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第7課 兼愛》2021年同步練習(xí)卷(11)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13引用:3難度:0.9 -
2.下列選項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組卷:81引用:16難度:0.8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游翠微峰記
(清)惲敬 自寧都西郭外北望群山,有虎而踞者,二峰若相負(fù),北峰為翠微峰,易堂九子講學(xué)之所也。
背郭十里,陟山西折而北,過前所望虎而踞之南峰,有崖復(fù)北,有巖夾磴而上,西折有岡,岡之西為金精洞,北即翠微峰。循岡行,有石門木闔,背扃之,仰視絕壁而已。岡之東望果盒山,有樓閣,于是欲返游果盒山,而闔為從游所排,遂游焉。
過石門,有南北崖,相去以尺數(shù),倚立俯仰相隱閉。北崖為磴以登,級三十有六,道絕,植梯級十有六以出于穴,有木構(gòu)少息,為第一巢。復(fù)登為梯磴之級二十有八,有巢隘于前,巢不可息,為第二巢。級十有七為第三巢。級八十有三為第四巢,皆可息。至此始出崖。日杲杲然射諸峰,峰如相蕩矣。復(fù)得磴八十有三,有坪為易堂,已毀廢。其北有屋,魏氏居之,其旁后無他道,復(fù)循故道而下。
魏氏之先為避亂計,故鑿山無左右折,上下皆懸身,以難其登,登山極勞弊,無游覽之勝。然九子窮居是山,能各有所守,不欺其志,是則不可沒者。九子:寧都魏際瑞、際瑞弟禧及禮、李騰蛟、邱維屏、彭任、曾燦、南昌林時益、彭士望。唯際瑞為本朝招吳三桂賊將韓大任被難焉。
(原文有刪改)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錯誤的一項是( ?。?/h2>組卷:8引用:4難度:0.6 -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與友人論門人書
顧炎武 伏承來教,勤勤懇懇,閔其年之衰暮,而悼其學(xué)之無傳,其為意甚盛。然欲使之效曩者二三先生,招門徒,立名譽(yù),以光顯于世,則私心有所不愿也。若乃西漢之傳經(jīng),弟子常千余人,而位高者至公卿,下者亦為博士,以名其學(xué),可不謂榮歟?而班史乃斷之曰:“蓋祿利之路然也?!惫室苑蜃又T人且學(xué)干祿。子曰:“三年學(xué),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倍鴽r于今日乎?
今之為祿利者,其無藉于經(jīng)術(shù)也審矣。窮年所習(xí),不過應(yīng)試之文,而問以本經(jīng),猶茫然不知為何語,蓋舉唐以來帖括①之淺而又廢之,其無意于學(xué)也,傳之非一世矣。矧納貲之例行,而目不識字者,可為郡邑博士;惟貧而不能徙業(yè)者,百人之中尚有一二。讀書而又皆躁競之徒,欲速成以名于世。語之以五經(jīng)則不愿學(xué),語之以白沙、陽明之語錄則欣然矣,以其襲而取之易也。其中小有才華者頗好為詩,而今日之詩,亦可以不學(xué)而作。吾行天下,見詩與語錄之刻,堆幾積案,殆于“瓦釜雷鳴”,而叩以二《南》《雅》《頌》之義,不能說也。于此時而將行吾之道,其誰從之!“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若徇眾人之好,而自貶其學(xué),以來天下之人,而廣其名譽(yù),則是枉道以從人,而我亦將有所不暇。惟是斯道之在天下,必有時而興,而君子之教人,有私淑艾者,雖去之百世而猶若同堂也。所著《日知錄》三十余卷,平生之志與業(yè)皆在其中,惟多寫數(shù)本以貽之同好,庶不為惡其害己者之所去,而有王者起,得以酌取焉,其亦可以畢區(qū)區(qū)之愿矣。
夫道之污隆,各以其時,若為己而不求名,則無不可以自勉。鄙哉!硁硁所以異于今之先生者如此,高明何以教之?
(原文有刪改)(注)①帖括:唐制,明經(jīng)科以帖經(jīng)試士。把經(jīng)文貼去若干字,令應(yīng)試者作答。后考生因帖經(jīng)難記,乃總括經(jīng)文編成歌訣,便于記誦應(yīng)對,稱“帖括”。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h2>組卷:10引用:4難度:0.7 -
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別弟文
(清)施補(bǔ)華 光緒八年十月,施子之弟,自喀什噶爾還湖州,施子飲之以酒,告之曰:吾家故寒敝也。今日之所有,已為異數(shù)矣。夫巨富中落,而余千金之產(chǎn),愀然不可為生。貧人得十金以為資本,則左宜右有①。所處之勢異,所操之術(shù)殊也。此行歸資之外,贏數(shù)百金,豈非貧人之雄乎?以此坐市上權(quán)量百貨,賤人貴出,逐什一之利,終歲之所獲,足以贍妻子,營心與力,非所恥也,賢于為官者奪民以肥己。
吾憶道光二十又九年,吾父棄養(yǎng),吾年十五歲,爾年九歲,家無一笥衣,一貫錢。租屋而居,月償其值,歲又大兇,米價十倍。吾母晨起坐絡(luò)絲,率至夜半,得錢一百,糴米作粥,雜以菜根豆屑,母子乃得半飽。一日不絡(luò)絲,即忍饑清坐。人有問之,則曰已食畢矣。吾痛母氏之勤,涕泣自奮,讀書不熟,至嚙其指,血斑斑灑書本。爾亦拾薪擔(dān)水,任炊爨,暇坐母側(cè),亦學(xué)絡(luò)絲。姻連族黨,恐其開口假貸,不敢至吾門,母氏亦戒勿往來,慮為所厭。甚者議先大夫好施與,勿為子孫計,至有今日。尤笑吾讀書,謂渠謀食不暇,尚想作秀才,取餓之道也。當(dāng)是時,視鄰里之有父而溫飽者,如天上人。爾年雖小,不應(yīng)忘之。
其后門戶稍立。咸豐十年,寇亂又作,吾隨趙忠節(jié)公守城。至同治元年,城中糧盡,全家啖馬肉,并煮牛羊之革佐之。五月城破,吾負(fù)母而逃,掘野菜充饑,母子十月身無寸棉。爾為賊掠幾死,脫走至家,形色非人,疾病瘡痏,相替而作,其饑寒視道光之末,而顛危憂恐過之。管仲告齊桓曰:愿君勿忘在莒②,臣亦念堂阜③之囚。故爾與他人較,則誠不足,以一身先后自較,爾亦苦盡之甘,否極之泰矣。
老氏有言,知足不辱,以今日為過望則樂。猶有奢望,則辱在其后。吾在軍中,不無多費,然每對盛饌,念先人未及食也,每御華服,念先人未及衣也,甘在口,適在體,而痛在心,祿養(yǎng)既不逮,得立功名天壤間,使姓字不朽,先人而有知,含笑地下矣。蹉跎中歲,此志不衰,至于富貴之樂,不能享亦不忍享也。
(原文有刪改)(注)①左宜右有:干什么都得心應(yīng)手、順利,猶言“左右逢源”。②莒: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東省莒縣一帶。③堂阜:齊國地名,在今山東省蒙陰縣西北。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組卷:5引用:3難度:0.7 -
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上池州李使君①書
杜 牧 仆與足下齒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達(dá)堅明,心正而氣和,飾以溫慎,故處世顯明無罪悔。(仆)在京城間,家事人事,終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懷以自曉,自然不敢以輩流間期足下也。
去歲乞假,自江、漢間歸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為義,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果為不繆②,私自喜賀,足下果不負(fù)天所付與、仆所期向,二者所以為喜且自賀也,幸甚,幸甚。仆不足道,雖能為學(xué),亦無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時,真可惜也。向者所謂俊達(dá)堅明,心正而氣和,飾以溫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無為吏之苦,此時之可惜也。仆以為天資足下有異日名聲,跡業(yè)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為不幸,何者?以其書具而事多也。今之言者必曰:“使圣人微旨不傳,乃鄭玄③輩為注解之罪?!逼陀^其所解釋,明白完具,雖圣人復(fù)生,必挈置數(shù)子坐于游、夏之位。若使玄輩解釋不足為師,要得圣人復(fù)生,如周公、夫子親授微旨,然后為學(xué)。是則圣人不生,終不為學(xué);假使圣人復(fù)生,即亦隨而猾之矣。此則不學(xué)之徒,好出大言,欺亂常人耳。自漢已降,其有國者成敗廢興,事業(yè)蹤跡,一二億萬,青黃白黑,據(jù)實控有,皆可圖畫,考其來由,裁其短長,十得四五,足以應(yīng)當(dāng)時之務(wù)矣。不似古人窮天鑿玄,躡于無蹤,算于忽微,然后能為學(xué)也。故曰,生百代之下,未必為不幸也。
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贝四穗S所見聞,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楚王問萍實④,對曰:“吾往年聞童謠而知之。”此乃以童子為師耳。參之于上古,復(fù)酌于見聞,乃能為圣人也。諸葛孔明曰:“諸公讀書,乃欲為博士耳。”此乃蓋滯于所見,不知適變,名為腐儒,亦學(xué)者之一病。
仆自元和已來,以至今日,其所見聞名公才人之所論討,典刑制度,征伐叛亂,考其當(dāng)時,參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為一家事業(yè)矣。但隨見隨忘,隨聞隨廢,輕目重耳之過,此亦學(xué)者之一病也。如足下天與之性,萬萬與仆相遠(yuǎn)。仆自知頑滯,不能苦心為學(xué),假使能學(xué)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懇懇欲成足下之美,異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無過失而已。自古未有不學(xué)而能垂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
(選自《樊川文集》,有刪節(jié))(注)①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時任池州刺史。②繆:通“謬”。③鄭玄:字康成,東漢人,師從馬融,遍注五經(jīng),為古文經(jīng)學(xué)大家。④萍實:南方池澤中常生蓬草的果實。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h2>組卷:5引用:3難度:0.7
二、文言文閱讀
-
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子墨子言曰:“譬若欲眾其國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將富之,貴之,敬之,譽(yù)之,然后國之善射御之士,將可得而眾也。況又有賢良之士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shù)者乎,此固國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貴之,敬之,譽(yù)之,然后國之良士,亦將可得而眾也?!?br /> 是故古者圣王之為政也,言曰:“不義不富,不義不貴,不義不親,不義不近?!笔且試毁F人聞之,皆退而謀曰:“始我所特者,富貴也,今上舉義不辟貧賤,然則我不可不為義?!?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2">親者聞之,亦退而謀曰:“始我所恃者親也,今上舉義不辟疏,然則我不可不為義?!?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2">近者聞之,亦退而謀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舉義不辟遠(yuǎn),然則我不可不為義?!?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2">遠(yuǎn)者聞之,亦退而謀曰:“我始以遠(yuǎn)為無恃,今上舉義不辟遠(yuǎn),然則我不可不為義。”逮至遠(yuǎn)鄙郊外之臣,門庭庶子,國中之眾、四鄙之萌人聞之,皆競為義。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術(shù)也。譬之富者有高墻深宮,墻立既,謹(jǐn)上為鑿一門,有盜人入,闔其自入而求之,盜其無自出。是其故何也?則上得要也。
“故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雖在農(nóng)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之以事斷予之念,曰:爵位不高則民弗敬,蓄祿不厚則民不信,政令不斷則民不畏,舉三者授之賢者,非為賢賜也,欲其事之成。故當(dāng)是時,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勞殿賞,量功而分祿。故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舉公義,辟私怨,此若言之謂也。故古者堯舉舜于服澤之陽,授之政,天下平;禹舉益于陰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湯舉伊尹于庖廚之中,授之政,其謀得;文王舉閎天泰顛于置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當(dāng)是時,雖在于厚祿尊位之臣,莫不敬懼而施,雖在農(nóng)與工肆之人,莫不競勸而尚意。故士者所以為輔相承嗣也。故得士則謀不困,體不勞,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惡不生,則由得士也。”
(選自《墨子?尚賢上》,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故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雖在農(nóng)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之以事/斷予之令
B.故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雖在農(nóng)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之以事/斷予之令
C.故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雖在農(nóng)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之以事/斷予之令
D.故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雖在農(nóng)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之以事/斷予之令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親者,指與君主關(guān)系親密的人;近者,指在左右侍奉君主的人;遠(yuǎn)者,指關(guān)系疏遠(yuǎn),不在君主身邊的人。
B.國,指諸侯國;郊,指都城外百里以內(nèi)的地方;遠(yuǎn)鄙,指遠(yuǎn)方邊邑;四鄙之萌人,指生活在邊境的百姓。
C.九州,古代中國劃分的九個大區(qū),歷來說法不一,有《禹貢》九州、《爾雅》九州、《周禮》九州等,后用作中國的代稱。
D.爵位,周代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襲罔替,封地均稱國,各諸侯國內(nèi)亦置卿、大夫、士等。
(3)下列有關(guān)選文內(nèi)容的分析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墨子認(rèn)為,對國家的賢良之士要“富之,貴之,敬之,譽(yù)之”,這樣以后,才能吸引更多的賢良之士參與國家的管理。
B.墨子所說的“賢良之士”即“國之善射御之士”,墨子希望通過“富之,貴之,敬之,譽(yù)之”等手段來發(fā)掘人才。
C.墨子指出了富貴者、親者、近者、遠(yuǎn)者等人不得不為義的情形,突出了君主“尚賢事能”的重要影響及意義。
D.墨子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運用了一連串的類比,如文章第二段以修墻筑門作比,生動闡明了治理國家的有效方法。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舉三者授之賢者,非為賢賜也,欲其事之成。
②故士者所以為輔相承嗣也。
(5)第三段中,墨子舉“堯”“禹”“湯”等人的例子是為了論證什么?組卷:30引用:14難度:0.4
二、文言文閱讀
-
2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杏花書屋記
歸有光 杏花書屋,余友周孺允所構(gòu)讀書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巖公為御史,謫沅、湘時,嘗夢居一室,室旁杏花爛漫,諸子讀書其間,聲瑯然出戶外。嘉靖初,起官陟憲使,乃從故居遷縣之東門,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謂允曰:“他日當(dāng)建一室,名之為杏花書屋,以志吾夢云。”
公后遷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歸而沒于金陵。孺允兄弟數(shù)見侵侮,不免有風(fēng)雨飄搖之患。如是數(shù)年,始獲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園中構(gòu)屋五楹,貯書萬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間,周環(huán)藝以花果竹木。方春時,杏花粲發(fā),恍如公昔年夢中矣。而回思洞庭木葉①、芳洲杜若②之間,可謂覺之所見者妄而夢之所為者實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進(jìn)士科,士方登第時,則長安杏花盛開,故杏園之宴,以為盛事。今世試進(jìn)士,亦當(dāng)杏花時,而士之得第,多以夢見此花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榮名者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間關(guān)嶺海十馀年,所謂鐵石心腸,于富貴之念灰滅盡矣;乃復(fù)以科名望其子孫。蓋古昔君子,愛其國家,不獨盡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猶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無窮也。夫公之所以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歿曾幾何時向之所與同進(jìn)者一時富貴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雖蠖屈于時,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諸孫皆秀發(fā),可以知《詩》《書》之澤也?!对姟吩唬骸白越褚允?,歲其有,君子有谷,貽孫子。于胥樂兮!”吾于周氏見之矣!
注:①洞庭木葉:語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雹诜贾薅湃簦赫Z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br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起官陟憲使 陟:提拔,升遷 B.孺允葺公所居堂 葺:修補(bǔ)房屋 C.揭之楣間 揭:張貼、懸掛 D.余友周孺允所構(gòu)讀書之室也 構(gòu):購買
A.公指其后隙地謂允曰/其孰能譏之乎
B.夫公之所以用心者如此/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C.以公所命名/與四人擁火以入
D.不及歸而沒于金陵/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友人的父親玉巖公正直的一組是
①他日當(dāng)建一室,名之為杏花書屋,以志吾夢云
②公以言事忤犯天子,謫嶺南十余年
③此世俗不忘于榮名者為然
④所謂鐵石心腸,于富貴之念灰滅盡矣
⑤乃復(fù)以科名望求其子孫
⑥而諸孫皆秀發(fā),可以知《詩》《書》之恩澤也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4)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今去公之歿/曾幾何時/向之所與同進(jìn)者/-時富貴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
B.今去公之歿/曾幾何時/向之所與/同進(jìn)者一時富貴/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
C.今去公之歿/曾幾何時/向之所與同進(jìn)者/一時富貴/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
D.今去公之歿/曾幾何時/向之所與/同進(jìn)者一時富貴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
(5)下列關(guān)于本文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一、二段先敘述杏花書屋的建造由來,再敘述書屋主人周孺允的仕宦經(jīng)歷,并描寫書屋建造情況和環(huán)境景物,然后抒發(fā)作者“覺之所見者妄,而夢之所為者實”的感慨。
B.第三段由杏花書屋的名字聯(lián)想到唐代進(jìn)士及第之后的杏園之宴的盛況,并指出玉巖公“于富貴之念灰滅盡矣”,但仍有期望子孫后代有功于國家的思想。
C.作者贊美玉巖公敢于直言,不怕觸怒皇帝,是有氣節(jié)的表現(xiàn);他身處逆境而不心灰意冷,受到打擊而能寄希望于未來,是心胸開闊、意志堅定的表現(xiàn)。
D.最后一段作者指出玉巖公昔日的同進(jìn)者,“一時富貴翕赫”,然而“其后有不知所在者”,與周氏父子的道德風(fēng)范是不能同日而語的,最后祝周氏子孫秀發(fā)。
(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他日當(dāng)建一室,名之為杏花書屋,以志吾夢云。
②孺允兄弟數(shù)見侵侮,不免有風(fēng)雨飄搖之患。
③蓋古昔君子,愛其國家,不獨盡瘁其躬而己。組卷:13引用:5難度:0.6 -
23.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①,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②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③,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已。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
大叔又收貳以為已邑,至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惫唬骸安涣x不暱④,厚將崩?!?br />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奔榷谥}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xiàn)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惫唬骸盃栍心高z,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⑤!”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对姟吩唬骸⒆硬粎T,永錫爾類?!涫侵^乎?”
(選自《左傳?鄭伯克段于鄢》,有刪改)【注】①寤生:逆生。指胎兒出生時腳先出,即難產(chǎn)。②佗:通“他”,別的。③雉:古代度量名稱,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④不義不暱(nì):對君不義,對兄不親。⑤洩洩(yì yì):快樂的樣子。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B.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C.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冀/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D.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來比喻,由此,從周代開始稱帝王的死為“崩”,文中即此意。
B.乘,在文中的意思是兵車,古時四馬一車為一乘,如“千乘之國”中的“乘”即此意。
C.黃泉,打泉井至深時水呈黃色,又因人死后埋于地下,故古人以地極深處黃泉地帶為人死后居住的地下世界。
D.小人,多指品行不端,做搬弄是非、挑撥離間之類壞事的人;有時也用在臣子對君王或晚輩對長輩說話時,指說話人自己。文中的“小人”為后一個意思。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莊公出生時難產(chǎn),使其母姜氏受到驚嚇,因此姜氏不喜歡他,而喜歡另一個兒子共叔段,并篡位未遂,但最后莊公包容了姜氏的過錯,母子和好如初。
B.共叔段身為“京城大叔”,貪得無厭,修治城郭,集結(jié)兵力,修守戰(zhàn)備,企圖偷襲鄭都,多行不義,結(jié)果眾叛親離,落荒而逃。
C.莊公采取“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滿足其弟共叔段部分欲望,置其于不仁不義之地,說明莊公老謀深算。
D.莊公粉碎共叔段的陰謀后,發(fā)誓有生之年不再與其母相見,但后來“闕地及泉,隧而相見”,說明莊公有婦人之仁。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②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組卷:11引用:9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