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級中學高一(上)月考語文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4/9/1 0:0: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共2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鄉(xiāng)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們當然記得不少提倡鄉(xiāng)村工作的朋友們,把愚和病貧聯(lián)結起來去作為中國鄉(xiāng)村的癥候。關于病和貧,我們似乎還有客觀的標準可說,但是說鄉(xiāng)下人“愚”,卻是憑什么呢?鄉(xiāng)下人在馬路上聽見背后汽車連續(xù)的按喇叭,慌了手腳,東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機拉住閘車,在玻璃窗里,探出半個頭,向著那土老頭兒,啐了一口:“笨蛋!”——如果這是愚,真冤枉了他們。我曾帶了學生下鄉(xiāng),田里長著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著內行,說:“今年麥子長得這么高?!迸赃叺泥l(xiāng)下朋友,雖則沒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譯作“笨蛋”。鄉(xiāng)下人沒有見過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樣應付汽車,那是知識問題,不是智力問題,正等于城里人到了鄉(xiāng)下,連狗都不會趕一般。如果我們不承認郊游的仕女們一聽見狗吠就變色是“白癡”,自然沒有理由說鄉(xiāng)下人不知道“靠左邊走”或“靠右邊走”等時常會因政令而改變的方向是因為他們“愚不可及”了。
其實鄉(xiāng)村工作的朋友說鄉(xiāng)下人愚那是因為他們不識字,我們稱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連字都不識。可是如果說不識字就是愚,我心里總難甘服?!坝蕖比绻侵橇Φ牟蛔慊蛉毕?,識字不識字并非愚不愚的標準。智力是學習的能力,如果一個人沒有機會學習,不論他有沒有學習的能力還是學不到什么的。這樣看來,鄉(xiāng)村工作的朋友們說鄉(xiāng)下人愚,顯然不是指他們智力不及人,而是說他們知識不及人了,鄉(xiāng)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識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這是正確的。
(節(jié)選自《鄉(xiāng)土中國?文字下鄉(xiāng)》,有刪改)
材料二:
禮治社會并不是指文質彬彬,像《鏡花緣》里所描寫的君子國一般的社會。禮并不帶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見了人點個頭”、不窮兇極惡的意思。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guī)范。合于禮的就是說這些行為是做得對的,對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單從行為規(guī)范一點說,本和法律無異,法律也是一種行為規(guī)范。禮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維持規(guī)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國家的權力來推行的,禮卻不需要有形的權力機構來維持,維持禮這種規(guī)范的是傳統(tǒng)。
禮并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力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yǎng)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禮是主動的。禮是可以為人所好的,所謂“富而好禮”??鬃雍苤匾暦Y的主動性,在下面一段話里說得很清楚: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弊釉唬骸胺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br /> 這顯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謂道德。法律是從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罰是由特定的權力所加之于個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網(wǎng),逃得脫還可以自己驕傲、得意。道德是社會輿論所維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見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吐棄,是恥。禮則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禮,不但不好,而且不對、不合、不成。這是個人習慣所維持的。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沒有人的地方也會不能自已。曾子易簀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禮是合式的路子,是經(jīng)教化過程而成為主動性的服膺于傳統(tǒng)的習慣。
(節(jié)選自《鄉(xiāng)土中國?禮治秩序》,有刪改) 材料三:
家庭在西洋是一種界限分明的團體。如果有朋友寫信說他將要“帶他的家庭”一起來看你,你就知道要和他一同來的是哪幾個人。在中國,這句話卻模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太太一起來,就不會用“家庭”。在我們中國常用“闔第光臨”,但是很少人能說出這個“第”字究竟應當包括些什么人。
提到用字,“家”字可以說最能伸縮自如了?!凹依锏摹笨芍缸约禾粋€人,“家門”可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羅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親熱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圍是因時因地可伸縮,大到數(shù)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為什么我們這個最基本的社會單位的名詞會這樣不清不楚呢?在我看來卻表示了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們的格局(實際上就是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fā)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fā)生聯(lián)系。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系就是這種丟石頭形成同心圓波紋的性質。親屬關系是根據(jù)生育和婚姻事實所發(fā)生的社會關系。從生育和婚姻所結成的網(wǎng)絡,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無窮的人,過去的、現(xiàn)在的和未來的人物。我們俗語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這個意思,其實三千里也不過指其廣袤的意思而已。這個網(wǎng)絡像個蜘蛛的網(wǎng),有一個中心,就是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有這么一個以親屬關系布出去的網(wǎng),但是沒有一個網(wǎng)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個社會里的人可以用同一個體系來記認他們的親屬,所同的只是這體系罷了。天下沒有兩個人所認取的親屬可以完全相同的,以親屬關系所聯(lián)系成的社會關系的網(wǎng)絡來說,是個別的,每一個網(wǎng)絡有個“己”作為中心,各個網(wǎng)絡的中心都不同。
(節(jié)選自《鄉(xiāng)土中國?差序格局》,有刪改)(1)材料一中對“愚”的相關概念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從客觀標準來看,鄉(xiāng)下人是“愚”的,中國鄉(xiāng)村的癥候就是愚、病貧相聯(lián)結。
B.鄉(xiāng)下人不知如何躲避汽車與城里人不認識包谷一樣,都是“愚”的具體表現(xiàn)。
C.作者看來,“愚”就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而識不識字并不是愚不愚的標準。
D.鄉(xiāng)下人“愚”是說他們知識不及人,主要是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識不如城里人。
(2)材料二中關于“禮”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禮是在教化中養(yǎng)成的敬畏之感,但有時也需要一定的外在權力來推行。
B.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guī)范,并不帶“文明”“慈善”等意思。
C.禮是由個人習慣來維持的,即使在沒有人的地方也不會自己私下停止。
D.禮是高于道德的,并非社會輿論所維持,是經(jīng)教化而主動服禮的習慣。
(3)三則材料中論證方法的運用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在分析鄉(xiāng)下人的“愚”時,運用了例證法,使論證更形象、明確。
B.材料二采用了正反對比論證,明確地指出了禮與法律、道德的不同之處。
C.材料三以“柴”與“波紋”為喻,生動地論述了中西方社會結構的不同。
D.材料三引用“一表三千里”,說明生育和婚姻結成的網(wǎng)絡不斷向外擴展。
(4)請結合材料三,概括“差序格局”的主要特點。組卷:9引用:4難度:0.5
(二)
-
2.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我們走進老鄉(xiāng)的院子里,只見堂屋里靜靜的,里面一間房門上,垂著一塊藍布紅額的門簾,門框兩邊還貼著鮮紅的對聯(lián)。我們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的喊,喊了幾聲,不見有人應,但響動是有了。一會兒,門簾一挑,露出一個年輕媳婦來。這媳婦長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彎彎的眉,額前一溜蓬松松的劉海。穿的雖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頭上已硬撓撓地挽了髻,便大嫂長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說剛才這個同志來,說話不好別見怪等等。她聽著,臉扭向里面,盡咬著嘴唇笑。我說完了,她也不作聲,還是低頭咬著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沒笑完。這一來,我倒有些尷尬了,下面的話怎么說呢!我看通訊員站在一邊,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我,好像在看連長做示范動作似的。我只好硬了頭皮,訕訕地向她開口借被子了,接著還對她說了一遍共產黨的部隊,打仗是為了老百姓的道理。這一次,她不笑了,一邊聽著,一邊不斷向房里瞅著。我說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訊員,好像在掂量我剛才那些話的斤兩。半晌,她轉身進去抱被子了。
(節(jié)選自茹志鵑《百合花》)文本二:
一輪滿月升起來了,照亮了寂靜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敗草、粗糙的樹干,還有一叢叢荊棘、怪石,還有漫山遍野那樹的隊伍,還有香雪手中那只閃閃發(fā)光的小盒子。
她這才想到把它舉起來仔細端詳。她想,為什么坐了一路火車,竟沒有拿出來好好看看?現(xiàn)在,在皎潔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綠色的,盒蓋上有兩朵潔白的馬蹄蓮。她小心地把它打開,又學著同桌的樣子輕輕一拍盒蓋,“嗒”的一聲,它便合得嚴嚴實實。她又打開盒蓋,覺得應該立刻裝點東西進去。她叢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臉油的小盒放進去,又合上了蓋子。只有這時,她才覺得這鉛筆盒真屬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學時,她多么盼望她們會再三盤問她??!
她站了起來,忽然感到心里很滿意,風也柔和了許多。她發(fā)現(xiàn)月亮是這樣明凈。群山被月光籠罩著,像母親莊嚴、神圣的胸脯;那秋風吹干的一樹樹核桃葉,卷起來像一樹樹金鈴鐺。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著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來是這樣的!月亮原來是這樣的!核桃樹原來是這樣的!臺兒莊也一定會是“這樣的”。
(節(jié)選自鐵凝《哦,香雪》)文本三: 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濕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要問白洋淀有多少葦?shù)兀恢?;每年出多少葦子,不知道。只曉得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淀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淀周圍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子的長城。女人們,在場里院里編著席。編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漲滿,有無數(shù)的船只運輸銀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莊就全有了花紋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爭著買:“好席子,白洋淀席!”
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但是大門還沒關,丈夫還沒回來。
(節(jié)選自孫犁《荷花淀》)(1)下列對人物形象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一中的新媳婦有著笑而不語、美麗嫻靜的別樣韻致,“半晌”二字足見新婚被子的珍貴和情感上的不舍,也因此更見出人物形象的真實。
B.文本二中“淡綠色的,盒蓋上有兩朵潔白的馬蹄蓮”的自動鉛筆盒,象征著文化、知識、現(xiàn)代文明,體現(xiàn)了香雪對新生活的向往。
C.文本二寫到“她多么盼望她們會再三盤問她啊”,香雪端詳鉛筆盒之后,希望同伴們盤問,這是少女虛榮的表現(xiàn),也意味著純真而質樸的鄉(xiāng)村文化的失落。
D.文本三中“柔滑修長的葦眉子”“在她懷里跳躍著”,這兩句活畫出了水生嫂有著優(yōu)美的勞動姿態(tài)和嫻熟的編席手藝。
(2)下列對藝術特色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一,選文寫新媳婦的肖像、神態(tài)、動作以及“我”的解釋,但不寫新媳婦的語言目的是為了寫出新媳婦在貧寒中仍然保持著溫潤的美好。
B.文本二,作者通過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xiàn)了山村少女純真善良、潔白無瑕的心靈,洋溢著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
C.文本三,在皎潔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這兩個充滿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勞動場面詩化了。
D.文本一寫新媳婦的神態(tài)、文本二寫香雪的動作、文本三寫水生嫂的勞動場面,都有著清新的筆調、溫婉的用詞以及靈動的敘述節(jié)奏,勾勒了一幅“文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畫面。
(3)文本二中畫橫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大山、月亮、核桃樹原來是這樣的?!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
(4)三個文本都有著相近的風格,是“詩意小說”的典范。作家孫犁曾這樣評價《哦,香雪》:“這篇小說,從頭到尾都是詩。它所經(jīng)過的地方,也都是純凈的境界?!闭埬憬Y合選文,談談你對該評價的看法。組卷:40引用:7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共36分)(一)文言文閱讀(17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劉溫叟,字永齡,河南洛陽人。性重厚方正,動遵禮法。父岳,后唐太常卿。溫叟七歲能屬文,善楷隸。清泰中,為左拾遺。以母老乞歸就養(yǎng),改監(jiān)察御史。晉初,入為主客員外郎。少帝領開封尹,奏為巡官,命典文翰。少帝即位,拜刑部郎中,賜金紫。初,岳仕后唐,嘗居內署,至是溫叟復居斯任,時人榮之。
周初,遷禮部侍郎,知貢舉,得進士十六人。有譖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遷太子詹事。溫叟實無私,后數(shù)年,其被黜者相繼登第。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內艱,退居西洛,旋復本官。三年,兼判吏部銓。一日晚歸,由闕前,太祖方與中黃門數(shù)人偶登明德門西闕。前騶者潛知之,以白溫叟,溫叟令傳呼如常過闕。翌日請對,具言:“人主非時登樓,則近侍咸望恩宥,輦下諸軍亦希賞給。臣所以呵導而過者,欲示眾以陛下非時不登樓也。”太祖善之。
憲府舊例,月賞公用茶,中丞受錢一萬,公用不足則以贓罰物充,溫叟惡其名不取。開寶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貧,就賜器幣,數(shù)月卒,年六十三。太宗在晉邸,聞其清介,遣吏遺錢五百千,溫叟受之,貯廳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執(zhí)扇,所遣吏即送錢者,視西舍封識宛然,還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錢尚不用況他人乎昔日納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歲不啟封其苦節(jié)愈見命吏輦歸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論當世名節(jié)士,具道溫叟前事,太祖再三賞嘆。
雍熙初,子炤罷徐州觀察推官待選,以貧詣登聞求注官。及引對,太宗問誰氏子,炤以溫叟對。太宗愀然,召宰相語其事,且言當今大臣罕有其比。因問:“炤當?shù)煤喂??”宰相言:“免選以為厚恩?!钡墼唬骸?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其父有清操,錄其子登朝,庶足示勸。”擢炤太子右贊善大夫。溫叟子炳、燁并進士及第。
(選自《宋史?劉溫叟傳》,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太宗曰我\錢尚不用\況他人乎\昔日\納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歲不啟封\其苦節(jié)愈見
B.太宗曰我\錢尚不用\況他人乎\昔日納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歲不啟封\其苦節(jié)愈見
C.太宗曰\我錢尚不用\況他人乎\昔日\納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歲不啟封\其苦節(jié)愈見
D.太宗曰\我錢尚不用\況他人乎\昔日納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歲不啟封\其苦節(jié)愈見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乞歸,請求辭職回鄉(xiāng),請求交給。表示此類意義的詞還有“乞歸養(yǎng)”“乞骸骨”“致仕”“致政”“休政”等。
B.領,有兼任之意。古代表示兼職、代理官職的同義詞有“權”“兼”“攝”“遷”“署”等。
C.丁內艱,喪制名,凡子遭母喪或承重孫遭祖母喪。按照中國古代的制度,朝廷官員的父母親如若死去都需要回家居喪。
D.進士及第,科舉殿試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劉溫叟為人厚重方正,遵循禮法。他在任御史中丞時,因為母親去世,退居西洛,守喪完畢后恢復本官。他先后擔任過左拾遺、刑部郎中、御史中丞等官職。
B.劉溫叟清廉傳家,受到嘉獎。他的兒子被罷官待選,因家貧到朝廷請求審查勞績,皇帝因其父親的名譽而重新任用他。最終,其子炤被提拔為太子右贊善大夫。
C.劉溫叟清正廉潔,抵制腐敗。御史府的規(guī)矩,每月賞給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錢一萬,公用不足可以用追贓處罰的財物補充,劉溫叟厭惡臟罰之名,因而不取用。
D.劉溫叟正直無私,唯才是舉。他負責科舉時,被人誣陷,皇帝怒將其錄取進士中的十二人廢黜,他也因此被貶為太子詹事,從此以后被罷黜的人再不得錄用。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臣所以呵導而過者,欲示眾以陛下非時不登樓也。
②其父有清操,錄其子登朝,庶足示勸。組卷:0引用:1難度:0.5
(二)古詩閱讀(9分)
-
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下列對這兩首唐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客至》首聯(lián)寫“春水”“群鷗”,渲染居處之景的秀麗幽靜,“但見”透露出詩人些許寂寞之情。
B.《登高》頸聯(lián)對仗工整,意蘊豐富;其中“萬里”極寫距故鄉(xiāng)之遠,“百年”夸張多病時間之長。
C.《客至》語言質樸自然,如話家常;詩人選取富有情趣的生活細節(jié),表現(xiàn)主人待客的興味與心境。
D.《登高》語言慷慨激越,意境沉郁悲涼;前四句重在寫景,后四句重在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2)《客至》《登高》都寫到了酒,各表達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組卷:6引用:7難度:0.6
-
11.下面是學生們送給老師的一副對聯(lián),請將正確的詞語填在相應的橫線上。
共舞 同行 古今情懷 潤物無聲 中外精粹 護花有愛 事業(yè)和歡樂 夢想與精彩
上聯(lián):語傳
下聯(lián):文載組卷:9引用:2難度:0.6
四、作文(60分)
-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1919年5月4日,北京三千多名學生涌向街頭舉行示威游行,掀起了反帝愛國運動。
1958年,34歲的黃旭華“神秘失蹤”,從此,隱姓埋名近30年,為中國核潛艇奉獻一生,他說“此生屬于中國,此生無怨無悔”。
1987年,19歲的徐立平在見識點火試驗后下決心規(guī)避風險,不斷勤學苦練,終成“雕刻火藥的大國工匠”。
2007年,25歲的趙立杰選擇了當一名飛行員,為了夢想,他苦練英語,勇闖難關,最終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機長。
2016年8月21日,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歷經(jīng)坎坷,12年后再次奪冠,這些姑娘平均年齡24歲。
一代代青年人為人生勤學苦練,為夢想執(zhí)著奮斗,為國家前赴后繼,留下了一段段歷久彌新的青春記憶,樹起了一座座功勛卓著的青春豐碑。
以上材料觸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議論文,表達你的理解和感悟。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2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