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重慶市萬州二中高三(上)月考語文試卷(8月份)
發(fā)布:2024/8/3 8:0:9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文化自信自強,包含堅定文化自信和推進文化自強兩個方面,是辯證統(tǒng)一的范疇。文化自信涉及對核心價值體系的認知認同,文化自強則需要通過發(fā)揮文化建設鑄魂、塑形、啟智、潤心、賦能等獨特功能,激發(fā)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實現文化價值固基、文化體系完善,文化動力強盛的目標,一方面,需要我們提振民族精神,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注重從中華文化寶庫中萃取精華、汲取能量、延續(xù)文脈,持續(xù)增強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另一方面,需要樹立文化自覺意識,提升文化自信自強理念,使文化建設成果與新時代高質量發(fā)展需求相適應,同國家社會建設趨向相協(xié)調。
我們要聚焦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中華人文精神,開啟當代中國文化精神的尋根、承續(xù)與拓展旅程,從研究闡發(fā)、教育普及、保護傳承、創(chuàng)新發(fā)展、傳播交流等方面協(xié)同推進并取得新成果;要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置于世界文明發(fā)展視域中全面審思檢視,從觀念、制度、行為、物質和精神等層面,進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尤其要深入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取向與方法論原則,增強歷史主動精神和實踐創(chuàng)造精神,立足中華文化立場,將文化自信自強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事業(yè)的各個方面,譜寫波瀾壯闊的中國式現代化文化長卷。
(摘編自蔡勁松《以文化自信自強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文化長卷》,“人民論壇網”2022年12月3日)材料二:
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學術高地建設工程以學理上能貫通、學術上集大成為學術目標,通過歷時五年的辛勤工作,首次對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進行了全面的學術梳理和探索研究,填補了國內相關研究領域的空白。
考古學研究早已證明人類文明起源并非一種模式,中華文明起源具有獨特的路徑。對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的分析既是建立中國特色的人類文明起源敘事,從而完善人類文明起源敘事的嘗試,也是與以古希臘羅馬神話為代表的西方文明起源敘事進行平等對話。
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不僅涵蓋了人類文明起源的一切要素,更表現出不同于西方的中華路徑,是獨特的人類文明起源敘事,研究表明,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是以神話敘事方式建構的文明起源過程,內容涉及人類文明起源的諸方面,如自然和人類的起源,物質文明、制度文明和道德文明的起源,民族與國家的起源等,作為獨特的文明起源敘事,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不僅詮釋了中華民族獨有的價值觀與民族精神,還表現了為中華文明持續(xù)發(fā)展提供重要驅動力的趨向于堅守傳統(tǒng)基礎上創(chuàng)新的漸進性思維。
對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譜系的植理,不僅是對人類文明起源進行的系統(tǒng)性建構,也揭示出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內容的演進反映人類社會發(fā)展一般規(guī)律的事實,是當代進行中西文明對話的重要材料。研究表明,具有文明奠基意義的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不僅對自然和人類起源進行了解釋,也追溯了早期社會關系的產生,并對國家的產生和治理規(guī)則進行了建構,最終成為民族自我認同的核心文化符號,成為中華文明精神性、符號化和思維模式的源頭,與西方神話相比毫不遜色。這種對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的客觀認知將極大地改變過去重視西方神話,忽視乃至輕視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的現象,有助于中西文明的平等對話。
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學術研究工程通過多學科交叉研究為中華文明史的追溯提供了龐大的、系統(tǒng)性的實證,不僅為過去主要依靠考古和歷史文獻研究形成成果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新的材料,而且在神話與考古、歷史文獻的比照研究中幫助當代人更深刻地理解中華文明誕生的意義和價值。研究表明,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具有重視文化制度創(chuàng)制、強調科學發(fā)明、弘揚創(chuàng)造精神的特色,說明制度創(chuàng)新是中華民族的長處,科技創(chuàng)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創(chuàng)世神話體現的科技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此前常被忽視,但女媧神話講述的制陶與冶金技術的發(fā)生,燧人氏神話所講述的人工取火技術的發(fā)明,神農氏神話講述的中草藥的發(fā)現,黃帝神話講述的交通工具的發(fā)明,嫘祖神話講述的養(yǎng)蠶繅絲技術的出現,帝嚳神話講述的天文觀測技術的進步等,無不體現了申華先民對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熱愛和對科學真理的追求。這些結論將幫助當代人更好地了解被西方文明中心論遮蔽的中華文明的光輝真相。研究還表明,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體現了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是當代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文化和精神資源,因此研究、傳承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不僅有助于建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化根基,也有益于人類命運共體的建構。
(摘編自任小文《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從源頭上構建中國話語體系》,《文匯報》2022年12月5日)(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化建設要實現價值固基、體系完善、動力強盛的目標,就必須堅持核心價值引領,發(fā)揮文化建設獨特功能,走創(chuàng)新之路。
B.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強調科學發(fā)明,體現了中華先民對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熱愛和對科學真理的追求,也反映出中華民族科技創(chuàng)新的優(yōu)勢。
C.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是民族自我認同的核心文化符號,也是中華文明精神性、符號化和思維模式的源頭,因而具有文明奠基意義。
D.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僅要堅持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取向與方法論原則,而且要增強歷史主動精神和實踐創(chuàng)造精神。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西方文明中心論重視西方神話,忽視中華神話,因而遮蔽了人類文明的真相。
B.在堅守傳統(tǒng)基礎上創(chuàng)新的漸進性思維為中華文明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重要驅動力。
C.材料一與材料二都談到了傳承和發(fā)展的關系,不過二者論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D.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內容的演進既有中華路徑,也反映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持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張載“橫渠四句”:“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br />B.錢鍾書《談藝錄》:“東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學北學,道術未裂?!?br />C.陳寅恪《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正>序》:“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后漸衰微,終必復振?!?br />D.王蒙《傳統(tǒng)文化與價值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密切相聯,在繼承中超越,在超越中創(chuàng)新,成為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精華。”
(4)“天人合一”出自《莊子》中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它正在成為全球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基本遵循,請結合材料一對這一現象加以分析。
(5)如何協(xié)同推進中華創(chuàng)世神話的“保護傳承、創(chuàng)新發(fā)展、傳播交流”?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組卷:8引用:3難度:0.6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復活(節(jié)選)①
列夫?托爾斯泰 瑪絲洛娃一看見聶赫留朵夫,臉刷地紅起來,遲疑不決地站住,然后皺起眉頭,垂下眼睛,踏著走廊里的長地毯快步向他走來。她走到聶赫留朵夫跟前,本想不同他握手,但后來還是向他伸出手,她的臉漲得越發(fā)紅了。自從上次他們談話時她發(fā)了脾氣又道了歉以后,聶赫留朵夫還沒有見到過她。他料想她今天的心情同上次一樣。但今天她完全不同,臉上出現了一種新的表情:拘謹,羞怯,而且聶赫留朵夫覺得她對他很反感。他告訴她他將去彼得堡,并且把裝著他從巴諾伏帶來的照片的信封交給她。她默默地接過信封,把它插在圍裙里。
“您在這兒好嗎?”聶赫留朵夫問。
“沒什么,挺好?!彼f。
“我很替您高興??偙饶沁吅靡恍??!?br />“‘那邊’指什么地方?”她問,頓時臉上泛起了紅暈。
“那邊就是牢里。”聶赫留朵夫趕快回答。
“好什么呀?”她問。
“我想這里的人好些,不像那邊的人?!?br />“那邊好人多得很?!彼f。
“明肖夫母子的事我奔走過了,但愿他們能得到釋放?!甭櫤樟舳浞蛘f。
“但愿上帝保佑,那老太婆人真好?!彼f,接著微微一笑。
“我今天要上彼得堡去。您的案子很快就會受理。我希望能撤銷原判。”
“撤銷也好,不撤銷也好,如今對我都一樣。”她說。
“我不知道為什么對您都一樣,不過對我來說,您無罪釋放也好,不釋放也好,倒真的都一樣。不管情況怎樣,我都將照我說過的話去做?!彼麍詻Q地說。
她抬起頭來。她那雙斜睨的黑眼睛又象瞅著他的臉,又象瞅著別的地方。她整個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神采。不過她嘴里所說的同她眼睛所說的截然不同。
“您何必說這種話呢!”她說。
“我說這話是要讓您明白我的心意?!?br />“這事您已經說夠了,用不著再說了?!彼萌菀兹套⌒φf。
病房里不知怎的喧鬧起來。傳來孩子的哭聲。
“他們好像在叫我?!彼话驳鼗仡^望望說。
“好吧,那么再見了?!彼f。
她假裝沒有看見他伸出手來,沒有跟他握手就轉過身,竭力掩飾她的得意神氣,沿著走廊的長地毯快步走去。
“她身上起了什么變化?她在想些什么?她有什么感受?她是要考驗我,還是真的不能原諒我?她是沒法把她的思想和感受說出來,還是不愿說?她的心腸變軟了,還是懷恨在心?”聶赫留朵夫問自己,卻怎么也無法回答。他只知道一點,那就是她變了,她的心靈里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這個變化不僅使他同她聯結起來,而且使他同促成這變化的上帝聯結起來。這樣的聯結使他歡欣鼓舞,心里充滿溫暖。
瑪絲洛娃回到放有八張童床的病房里開始鋪床。她鋪床單的時候腰彎得太低,腳底一滑,差點兒跌一跤。一個脖子上扎著繃帶的男孩,正在休養(yǎng),看見她差點兒跌一跤,笑起來,瑪絲洛娃也忍不住,在床邊上一坐,發(fā)出響亮而富有感染性的笑聲,逗得幾個孩子都哈哈大笑。
這天白天,當房間里沒有人時,瑪絲洛娃幾次從信封里取出照片,欣賞一下。晚上下班以后,她回到同另一個助理護士合住的房間里,又把照片從信封里取出來,含情脈脈地一動不動仔細察看著照片上的那幾個人、他們的服裝、陽臺的臺階、灌木叢,以及灌木叢前面他的臉、她的臉和兩位姑媽的臉,看了好半天。她看著這張發(fā)黃的褪色照片,怎么也看不夠,特別是對她自己,對她那張額上鬈發(fā)飄飛的年輕美麗的臉看得出了神。她看得這樣專心致志,連那個跟她同住的助理護士走進屋子,她都沒有發(fā)覺。
“這是什么?是他給你的嗎?”身體肥胖、心地善良的助理護士彎下腰來看照片,問道?!半y道這是你嗎?”
“不是我又是誰?”瑪絲洛娃笑吟吟地瞧著同伴的臉說。
“那么這是誰?就是他?這是他母親嗎?”
“是姑媽。難道你認不出來?”瑪絲洛娃問。
“怎么認得出來?整個模樣都變了。我看離現在都有十年了吧!”
“不是十年,是隔了一輩子?!爆斀z洛娃說。她的活潑樣兒頓時消失,臉色變得陰郁,眉毛之間凹進去一條皺紋。
“怎么樣?那邊的生活一定很輕松吧?”
“哼,輕松,”瑪絲洛娃閉上眼睛,搖搖頭說,“比服苦役還要苦?!?br />“那為什么不拋下這種生活呢?”
“拋是想拋的,可是辦不到。說這些做什么!”瑪絲洛娃說著,霍地站起來,拿起照片往抽屜里一扔,好容易忍住憤怒的眼淚,砰地一聲帶上門,跑到走廊里。同伴的話使地想起她現在的處境,也使她想起當年在那邊的生活,那些痛苦的夜晚,特別是謝肉節(jié)的夜晚。她想起那天她穿著一件酒跡斑斑的袒胸紅綢連衣裙,蓬亂的頭發(fā)上系著一個大紅蝴蝶結,精疲力竭,渾身虛弱,喝得醉醺醺的,直到深夜兩點才把客人們送走。她在那個瘦得皮包骨頭的彈鋼琴女人旁邊坐下,向她訴說自己的悲慘遭遇。彈鋼琴女人也訴說她處境的苦惱。她們立刻決定拋棄這種生活。她們以為這個夜晚已經過去,剛要走散,忽然聽見有幾個喝醉酒的客人在前廳喧鬧。一個穿燕尾服、系白領帶的矮小男人,滿頭大汗,酒氣熏天,打著飽嗝,走過來一把摟住她的腰。他們旋轉,跳舞,叫嚷,喝酒……就這樣,一年又一年,一年又一年過著同樣的日子。一個人怎么能不變!歸根結蒂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對他的舊恨頓時又涌上她的心頭。她真想把他訓斥一番,痛罵一頓。她后悔今天錯過機會沒有再對他說:她知道他是個怎樣的人,她決不受他欺騙,不讓他在精神上利用她,就像從前在肉體上利用她那樣,也不讓他借她來顯示他的寬宏大量。她在走廊長凳上坐了一會兒,然后回到小屋子里,為自己飽經滄桑的身世哭了好半天。
(選自《復活》第二部第13章,有刪改)【注釋】①節(jié)選部分寫聶赫留朵夫到監(jiān)獄醫(yī)院去看望任助理護士的瑪絲洛娃。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瑪絲洛娃走到聶赫留朵夫跟前時,本不想同他握手,但后來還是向他伸出手,說明她對聶赫留朵夫的行為內心有所觸動。
B.瑪絲洛娃離開聶赫留朵夫時假裝沒有看見他伸出手來,沒有跟他握手就轉過身,反映出她此時的拘謹與羞怯。
C.“不是十年,是隔了一輩子。”瑪絲洛娃的話道出了內心的痛苦與憤恨:就是在“那個地方”,就是“那個人”,把她的一生毀掉了。
D.最后一段表明,瑪絲洛娃當時受生活逼迫,根本沒有辦法與那種墮落的生活決裂,也沒有勇氣真正擺脫那種生活。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有大量的對話描寫,這些對話真實細膩地表現了人物復雜的心理,同時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B.文中對瑪絲洛娃晚上回到房間獨自一人看照片時的神態(tài)描寫,充分表現了瑪絲洛娃對美好往昔的懷念。
C.教材中聶赫留朵夫對瑪絲洛娃的稱呼在“你”“您”之間轉換,表現出他內心的矛盾;本文一直稱“您”,表現他對她的親昵與尊重。
D.“霍地站起來,拿起照片往抽屜里一扔,……砰地一聲帶上門,跑到走廊里”,這一連串動作生動地展現出瑪絲洛娃內心的痛苦。
(3)聯系上下文,簡要分析文中畫線的兩處“都一樣”各有怎樣的內涵。
(4)文學評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托爾斯泰伯爵最感興趣的是心理過程本身?!闭埥Y合本文簡要分析瑪絲洛娃的心理變化過程。組卷:12引用:6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3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測時是一項枯燥細致的工作。觀測者需要一邊操作中星儀① 地跟蹤恒星,一邊需要記錄,跟星的好壞直接影響了觀測精度。中星儀是一個龐大的設備,身材嬌小的葉叔華操作起來十分困難,于是她加了一塊木板,站在上面跟蹤觀測恒星,無論寒暑,② 。篳路藍縷的生活,并沒有阻擋葉叔華追求天文科學的熱情。她取得了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共用的“北京時間”在自己主持下誕生且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宇宙中一顆小行星的令人矚目的成就。
九十多歲高齡的葉叔華,依然是③ ,志在千里,絲毫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她積極支持我國成為世界最大望遠鏡列陣(SKA)的創(chuàng)始國,推動上海建設SKA數據中心,推動我國天文觀測向太空、向月球不斷拓展。在葉叔華的心里,天文是一輩子的浪漫事業(yè)?!凹尿蒡鲇谔斓兀鞙婧V凰凇?,宇宙如此浩瀚,每一個人作為獨立的存在,都應該珍惜自己短暫且唯一的生命。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盡可能地去做一些事情,做有價值的事情。
(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2)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引用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組卷:9引用:3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一些有趣的數字等式,代入不同的情景往往有一種全新的理解,可以引發(fā)一些更深入的思考。
如1.013??=37.783,1.023??=1377.408這組數字等式的基數只有0.01的微小差距,但乘以365次方后的得數卻懸殊。如果這0.01的情景是每天多點什么,那么365天后形成差距是巨大的。如0.993??=0.0255,0.983??=0.0006這組數字等式的基數也只有0.01的微小差距,但乘以365次方后的得數,懸殊也驚人。如果這0.01的情景是每天不做或少做一點點,那么365天后形成差距也是巨大的。又如100-1=0,100-1>100這組等式,如果這100是精密器材制造,是降落傘制造,是監(jiān)獄管理等,這1就是一顆螺絲未擰緊,一個扣子不合格,一個犯人逃跑,那么1%的錯誤將會導致100%的失敗。如果這100是一個團隊,是滿負荷工作,1是保持1%的淘汰率,或許這個團隊可以激發(fā)大于一百的活力,1是適當休息,或許明天的效率會更高。
以上數字等式隱含學習或生存的智慧,請選擇其中一組或多組數字等式,結合你的學習或生活體驗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思考和主張。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