之入宮廷,便是始而受激勵,繼而遭壓抑。
          一般說來,封建時代的士人,總是先由政治給予某種參與的機會,在參與中有所不遂,才會引起怨悱。導致“長吟哦”的“起且僵”(崛起而后困頓),“起”往往在先,由政治直接給予撥動,“僵”伴隨于后。“起”與“僵”或是單純從某一側面作用于詩歌創(chuàng)作,或是交糅在一起,產(chǎn)生更復雜的影響;或是比較直接地表現(xiàn)為正值,或是要經(jīng)過創(chuàng)作活動的一番消化轉換,才表現(xiàn)為積極有益的效應。能夠給詩歌創(chuàng)作以強大推動的政治,不在于它有多么清明或穩(wěn)定,而在于它要能強烈地牽動人心,讓人不斷地感奮起來,發(fā)之于吟詠。封建王朝初期,一般號稱盛世,而文學人才可能尚未積累到最豐沛的程度。同時穩(wěn)定和繁榮不免緩解了士人要求干政的迫切感,詩歌頌美居多,缺乏對政治的深刻介入,藝術上也缺乏由深廣內(nèi)容帶來的要求變革創(chuàng)新的推動力量。封建王朝末世,往往陷入大動亂。斗爭殘酷,兵禍連結,文教停頓,人才短缺,士人對世亂恐懼回避,詩歌也相應衰敝。東漢末(靈帝朝)、隋末、唐末的情況大體如此。一般性地排除了王朝開國期和衰亂期,再結合詩歌史上幾個興盛階段來看,中國詩歌高潮,總是出現(xiàn)在社會政治比較有活力,能夠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動士人為較高理想積極追求的時期,而盛唐則是演出了中國歷史上這種時期的最為輝煌的一幕。
    (摘編自余恕誠《唐詩風貌》)(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政治的本質(zhì)是協(xié)調(diào)群體中的人際關系,既協(xié)調(diào)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系,也協(xié)調(diào)集團與集團之間的關系。
    B.中國產(chǎn)生并盛行儒家思想的原因在于中國文化協(xié)調(diào)的是群體之中的人際關系而非天人之際的人神關系。
    C.建安時期,在曹操政治集團的推動下,受黨錮之禍打擊的士人重新走上政治舞臺,這激起他們的功業(yè)思想和英雄意識。
    D.慶歷新政與王安石變法,意在克服各種弊端、挽救潛在危機,當時的幾位詩壇大家都深深卷入激烈的政治變革之中。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詩歌與政治關系密切,但仍能抒發(fā)個人情感,這是由“詩與政治”的傳統(tǒng)決定的。
    B.戰(zhàn)國時期楚國出現(xiàn)了屈原這樣的大詩人,這與楚國當時復雜的政治形勢有很大的關系。
    C.封建王朝初期,文人積累可能未達最豐,社會繁榮穩(wěn)定,士人參與政治的愿望不強烈。
    D.封建王朝末世往往天下大亂,文教停頓,士人恐懼回避,這對詩歌的發(fā)展大為不利。
    (3)下列各項中,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論語》:“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B.《孟子》主張“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C.王國維認為:“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nèi),又須出乎其外?!?br />D.元結主張,詩歌應“極帝王理亂之道,系古人規(guī)諷之流”。
    (4)采詩官是周朝設置的專門采集詩歌的官員,《漢書?藝文志》曰:“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請結合材料一分析《漢書?藝文志》中提及的采詩官所采之詩的功能。
    (5)本文兩則材料都論述了中國詩歌與政治的關系,它們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組卷:3引用:3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橋邊的老人
    海明威
          一個戴著鋼絲邊眼鏡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盡是塵土。河上搭著一座浮橋,大車、卡車、男人、女人和孩子們在涌過橋去。騾車從橋邊蹣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幫著推動輪輻。卡車嘎嘎地駛上斜坡就開遠了,把一切拋在后面,而農(nóng)夫們還在齊到腳踝的塵土中躑躅著。但那個老人卻坐在那里,一動也不動。他太累,走不動了。
          我的任務是過橋去偵察對岸的橋頭堡,查明敵人究竟推進到了什么地點。完成任務后,我又從橋上回到原處。這時車輛已經(jīng)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個老人還在原處。
    “你從哪兒來?”我問他。
    “從圣卡洛斯來?!彼f著,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鄉(xiāng),提到它,老人便高興起來,微笑了。
    “那時我在照看動物?!彼麑ξ医忉?。
    “噢?!蔽艺f,并沒有完全聽懂。
    “唔,”他又說,“你知道,我待在那兒照料動物。我是最后一個離開圣卡洛斯的?!?br />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著他滿是灰塵的黑衣服、盡是塵土的灰色面孔,還有那副鋼絲邊眼鏡,問道,“什么動物?”
    “各種各樣,”他搖著頭說,“唉,只得把它們撇下了?!?br />      我凝視著浮橋,眺望著充滿非洲色彩的埃布羅河三角洲地區(qū),尋思著究竟要過多久才能看到敵人,同時一直傾聽著,期待第一陣響聲,它將是一個信號,表示那神秘莫測的遭遇戰(zhàn)即將爆發(fā),而老人始終坐在那里。
    “什么動物?”我又問道。
    “一共三種,”他說,“兩只山羊,一只貓,還有四對鴿子?!?br />“你只得撇下它們了?”我問。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個上尉叫我走。他說炮火不饒人哪?!?br />“你沒家?”我問,邊注視著浮橋的另一頭,那兒最后幾輛大車在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
    “沒家?!崩先苏f,“只有剛才講過的那些動物。貓,當然不要緊。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只東西怎么辦呢?我簡直不敢想。”
    “你的政治態(tài)度怎樣?”我問。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說,“我76歲了,我已經(jīng)走了12公里,再也走不動了?!?br />“這兒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說,“如果你勉強還走得動,那邊通向托爾托薩的岔路上有卡車?!?br />“我要待一會,然后再走,”他說“卡車往哪兒開?”
    “巴塞羅那。”我告訴他。
    “那邊我沒有熟人,”他說,“不過我還是非常感謝你?!?br />      他疲憊不堪地茫然瞅著我,過了一會又開口,為了要別人分擔他的憂慮,“貓是不要緊的,我拿得穩(wěn)。不用為它擔心。可是,另外幾只呢。你說它們會怎么樣?”
    “噢,它們大概挨得過的?!?br />“你這樣想嗎?”
    “當然,”我邊說邊注視著遠處的河岸,那里已經(jīng)看不見大車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們怎么辦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為要開炮了?!?br />“鴿籠沒鎖上吧?”我問道。
    “沒有?!?br />“那它們會飛出去的?!?br />“嗯,當然會飛??墒巧窖蚰??唉,不想也罷?!彼f。
    “要是你歇夠了,我得走了?!蔽掖咚?,“站起來,走走看?!?br />“謝謝你?!彼f著撐起來,搖晃了幾步,向后一仰,終于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
    “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說,可不再是對著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
          對他毫無辦法。那天是復活節(jié)的禮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羅挺進??墒翘焐幊?,烏云密布,法西斯飛機沒能起飛。這一點,再加上貓會照顧自己,或許就是這位老人僅有的幸運吧。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的“我”感情抒發(fā)真摯、感人,通過與老人的談話以及他催促老人離開等細節(jié)可以看出,“我”既同情老人,又厭惡戰(zhàn)爭。
    B.從“我”的“勸離”與老人的“不動”的對話可以看出,老人難以動身的原因在于對與“我”交談的格格不入的失落和對家園的留戀。
    C.本文旨在反映戰(zhàn)爭的罪惡,通過對戰(zhàn)爭場面的正面描寫和一個孤苦的老人流離失所、外出逃難的遭遇,反映了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
    D.老人最后說“我只是在照看動物”,“只是”二字交織著一種既“怨”又“冤”的情感:我招惹誰了?我們招惹誰了?為什么要毀了這一切?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橋邊的老人》和《老人與海》均以“老人”為主人公,前者表現(xiàn)了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人性的光輝,后者則力圖展現(xiàn)面對困難時“人的精神的尊嚴”。
    B.法西斯的威脅近在咫尺,老人卻還在掛念自己照看的小動物,他對動物充滿了愛心,其形象與踐踏人類生命的殘酷戰(zhàn)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C.文中老人多次說貓會照顧自己,經(jīng)兩次勸告始終沒有挪動離開,表現(xiàn)出他的老邁嘮叨,對外界反應麻木的精神狀態(tài),揭示出了戰(zhàn)爭的殘忍與罪惡。
    D.小說的結尾說“天色陰沉,烏云密布”,淡淡幾筆寫景,烘托出一個疲憊不堪的孤老頭在戰(zhàn)火紛飛、人們競相逃命時那孤獨而悲涼的內(nèi)心世界。
    (3)小說一開頭便描繪了人群、車隊蜂擁過河的場景以及那個坐在橋邊的老人,請談談作者這樣寫的用意。
    (4)海明威曾提出著名的“冰山”創(chuàng)作理論,將文學作品同冰山類比,他說:“冰山在海面上移動,很是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痹囂骄啃≌f從哪些方面體現(xiàn)了這一創(chuàng)作原則。

    組卷:12引用:6難度:0.7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1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杭州亞運會中國代表團禮服“星耀”以白與藍為主色調(diào),碰撞出星辰閃耀的遐想,象征著群星閃耀的體育拼搏精神,還融入了青花瓷、牡丹等中華文化元素,彰顯出獨特魅力。
          此外,杭州亞運會吉祥物、獎牌、火炬等也以滿滿的中國元素引發(fā)眾多關注。吉祥物“琮琮”“蓮蓮”“宸宸”,分別融入良渚古城遺址、西湖、京杭大運河這三大世界文化遺產(chǎn)元素。比賽獎牌名為“湖山”,形狀取自良渚文化中的禮器玉琮,正面勾勒出山巒和西湖,并將斷橋、三潭印月鑲嵌其中,外方內(nèi)圓,別具一格?;鹁妗靶交稹弊韵露稀吧L”,四面八槽聚合至頂部中心,以“生命之河”的形式象征各個國家和地區(qū)運動員會聚杭州、共襄盛事,而這一設計思想正源于良渚文化。這些豐富多樣的亞運元素,既充滿深厚文化底蘊,又彰顯時代活力,體現(xiàn)了開放包容的東方審美。
          不只是杭州亞運會,中國元素還在我國舉辦的重要體育賽事中被廣泛運用,將中華文化的瑰麗與智慧展現(xiàn)得①_______。北京冬奧會上,獨具中國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②_____:開幕日選在傳統(tǒng)節(jié)氣“立春”,首鋼滑雪大跳臺的設計原型是敦煌壁畫“飛天”,會徽的靈感源于漢字“冬”……從磅礴到細潤,這場盛大賽事所展露的中華文化氣韻至今令人難忘。接棒北京冬奧會,成都大運會以更加創(chuàng)新的姿態(tài)開啟了一場國風與體育的邂逅。大熊貓、川劇臉譜、芙蓉花紋、太陽神鳥、三星堆青銅立人等獨屬于成都的中華文化元素吸引了眾多目光,從別具一格的場館建造到豐富多元的形象設計,再到大運村妙趣橫生的全方位、沉浸式傳統(tǒng)文化體驗,國風與蜀韻和鳴,展現(xiàn)青春風采,點燃青春激情。
          這些精彩紛呈的體育盛會,不僅使卓越的競技水平得以展現(xiàn),還講述了精彩的中國故事,讓人發(fā)現(xiàn)獨特的東方之美,中國強大的文化自信得到彰顯!
    (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2)下列選項中引號作用與其他三項不相同的一項是
     

    A.代表團禮服“星耀”
    B.吉祥物“琮琮”“蓮蓮”“宸宸”
    C.“生命之河”的形式
    D.敦煌壁畫“飛天”
    (3)將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變成一組整句,保留關鍵信息,可以適當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組卷:4引用:2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diào)了“志氣、骨氣、底氣”。
          以上文字,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8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