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19課 談創(chuàng)造性思維》2019年同步練習卷(1)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運用
-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75難度:0.8 -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68難度:0.9
-
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br />①看一個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維廣度,思維的廣度決定著財富的多寡,同時又取決于思維的方式。
②采用什么樣的思維方式決定著一個人擁有什么樣的前途。
③思維方式是自己支配的。
④所以,建立一種多元的思維方式,才能很好地化解問題,取得成功,從而擁有一個立體飽滿的人生。
⑤如果你總是停留在那種非左即右,非黑即白的單一思維方式里,那么你永遠只能在成功的外圍兜圈子。組卷:631難度:0.7
三、閱讀
-
7.閱讀議論文,完成下列各題。
如何看待數字時代的文學評論
薛曉倩
①評論當然是重要的。傳統(tǒng)評論的重要性表現在兩個方面:概述原著和提煉觀點。貝克在他的著作《你和我》中認為:“思想史變革的主要動力是書評而不是書籍。”因為人們沒有那么多時間可以用來閱讀所有他們想要閱讀的書籍,取而代之,有些時候便選擇閱讀書評。
②除了書評的重要性,另一個爭論的焦點在于書評的影響力,包含兩個問題:首先,書評是否有影響力?其次,由書評產生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③為了證明評論的影響力,我們需要搜集一些例子,包括那些你已經有了看法的事物,和那些你還不了解的事物?!爸芰^點”這個電視欄目是個不錯的例子。這個欄目會發(fā)布書籍、電影、電視秀和展覽的介紹及評價,你可以收看節(jié)目,然后把認同或不認同的觀點記錄下來。重復幾次之后。你會發(fā)現這樣一個規(guī)律:對于你不喜歡的作品,如果有某些評論試圖改變你的態(tài)度,那么,在你完全缺乏了解的領域,你會傾向于接受評論者提供的意見。相較而言,如果評論涉及你已經有所了解的領域,你就沒那么容易被說動。節(jié)目里曾經討論過一部我讀過的小說,評論的觀點和我對這部小說的認識大相徑庭,令我很不以為然。同樣,我也不會因為某人的一家之言而厭煩一部電影。這證明了兩點:評論是否有效取決于其具體內容。評論也絕不是簡單的“對”與“錯”的問題。
④評論人對某些作品不夠公平的時候,評論就成為了藝術的敵人。另外,大量可能不盡正確的文學批評影響了獎項評審,或許導致很多杰出的作品被低估。如果以往確實存在這種現象,那么近十五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隨著新媒體對傳統(tǒng)媒體行業(yè)的沖擊和重塑,數字時代的“評論家觀點”還有價值嗎?
⑤《數字批評家》一書給出了在網絡時代對文學評論的意義的思考。相對于傳統(tǒng)媒體自上而下的結構,網絡世界有一些有趣的特性,比如免費的文章、作為職業(yè)的博客寫作,等等。這本書中最重要的發(fā)現是,網絡評論對文學評論傳統(tǒng)造成了根本性的影響--快如迅雷,又極具吸引力。
⑥網絡時代的評論會像蔓草似的覆蓋掉原始的文本,使其僅剩一個迷蒙的輪廓。當書評取代了書籍本身,評論的波濤淹沒了文本本身,導致的結果是,出現了大量對當前觀點進行總結的文章。這一切想起來就令人沮喪--大量的文化交流是我們不可能追上而終將錯過的。
⑦顯然,數字時代的文學評論有其內在價值,但是問題也很明顯。我們希望字里行間都有愛,但是評論家們漫步在故事、圖象、聲音和口味所建構的迷宮里,一邊懷疑。一邊追尋符合他們口味的最終價值,我們應該喜歡這些嗎?他們的文學評論深刻而準確嗎?
(據2018年5月18日《文匯報》同名文章改寫)(1)閱讀全文,概括本文的中心論點。
(2)請指出第③段使用的論證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為什么作者要花一半的篇幅討論傳統(tǒng)的文學評論?
(4)閱讀第⑤⑥兩段,概括網絡文學評論的特點。
(5)下列對選文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緊扣名人名言論證中心論點,行文簡潔,視野開闊,論證嚴謹。
B.文章第①②段列舉了部分評論家的觀點及其爭論的焦點,為第③段論證拓展了空間。
C.文章第⑥段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形象地指出了網絡時代評論的負面影響。
D.本文引導讀者正確看待數字時代的文學評論,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組卷:274引用:9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