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浙江省杭州市錢塘聯(lián)盟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0/17 1:0:1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材料一:
身著深藍色的整潔工裝,犀利的目光緊盯著旋轉的零件,一雙大手飛快旋轉著車床搖把,進刀、車削、退刀一氣呵成,他就是從一個“毛頭小子”,成長為一名掌握精湛加工工裝工具技能的高級技師洪家光。
發(fā)動機是飛機的心臟,航空發(fā)動機被譽為現(xiàn)代工業(yè)“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洪家光團隊加工的是用于航空發(fā)動機制造的工裝工具產(chǎn)品,這些工具主要用來加工航空發(fā)動機的零部件。發(fā)動機用的零件精度要求非常高,洪家光對每一個微小尺寸都追求精益求精。他一次次觀察記錄,并比對調整。
一次,在加工修正金剛石滾輪工具時,掌握此項技術的師傅生病住院,洪家光主動承擔起任務。為了提高工具加工精度,他在當時的車床無法滿足加工要求的情況下,開始一項項改進,減小托盤與操作臺的間隙,改造傳動機構中齒輪間咬合的緊密程度。原有的刀臺抗震性不強,他就重做刀臺;小托盤與下面的托盤有間隙,他就想辦法將小托盤固定……4年多里,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嘗試,洪家光最終研發(fā)出一套用于打磨葉片砂輪的滾輪工具。這一砂輪工具被葉片加工廠使用后,加工葉片的質量得到明顯提升。
從1998年參加工作至今,洪家光先后跟隨多位師傅,他們教導的工匠精神,深深地印刻在洪家光心中。跟著付百森師傅學習的經(jīng)歷讓他記憶猶新。
“年輕人都愿意跟老師傅學,眼前這個師傅這么年輕,技術經(jīng)驗能豐富嗎?”洪家光剛見到付師傅時有點失落。付師傅卻讓洪家光在旁邊看。
只見付師傅把零件安裝、調整、夾緊,左手啟動機床,右手快速移動機床拖板。緊接著,他的雙手就在機床上操縱著機床上的手柄,加工零件。麻利的動作,像電腦控制的機械手。
付師傅加工完說:“小洪,你測量一下各部分尺寸精度,再按照這個標準加工零件。”洪家光測量后發(fā)現(xiàn)公差微乎其微。他心想,這水平太高了,這可是純手工!
到洪家光加工時,他滿頭大汗地忙活了十幾分鐘,發(fā)現(xiàn)自己的水平與實際要求差距很大。
付師傅語重心長地說:“光有技校學的知識是不夠的,機械加工的實際技術深奧著呢,雄心壯志代替不了真才實學。當高水平的工人,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容易,你得從一點一滴做起。”那一刻,洪家光決心從頭學,一切從零開始。
如今,洪家光先后完成200多項工裝工具技術革新,解決300多個工裝工具技術難題。他與團隊成員研制的“航空發(fā)動機葉片滾輪精密磨削技術”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以他名字命名的“洪家光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和“洪家光技能大師工作站”承擔起了“傳幫帶、提技能”的職責。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他說:“要扎根崗位,秉承獻身航天事業(yè)的擔當與責任?!蔽磥恚麑⒗^續(xù)以精湛的技藝打造國之重器,為科研生產(chǎn)砥礪前行。
(摘編自《洪家光:以心“鑄心”的大國工匠》) 材料二:
國產(chǎn)大飛機C919成功研發(fā)下線,打破了國外公司對大飛機產(chǎn)業(yè)的壟斷,給我國航空產(chǎn)業(yè)乃至高端制造業(yè)帶來深遠影響。高鐵通車里程位居世界第一,贏得國內外一片驚贊;C919大飛機試飛成功,民航之花含苞待放;家電產(chǎn)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wěn)腳跟,并大步走出國門……近年來,“中國制造”不斷提升產(chǎn)品品質,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消費者認可。在此過程中,一大批大國工匠以及他們身上的工匠精神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在我國幾千年文明史中,工匠精神源遠流長,“巧奪天工”“匠心獨運”“技近乎道”等典故都是對這種精神的高度概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工人階級不斷為工匠精神注入新的內涵。也正是在工匠精神的激勵下,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口、中國核電等,成為一張張讓國人引以為傲的“中國名片”。
我國經(jīng)濟已從高速增長階段邁向高質量發(fā)展階段,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講究生活品質。這對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經(jīng)濟發(fā)展方面需要重視產(chǎn)品品質,醫(yī)療、教育、文化等社會服務領域同樣需要精益求精,這樣才可能提供更加豐富更能滿足群眾期待的高品質產(chǎn)品和服務。因此,必須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矢志創(chuàng)新,戒除浮躁,為“中國制造”提供堅強支撐。
弘揚工匠精神,需要政府部門、廣大企業(yè)和每一名社會成員共同營造有利于創(chuàng)造精品的“土壤”。如今,“工匠精神”已經(jīng)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社會各界對其廣泛討論并達成普遍共識……一個有利于弘揚工匠精神、推動制造業(yè)品質革命、實現(xiàn)經(jīng)濟高質量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已經(jīng)形成,制造強國建設目標必將實現(xiàn)。
(摘編自馬洪超《工匠精神支撐“中國制造”》)(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用較多筆墨寫付師傅的動作,既刻畫了付師傅的人物形象,還與前文洪家光的失落心理形成對比。
B.我國經(jīng)濟社會不斷發(fā)展要求我們要重視產(chǎn)品品質,這樣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提高產(chǎn)品品質和服務的要求。
C.新聞標題注重體現(xiàn)價值性信息,材料一標題既寫出了洪家光的身份,又生動形象地點明了他的工作內容。
D.材料二首先列舉近年來我國取得的成就,引出話題,接著從歷史發(fā)展和現(xiàn)實需要兩個方面論證文章觀點。
(2)根據(jù)材料二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選取了多個標志性事件,彰顯了中國取得的重大成就,也為論證科技的重要性這一中心論點提供了論據(jù)。
B.一大批大國工匠以及他們身上的工匠精神在工作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所以“中國制造”受到越來越多國內外消費者的認可。
C.“巧奪天工”“技近乎道”“大慶精神”等典故體現(xiàn)了古代的匠人精神,可見工匠精神是中國人一直追求的。
D.現(xiàn)今為適應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更高要求,我國諸多行業(yè)都需要摒棄功利和浮躁之風,沉下心來做一名“工匠”。
(3)下列事例不能用來論證材料觀點的一項是
A.一線技術工人潘從明練就一項獨門絕技,在渾濁的液體中僅用一雙眼睛就能甄別和捕捉那些若隱若現(xiàn)的稀有貴金屬。
B.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王樹軍歷經(jīng)數(shù)年攻克的進口高精加工中心光柵尺氣密保護設計缺陷的難題,填補了國內空白。
C.優(yōu)秀碩士畢業(yè)生黃文秀在就業(yè)時,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xiāng),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
D.無錫國家電網(wǎng)的一線技工何光華率領團隊攻克“高落差高壓電纜線路無損施工技術”,解決了電纜檢測的行業(yè)難題。
(4)結合材料內容分析,我們該如何傳承和弘揚工匠精神?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圍繞“工匠精神”展開報道,但在選材和表達方式上有所不同,請結合材料加以分析。組卷:5引用:1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春風十里 早春的江南,仿佛是在一夜之間蘇醒的。
一場淅淅瀝瀝的春雨之后,路旁的小草悄悄地從松軟的泥土中探出頭來,在輕風中搖曳著嫩綠的身姿。
古老的旴江也在春風中醒來了,清澈的江水歡快地奔流,碧波柔柔地蕩漾著,如錦緞一般泛起粼粼的光澤。烏黑光亮的魚兒在水底悠閑地游動,偶爾浮上水面,像促狹而活潑的孩子,調皮地吐出一串串晶瑩的水泡。
那天清晨,天剛蒙蒙亮,江面上霧氣彌漫。旴江南岸的青石碼頭上,靜靜地停泊著一艘舳艫木船。船上坐了不少人,有挑擔的農(nóng)夫、行旅的客商,也有書生模樣的年輕人。船帆已經(jīng)高高地揚起,似乎隨時就要離岸而發(fā),船夫卻還立在船頭,朝著岸邊的官道不停地張望。有人不耐煩地催促船夫趕緊開船,船夫卻不搭理,兀自等待著。
遠遠的,從霧蒙蒙的小道深處,一前一后走來了兩個年輕人,身材清瘦而頎長,穿著青布的長衫,頭戴方巾,背著行囊,腳步輕快而急促。走在前面的那個更年輕,眉宇英俊,略帶幾分稚氣,他一路小跑,一個箭步躍上了船頭,有一點掩藏不住的興奮。后面那個年長些,也更沉穩(wěn),他步履從容,卻毫不遲緩,緊跟著上了船。
“哦,原來是在等曾知縣的兩位公子?。 薄皟晌还舆@是要去進京趕考吧?”“公子滿腹經(jīng)綸,肯定高中??!”船上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紛紛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這兩位公子,年輕的那位便是曾鞏,同行的是他的兄長,名叫曾曄。兩人此行正是從家鄉(xiāng)南豐出發(fā),進京去趕考的。當時,他們的父親曾易站在離南豐不遠的信州玉山縣任知縣。兩兄弟年輕英俊,人品純良,寫得一手好文章,在當?shù)刈匀皇切∮忻麣狻?br /> 一陣風吹來,船帆鼓鼓囊囊的,在桅桿上呼呼作響。船夫解開纜繩,使足氣力一篙撐去,大船便離了岸,在寬闊的旴江水中揚帆起航了。
旴江是南豐人的母親河。它位于江西省東部,發(fā)源于廣昌縣境內。在武夷山脈西麓的崇山峻嶺中,有一座名叫血木嶺的山峰。最高處的靈華峰海拔近千米,山上怪石嶙峋,且多罅隙,泉水從山石中噴涌而出,匯成山澗小溪,一路奔流——那溪流便是旴江的源頭。
那澄凈舒緩的江水,是江西人生命的源頭,是家,是童年,是夢里的記憶,是靈魂的故鄉(xiāng),也是最初和最終,是根脈和歸宿。
因此,關于曾鞏的故事,就讓我們從旴江開始吧。
那個霧蒙蒙的春天的清晨,是在公元1036年,宋仁宗景祐三年。那一年,曾鞏18歲。
頭一年秋天,曾鞏以優(yōu)異的成績通過了州試,此番正要去京城汴梁參加禮部舉行的省試。這是他第一次赴考,也是他第一次進京。兄長曾曄比他大10歲,之前參加過兩次科舉,都落敗而歸,已經(jīng)沒有了當初的自信和雄心。曾鞏不一樣,他是有理想的,而且也正是不畏天高地厚立下雄心壯志的年紀。未知的人生和前途,在他眼里如同這順流而下的旴江水一樣,在春風中一日千里,生機蓬勃。
船艙內逼仄窄小,舉止局促,不免有點氣悶。曾曄性格外向,喜交談,遇上熟悉的同鄉(xiāng)和學友,便侃侃而談。曾鞏性情內斂,生來好靜,在艙內呆得枯燥,便獨自走到了艙外。他立于船頭,極目遠眺,只見江面上煙水蒼茫,兩岸的稻田、菜地、果園、樹林一片綠油油的。更遠處,水的盡頭,是連綿起伏的群山。曾鞏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出生在江西南豐曾氏家族,曾家秉承儒圣血脈,數(shù)代為官,詩禮傳家。
曾鞏自幼機警聰慧,特別喜歡讀書,而且記性好,過目不忘,“讀書百數(shù)千言,一覽輒誦”。他五六歲時就開始讀書,不僅讀詩詞歌賦,還讀古文,通讀了《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儒學經(jīng)義,對司馬遷、韓愈等名家的文章尤其喜愛。那些深刻而樸素的儒家理論如同一塊堅定的磐石,奠定了他人生的思想基礎。少年時代,他就以文辭名聞四方。12歲時能寫策論文章,曾試作“六論”,“援筆而成,辭甚偉”?!傲摗敝傅氖撬未婆e考試中的六道論題,題目一般出自九經(jīng)、諸子百家、十七史及其傳釋中,“以五通為過焉”。也就是說,他12歲時應答科考卷,落筆即成,且用詞偉麗,氣勢不凡。15歲時,曾寫下《上李連州書》,見解獨到,章法謹嚴,很快就傳誦開來,在鄉(xiāng)里傳為佳話。
按照宋代的風俗,男子在15至25歲之間,“能通《孝經(jīng)》《論語》,粗知禮義之方”,即可舉行“冠禮”,也就是成人禮。此次進京參加科考,臨行前,父親鄭重其事地請家族長輩為曾鞏舉行了“冠禮”。儀禮雖然簡單,卻讓曾鞏的肩頭沉甸甸的,他常常會好端端地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冠禮之后,父親為他取字“子固”,既與其名“鞏”相關,又與遠祖曾皙的字“子晳”、曾參的字“子輿”遙相呼應,寄托著家族長輩對曾鞏的厚望。
“子固啊子固,你可千萬不要辜負了這個名字??!”曾鞏在心中默默地對自己說。他感覺體內有某種東西,像春天的小草一樣,正在血脈中蠢蠢欲動,似乎隨時會吐出嫩綠的新芽來?;蛟S,是那生命深處的儒圣的基因,正穿過一千多年的滄桑歲月,奔向他的人生。
曾鞏兀自激動起來,他隱隱約約意識到,冥冥中有一種使命,歷史性地落在了他的肩上。
春風十里,風光正好。大船一路順風順水,不幾日就到了鄱陽湖,入了長江。江面更開闊了,江水奔涌不止,驚濤拍岸,曾鞏的內心也隨之開闊起來。他迎風而立,暗暗立下了人生的志向。在茫茫長江的濤聲中,他年輕的心靈,為之風聲激蕩,為之澎湃起伏,為之躊躇滿志。
因為,他的人生志向,不是做大官,不是發(fā)大財,而是成為圣賢!
(選自徐徐《一代醇儒話曾鞏》第一章,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旴江是南豐人的母親河,也是曾鞏最初為夢想出發(fā)的地方和最終靈魂的故鄉(xiāng)。
B.文章通過曾鞏和其兄長曾曄的強烈對比,突出曾鞏有自己人生的理想和雄心壯志。
C.關于曾鞏家族和曾鞏童年、少年時的插敘,介紹了曾鞏的家世影響和少年才情,也呼應了他的人生志向。
D.冠禮是古代男子成年的標志,曾鞏父親在他進京科考前為他舉行冠禮,寄托著對他的殷殷期望。
(2)關于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賞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承接上文父親給他取名字的用意——既與其名“鞏”相關,又和曾皙、曾參的字呼應,使文章內容更緊密連貫。
B.把曾鞏心中的動力比喻成春天的小草,動力推動他前進,正如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刻畫了曾鞏勤勉、堅定的形象。
C.語言鮮活生動,“蠢蠢欲動”“吐出嫩綠的新芽”等寫出曾鞏對未來充滿希望,擁有著青春的朝氣。
D.“體內有某種東西”可以是流淌在曾鞏的血脈生命深處的儒圣的基因,這與文章結尾他成為圣賢的志向相呼應。
(3)請簡要分析文章前四段在文中的作用。
(4)結合全文,分析曾鞏立于船頭、極目遠眺時的心理狀態(tài)。組卷:13引用:3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列小題。
門前
顧城
我多么希望,有一個門口
早晨,陽光照在草上
我們站著
扶著自己的門扇
門很低,但太陽是明亮的
草在結它的種子
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站著,不說話
就十分美好
有門,不用開開
是我們的,就十分美好
……
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
一份露水和早晨
我們愛土地
我們站著
用木鞋挖著泥土
門也曬熱了
墻后的草
不會再長大了
它只用指尖
觸了觸陽光(1)下列句子與文中畫線詩句所使用的修辭方法相同的一項是
A.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B.那犀利無比的樂音,似銀色星光的利箭。
C.無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來要把地球推倒。
D.啊??!不斷的毀壞,不斷的創(chuàng)造,不斷的努力呦!
(2)請根據(jù)詩中畫橫線部分,尋找自己生活中熟悉的意象,仿寫三句話,使整節(jié)詩意境和諧、詩意完整。
草在結它的種子
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站著,不說話
就十分美好
就十分美好組卷:1引用:2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1921年,平均年齡不到28歲的13名青年出席黨的一大,他們用青春開啟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長征中,平均年齡不足18歲的紅二十五軍,最后走出了97名共和國將軍,他們用青春筑起了新中國的堅固長城;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把個人融入家國,把個人融入時代,寫下了不可磨滅、異彩紛呈的青春故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底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特色,請以“我們這一代的青春”為題,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①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文體不限,不可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不得泄露個人信息。組卷:6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