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四川省成都市雙流中學高三(上)月考語文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4/9/16 0:0:8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飲食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qū)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些西方國家的飲食文化因受其外國移民的影響,結合自身的飲食習慣,形成了自己的特點。中國的飲食文化受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的影響,歷經幾千年的發(fā)展,擁有獨具特色的飲食風俗,與西方國家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飲食觀念上,《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讓中國的美食和飲食文化不僅火遍大江南北,更是紅遍海外。從中可以看到,中國的飲食強調的是對“美”的體驗和追求。這種“美”來自于食物的“色、香、味、型、器”從嗅覺、視覺、味覺和觸覺等體驗來享受食物本身所帶來的美好感受。西方的飲食則注重“實用性”,強調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有利于身體健康。在西方的飲食觀念里,吃是為了滿足生理需求,與精神享受沒有關系。
飲食結構上,中國是傳統(tǒng)的農業(yè)大國,這就決定了在食材的選取上,主要以谷物為主,其次是蔬菜,肉類較少。在中國人的餐桌上,??吹降氖敲罪?、饅頭等主食配以鮮炒時令蔬菜。而西方國家多是游牧民族,在飲食上以肉食為主,配以蔬菜沙拉等生食。中國人和西方人雖然都吃肉類,但是除了中國在飲食上輔以肉類、西方在飲食上以肉類為主的差異外,還有一個明顯的不同,那就是對動物內臟的態(tài)度。中國人鐘愛動物內臟,無論是豬肝、羊肚,還是牛雜、鴨……無不讓中國人垂涎三尺。西方人很難接受這些食物,他們也吃動物內臟,比如法國的鵝肝,西班牙的血腸等,但跟中國人對于動物內臟的熱愛程度相比就相差甚遠,這主要是受其宗教信仰或是與對于食物營養(yǎng)價值的追求有關。
烹飪方式上,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烹飪方式達20余種,有八大菜系,不同地區(qū)同樣的食材,經由不同廚師的加工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味道,所以中國的烹飪是一門藝術,他結合了廚師的個人風格,飽含“藝術創(chuàng)作者”本身的認識和靈感,西方的烹飪方式主要是燒、煎、烤、炸、燜,廚師在烹飪的過程中嚴格按照菜譜中食材的配比、用量進行操作,絲毫不敢懈怠。這樣的烹飪方式主要是與西方人著重強調飲食要科學和營養(yǎng)搭配要平衡有關系。
飲食器具上,中國人使用的餐具主要有夾菜的筷子、喝湯的湯匙、吃飯的飯碗、盛菜的盤子(深碟)、喝茶的茶杯、喝白酒的酒盅等。西方人就餐時使用的餐具則是盛食物的盤子、切割食物的刀子、取用食物的叉子、進食的湯匙、喝水的水杯、喝紅酒的酒杯、喝白酒的酒杯等??曜雍偷队质侵形鞣斤嬍持凶罹哂写硇缘牟途?,代表了中西方生活方式和飲食觀念的不同,是中西方智慧的代表。
在餐桌禮儀上,中國是禮儀之邦,因而在就餐的時候也非常講究飲食禮儀。中國就餐講究用圓桌,賓客圍桌而坐是有講究的,主要遵從長幼有序原則。而西方在餐桌上排座位時則以女士優(yōu)先為原則。西方就餐用長桌,一般男女主人各坐在長桌的兩端,男主人左右兩邊分別坐的是第一和第二重要客人的夫人,女主人的左右兩邊則坐的是第一和第二重重要的男客人,依次類推。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了解中西方飲食文化上的差異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進行文化交流,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避免不應該出現(xiàn)的失誤,能夠更好地達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摘編自宋秀萍《淺談中西方飲食文化之差異》)(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飲食文化是在特定地域文化影響下,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B.中國的飲食看重食物本身能帶給人美好的感官體驗,特別強調對“美”的追求。
C.法國吃鵝肝、西班牙吃血腸,是因為其宗教信仰和食物所具有的營養(yǎng)價值。
D.筷子和刀叉,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飲食觀念,是中西方智慧的代表。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分五個方面來論證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層次清楚,條理清晰。
B.文章運用對比論證,通過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對比,論證了二者的差異。
C.文章論證中國的飲食結構,從傳統(tǒng)農業(yè)大國的角度切入,很有說服力。
D.結尾討論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包含著對現(xiàn)實的思考。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食物營養(yǎng)價值的追求,不僅影響了西方人的飲食觀念,而且影響了西方人的飲食結構和烹飪方式。
B.中國的飲食文化傳統(tǒng)深厚,注重發(fā)揮廚師的個人風格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形成了風格各異的多種菜系。
C.中國是禮儀之邦,遵從長幼有序的原則,圓桌用餐,較之西方女士優(yōu)先,圍著長桌用餐,更重禮儀。
D.中西方飲食風俗各異,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相互了解、彼此尊重,有助于文化交流的更好開展。組卷:5引用:2難度:0.5
二、實用文本閱讀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荷花的圣潔已經被人們稱頌了近千年之久?,F(xiàn)在,科學家們終于發(fā)現(xiàn)了荷葉一塵不染的秘密。這一發(fā)現(xiàn)不但令人們感嘆大自然的精妙構思,還給材料科學家?guī)韱l(fā)。一場自清潔材料的革命因此揭開了序幕,有望使人們擺脫污漬的煩惱。
20世紀90年代,德國波恩大學的植物學家巴斯洛特首次發(fā)現(xiàn)并解釋了荷葉的自清潔效應。他在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植物葉面時,為防止微小灰塵帶來的干擾,總是將葉面清洗干凈。但是,他發(fā)現(xiàn)有些植物幾乎總是保持一塵不染,荷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他發(fā)現(xiàn)荷葉表面分布著許許多多尺寸20~40微米的凸起結構,而整個荷葉,包括這些凸起結構的表面,又被更為微小的納米尺度的植物蠟的晶體所覆蓋。這種獨特的結構就像是一片連綿不絕的長滿參天大樹的丘陵。植物表面的蠟本身具有疏水的功能,而表面微小的凸起結構可以吸附空氣,這一層薄薄的“氣墊”可以托起落在表面上的水滴。由于水滴與荷葉表面的實際接觸面積非常小,因而水滴在荷葉上可以像小球一般自由滾動。同時,微小的凸起結構也使得荷葉表面的灰塵和污物與葉面的接觸面積很小,這樣就減小了污物與荷葉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當水滴在葉面上滾動時,污物就很容易黏附在水滴上,隨著水滴的滾動被帶走,因此荷葉在雨后顯得格外清爽潔凈。荷葉的超疏水性依賴于表面疏水的植物蠟和表面獨特的凸起結構??茖W家們對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比如芋頭葉、紫羅蘭等進行探索,發(fā)現(xiàn)許多植物葉面都有疏水的功能。水稻的葉子不但有疏水的功能,而且由于其微觀凸起平行于葉邊緣有序排列,還可以使水滴定向滾動。除此之外,鴨、鵝、部分水鳥的羽毛表面具有微小的條形結構,這樣使得水更易于定向排除,自身不容易被沾濕。
現(xiàn)在,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可以用各種各樣的物理或者化學方法制造出類似荷葉結構的自清潔表面。金屬、塑料、有機物等疏水物質通過構造微米或納米級別的復合表面結構,就可以擁有自清潔的功能??茖W家們以簡單的溶液成膜的方法,通過改變成膜物質的組成或成膜條件,十分簡便地在普通塑料表面上構筑了荷葉般的凸起結構,賦予了塑料超疏水的功能。冰箱內膽上也采用了納米超疏水材料,這種材料有獨特的凸起結構,并在其上面附著一層仿植物蠟,這樣內膽表面上的小水滴就會自動滑落而不在內膽上沉積,從而避免內膽表面出現(xiàn)結霜、結冰現(xiàn)象。瑞士的一家公司則將納米顆粒黏結到織物纖維上,形成類似荷葉表面的粗糙凸起,可以使織物具有排斥咖啡、紅酒等污漬的能力。雖然目前投入到市場中的具有自清潔功能的商品并不多,但是我們已經可以看到自清潔革命的一線曙光。除了自清潔之外,類似荷葉結構的表面還有著更加廣泛的用途:把它應用在衛(wèi)星天線上,可以防止因為積雪而造成信號變差;應用于管道中,可以減少液體運輸中造成的損失;作為人體植入材料,可以防止因生物分子的沉積而造成血栓等問題。
荷葉上的一滴水珠給予的啟發(fā)已經可以解決這么多的難題,而這還遠不及大自然智慧的萬分之一。地球上的生物經過億萬年的進化,每一種都有其值得讓人學習的獨到之處。研究生物給人類的啟示,逐漸成為新興的學科,即“仿生學”,也就是通過對生物的結構和性質的研究來為工程技術提供新的設計思想和工作原理的科學。今后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許大自然早就給我們準備好了答案。
(摘自張靚、趙寧、徐堅《荷葉“一塵不染”的秘密》)(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荷葉表面的凸起結構不僅能讓水滴自由滾動,而且可以減弱污物與荷葉之間的作用力,從而讓水滴更容易帶走污物。
B.科學探索發(fā)現(xiàn)水稻的葉子上有與荷葉類似的凸起結構,這可以解釋水稻葉具有的疏水功能以及水滴在上面的定向滾動。
C.人類已經能用物理或者化學的方法在塑料表面和織物纖維上構筑類似荷葉表面的凸起結構,使它們具有自清潔功能。
D.荷葉“一塵不染”的秘密屬于“仿生學”的研究內容,它的破解引發(fā)了我們身邊正在進行的自清潔材料研發(fā)的革命。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開頭,既引出說明對象和寫作內容,也起到引發(fā)讀者閱讀興趣的作用。
B.受荷葉表面的植物蠟具有疏水功能特性的啟發(fā),瑞士的一家公司研制出了具有排斥咖啡、紅酒等污漬能力的織物。
C.為讓讀者看到自清潔應用的廣闊前景,作者舉了把類似荷葉結構的材料植入人體來防止血栓產生的例子進行說明。
D.科學家們可以在地球的每一種生物身上學習它們進化的智慧,并以此來一一解決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3)請簡要分析本文是從哪些方面對荷葉的自清潔效應進行說明的?組卷:39引用:9難度:0.2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單文本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黃昏時分
肖復興 舊時京城,黃昏時分,即使普通平民院落,屋頂上的魚鱗瓦鋪展連成一片,如同海浪翻涌,平鋪天邊,是只有北京見得到的風景。各家開始做晚飯了,即便都是簡陋的煤球或蜂窩煤爐子,炊煙裊裊中,有千篇一律的蔥花熗鍋的香味繚繞,也是分外讓人懷想的。
那個時候,我和我的一位女同學,從我家小屋出來,便是在這樣的炊煙裊裊和熗鍋的蔥花香味中,以及街坊們好奇的眼光中,穿過深深的大院,走到老街深巷里,一直往西走,走到前門大街,過御河橋,往東一拐,來到22路公交車總站的站臺前。它的一邊是北京老火車站,一邊是前門的箭樓。黃昏時分夕陽的光芒,正從西邊的天空中潑灑過來,灑在前門的箭樓上,金光流瀉。雨燕歸巢,一群群墨點一樣在金光中飛舞,點染成一幅點彩畫面。
我們是同住在一條老街上的發(fā)小兒,讀高中,為了能夠住校,她考上了北航附中。幾乎每個星期天的下午,她都來我家找我復習功課和聊天,黃昏時分,我送她到前門,乘坐22路公交車回學校。每個星期天如此,從高一一直到高三畢業(yè)。前門箭樓前的黃昏,涂抹著我們15歲到18歲青春燦爛的背景。
高中畢業(yè)后,我去了北大荒,在七星河南岸荒原靠西頭的二隊,生活了整整六年。一望無際的荒原,荒草萋萋,無遮無攔,一直連到遙遠的地平線。我們開墾出來的地號,都在東邊,按理說,每天收工都要往西走,回隊上吃晚飯。正是黃昏,一天晚霞如錦,夕陽橫在眼前,在荒原上應該格外醒目。奇怪的是,我竟然一次都沒有注意到黃昏的情景。也是,干了一天的活,如果趕上豆收,一人一條壟,八里地長,彎著腰一直往東割,割到頭,已經累得跟孫子一樣,再好看的黃昏風景,也沒心思看了。
六年后的早春二月,我離開北大荒,回北京當老師。中學同學秋子,趕著一輛老牛車,從二隊送我到場部,準備明天一早乘車到福利屯火車站回北京。老牛破車,走得很慢,走到半路,天已黃昏,忽然回過頭往西張望,想再看看生活了六年的二隊。二隊家家戶戶炊煙四起,淡淡的白煙,活了似的,精靈一般,裊裊地游弋著。西邊,晚霞如火,夕陽如一盞碩大無比的橙紅色大燈籠,懸掛在我頭頂,然后像大幕一樣緩緩地垂落。我從來沒有見過夕陽居然可以這樣巨大,大得像神話中出現(xiàn)的一樣,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見到。
我真的有些驚訝,一句話說不出來。秋子見多不怪,頭都沒有回,只是默默地趕著馬車。黃昏,這樣的壯觀;忙碌了一天,夕陽謝幕時,這樣的從容,讓半個天空伴隨它一起輝煌無比,和即將到來的夜晚交接班。
歲月如流,人生如流。無數個日出日落,構成了逝者如斯的歲月與人生。前年到美國看孩子,一眨眼似的,我的孩子都有了孩子,少年和青春,輪回在兒子和孫子的身上。每天接送小孫子上學放學,將孩子送到家門前不遠的路口,等候校車。黃昏的時候,眺望遠方,盼望著黃色的校車,從樹木掩映的小路上,像一朵橙黃色的云朵一樣蜿蜒飄來。
校車出現(xiàn)的前方在西邊,茂密的樹木遮擋住天空,看不見夕陽垂落。正是晚秋時節(jié),有幾株加拿大紅楓,高大參天,看不見夕陽,卻看得見夕陽的光芒打在樹上,讓本來就紅彤彤的楓葉,更加鮮紅,如同燃燒起一樹樹騰騰向上直躥的火焰,映徹得天空一派輝煌。
如果沒有蔓延全球的疫情,今年這時候,我可能還會在那個路口守候孩子放學,看到夕陽燃燒加拿大紅楓的情景。因為不是送別,不是分手,而是守候,有了期待,有了盼望,燦爛的黃昏,顯得更加燦爛,而且,多了一份溫情。
前兩天,偶然又聽到美國老牌民謠歌手安拉唱的一曲英文老歌《黃昏》,不由自主聯(lián)想起這幾個難忘的黃昏。安拉的《黃昏》,唱的是失戀,傷懷悼時,感嘆余音裊裊在耳,卻昨是而今非。這只是這首老民謠唱的黃昏,和我記憶中的黃昏不同,它不過讓我望文生義想起了我的黃昏而已。我的黃昏,無論是告別,分手,守候,都是美好的。黃昏時分,走在寂靜幾近無人的街上,想起這首老民謠,也想起郁達夫寫黃昏的詩:遙街燈火黃昏市,深巷簾櫳玉女笙。記憶中存在的,眼前浮現(xiàn)的,是美好的值得期待的黃昏。
(1)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回憶青春時光的黃昏,將歸巢的雨燕喻為在夕陽金色光芒下飛舞的一群群墨點,生動形象地突出了雨燕數量之多和景色之美。
B.面對離開北大荒時黃昏的壯觀景象,“我”和秋子的態(tài)度形成了對比,既表明了各自的日常生活狀態(tài),也突出了秋子不能回城的失落感。
C.作者由日出日落,聯(lián)想到歲月、人生,運用電影中的蒙太奇技法,由過往時光巧妙過渡到前年在美國接孫子放學時欣賞黃昏風景的事。
D.本文以“黃昏時分”為題,既讓讀者了解了文本的主要寫作對象,又引發(fā)讀者遐想——黃昏時分哪些人發(fā)生了什么事,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
(2)結尾寫安拉的《黃昏》和引用郁達夫寫黃昏的詩作用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
(3)作者曾說散文寫作在語言風格、文氣(行文)和心地(內容)等方面都要講求“清”的境界,請結合文本談談你對作者這一創(chuàng)作觀的理解。組卷:18引用:3難度:0.5
七、語言文字運用(二)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曹雪芹是偉大的文學家,更是高妙的語言大師,曹雪芹的巨作《紅樓夢》不僅在文學界樹立起一座歷史豐碑,①_______。在眾多的修辭手法之中,諧音藝術貫穿全書,每每讀之,令人拍案叫絕。
《紅樓夢》中的諧音廣泛地運用在人名、地名之中,其中,②_______。比如,賈府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人名字合在一起諧音“原應嘆息”,暗示四人命運遭際令人嘆息。又如,嬌杏諧音“僥幸”,她從甄家的丫鬟一躍成為賈雨村的正夫人,可見其“僥幸”;甄家千金甄英蓮的名字也暗含諧音,諧音“真應憐”。
諧音還是作者表達諷刺與批判的重要方式。比如,書中賈寶玉的父親腐朽陳舊,表面上道貌岸然,其實是徹頭徹尾的偽君子,其名“賈政”諧音“假正”,正是作者對其辛辣的嘲諷,諷刺他為人表面正經,③_______。
諧音藝術在《紅樓夢》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咀嚼其中含義,每個諧音都妙趣橫生,令人嘆為觀止。如此成功的對諧音藝術的廣泛使用在古典小說中并不多見,這不僅展現(xiàn)出作者高妙的藝術技巧,更展現(xiàn)出作者對于語言駕輕就熟的把控與運用。
(1)近來,一些政務服務平臺利用“諧音”取名走紅,如重慶市政務服務平臺取名“渝快辦”,廣東省政務服務平臺取名為“粵省事”,請任選一例咀嚼其中含義及妙趣。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組卷:22引用:12難度:0.7
八、寫作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①英雄者,國之干;庶民者,國之本。(軍事著作《三略》)
②“……我在夢幻中,依稀又聽到了大炮在轟鳴,又聽到了戰(zhàn)場上那陌生、哀愁的呻吟。我的耳旁回響著,反復回響著責任、榮譽、國家?!保╗美]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③英雄精神不僅體現(xiàn)在剎那間的生死抉擇,而且體現(xiàn)在經年累月的執(zhí)著堅守。(《人民日報》)
④失去生命,并不是真正的死亡;真正的死亡,是被人徹底地遺忘。(網友)
最近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發(fā)起“我眼中的英雄”大型網絡主題征文活動,請你綜合以上材料內容,寫一篇文章投稿,分享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9引用:7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