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第14章 探究歐姆定律》2018年單元測試卷(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崇文中學)
發(fā)布:2024/11/28 16:0:2
一、填空題(共20分,每空1分)
-
1.人的皮膚干燥時,雙手之間的電阻約為幾千歐至幾萬歐,10kΩ=
組卷:158引用:7難度:0.7 -
2.實驗室里某滑動變阻器銘牌上標有“20Ω 1A”的字樣,它表示該變阻器電阻的變化范圍是
組卷:79引用:5難度:0.9 -
3.如圖的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絲是
組卷:32引用:3難度:0.9 -
4.如圖所示,當開關閉合后,用酒精燈對導線加熱,電流表的讀數(shù)會,這是因為酒精燈對導線加熱時,導線的電阻(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組卷:43引用:1難度:0.8 -
5.德國物理學家歐姆經(jīng)過大量的實驗得出:導體中的電流跟成正比,跟成反比,這個規(guī)律叫做歐姆定律。
組卷:19引用:1難度:0.9 -
6.當電路發(fā)生短路時,電路中的很大,這是因為。
組卷:17引用:1難度:0.6 -
7.一段裸銅絲,對折起來扭成一股,它的電阻將變小,這是因為:(1);(2)。
組卷:10引用:1難度:0.8 -
8.某實驗小組用如圖1(a)所示的電路測量小燈泡的電阻,他們閉合開關,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測量燈泡兩端的電壓和電流,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繪制成圖1(b)所示的U-I關系圖象,由圖象可知:
(1)當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2V時,燈泡的電阻RL=Ω
(2)隨著電壓的增加,小燈泡的電阻(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組卷:55引用:3難度:0.7
五、探究題(共24分,每小題各8分)
-
23.在測量某一定值電阻Rx阻值的實驗中,由于張楠同學的疏忽,做完實驗后他才發(fā)現(xiàn),把測量的電流值都寫在草稿紙上而忘記填入記錄表格中。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電壓U/V 0.5 1.0 1.5 2.0 2.5 電流I/A
(2)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計算該定值電阻的阻值為Ω(小數(shù)點后保留一位數(shù)字)。組卷:10引用:2難度:0.5 -
24.同學利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電阻R1的阻值(約10Ω左右),電源選用兩節(jié)干電池。
(1)按圖甲電路,將圖乙中電流表正確連入電路。
(2)該同學檢查電路連接正確,合上開關,可是無論怎樣移動滑片,電壓表示數(shù)總為3v不變,你認為發(fā)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或。
(3)清除故障后,小明將滑片P向左滑動時,電壓表示數(shù)將(填“增大”、“減小”、“不變”),當P滑到某一位置時,兩表讀數(shù)如圖丙所示,由此可知R=Ω。組卷:87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