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青海省西寧市北外附屬新華聯外國語高級中學高二(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6/22 8:0:10

一、現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1917年,蔡元培先生刊行了《石頭記索隱》一書,引起和胡適之先生的論戰(zhàn)。胡先生寫的《紅樓夢考證》,的確和清儒治經方法非常相似。而且經論戰(zhàn)以后,引起全世界學人的重視。因此不斷地搜求新資料,發(fā)掘新問題,造成了紅學輝煌的時代。所以我認為真正的紅學,應該從蔡、胡兩先生開始。蔡、胡論戰(zhàn)時,蔡先生是北京大學的校長,胡先生是北京大學的教授,都是受國際學術界重視的人物。因此,這次論戰(zhàn)特別轟動。論戰(zhàn)的結果,胡先生的主張,可以說得到了壓倒性的勝利。簡單說來,蔡先生認為《紅樓夢》作者持民族主義甚摯,書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書中人物,多影射漢族仕清名士。胡先生則考得曹雪芹的家世,發(fā)現脂評《紅樓夢》抄本,故斷定前八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后四十回是高鶚所偽造。胡先生認為這是歷史考證方法的成功,因此博得一般學者的信從。魯氏的《小說史略》,以及日本、歐美甚至整個世界談《紅樓夢》的人士,全都采用了胡先生的學說。
    (摘編自潘重規(guī)《紅學六十年》)材料二:
          《紅樓夢》風行后,產生了兩大影響。一是續(xù)書之多,在中國文學史上是空前的。續(xù)書不下四五十種,但大多思想藝術拙劣,不堪一讀。
          另一巨大影響是《紅樓夢》風行后,評論之盛,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曾出現多種帶評夾批的本子,其中發(fā)現較遲卻很有名的是“脂硯齋”評本。脂評并無特別高明的見解,且有些批語不免流于陳腐,但從某些批語的口氣看來,因批者似與作者關系甚密,提供了一些與素材、佚稿、創(chuàng)作過程等有關的跡象,故對《紅樓夢》研究不無參考價值。
          還出現了一些研究專著及散見于各種詩文筆記中的評語,當時有人戲稱為“紅學”。在那些龐雜的評論中,表現著形形色色的思想觀點,其中也可看到一些可取的見解,有的見解即使在今天看來也不失為卓識??上切┰u語大都支離瑣碎,不成體系,且多舊時文人諧謔游戲的筆墨。
          發(fā)展到民初,《紅樓夢》評論出現了頗有影響的兩派,一是“索隱說”(通稱“舊紅學”),以蔡元培為代表。此說早已有之,其特點是通過猜謎拆字等法,把書中人物附會成當時歷史上真人的影射。蔡氏不同于舊索隱的是:他指出《紅樓夢》“持民族主義甚摯”,書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此說法實屬牽強比附,但由于種種原因曾流行一時。
          牽強附會的“索隱說”,終于被“自傳說”(通稱“新紅學”)打破,這一說的代表人物為胡適?!白詡髡f”其實也不是胡適首創(chuàng),早在清代已露端倪,但胡適根據歷史記載和新發(fā)現的材料,通過實證主義的方法,考證出“這部書是曹雪芹的自敘傳”。但由于胡適沉迷于“考據癖”,把他所謂的“自敘傳”說成是“《紅樓夢》為記敘曹家事實之書”,這樣就違背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常識。
          應當說,“自傳說”在打破不科學的“索隱說”方面是有其不可抹殺的作用的,但它本身所存在的缺點也長期流弊學術界。如這一說的繼承者,為求考證之“新”,曾編成“世系表”或“年表”之類,把書中賈府說成是曹家按年按月的“精剪細裁的生活實錄”,這就成了胡適的“俘虜”了。對考證不可一概反對,需要反對的是那種以推測猜想代替證據的考證,或堆砌故實的煩瑣考證。
          《紅樓夢》的續(xù)書之多和評論之盛,正說明這部小說具有不同一般的深遠影響。此外,有關《紅樓夢》的外文論著也有十多種,它的世界意義已經日益被人認識,不了解《紅樓夢》就幾乎等于不了解中國的文化歷史和社會。
    (摘編自蔣和森《紅樓夢論稿》)材料三:
          《紅樓夢》廣泛流傳以后,獲得了眾多讀者的衷心愛好,視為奇珍;但也引起一些頑固的封建主義者的反對,甚至加以燒毀和嚴禁。還有一些人則喜歡穿鑿附會地對這部書進行所謂“索隱”。“索隱”派以為這部小說的人和事都有所影射,企圖去把那些真人真事都找出來。于是有些人說它寫的是清朝皇帝福臨和董小宛的故事,賈寶玉和林黛玉就是福臨和董小宛;等等。這一類荒唐無稽之談說明了這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學?!拔逅倪\動”以后,胡適批評了那些“索隱”派,那是對的。然而,中國資產階級學術界的代表人物,由于他們的思想貧乏和思想錯誤,都無法了解這部小說的價值和意義。胡適和他的信從者說《紅樓夢》就是曹雪芹的“自敘傳”,說賈政就是曹頫,賈寶玉就是曹雪芹,里面寫的都是真事,那就連作者開卷第一回明明說過的“真事”已經“隱去”,這不過是“用假語村言”敷演出的故事,亦即虛構的故事,都直接違反了。
    (摘編自何其芳《論紅樓夢》)(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紅學”是從蔡、胡論戰(zhàn)開始的,有“舊紅學”,“新紅學”之說,自此紅學研究進入了輝煌時代。
    B.蔡元培發(fā)展并創(chuàng)新了“索隱說”,雖曾風行一時,但終因其牽強附會,多被后世研究者否定。
    C.雖然“自傳說”不是胡適首創(chuàng),但他運用了實證主義的方法,因此他的研究成果多被當時的研究者引用。
    D.《紅樓夢》續(xù)書之多、傳播之廣、評論之盛,從“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的詩句中也可見一斑。
    (2)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索隱說”或“自傳說”范疇的一項是
     

    A.乾隆皇帝讀過《紅樓夢》后說:“此蓋為明珠家事作也?!辟Z寶玉即納蘭明珠的兒子納蘭性德。
    B.“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辟Z寶玉反對男尊女卑,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
    C.“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金陵四大家族中的賈府,即曹雪芹誕生地南京市的江寧織造府。
    D.《紅樓夢》暗含反滿之意。書中女子多指漢人,男人多指滿人,作者的褒貶態(tài)度盡顯其中。
    (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脂硯齋與曹雪芹關系密切,所以脂評本在后世備受推崇,對理解《紅樓夢》文本很有參考價值。
    B.胡適在論戰(zhàn)中,之所以能夠力壓蔡元培,是因為他運用了科學的考證方法,后人一直在采信他的考證成果。
    C.俞平伯評價胡適的“自傳說”:“何以異于影射?何以異于猜笨謎?”可見他對蔡、胡兩人的觀點都不贊成。
    D.《紅樓夢》是中國的百科全書,其影響早已不限于國內,不了解《紅樓夢》,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國文化。

    組卷:0難度:0.5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此前我國氣象局發(fā)布了《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1)》,最新的數據顯示,自工業(yè)化社會以來,1850年至 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1.2攝氏度,同時2011年至2020年這10年也是自工業(yè)化社會以來最熱的10年。這些主要是由于溫室氣體平均濃度連年創(chuàng)造新高,并且在逐年增長。
          而在我國極端高溫以及強降雨情況是呈上升趨勢的,就是臺風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登陸我國的平均強度都在增強。氣象學家根據一系列的數據確定了1991年至2020年中國氣候風險指數平均值為6.8,這比1961年至1990年氣候風險指數平均值4.3增長了58%,這也意味著未來我們面對的氣候變化下的極端天氣情況會越來越多。但值得慶幸的一點是,我國整體的植被覆蓋率連年穩(wěn)定增加,整體呈現變綠的趨勢,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所以我們對氣候變化也不必過分擔憂。
    (摘編自《中國氣候風險指數增長58%,極端天氣頻發(fā),氣候變化或成常態(tài)》)材料二:
          9月3日,國家氣候中心公布2021年夏季(主汛期,6月至8月)我國天氣氣候特征:主要多雨區(qū)在北方,降水極端性顯著,登陸我國的臺風個數偏少,區(qū)域性、階段性的旱澇災害明顯。
    (摘編自《今夏我國旱澇并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fā)》,《中國氣象報》)材料三:
          一直以來,高溫熱浪并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也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和定義。中國氣象局規(guī)定,連續(xù) 3天以上日最高溫度超過35℃的天氣過程稱為熱浪。而世界氣象組織則將該溫度設定為32℃。
          說起高溫熱浪,不要以為它只是讓你熱到“變形”,高溫熱浪其實是一個“沉默的殺手”。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數據顯示,高溫熱浪引發(fā)傷亡人數的增速,遠高于其他所有極端天氣事件,如干旱、洪澇和風暴等。高溫熱浪不僅能導致傷亡事件,還能影響農作物生長,加劇水體富營養(yǎng)化,甚至可以影響電力供應和道路暢通等,是最危險的自然災害之一。高溫熱浪還可能引發(fā)復合型極端氣象事件,對能源、交通、建筑、農業(yè)、旅游等方面造成影響。
          對高溫天氣的形成原因,專家們有許多看法,認為原因之一是天氣系統(tǒng)觸發(fā)。如果副熱帶高壓長時間控制某一地區(qū),就會造成該地區(qū)干旱。除副熱帶高壓外,大陸暖高壓、熱帶氣旋、熱低壓、弱冷鋒等天氣系統(tǒng)也會催生高溫熱浪。
    (摘編自《高溫熱浪的危害不只是讓你熱到“變形”》,《科技日報》)材料四:
          解讀近年來我國城市發(fā)生的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水資源專家張建云認為,極端天氣事件與天氣氣候條件狀態(tài)或變化密切相關。
          從我國所處的地理位置看,太平洋和印度洋有源源不斷的暖濕氣流輸送至我國,歐亞大陸又提供源源不斷的冷空氣,冷暖空氣在我國上空交匯,則形成降雨,再加上特殊的地形條件,我國有三分之二的國土面積容易受到洪水威脅。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極端天氣事件亦呈現增多、增強態(tài)勢。氣候變化是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增多、趨強的重要因素。
          截至2020年,我國城鎮(zhèn)化率已達63.89%,發(fā)展速度高于發(fā)達國家。張建云認為,快速城鎮(zhèn)化是城市極端暴雨產生的重要推手,同時,城市下墊面的變化,尤其是不透水面積大幅增加以及地下工程的無序開發(fā)等,易于雨水積聚和洪澇形成,這些都是產生城市洪澇的原因。
    (摘編自《如何科學應對城市暴雨極端天氣事件?》,《中國氣象報》)(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1850年至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1.2攝氏度,這與溫室氣體平均濃度增長不無關系。
    B.我國極端高溫以及強降雨情況呈現出上升趨勢,臺風登陸我國的平均強度也都是在增強的。
    C.1991年至2020年的中國氣候風險指數平均值與之前相比有大幅增長,極端天氣情況也越來越多。
    D.雖然氣候變化可能成為常態(tài),但因為我國植被覆蓋率連年增加,所以我們不必擔心其風險。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高溫熱浪并未引起人們的重視,也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和定義。中國氣象局和世界氣象組織對高溫熱浪溫度的設定不同。
    B.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數據顯示,高溫熱浪引發(fā)傷亡的人數,遠高于其他所有極端天氣事件,如干旱、洪澇和風暴等。
    C.高溫熱浪是最危險的自然災害之一,對能源、交通、建筑、農業(yè)、旅游等方面均會造成影響,我們應該警惕其危害。
    D.截至2020年,我國城鎮(zhèn)化率高達63.89%,城鎮(zhèn)化率過高,是城市極端暴雨產生的主要推手。
    (3)我國天氣氣候呈現出哪些特征?我國極端天氣產生的原因又有哪些?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

    組卷:0引用:1難度:0.5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文本一:
    表弟
    戴濤
          表弟是18歲那年來上海的,他老家在江西山里的一個小鎮(zhèn)上。表弟在我上班的單位里找到了我。我打量著眼前這位從未見過面的表弟,方臉,厚唇,黑黑的皮膚,非常容易讓人想到山。表弟對我說:“哥,我沒考上學校,家鄉(xiāng)又找不到工作,所以我就想來上海發(fā)展發(fā)展。”瞧著表弟對上海一臉的期待與興奮,我原想對表弟說的話終于一句也沒說。
          我將表弟帶回家,在我的書房里給他安置了一張床。第二天上班,我特意關照表弟,你先在家歇著,工作我們可以慢慢找??僧斘蚁掳嗷貋頃r,表弟卻不在家。這下夫人急了,朝我直嚷:“把他弄丟了,你怎么向他家里交代?。俊闭钡脹]有方向時,表弟回來了,手里捧了一沓廣告紙?!案?,我找到工作了!”
          “工作?什么工作?”我不信表弟這么快就找到了工作。
          “真的,哥。今天上午我在家悶得慌,就一個人跑出去了。我見許多人朝地底下走,我也跟著下去了,我坐上了一列在地底下開的火車。坐到那頭,我鉆出地面時,有人上來送我一張紙,我問啥紙,他說是房子裝潢的廣告。他一說話,我就聽出來了,他也是江西老表。這下我們就聊上了,后來他給了我這些廣告紙,叫我在地鐵這頭出口發(fā)給人家,發(fā)完了,就能領錢。”
          我想說這算是什么工作,但我沒有,我看見表弟是那樣興高采烈,而且我也無法為表弟找到更好的工作。
          從此,表弟每天早出晚歸,專心致志做著這份散發(fā)廣告的工作。大約過了一個月,表弟這天回來非常得意地告訴我:“哥,今天我見到老板了,老板要送我去念書?!蔽覇柺悄膫€老板,念什么書。表弟說:“當然是裝潢公司的老板,他說我工作得最好,不像別的人。把廣告紙偷偷撕了扔了也去領錢,所以老板要送我去念書,念裝潢設計的書?!甭犃吮淼艿脑挘蚁氡淼苓@回真的要在上海發(fā)展了。
          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表弟白天發(fā)廣告,晚上去念書,每天念完書回來,還要在書房里用功,我感覺表弟這書念得很苦。兩年后,表弟如愿以償拿到了畢業(yè)證書,裝潢公司的老板就讓表弟做了設計人員。沒過多久,表弟抱回家來一臺電腦,我問哪兒來的?表弟說用老板發(fā)的工資獎金買的。我說:“用來上網聊天玩游戲?”表弟說:“No,在家干活兒用,還可以了解國外最新的設計動態(tài)?!?br />      到了年底,表弟拿出一萬塊錢來對我說:“哥,這錢就算是這兩年吃住在這里的一點補償吧?!蔽覉詻Q不要,表弟急得快要哭了,“哥,錢你不要,那你一定要答應我兩件事,第一件事,我不能再影響你們了,我要搬出去??;第二件事,我要為你們的房子重新裝潢一下?!?br />      這兩件事最終我都答應了。當我看到經過重新裝潢的房子變得如此漂亮時尚,我真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三年前,當他第一次站在我跟前時,我怎么會想到表弟的今天呢。
          裝潢好我的房子后,表弟就搬出去了,他一個人在外面租了房子。因為忙,他也很少到我家里來了,可我知道他的設計越做越好,甚至有人說他想自己開公司做老板。
          轉眼春節(jié)又要到了,這是表弟來上海的第七個春節(jié)。他來我家說:“哥,我要回家了?!蔽覇栠^了年什么時候回來,表弟說:“不來了?!蔽腋械椒浅R馔?,問究竟發(fā)生什么事了?!皼]發(fā)生什么事,就是不想來了。”表弟的表情還是非常平和,我說:“你總得告訴我一個理由嘛?!北淼苷f:“我還是喜歡小鎮(zhèn)。”
          表弟走了,可我還時常在想,表弟究竟喜歡小鎮(zhèn)什么呢?我還做過一個夢,夢中一個18歲的山村孩子來到我家,他對我說:“大伯,我沒考上學校,家鄉(xiāng)又找不到工作,我想來上海發(fā)展發(fā)展?!?br />      我想了想,這孩子應該是表弟的兒子。
    (有刪改)文本二:
          一般來說,單純二字放在不同的人身上,或者在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語境來表述時,會呈現出不同的含義。說一個人很單純是分很多種情況的,具體的情況要做具體的分析。沒有什么心機城府是一張白紙般的單純,擺脫喧囂、洗盡鉛華是一種有境界的單純,其實生活的道理或哲理有時候也是很簡單的,關鍵在于你用什么樣的眼光看待生活。
          我們平時看到的或經歷的人和事,大都可以用平面的或順向的思維去對待。然而寫小說,卻應該更多去尋找生活中的那些并不常見的“特殊性”。
    (摘編自楊曉敏《讀戴濤<表弟>》)(1)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表弟一開始向“我”描述地鐵是“在地底下開的火車”,這符合表弟出生于小鎮(zhèn)的人物背景,凸顯了小說的真實性。
    B.表弟用工資獎金買了一臺電腦,“我”以為他用來娛樂,這反映出“我”對表弟的刻板印象,表達了我對表弟的不屑。
    C.小說首尾呼應,結構嚴謹。首尾都提及沒考上大學來大城市發(fā)展的情形,其中開頭是現實,結尾是夢境,形成了照應。
    D.小說使用第一人稱,從“我”的視角展開敘述,“我”代表城里人的看法,從“我”的角度更能體現表弟的單純。
    (2)小說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了表弟“有境界的單純”?請結合文本內容具體分析。
    (3)文本二中說“然而寫小說,卻應該更多去尋找生活中的那些并不常見的特殊性”,請結合文本一,分析小說的“常見”和“特殊性”體現在哪里?

    組卷:0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8.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問題。
          炎熱的夏天里,啤酒、燒烤、小龍蝦、西瓜是許多人的幸福開關。人們在開心享受這些夏天標配飲食時,千萬別忽視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①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進入人體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吃出來的病”。這些疾病因素既有化學性的、生物性的,②               。痢疾桿菌、傷寒桿菌、沙門氏菌、致瀉性大腸桿菌及諾如病毒等都是常見的病原菌,③               。導致食源性疾病的食品以植物類食品為主,其次為動物類食品。植物類食品主要是毒蘑菇、糧食和蔬菜;動物類食品主要是肉制品和水產品。有的人在飯館、餐廳用餐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這很可能就是食源性疾病。如果發(fā)現自己出現食源性疾病的癥狀時,必須立即停用可疑食品,并前往醫(yī)院就診。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下列選項中的詩句和文中“開關”所用的修辭手法不同的一項是
     

    A.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B.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D.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珮空歸夜月魂。

    組卷:10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人生不如意,十固常八九?!比绾蚊鎸θ松Ь??古往今來的人做出了不同的抉擇。
          (三國)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唐朝)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宋朝)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德國)貝多芬: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院士鐘南山:醫(yī)院是戰(zhàn)場,作為戰(zhàn)士,我們不沖上來誰上來?
          當今有些年輕人:杜絕“內卷”,選擇“躺平”。
          請結合以上材料內容,聯系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受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