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工業(yè)大學附中高考化學熱身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42分)
-
1.下列垃圾處理方式中,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br />
A B C D 廚余垃圾發(fā)酵后作為肥料 建筑垃圾粉碎后用于鋪路 可燃垃圾用于焚燒發(fā)電 生銹的鐵制品回收后用于煉鋼 A.A B.B C.C D.D 組卷:17引用:1難度:0.8 -
2.下列化學用語不正確的是( ?。?/h2>
A.過氧化氫的結構式:H-O-O-H B.葡萄糖的最簡式:CH2O C.芳香烴的通式:CnH2n-8 (n≥6) D.中子數為20的氯原子: Cl3717組卷:37引用:2難度:0.7 -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A.麥芽糖和纖維素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B.用溴水可以鑒別苯酚溶液、甲苯和乙醇 C.甲醛、乙炔和己二酸均可作為合成聚合物的單體 D.若兩種二肽互為同分異構體,則二者的水解產物一定不同 組卷:45引用:2難度:0.8 -
4.用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標準狀況下,22.4L氯仿(CHCl3)含4NA個共價鍵 B.1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數目為NA C.28g乙烯含有的碳原子數為2NA D.過氧化鈉與水反應時,生成0.1mol氧氣轉移的電子數為0.1NA 組卷:113引用:2難度:0.6 -
5.下列事實中不能用來比較S、Cl非金屬性的是( )
A.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H2S<HCl B.把氯氣通入硫氫化鈉溶液中:Cl2+HS-═2Cl-+H++S↓ C.把鹽酸加入亞硫酸鈉溶液中:2H++SO3═SO2↑+H2O D.H2與Cl2的反應比H2與S的反應劇烈 組卷:116引用:2難度:0.7 -
6.在金屬Pt、Cu和銥(Ir)的催化作用下,密閉容器中的H2可高效轉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態(tài)氮(NO3-)以消除對環(huán)境的污染。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A.Ir的表面既有非極性鍵斷裂也有非極性鍵生成 B.Pt、Cu和Ir表面都有還原反應發(fā)生 C.Pt的表面發(fā)生反應:2NO+2H++2e-═N2O+H2O D.若無Ir,導電基體上Pt和Cu也能消除含氮污染物 組卷:89難度:0.7
二、解答題(共5小題,滿分58分)
-
18.治療癌癥的藥物他莫昔芬的前體H的合成路線如圖。
已知:
?。u代烴中的鹵原子可以被帶負電的原子團(例如OH-、CN-、等陰離子)取代。
ⅱ.。
ⅲ.。
ⅳ.有機物結構可用鍵線式表示,如(CH3)2NCH2CH3的鍵線式。
(1)有機物A遇氯化鐵溶液顯紫色,催化加氫可得環(huán)己醇,則A的名稱為
(2)B和D反應的方程式為
(3)F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
(4)G的結構簡式為
(5)由H合成他莫昔芬J的過程:他莫昔芬具有順式結構,其結構簡式為
(6)又知:RCN+H++H2O→RCOOH+NH4+.寫出以甲苯為原料合成有機物C的流程。組卷:51引用:2難度:0.5 -
19.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對乙醛與氫氧化銅的反應進行探究。
實驗裝置 序號 加入的藥品和操作 實驗現象
Ⅰ4mL 10%NaOH溶液,0.5mL 2% CuSO4溶液,0.5mL 40%乙醛溶液,加熱 藍色濁液逐漸變?yōu)榧t色固體
Ⅱ試劑X,0.5mL 40%乙醛溶液,加熱 無色溶液逐漸變成黃色濁液
Ⅲ4mL 10%NaOH溶液,0.5mL 2% CuSO4溶液,加熱沸騰一段時間后再加入0.5mL 40%乙醛溶液,加熱 藍色濁液轉化為黑色;加入乙醛后逐漸變?yōu)榧t色固體
b.Cu2O難溶于水,能溶于硫酸,生成Cu和Cu2+。
(1)乙醛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實驗Ⅱ的目的是排除“乙醛在堿性條件下發(fā)生縮合等反應生成有色物質”對實驗Ⅰ的干擾,試劑X應為
(3)甲同學為了檢驗實驗Ⅰ中紅色固體的成分進行了如下實驗:取少量紅色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稀硫酸,振蕩,觀察到紅色固體部分溶解,得藍色溶液。甲同學認為,該實驗現象說明實驗I中紅色固體為Cu2O.判斷該觀點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4)對比實驗Ⅰ、Ⅲ,乙同學認為實驗Ⅰ不一定是新制Cu(OH)2氧化了乙醛,也可能是實驗裝置 序號 加入的藥品和操作 實驗現象
Ⅳ-1表面變黑的銅絲,4mL 10%NaOH溶液,0.5mL 40%乙醛溶液,加熱 黑色銅絲上生成大量
紅色固體
Ⅳ-2表面變黑的銅絲,4mL蒸餾水,0.5mL 40%乙醛溶液,加熱 黑色銅絲上生成少量
紅色固體
Ⅳ-3適量氧化銅粉末,4mL 10% NaOH溶液,0.5mL 40%乙醛溶液,加熱 黑色粉末上生成極少
量紅色固體
②丙同學經過思考,認為出現實驗Ⅳ-3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乙醛沸點低(20.8℃),在較低溫度下大量氣化,實驗無法達到反應所需溫度,并設計實驗證實了自己的想法。其實驗方案為組卷:81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