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樂勝鄉(xiāng)中學中考物理模擬試卷(五)

發(fā)布:2024/6/13 8:0:9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2分)

  • 1.下列物體的質量最接近10kg的是( ?。?/h2>

    組卷:67引用:2難度:0.9
  • 2.“神舟十五號”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后,與大氣層摩擦形成火球。下列改變內(nèi)能的方式中,與“火球”的形成不同的是( ?。?/h2>

    組卷:192引用:2難度:0.5
  • 3.如圖所示是魔術師表演“真人懸空”的場景——女演員懸在空中不動。則女演員一定( ?。?/h2>

    組卷:97引用:2難度:0.8
  • 4.下列幾種成像情況,其中屬于實像的是( ?。?/h2>

    組卷:182引用:2難度:0.6
  • 5.如圖所示,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僅有一只燈泡發(fā)光,且兩電流表示數(shù)相等,關于電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h2>

    組卷:902引用:7難度:0.8
  • 6.成語“水滴石穿”中,水滴在空中下落時受到的阻力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水滴加速下落一段距離后將做勻速直線運動。從物理的角度分析:
    ①力改變了石頭的形狀
    ②以下落的水滴為參照物,石頭是靜止的
    ③水滴加速下落過程中,水滴的機械能守恒
    ④水滴勻速下落過程中,重力對水滴做了功
    以上說法正確的一組是( ?。?/h2>

    組卷:38引用:1難度:0.5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8分)

  • 7.烈日下,小兵去游泳池游泳、他感覺游泳池邊的水泥地面很燙腳,但游泳池里的水卻很涼,這是因為水的
    較大。小兵游泳時,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

    組卷:32引用:1難度:0.6
  • 8.寒冷的冬季用潮濕的手摸放在戶外的金屬管,手會“粘”在上面,這是由于手上的水
    熱量后凝固成了冰,使分子間的引力變
    造成的。

    組卷:19引用:1難度:0.7
  • 9.水電站利用水能發(fā)電,水能屬于
    (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攔河大壩“上窄下寬”,這是因為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隨著
    的增加而變大。

    組卷:7引用:1難度:0.7

五、作圖、實驗與探究題(第21~23每題2分、第24~28題每空1分,共24分)

  • 27.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所給的定值電阻的阻值分別為5Ω、10Ω、15Ω、20Ω、30Ω。

    (1)實驗中,電源是3節(jié)新干電池組成,則電源電壓
    V。同學們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I-R圖象如乙圖所示,他們將10Ω的定值電阻換成20Ω的定值電阻,應移動滑片,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
    V;
    (2)同學們又用本次實驗器材探究了電流與電壓的關系,作出圖象如圖丙,由圖丙可知:使用的定值電阻是
    Ω,圖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的物理量是
    。

    組卷:72引用:2難度:0.5
  • 28.小金在學習浮力時認識了密度計,接下來是他對密度計的學習和研究的過程。

    (1)他將同一支密度計放在水和酒精中靜止如圖甲、乙所示),則密度計受到的浮力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圖
    (選填“甲”或“乙”)中的液體是水。
    (2)接著小金將支鉛筆的下端纏繞了適量銅絲,自制了一支密度計。為了給密度計標上刻度,他進行了如下實驗:
    a.將其放入水中,豎立靜止后,在密度計上與水面相平處標上水的密度值1.0g/cm3;
    b.將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樣的方法在密度計上標上植物油的密度值0.9g/cm3;
    ①小金制作的密度計如圖丙所示,則刻度值0.9g/cm3
    (選填“p”或“q”)點。
    ②在使用過程中,小金發(fā)現(xiàn)細銅絲易滑落,于是他改變這段細銅絲的形狀,并把細銅絲置于玻璃管內(nèi)。再次測量同一杯液體的密度(如圖丁所示),測量過程中杯內(nèi)液體總量沒有變化,則杯中液面將
    (選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處”)。若仍按照原來的刻度讀數(shù),測得的密度值將面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組卷:143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