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六中高二(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12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禮儀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國禮儀文化博大精深,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代表著社會的價值觀念。從基本框架看,禮儀文化蘊含著善良、和諧、秩序的價值觀念。第一,追求善良的價值觀念。從個人的視角看,禮儀是一種“向善”的價值追求。孟子認為,“辭讓之心,禮之端也”,它同“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是非之心”皆為“善端”,由此形成仁、義、禮、智“四德”,進而達到至善。禮儀表現(xiàn)出善良的人性,雍容大度的儀態(tài),彬彬有禮的行為,莊重誠敬的儀式,表明與人為善的態(tài)度,善良寬容的心靈。第二,追求和諧的價值觀念。從社會的視角看,禮儀是一種“為和”的價值追求。儒家強調(diào),“禮之用,和為貴”。禮儀是以建立和諧關(guān)系為目標的行為規(guī)范,禮讓包含對自我的克制,對他人的理解,體現(xiàn)以禮待人的尊重,樂群貴和的美德。第三,追求秩序的價值觀念。從國家的視角看,禮儀是一種“有序”的價值追求。“禮,經(jīng)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國無禮則不寧”??鬃右远Y為基礎(chǔ),提出一套完整的規(guī)范體系,進而建立有條不紊的社會秩序。禮儀是經(jīng)世治國的道德秩序,人們遵循禮儀規(guī)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職,國家就會秩序井然。
中國禮儀文化根植于傳統(tǒng)社會,不可避免地帶有封建思想的印跡。然而,遵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挖掘其中的合理內(nèi)核,就可以提煉一些超越時空的價值觀念。將禮儀文化中蘊含的向善、為和、有序的價值觀念,放進現(xiàn)代文化的框架下進行科學的闡釋,就可以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之與友善、和諧、文明、法制等現(xiàn)代價值觀念相聯(lián)系,成為涵養(yǎng)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中國禮儀文化有著深刻的價值觀內(nèi)涵,傳統(tǒng)禮儀文化教育也有著其獨特的優(yōu)勢。為此,我們應該充分發(fā)揮禮儀文化教育的優(yōu)勢,將核心價值觀教育和禮儀文化教育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以禮儀文化教育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落實。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形成現(xiàn)代禮儀文化的價值取向。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深入挖掘中國傳統(tǒng)禮儀文化的價值觀內(nèi)涵,對善良、和諧、秩序的價值追求進行提煉,與友善、和諧、文明、法治等現(xiàn)代價值觀念聯(lián)系起來進行科學闡釋,從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立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根基之上,使核心價值觀落小為禮儀價值取向,從而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和個人生活。
將自律和他律有機地結(jié)合,使禮儀文化變成禮儀行為和禮儀習慣。中國禮儀文化強調(diào)自律,西方禮儀文化強調(diào)他律。我們應該將自律和他律有機地結(jié)合,保障各種禮儀規(guī)范和公約守則為人們自覺地遵守,或者從不自覺到自覺地遵守。同時,通過一些儀式和活動,傳播主流價值,增強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通過有效的制度設計和安排,使禮儀文化成為每個人的禮儀行為,變成全社會的禮儀習慣,在傳播核心價值觀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1)下列關(guān)于中國禮儀文化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禮儀文化博大精深,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代表著社會的善良、和諧、秩序的價值觀念。
B.從個人的視角看,禮儀追求“向善”,它表現(xiàn)出善良的人性,表明與人為善的態(tài)度和善良寬容的心靈。
C.從社會的視角看,禮儀是一種“有序”的價值追求。人們遵循禮儀規(guī)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職,國家就會秩序井然。
D.中國禮儀文化根植于傳統(tǒng)社會,帶有封建思想的印跡。遵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挖掘其中的合理內(nèi)核,能夠提煉一些超越時空的價值觀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從儒家對中國禮儀文化的詮釋來看,儒家已經(jīng)意識到禮儀文化蘊含著善良、和諧、秩序的價值觀念。
B.中國禮儀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guān)系密切,中國禮儀文化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C.我們可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小為禮儀價值取向,使其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和個人生活,讓大眾接受。
D.將自律和他律有機地結(jié)合,禮儀文化可以變成禮儀行為和禮儀習慣。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禮儀文化有著深刻的價值觀內(nèi)涵,傳統(tǒng)禮儀文化教育也有著其獨特的優(yōu)勢,我們應該通過禮儀文化教育來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落實。
B.深入挖掘中國傳統(tǒng)禮儀文化的價值觀內(nèi)涵,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從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立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根基之上。
C.中國禮儀文化強調(diào)自律,西方禮儀文化強調(diào)他律。我們應該將中國禮儀文化和西方禮儀文化有機地結(jié)合,保障各種禮儀規(guī)范和公約守則為人們自覺地遵守,或者從不自覺到自覺地遵守。
D.有效的制度設計和安排,有助于禮儀文化成為每個人的禮儀行為,變成全社會的禮儀習慣,在傳播核心價值觀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組卷:6引用:11難度:0.7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2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薛元超,薛收之子也。元超早孤,九歲襲爵汾陰男。及長,好學,善屬文。太宗甚重之,令尚巢剌王女和靜縣主,累授太子舍人,預撰《晉書》.高宗即位,擢拜給事中,時年二十六。數(shù)上書陳君臣政體及時事得失,高宗皆嘉納之。俄轉(zhuǎn)中書舍人,加弘文館學士,兼修國史。中書省有一盤石,初,道衡為內(nèi)史侍郎,嘗踞而草制,元超每見此石,未嘗不泫然流涕。
永徽五年,丁母憂解。明年,起授黃門侍郎,兼檢校太子左庶子。元超既擅文辭,兼好引寒俊,嘗表薦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義方、孟利貞等十余人,由是時論稱美。后以疾出為饒州刺史。三年,拜東臺侍郎。右相李義府以罪配流嵩州,舊制,流人禁乘馬,元超奏請給之,坐貶為簡州刺史。歲余,西臺侍郎上官儀伏誅,又坐與文章款密,配流嵩州。上元初,遇赦還,拜正諫大夫。三年,遷中書侍郎,尋同中書門下三品。時高宗幸溫泉校獵諸蕃酋長亦持弓矢而從元超以為既非族類深可為虞上疏切諫帝納焉。
時元超特承恩遇,常召入與諸王同預私宴。又重其文學政理之才,曾謂元超曰:“長得卿在中書,固不藉多人也。”永隆二年,拜中書令,兼太子左庶子。高宗幸東都,太子于京師監(jiān)國,因留元超以侍太子。帝臨行謂元超曰:“朕之留卿,如去一臂。但吾子未閑庶務,關(guān)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爾?!庇谑窃硭]鄭祖玄、鄧玄挺、崔融為崇文館學士。又數(shù)上疏諫太子,高宗知而稱善,遣使慰諭,賜物百段。弘道元年,以疾乞骸,加金紫光祿大夫,聽致仕。其年冬卒,年六十二。贈光祿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文集四十卷。子曜,亦以文學知名,圣歷中,修《三教珠英》,官至正諫大夫。
(節(jié)選自《舊唐書?薛元超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時高宗幸溫泉校獵諸蕃/酋長亦持弓矢而從元超/以為既非族類/深可為虞/上疏切諫/帝納焉
B.時高宗幸溫泉校獵/諸蕃酋長亦持弓矢而從元超/以為既非族類/深可為虞/上疏切諫/帝納焉
C.時高宗幸溫泉校獵/諸蕃酋長亦持弓矢而從/元超以為既非族類/深可為虞/上疏切諫/帝納焉
D.時高宗幸溫泉校獵諸蕃/酋長亦持弓矢而從/元超以為既非族類/深可為虞/上疏切諫/帝納焉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襲爵,繼承爵位。按規(guī)定,第一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的爵位;其余繼承人減三等襲爵。
B.丁母憂,遭逢父母喪事。父母死后,子女要為父母守喪,一般三年,官員還需要辭官。
C.草制,草擬制書。制是皇帝的命令,制書是用以頒布皇帝重要法制命令的專用文書。
D.陪葬,臣子或妻妾的靈柩葬在皇帝或丈夫墳墓的近旁。文中的“陪葬”指一種恩寵。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薛元超好學,擅長寫文章。太宗很看重他,讓他參與修撰《晉書》;高宗即位以后,讓他兼任修國史的工作。
B.薛元超受到人們的稱頌。一是因為他擅長文辭;二是因為他喜歡引薦寒門才俊,曾經(jīng)上表舉薦過十幾個人。
C.薛元超很為唐高宗所寵信。他經(jīng)常被召入宮中參加唐高宗與諸王的私宴;高宗到東都,讓他留下輔佐太子。
D.薛元超一生數(shù)遭流貶。先因與上官儀有文字之交,受到牽累;后又上疏進諫,為李義府請求馬匹代步而被貶。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數(shù)上書陳君臣政體及時事得失,高宗皆嘉納之。
②但吾子未閑庶務,關(guān)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爾。組卷:7引用:10難度:0.9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22分)
-
3.曾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生而警敏,讀書數(shù)百言,脫口輒誦。年十二,試作《六論》,援筆而成,辭甚偉。甫冠,名聞四方。歐陽修見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進士第。出通判越州,歲饑,度常平不足贍,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民得從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貸之種糧,使隨秋賦以償,農(nóng)事不乏。知齊州,其治以疾奸急盜為本。章邱民聚黨村落間,號“霸王社”,椎剽奪囚,無不如志。鞏配三十一人,又屬民為保伍,使幾察其出入,有盜則鳴鼓相援,每發(fā)輒得盜。有葛友者,自出首。鞏飲食冠裳之,假以騎從,輦所購金帛隨之,夸徇四境。盜聞,多出自首。自是外戶不閉。河北發(fā)民浚河,調(diào)及它路,齊當給夫二萬。縣初按籍三丁出夫一,鞏括其隱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費數(shù)倍。知洪州。會江西歲大疫,鞏命縣鎮(zhèn)亭傳,悉儲藥待求,軍民不能自養(yǎng)者,來食息官舍,資其食飲衣衾之具,分醫(yī)視診,書其全失、多寡為殿最。師征安南,所過州為萬人備。他吏暴誅亟斂,民不堪。鞏先期區(qū)處猝集,師去,市里不知。加直龍圖閣、知福州。南劍將樂盜廖恩既赦罪出降,余眾潰復合,陰相結(jié)附,旁連數(shù)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懾恐。鞏以計羅致之,繼自歸者二百輩。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饒,爭欲為主守,賕請公行。鞏俾其徒相推擇,識諸籍,以次補之。授帖于府庭,卻其私謝,以絕左右徼求之弊。福州無職田,歲鬻園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萬。鞏曰:“太守與民爭利,可乎?”罷之。后至者亦不復取也。徙明、亳、滄三州。鞏負才名,久外徙,世頗謂偃蹇不偶。一時后生輩鋒出,鞏視之泊如也。拜中書舍人。甫數(shù)月,丁母艱去。又數(shù)月而卒,年六十五。鞏為文章,上下馳騁,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經(jīng)”,斟酌于司馬遷、韓愈,一時工作文詞者,鮮能過也。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試作《六論》,援筆而成 援筆:提筆,執(zhí)筆。 B.世頗謂偃蹇不偶 偃蹇:驕橫,傲慢。 C.鞏視之泊如也 泊如:恬淡無欲貌。 D.斟酌于司馬遷、韓愈 斟酌:仔細地比較。
A.“中嘉祐二年進士第”中“第”指科舉考試及格的等次,“進士”是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考試者,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調(diào)任官職的詞語很多,“拜中書舍人”指“授予中書舍人一職”,“徙明、毫、滄三州”指“調(diào)任明州、亳州、滄州知州”。
C.“丁母艱”是指母親去世,回鄉(xiāng)守喪。守喪有一定的時間規(guī)定,這在古代是一種孝順行為,表明當事人對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經(jīng)”指六部儒家經(jīng)典著作,是指經(jīng)過孔子整理而傳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們是《論 語》《詩經(jīng)》《尚書》《禮記》《樂經(jīng)》《周易》。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曾鞏機敏強識,年少有才。數(shù)百字的文章,他讀完就能脫口成誦;十二歲試著寫成《六 論》,言辭奇?zhèn)?,由此聲名聞于四方?br />B.曾鞏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齊州時,以鏟除奸盜作為根本任務,既調(diào)動百姓參與,又善待自首的盜賊,于是州內(nèi)安定。
C.曾鞏愛護百姓,不謀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時,他事先做好供應軍隊的準備,不擾民;做福州知州時,他不許官府與民爭利。
D.曾鞏面對災情,處理得法。遇荒災時他估計倉儲不足救濟,勸富人就近賣糧給災民;江西大疫,他命縣鎮(zhèn)、驛站備藥待需。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他吏暴誅亟斂,民不堪。鞏先期區(qū)處猝集,師去,市里不知。
②鞏俾其徒相推擇,識諸籍,以次補之。組卷:2引用:1難度:0.5
四、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各題.(12分)
-
4.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蝶戀花
陸游
桐葉晨飄蛩夜語。旅思秋光,黯黯長安路。忽記橫戈盤馬處,散關(guān)清渭應如故。
江海輕舟今已具。一卷兵書,嘆息無人付。早信此生終不遇,當年悔草《長楊賦》。
【注】①這首詞是陸游晚年被罷官后所作。②《長楊賦》:漢代楊雄為諷諫漢成帝游幸長楊官而作。
(1)首句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2)下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組卷:9引用:4難度:0.5
七、語言文字運用,完成下列各題.(32分)
-
13.依次填入下面這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br /> 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成功地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中產(chǎn)階級婦女形象。 ,不少美術(shù)史家稱它為“神秘的微笑”。
①特別是微翹的嘴角和舒展的笑肌
②畫家以高超的繪畫技巧,展現(xiàn)了這位女性臉上掠過的微笑
③畫面中的蒙娜麗莎呈現(xiàn)著微妙的笑容,眉宇間透出內(nèi)心的歡愉
④據(jù)記載,蒙娜麗莎是佛羅倫薩一位皮貨商的妻子,當時年僅24 歲
⑤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產(chǎn)階級有教養(yǎng)的婦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現(xiàn)
⑥使蒙娜麗莎的笑容平靜安詳而又意味深長。組卷:12引用:4難度:0.9 -
14.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語段,排序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br />獨創(chuàng)“譚腔”的譚鑫培,是京劇歷史上最偉大的表演藝術(shù)家之一。如果與詩歌史上的偉大詩人作比,那么他就最接近于杜甫: 。他就恰如杜甫的藝術(shù)精神在清朝末年的化身, ,所以追隨者眾多。 ; 。 , 。這就是中國傳統(tǒng)詩論中最受重視的“風骨”,也正是譚鑫培所具有的風骨。
①不但在精神與美學上與之相通,還為后人打開了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的極大空間
②僅有蒼勁,不是杜甫,不是譚腔
③只有融悲涼與蒼勁為一體,把兩者天衣無縫地融入跌宕起伏的音韻旋律中
④含蓄蘊藉,沉郁頓挫,風氣端翔,光英朗練
⑤才是杜甫,才是譚鑫培
⑥僅有悲涼,不是杜甫,不是譚腔。組卷:49引用:10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