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第1單元 工具和機械》2018年單元測試卷(1)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題

  • 1.機械是能使我們
     
    或方便的裝置。像剪子、釘錘等構造簡單的機械又叫
     
    。

    組卷:0引用:3難度:0.8
  • 2.升國旗時用到了
     
    滑輪;塔吊上的吊鉤運用了
     
    滑輪?;喗M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相結合,用起來既能
     
    ,又能
     
    。

    組卷:1引用:4難度:0.7
  • 3.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他說這句話的依據(jù)是
     
    機械的科學原理。生活中很多工具用到了杠桿原理,如
     
    。

    組卷:3引用:5難度:0.8
  • 4.像螺絲刀這樣,由一個較大的“輪”與一個較小的“軸”組合在一起的簡單機械叫做
     
    。該機械在
     
    上用力可以省力。

    組卷:2引用:3難度:0.8
  • 5.工人利用木板把油桶滾到貨車上,運用的是
     
    原理;螺絲上的螺紋也用了該機械原理,螺紋越緊密,越
     
    。

    組卷:6引用:5難度:0.8
  • 6.自行車通過
     
     
    把我們腳蹬的力量傳遞到車輪上。大齒輪32個齒,小齒輪16個齒,大齒輪轉(zhuǎn)一圈,小齒輪轉(zhuǎn)
     
    圈。

    組卷:9引用:3難度:0.8

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 7.杠桿不僅可以省力,還可以改變用力方向。
     
    (判斷對錯)

    組卷:2引用:5難度:0.8

四、分析生活中的簡單機械

  • 20.填寫下列工具中利用了哪些機械原理。

    組卷:0引用:2難度:0.8

五、實踐探究

  • 21.小明為了研究杠桿的工作原理,利用杠桿尺進行實驗,在杠桿尺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記錄了以下數(shù)據(jù),請根據(jù)小明的記錄完成分析。
        左邊(阻力點)情況     右邊(用力點)情況   用力情況
    鉤碼數(shù)(個) 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格) 鉤碼數(shù)(個) 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格) A.省力
    B.費力
    C.不省力也不費力。
        2     4     4     2
     
        5     2     2     5
     
        3     3     3     3
     
    (1)請在表格內(nèi)填寫用力情況。
    (2)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3)當小明在左邊4格處掛3個鉤碼,請問在右邊如何掛鉤碼,杠桿能保持平衡?(至少寫出3種方案)
     

    組卷:12引用:5難度:0.8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