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黑龍江省綏化市海倫一中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含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
-
1.從某些動物組織中提取的膠原蛋白,可以用來制作手術縫合線。手術后過一段時間,這種縫合線就可以被人體組織吸收,從而避免拆線的痛苦。下列關于膠原蛋白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A.作為縫合線的膠原蛋白之所以被人體吸收是因為已被分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 B.被分解成的氨基酸種類最多有21種,其中有8種是人體細胞不能合成的 C.分解后的蛋白質與變性后的蛋白質都不可以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顏色反應 D.在核糖體上合成膠原蛋白時,產生的水分子中的氫來自氨基和羧基 組卷:36引用:17難度:0.5 -
2.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指出患者常規(guī)治療時需要注意水、電解質平衡,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并定時監(jiān)測肝酶、血氧飽和度等指標。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組織液與血漿中的蛋白質、電解質的含量基本相同 B.肺炎患者細胞內液和血漿蛋白外滲導致出現(xiàn)肺水腫現(xiàn)象 C.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說明肝細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 D.血氧飽和度正常的生理意義是保證細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機物 組卷:151引用:35難度:0.8 -
3.經內質網加工的蛋白質進入高爾基體后,S酶會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質上形成M6P標志。具有該標志的蛋白質能被高爾基體膜上的M6P受體識別,經高爾基體膜包裹形成囊泡,在囊泡逐漸轉化為溶酶體的過程中,帶有M6P標志的蛋白質轉化為溶酶體酶;不能發(fā)生此識別過程的蛋白質經囊泡運往細胞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A.M6P標志的形成過程體現(xiàn)了S酶的專一性 B.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參與溶酶體酶的合成 C.S酶功能喪失的細胞中,衰老和損傷的細胞器會在細胞內積累 D.M6P受體基因缺陷的細胞中,帶有M6P標志的蛋白質會聚集在高爾基體內 組卷:563引用:73難度:0.6 -
4.如圖表示三種海蟹在其他環(huán)境條件一定時,不斷改變海水鹽度,它們血液濃度的變化情況(已知海水的濃度約為0.5 mol/L),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①在較低濃度的海水中才能維持內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的只有甲
②無法判斷甲、乙、丙調節(jié)內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能力的強弱
③調節(jié)內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④維持內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能力最強的是丙A.①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組卷:6引用:8難度:0.7 -
5.已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種蛋白,其中S蛋白能與人體細胞表面受體結合,使其吸附并侵入細胞。人體對S蛋白發(fā)生免疫反應產生的抗體可與S蛋白結合,使病毒無法吸附到人體細胞表面而阻止感染。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A.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體內可檢測到病毒抗體但檢測不到病毒核酸 B.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后有效的標志是能預防新冠病毒感染 C.新冠滅活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為滅活的病毒,其中含有S蛋白 D.首次注射新冠滅活疫苗可使機體產生初次免疫應答,要增強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種 組卷:382引用:23難度:0.5 -
6.如圖是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某食物鏈(只有3個營養(yǎng)級)上三種生物的種群數(shù)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A.三個種群組成的食物鏈為甲→乙→丙 B.若遷走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全部乙,則甲的數(shù)量可能會增加 C.乙和丙之間的數(shù)量變化是通過正反饋調節(jié)實現(xiàn)的 D.若向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引入丙的天敵,則乙的K值在一定時間內可能會增大 組卷:11引用:6難度:0.8 -
7.下列關于真核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根據(jù)細胞代謝需要,線粒體可在細胞質基質中移動和增殖 B.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和葉綠體基質所含核酸的種類相同 C.人體未分化的細胞中內質網非常發(fā)達,而胰腺外分泌細胞中則較少 D.高爾基體與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包裝和膜泡運輸緊密相關 組卷:675引用:46難度:0.8 -
8.白菜型油菜(2n=20)的種子可以榨取食用油(菜籽油)。為了培育高產新品種,科學家誘導該油菜未受精的卵細胞發(fā)育形成完整植株Bc。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將Bc作為育種材料,能縮短育種年限 B.Bc成熟葉肉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 C.秋水仙素處理Bc幼苗可以培育出純合植株 D.自然狀態(tài)下Bc因配子發(fā)育異常而高度不育 組卷:89引用:20難度:0.7 -
9.如圖是種群數(shù)量增長曲線,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h2>
A.實驗條件下不可能存在類似曲線Ⅰ的種群增長形式 B.在曲線Ⅱ中的b點,種群的年齡組成為穩(wěn)定型 C.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重,人口發(fā)展處于c~d段 D.釀酒過程中,將酵母菌的種群數(shù)量控制在K/2可獲得最大效益 組卷:2引用:5難度:0.7 -
10.如圖為人體體液物質交換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敘述是( )
①A、B、C依次為淋巴液、血漿、組織液
②甲狀腺激素可以存在于B中
③D中的蛋白質含量相對較高
④正常情況下,蛋白質水解酶不會存在于A中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組卷:108引用:13難度:0.7 -
11.粒小麥(染色體組AA,2n=14)與山羊草(染色體組BB,2n=14)雜交,產生的雜種AB經染色體自然加倍,形了具有AABB染色體組的四倍體二粒小麥(4n=28)。后來,二粒小麥又與節(jié)節(jié)麥(染色體組DD,2n=14)雜交,產生的雜種ABD經染色體加倍,形成了具有AABBDD染色體組的六倍體小麥(6n=42)。這就是現(xiàn)在農業(yè)生產中廣泛種植的普通小麥。下列關于普通小麥與二粒小麥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二粒小麥與普通小麥可以雜交獲得可育后代 B.普通小麥性母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時,可觀察到21個四分體 C.普通小麥中A、B、D染色體組中的染色體,形態(tài)、功能彼此相同 D.在普通小麥形成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重組以及染色體數(shù)目和結構的變異 組卷:18引用:6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
33.擬南芥主根是研究細胞分裂和細胞生長的理想材料。為探討外施IBA、NAA、2,4-D 三種人工合成的生長素類似物對擬南芥主根細胞分裂和伸長的影響,開展了相關研究,結果如圖 1 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生長素的化學本質是
(2)該研究中,至少需配制
(3)圖 2、圖 3 是不同生長素類似物對植物分生區(qū)和伸長區(qū)作用的結果,該實驗證明了 2,4-D 對
(4)將離體的擬南芥根細胞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處理,測得細胞內 DNA、RNA、蛋白質含量的變化如圖 4 所示,說明
(5)研究發(fā)現(xiàn),NAA 能夠與一種位于根細胞膜上的蛋白 ABP1 結合促進細胞伸長,而 2,4-D 能夠與另一種蛋白RX 結合促進細胞分裂,由此可見不同的生長素類似物通過與組卷:4引用:1難度:0.6 -
34.某二倍體自花傳粉植物的抗病(A)對易感?。╝)為顯性,高莖(B)對矮莖(b)為 顯性,且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
(1)兩株植物雜交,F(xiàn)1 中抗病矮莖出現(xiàn)的概率為,則兩個親本的基因型為38
(2)讓純種抗病高莖植株與純種易感病矮莖植株雜交得 F1,F(xiàn)1 自交時,若含 a 基因的花粉有一 半死亡,則F2 的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是
(3)由于受到某種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一株基因型為 Bb 的高莖植物幼苗染色體加倍成基因型為 BBbb 的四倍體植株,假設該植株自交后代均能存活,高莖對矮莖為完全顯性,則其自交 后代的表現(xiàn)型種類及比例為
(4)用 X 射線照射純種高莖個體的花粉后,人工傳粉至多株純種矮莖個體的雌蕊柱頭上,得到的 F1 共 1812 株,其中出現(xiàn)了一株矮莖個體。推測該矮莖個體出現(xiàn)的原因可能有:
①經 X 射線照射的少數(shù)花粉中高莖基因(B)突變?yōu)榘o基因(b);②X 射線照射導致少數(shù)花粉中染色體片段缺失,使高莖基因(B)丟失。為確定該矮莖個體產生的原因,科研小 組做了下列雜交實驗。請你根據(jù)實驗過程,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注意:染色體片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純合子(兩條同源染色體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
實驗步驟:
第一步:選 F1 矮莖植株與親本中的純種高莖植株雜交,得到種子。第二步:種植上述種子,得 F2 植株,自交,得到種子第三步:種植 F2 結的種子得到 F3 植株,觀察并統(tǒng)計 F3 植株莖的高度及比例。
結果預測及結論:
①若 F3 植株的高莖與矮莖的比例為
②若 F3 植株的高莖與矮莖的比例為組卷:4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