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山東省威海市經開區(qū)八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五四學制)
發(fā)布:2024/10/23 13:0:1
一、積累與運用(27分)
-
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項是( ?。?/h2>
組卷:32引用:2難度:0.9 -
2.下列各項中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我們的社會不缺少機會,所以每個人勢必會面臨很多的選擇。那么,是遵從自己的內心,還是隨波逐流?是直面挑戰(zhàn),還是落荒而逃?是選擇顯赫一時的功名,還是選擇持久美好的善良?這些都是我們要拷問自己的問題。如果人生是一次不斷選擇的旅程,那么當千帆過盡,最終留下的就是一片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景。組卷:553引用:8難度:0.5 -
3.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22引用:2難度:0.8
三、現(xiàn)代文閱讀(27分)
-
10.報刊閱讀。
??學校準備舉辦“科技創(chuàng)新成就展”,請你參與。
【材料一】
??①過去一年里,中國航天砥礪奮進,勇攀高峰,逐夢太空的腳步行穩(wěn)致遠。中國航天正不斷書寫探索太空的新篇章。
??②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深空探測能力顯著提升。從地月系到行星際,我國邁出星際探測征程的重要一步。2021年2月10日,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進入大橢圓環(huán)火軌道,成為中國第一顆人造火星衛(wèi)星。5月15日,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人的印記。5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開始巡視探測,100天行駛距離突破1000米。6月11日,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首批科學影像圖發(fā)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又一具有里程意義的進展,彰顯出中國航天的創(chuàng)新自信。
??③月球探測任務科學研究取得新進展,軌道器與月球車任務刷新紀錄。2021年3月,嫦娥五號軌道器成為中國首個進入日地L1點探測軌道的航天器,開展拓展任務。嫦娥四號著陸3周年之際,玉兔二號月球車行駛里程突破1000米。與此同時,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研究工作不斷推進,中國科學院發(fā)布最新研究成果,證明了月球直至19.6億年前仍存在巖漿活動,填補了人類對月球晚期演化歷史認知的空白。
??④中國空間站完成階段性目標,載人航天實現(xiàn)新突破。2021年4月29日,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fā)射入軌,標志著中國空間站建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6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升空,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成為中國空間站首批“訪客”。10月16日,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乘坐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升空,成為中國空間站第二批“訪客”。多次出艙、太空授課、在軌實驗……太空中的中國速度、中國奇跡讓人印象深刻。
(摘編自馮華余建斌《中國航天筑夢蒼穹》,《人民日報》2022年4月25日)【材料二】
??①“天問一號”開啟火星之旅,“羲和號”實現(xiàn)太陽探測零的突破,“神舟十三號”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2021年,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收獲滿滿。接下來的2022年,如何乘勢而上,持續(xù)發(fā)力?
??②持之以恒加大基礎研究投入。過去一年,中國全社會研發(fā)投入達到2.79萬億元,同比增長14.2%,研發(fā)投入強度達到2.44%。其中,基礎研究投入已經達到了1696億元,占全社會研發(fā)投入比例達到6.09%?;A研究做得越好,我們在科技發(fā)展上的主動性和前瞻性就越強。筑牢根基,也要夯實人才基礎。2021年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支持了300多個青年科學家項目,助力青年科研人員領銜掛帥;探索首席科學家負責制,鼓勵支持首席科學家團隊勇闖科學的“無人區(qū)”。
??③為更好地凝聚戰(zhàn)略科技力量,下一步,我們將聚焦制約科技自立自強最緊迫的痛點難點發(fā)力,狠抓改革落實落地。
??④推動企業(yè)以更大力度投入科技創(chuàng)新。國家將著力加強企業(yè)在科技創(chuàng)新方面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加強在科技重大頂層設計重大決策方面企業(yè)的參與,在項目形成、項目投入項目組織、項目評價方面,進一步加強參與度、話語權。在2021年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立項的860余項中,企業(yè)牽頭或參與的有680余項,占比高達79%。同時,使更多的企業(yè)加入基礎研究、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轉化、產業(yè)化等方面的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中。
(摘編自楊舒《2022年,科技創(chuàng)新如何持續(xù)發(fā)力》,《光明日報》2022年2月26日)【材料三】
??問:執(zhí)行本次飛天任務,有什么感受?
??陳冬:能夠再次執(zhí)行飛天任務,是組織對我的信任,更是對我的考驗。12年朝夕相處,兩年半的任務訓練,我們乘組彼此越來越熟悉、配合越來越默契。我們身上雖然有壓力,但更多的是完成任務的信心決心。
??問:準備此次飛行任務,遇到的困難和挑戰(zhàn)如何?
??劉洋:遇到的困難和挑戰(zhàn)遠超想象。出艙活動訓練強度最大、訓練時長最長。第一次參加艙外服水下試驗,在120多公斤的服裝中才工作了三四個小時,手就已經抖得拿不住筆,握不住拳。而將來真正的出艙活動,一次就妥連續(xù)工作七八個小時。
??問:“太空出差”半年,有什么期待?
??蔡旭哲:最期待問天艙、夢天艙和天和核心艙對接后太空家園建成的那一刻。
??劉洋:我們會心懷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國的榮耀寫滿太空。
(摘編自余建斌《對話神舟十四號航天員》《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前來報到!》,《人民日報》2022年6月5日)(1)展會請你做講解員,請簡要概括材料一中我國航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2)根據(jù)材料二、材料三,請你探究中國航天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
(3)根據(jù)上述材料,請你為本次“科技創(chuàng)新成就展”擬一個標題(有一定文學色彩,不超過10個字),并簡述理由。
(4)文雅說科技改變生活,請你聯(lián)系實際,談談科技發(fā)展對學習和生活產生的積極影響。組卷:180引用:6難度:0.5
四、作文(50分)
-
11.請以“慢慢地,我懂了”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2)表達真情實感,不得套作、抄襲。
(3)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人名。
(4)不少于600字。組卷:75引用:8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