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8-2019學年廣東省深圳市耀華實驗學校華文部高二(下)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論述文閱讀(9分,每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探尋幸福真諦黃亞果幸福是人們孜孜以求的生活狀態(tài)。早在我國先秦時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對幸福作了大量論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觀。2000 多年來,先秦諸子的幸福觀被許許多多中國人奉為立身準則和處世圭臬。今天,先秦諸子的幸福觀對我們認識什么是幸福、怎樣實現(xiàn)幸福仍然有著重要啟示意義。
          不沉溺于物質(zhì)享受,追求精神快樂。幸福在《論語》《道德經(jīng)》等諸子典籍中也被稱為“樂”。
    那么,在先秦諸子看來,幸福有著怎樣的內(nèi)涵呢?先秦諸子認為,物質(zhì)財富對幸福來說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較而言,精神快樂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們主張對物質(zhì)財富、生死壽夭、貴賤達窮、外在環(huán)境持淡泊態(tài)度,應該更加注重心靈的知足,關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來自于內(nèi)心的幸福。老子認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順性無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鬃诱J為,“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他對安貧樂道的弟子高度贊賞。孟子認為,人生幸福的真諦是“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鼻f子認為,幸福并非享樂的感覺,而是心靈的頓悟與超越,“與天合者,謂之人樂”“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在先秦諸子看來,真正認清了幸福的本質(zhì)、領略了精神的高貴,就不會沉溺于物質(zhì)享受,而會自覺修身行道。今天,這些觀點對于豐富人的心靈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將自身幸福與他人幸福、社會福祉結合起來考量?!抖Y記?大學》明確提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將個人發(fā)展放在“平天下”這樣一個宏闊的視野里來看待。孟子提出“與民同樂”的幸福觀,強調(diào)幸福的“共同性”。荀子認為,“圣也者,盡倫者也;王也者,盡制者也;兩盡者,足以為天下極矣?!薄氨M倫”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實現(xiàn)個體幸福,“盡制”就是心懷天下為社會謀福利。老子認為,“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強調(diào)與別人分享快樂可以使自己更快樂,為別人奉獻才能體現(xiàn)自己的幸福。墨子認為,造成社會動蕩不安的根源是“眾人之不愛”,實現(xiàn)幸福的根本途徑是“兼愛”,也就是將愛無私地散播于全社會。這種反對自私自利,主張將自身幸福與他人幸福、社會福祉結合起來的幸福觀,對當下社會形成和弘揚正確的幸福觀具有重要意義。
          以堅守志向為快樂,以責任擔當為幸福。孟子主張“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先秦諸子看來,一個人即使生計維艱也不能見利忘義、喪失操守,不能因為外在誘惑而喪失氣節(jié),不能因為外在壓力而改變主見。只有這樣,才有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幸福。先秦許多思想家始終以心中的幸福標準要求自己,即使時運不濟、屢遭困頓也不改志向,而是堅忍不拔去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因為他們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這實際上體現(xiàn)了一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責任意識與擔當精神。正因為有著強烈的責任意識與擔當精神,他們才會苦讀圣賢之書、深究經(jīng)世濟民之道,積極為百姓的幸福謀利解難、為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盡職盡責,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種為天下人幸福勇于擔當奉獻的責任意識,今天仍值得大力傳承與弘揚。
    (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先秦時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人就已經(jīng)通過論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觀。這種幸福觀對后世的許多中國人影響很大。
    B.先秦諸子認為物質(zhì)財富是幸福的重要內(nèi)容,但與之相較,精神層面的快樂則是必需的,是更應該看重的內(nèi)容。
    C.“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禮記》中提出的觀點說明個人發(fā)展終究要以“平天下”為根本目標。
    D.先秦許多思想家始終以心中的幸福標準要求自己,其原因就在于他們對天下百姓的幸福念念不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什么是幸福、怎樣才能實現(xiàn)幸福,即便是在今天,先秦諸子的幸福觀對我們認識這些問題仍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B.不沉溺于物質(zhì)享受不等同于不追求物質(zhì)財富方面的幸福,先秦諸子在這方面強調(diào)的是要持一種淡泊的態(tài)度,因為他們更看重精神快樂。
    C.認清了幸福的本質(zhì),領略了精神的高貴,從而修身行道,先秦諸子認為這樣做就不會沉溺于物質(zhì)享受。
    D.荀子認為,“圣也者,盡倫者也;王也者,盡制者也;兩盡者,足以為天下極矣?!彼鲝埿纬衫硐肴烁褚詫崿F(xiàn)個體幸福,心懷天下為社會謀福利。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高度贊賞安貧樂道的弟子,孟子主張人生幸福的真諦是“三樂”,在豐富人的心靈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方面有重要意義。
    B.墨子認為實現(xiàn)幸福的根本途徑是“兼愛”,所以,他反對自私自利,主張將自身幸福與他人幸福、社會福祉結合起來的幸福觀。
    C.在先秦諸子看來,只有不因外在誘惑而喪失氣節(jié),不因外在壓力而改變主見,才有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幸福。
    D.苦讀圣賢之書、深究經(jīng)世濟民之道,積極為百姓的幸福謀利解難、為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盡職盡責,這是一個追求幸福之人責任意識與擔當精神的體現(xiàn)。

    組卷:9引用:14難度:0.8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 2.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 題。
          蔡襄,字君謨,興化仙游人。舉進士,為西京留守推官、館閣??薄7吨傺鸵匝允氯?,余靖論救之,尹洙請與同貶,歐陽修移書責司諫高若訥,由是三人者皆坐譴。襄作《四賢一不肖詩》,都人士爭相傳寫,鬻書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適至,買以歸,張于幽州館。慶歷三年,仁宗更用輔相,親擢靖、修及王素為諫官,襄又以詩賀,三人列薦之,帝亦命襄知諫院。襄喜言路開,而慮正人難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諫臣,修、靖、素一日并命,朝野相慶。然任諫非難聽諫為難聽諫非難用諫為難三人忠誠剛正必能盡言君有過失不救之于未然傳之天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之謂彰君過。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諫之名而無其實?!毕鸟盗T樞密使,韓琦、范仲淹在位,襄言:“陛下罷竦而用琦、仲淹,士大夫賀于朝,庶民歌于路,至飲酒叫號以為歡。且退一邪,進一賢,豈遂能關天下輕重哉?蓋一邪退則其類退,一賢進則其類進。眾邪并退,眾賢并進,海內(nèi)有不泰乎!雖然,臣切憂之。天下之勢,譬猶病者,陛下既得良醫(yī)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壽民。醫(yī)雖良術,不得盡用,則病且日深,雖有和、扁①,難責效矣?!?/bdo>時有旱蝗、日食、地震之變,襄以為:“災害之來,皆由人事。數(shù)年以來,天戒屢至,原其所以致之,由臣上下皆闕失也,愚思其實以應之。
    “疏出,聞者皆悚然。擢直史館,兼修起居注,襄益任職論事,無所回撓。呂夷簡平章國事,宰相以下就其第議政事,襄奏請廢止之。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轉運使,開古五塘溉民田,奏減五代時丁口稅之半。進知制誥,遷龍圖閣直學士、知開封府。以樞密直學士再知福州。徙知泉州,距州二十里萬安渡,絕海而濟,往來畏其險。襄立石為梁,其長三百六十丈,種蠣于礎以為固,至今賴焉。又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閩人刻碑紀德。治平三年,丁母憂。明年卒,年五十六。乾道中,賜襄謚曰忠惠。
    (節(jié)選自《宋史?蔡襄傳》)
    【注】①和、扁:秦和、扁鵲,都是古代名醫(yī)。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然任諫非難/聽諫為難/聽諫非難/用諫為難/三人忠誠剛正/必能盡言/君有過失/不救之/于未然傳之天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之謂彰君過/
    B.然任諫非難/聽諫為難/聽諫非難/用諫為難/三人忠誠剛正/必能盡言/君有過失/不救之于未然/傳之天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之謂彰君過/
    C.然任諫非難/聽諫為難/聽諫非難/用諫為難/三人忠誠剛正/必能盡言/君有過失/不救之/于未然傳之天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之謂彰君過/
    D.然任諫非難/聽諫為難/聽諫非難/用諫為難/三人忠誠剛正/必能盡言/君有過失/不救之于未然/傳之天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之謂彰君過/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西京,這里指西安,我國歷史上十三個王朝的首都、京師;東漢隋唐長安叫西京。移書,亦稱“移”“移文”,是種平行文種,多用于曉諭和責備,重在改變對方看法。
    C.起居注,是我國古代記錄帝王的言行錄,一般不外傳,僅作為撰修國史的材料之一。
    D.丁母憂,指遭逢母親喪事;朝廷官員因父母去世而居喪期間,必須離職回鄉(xiāng)守孝。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蔡襄是非分明。當范仲淹、余靖、尹洙、歐陽修遭到貶謫時,他作詩譏諷高若訥;當余靖、歐陽修、王素獲得重用時,他卻作詩稱賀。
    B.蔡襄心憂國事。夏竦被罷,韓琦、范仲淹被重用,朝野上下因此同賀,蔡襄卻心懷憂慮,他認為貶退一邪人,進用一賢士,并不能使天下太平。
    C.蔡襄不畏權貴。呂夷簡執(zhí)政期間,宰相以下的官員到他的府中商議政事,蔡襄得知后,不顧個人安危,上奏請求廢止此事。
    D.蔡襄體恤民情。在福州和泉州為官期間,蔡襄開塘灌田,奏減賦稅,立石為橋,植松庇路,切實為當?shù)匕傩兆隽瞬簧賹嵤隆?br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醫(yī)雖良術,不得盡用,則病且日深,雖有和、扁,難責效矣。
    ②襄立石為梁,其長三百六十丈,種蠣于礎以為固,至今賴焉。

    組卷:0引用:2難度:0.7
  • 3.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題。
    奉酬李都督表丈①早春作
    杜甫
       力疾②坐清曉,來時悲早春。
    轉添愁伴客,更覺老隨人。
    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
    望鄉(xiāng)應未已,四海尚風塵。
    【注】①奉酬:酬答。表丈:表丈人。②力疾:勉強支撐病體。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詩首聯(lián)主要敘事抒情,早春清曉,寒意猶存,詩人帶病勉強坐起來,心生悲情。
    B.頷聯(lián)仍為敘事,寫自己轉瞬間又接待了客人,愁緒滿懷,覺得自己也像這老人。
    C.頸聯(lián)以樂景襯哀情,春風輕拂,柳葉吐新,桃花紅了枝頭,襯托詩人內(nèi)心悲愁。
    D.詩的中間兩聯(lián)對仗工穩(wěn),頸聯(lián)堪稱煉字佳句,“嫩”“新”寫出了早春的特點。
    E.尾聯(lián)寫詩人眺望故鄉(xiāng),感慨萬千,心生四海飄零而功名如同風塵的無奈與愁苦。
    (2)請結合詩句,簡說詩人“悲”的原因。

    組卷:3引用:1難度:0.5

四、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8.請以下面的句子為中心并作為開頭,續(xù)寫一段話,要求:語言表達準確、簡明,符合邏輯;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100字左右。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答:
     

    組卷:1引用:6難度:0.6

五、寫作(60分)

  • 9.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失敗者對成功者抱怨道:“現(xiàn)在這個世界,無論是大街還是小路,每條路上到處都擠滿了人,誰都想獲得成功,可從哪兒去找到成功啊?”
          成功者平靜地說:“那你不妨離開熱鬧的人群試試?!?br />      失敗者不解地問道:“怎么,難道離開了人群,就能找到成功嗎?”
    “是的,其實成功就是這么簡單?!背晒φ哒f:“只要離開了擁擠的道路,尋找到一條從沒有人走過的路,那你就算成功了?!?/h2>

    組卷:8引用:3難度:0.1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