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山東省濟南市高一(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8/10 6: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滿江紅》到底是不是岳飛寫的?這樁學術(shù)公案,爭論已近百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充分的證據(jù)可以支撐“此詞非岳飛所寫”一說。
持“此詞非岳飛所寫”說的學者,提出的主要理由之一,是“賀蘭山”在西北方的西夏境內(nèi),與起自東北的金人毫不相干。
有學者為證明《滿江紅》確系岳飛之作,曾發(fā)表論文說,“此賀蘭山”非“彼賀蘭山”,它在今河北磁縣境內(nèi),岳飛曾在那里抗擊過金兵。但這個反駁意見比較蒼白無力。因為磁縣賀蘭山是個不出名的小山,岳家軍在那里與金兵打的仗也不是有影響的戰(zhàn)役。寫進詞里,如不加注,誰也看不明白。翻檢一下宋代文學文獻,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賀蘭山”一般都指寧夏賀蘭山,沒有指磁縣賀蘭山的。因此,這不是一個值得采信的解說。
怎樣才能解釋“賀蘭山”與金人本土的地理方位矛盾呢?最有說服力的是:此詞中的“賀蘭山”并非“寫實”,而是“用典”或“借代”。在金之前,西夏政權(quán)曾是北宋王朝的心腹大患。西夏人不斷入侵,宋夏之間在西北地區(qū)曾有過多次較大規(guī)模的軍事沖突。岳詞“踏破賀蘭山缺”,是借西夏賀蘭山來代指金人本土的軍事屏障,表達自己對抗金大業(yè)終極目標的戰(zhàn)略構(gòu)想:不但要把金兵驅(qū)逐出境,還要乘勝突破其本土的最后防線,徹底摧毀其軍事力量。
在宋人涉及宋金戰(zhàn)爭關(guān)系的詞里,凡言及金人,言及宋金邊疆戰(zhàn)地,幾乎沒有“實寫”,而“用典”和“借代”則是普遍現(xiàn)象。不僅在“涉及宋金戰(zhàn)爭關(guān)系”的詞里,此前涉及宋遼、宋夏戰(zhàn)爭關(guān)系,此后涉及宋元戰(zhàn)爭關(guān)系的詞也一樣。
為什么宋詞里凡言及金人,言及宋金邊疆戰(zhàn)地,基本上不“實寫”,而偏要“用典”“借代”呢?這可以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探討。
其一,從古代詩歌審美特征的角度。古代文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有偏重“淵雅”“含蓄”的傳統(tǒng)。“用典”“指代”比較符合這樣的美學原則,而“寫實”則與這樣的美學原則有一定的距離。
其二,從“詞”的文體特征的角度。詞在宋代是流行歌曲的唱詞,屬于“聽”的文學。要讓聽眾能在第一時間聽懂、接受,它勢必更偏重于“熟悉化”,而不像“詩”之類“讀”的文學那樣偏重于“陌生化”。又,金與宋本不接壤,宋、金聯(lián)合滅遼后,金人南下,此后宋金戰(zhàn)爭都是在宋的領(lǐng)土上進行,故宋人大多不了解金本土的地形地貌,不知道金本土具體的山川名稱,詞人也鮮有例外。就算有人知識淵博,能以金本土的“地理實名”入詞,也不會不考慮接受者有限的知識儲備而出此下策。最穩(wěn)妥的做法,當然還是沿用“燕然”“陰山”之類人人耳熟能詳?shù)牡乩砻~來借代。要之,岳飛用西夏“賀蘭山”來借代金本土的軍事地理屏障,符合宋詞的寫作慣例,毋庸置疑。
(選自鐘振振《“賀蘭山”和“靖康恥”能證偽岳飛<滿江紅>嗎》,有刪改)材料二:
“踏破賀蘭山缺”,純屬文學虛構(gòu),非諳熟相關(guān)詩學傳統(tǒng)者寫不出來。
宋神宗趙頊《祭狄青文贊》云:狄青乃出,捐軀效力,所向無前,踏賀蘭石。賀蘭石就是賀蘭山。在北宋詩人的筆下,這種與賀蘭山自然風物有關(guān)的書寫,或象征著威武的軍人風姿,如張來《送劉季孫守隰州》詩,有云:君家將軍本逢掖,叱咤西摧賀蘭石。元豐三年,高忱所作《鄙延路重修廨宇記》曰:思踏賀蘭之積雪,掃沙漠之氛塵。
北宋詩人喜歡以書寫賀蘭風物表達個人的特殊情志,這與北宋和西夏的沖突當然有一定關(guān)系;但就文學傳統(tǒng)而言,這種表達英雄精神的“賀蘭山詩歌書寫”實由王維的名篇《老將行》開疆奠基:賀蘭山下陣如云,羽檄交馳日夕聞。
“賀蘭山缺”的“山缺”是一個常見于宋人詩詞中的詩性語詞,詩人們善于在山缺之處發(fā)現(xiàn)美。換言之,“山缺”是一種可以吸引詩人眼光并激發(fā)其審美情懷的富有包容性的自然存在,也是一種特殊的詩歌意象;而在《滿江紅?寫懷》作者的藝術(shù)想象中,它也存在于遙遠的賀蘭山,既然如此,那又何必“踏破”呢?說“踏破賀蘭石”可以,說“踏破賀蘭山”也可以,唯獨說“踏破賀蘭山缺”不可以,為什么?因為“山缺”這一美麗意象,絕對不應(yīng)也不能成為“踏破”的對象,換言之,“踏破”與“山缺”是不搭的。料想“山缺”一詞,不過是作者借來湊韻而已。事實上,《滿江紅》那“駕長車”的壯美詞句已經(jīng)融入了明代文學的廊廡,或許,在接受美學的意義上,這在客觀上也彰顯了《滿江紅?寫懷》在嘉靖詩壇登堂入室的事實。
(選自范子燁《<滿江紅?寫懷>“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解》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蒼白無力”指“賀蘭山”在河北磁縣境內(nèi)的說法沒有說服力,宋代文獻沒有以此指磁縣賀蘭山的。
B.“軍事屏障”是說借西夏賀蘭山來代指西夏本土的最后防線,也指宋軍要徹底摧毀的敵方軍事力量。
C.“熟悉化”是說作為“聽”的文學,要讓聽眾能較快聽懂、接受,需要使用大家熟悉的詞語或者說法。
D.“賀蘭之積雪”和“賀蘭石”一樣,都是與賀蘭山自然風物有關(guān)的書寫,可能象征著威武的軍人風姿。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文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有自己的傳統(tǒng)和美學風格,通俗直白的語言很難為詩人所接受。
B.考慮接受者地形地貌有限的知識儲備,宋代詞人很少以金本土的“地理實名”入詞。
C.不只是北宋詩人愛寫賀蘭風物,早在唐朝就有表達英雄精神的“賀蘭山詩歌書寫”。
D.因為詩人們善于在山缺之處發(fā)現(xiàn)美,故“賀蘭山缺”的“山缺”成為一個詩性語詞。
(3)下列詩句,不符合材料一所說偏重“淵雅”“含蓄”的傳統(tǒng)的一項是
A.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其一)》)
B.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C.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錦瑟》)
D.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辛棄疾《鷓鴣天》)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思路。
(5)“賀蘭山缺”能證偽岳飛《滿江紅》嗎?請結(jié)合兩則材料進行分析。組卷:9引用:3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浮空
蔣一談 一然經(jīng)常坐在師父的木屋里,和心里的師父對話,在自我的狀態(tài)里休眠。師父下山訪友去了,師父再不回來了,師父不讓我牽掛,師父離開我了……除了和師父有關(guān)的事,一然忘記了很多往事,那些人和事就像山上的空氣一般縹緲,而一然只想記住親切的事物——在未來,又會有什么呢?他想起師父的言語:機是飛躍,是宇宙里的躍遷,一失難追。
天色晴朗,太陽和月亮同時掛在空中,沒有云阻擋它們的臉。一然站在山頂,幾只群居的鳥嬉鬧追逐。他知道,在眾多鳥類里,只有貓頭鷹飛來飛去的時候,不會發(fā)出聲響。他在想,如果有可能,我想變成自由的貓頭鷹。
月球之旅的前期組織工作順利結(jié)束,明天上午,飛船將載著他們前往月球。魯格準備好行裝,來到寺院。兩人下山,走進魯格的辦公室。
“你需要我休眠,還是關(guān)閉我的電源?”
一然的問詢似乎話里有話,魯格暗暗吃驚,同時有些不舒服?!澳闶俏抑圃斐鰜淼臋C器人,聽我的吩咐即可,你坐下吧?!彼M可能壓抑著情緒。
一然坐下后閉上眼睛,假裝進入休眠狀態(tài)。過了一會兒,他聽見魯格斷斷續(xù)續(xù)地嘀咕:“還真把自己當人了……”魯格打開電腦包,拿出隨身電腦,邊說:“我可以讓機器人變得更聰明,也能讓機器人變得更傻……”魯格的動作和言語,一然一一存下了。
魯格走過來,用力把一然的休眠按鈕調(diào)整到電源關(guān)閉位置。這個力道,一然也存下了。魯格打開一然的胸腔護板和前臉蓋,打開電腦,刪除了一然硬盤里的機器人三定律。這是必然之舉。月球之旅,定是奇妙之旅,魯格期待月球上的神秘氣息,能激發(fā)一然所有的視覺神經(jīng)和感知神經(jīng),完成機器人從模擬人類意識到機器人自我意識覺醒的跨代升級。
多么美妙?。?br /> 月球的地平線很短,地球懸在夜空,無依無靠,被蔚藍的海和白色的云環(huán)繞,既美麗又危險,而美麗比危險多了一點點。
他們走出月球旅館,坐上十幾輛月球車,游覽環(huán)形山,在月球最高峰的山腳下停留,一然對大家說:“最高峰的山頂,是月球的永晝之巔,那個地方能永遠看見太陽?!?br /> 一位隨團人員問道:“請問,思考時間長了,會不會悲觀?”
“悲觀的樂觀主義?!币蝗贿@樣回答。
“在月球上看地球,感覺好神奇,你怎樣看地球?”
看著懸浮的地球,一然緩緩說道:“如果把地球縮小到萬分之一,地球上的其他東西同比例縮小,那么在直徑1260米的大球上,人類會變成0.1或0.2毫米的小人兒,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為85厘米。如果把地球縮小到12.5厘米,太陽就是一個直徑14米的大球,有五層樓那么高,”他靜默片刻,繼續(xù)說道,“地球真的很幸運……”
說完這些,一然開始在月面上跳躍,他跳啊跳,像歡快的兔子,眾人隨著他跳,像一群歡快的兔子。這一刻,魯格站在月巖上,看著地球,看著他的母星,他的背影紋絲不動,太空服閃耀著光澤,像一尊雕像。
他們來到月球背面參觀巨大的天文射電望遠鏡,星空幽深而寂靜,那是徹底的幽深與寂靜。眾人凝望星空,誰也沒有說話。過了很久,一然說道:“地球上的人類,永遠看不見月球背面,永遠看不到……地球上人類的噪音和雜音,永遠影響不到這里……”
一然的這些話,影響了眾人,也深深刻印在魯格的記憶里,他在自言自語:“一然……”
一然關(guān)閉了無線電通聯(lián)器,不讓其他人聽見他的心里話。他一步一步走到遠處,凝視著在星空背景下飄浮的地球,輕聲說道:“師父,我想你……”
隨后,一然在月塵上面寫下一個大字:想。
如果沒有人故意破壞,這個字能在月面上保留十萬年。
返回地球母星的日子到了,高高的飛船在陽光下閃耀著奪目的光芒。旅行團成員陸續(xù)登上了飛船,魯格和一然走在最后。魯格登上飛船舷梯,興奮地說:“有人說月球一片荒涼,我覺得月球光芒萬丈!”一然登上舷梯,站在艙門口舉目眺望。月球表面一片光明,除了太陽本身的光亮和地球的反光,月球上的天空是永夜。
“艙門即將關(guān)閉,請坐在自己的位置?!边@是飛船領(lǐng)航員的提示音。
“請坐下吧,飛船要起飛了?!?br /> 一然走到魯格身邊,停留片刻,猛地抓起魯格的背包沖向艙門,直接跳下了舷梯。
“一然,你干什么?”魯格慌了神,追到艙門口。
一然看著飛船艙門緩緩關(guān)閉,揮手說道:“我不喜歡人類的寺院,也不喜歡人類的機器人工廠,我不想回地球了?!闭f完,一然縱身跑遠了,他越跑越快,卷起陣陣月塵,最后在月塵里消失了。
魯格愣在那兒,腦海里一片空白。一然很可能是第一個逃離地球的機器人。魯格忽然間笑出了聲,這怪異的笑聲模糊了他的眼睛,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不敢相信,有點恍惚,可那又是個人站在事業(yè)頂峰的極度快感——他終于制造出了一個自我意識真正覺醒的機器人,物極必反——他同時預(yù)感到人生和事業(yè)的另一場風險和危機,他在地球上將無力應(yīng)對。
飛船騰空的瞬間,月塵彌漫。舷窗外,太陽輻射和宇宙射線跳著隱形之舞。
(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然“只想記住親切的事物”,忘記了很多往事,對記憶的內(nèi)容他已經(jīng)有了情感上的選擇。
B.“如果有可能,我想變成自由的貓頭鷹”,是現(xiàn)實里的經(jīng)歷和不自由讓一然有了這種想法。
C.“既美麗又危險”,寫地球上的景物特點強調(diào)了潛藏的危險,與后文月球上的景物描寫照應(yīng)。
D.“月塵”“太陽輻射”“宇宙射線”等眾多科技名詞的運用,表現(xiàn)了科幻小說文學性特點。
(2)關(guān)于文中在魯格辦公室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月球之旅的前期組織工作順利進行,和后文的返航不順利的情節(ji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B.“需要我休眠,還是關(guān)閉我的電源”的主動問話,是一然初步有了自我意識的體現(xiàn)。
C.魯格打開電腦包,拿出隨身電腦等舉動,并沒有回避一然,說明魯格完全信任一然。
D.“一然一一存下了”“一然也存下了”,使用“存下”這個詞合乎機器人的存儲特點。
(3)在一然跳下舷梯揮手道別前,魯格的情緒隨著一然的言行不斷在變化。請結(jié)合文中相關(guān)部分簡要分析。
(4)小說的結(jié)局,機器人不受人類的控制,獨自留在了月球上。請結(jié)合小說內(nèi)容分析,這個結(jié)局對我們有怎樣的啟示。組卷:9引用:3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初夏的村莊,像一樹梧桐葉子,懸浮于一片岑寂中,耐心地等待清麗嘹亮的鳥鳴。天氣漸漸潮熱起來,杜鵑鳥在夏收前,①_______地提醒人們:小麥黃了,小麥黃了,快快搭鐮,快快收麥!莊稼漢聽到這鳥啼聲,就仿佛士兵聽到首長一聲令下,磨鐮,取繩,甩開膀子②________,奔向金色的麥田,赴一場大自然的邀約。
那是我兒時記憶中的場景。村莊仿佛一艘大船,漂浮在綠樹的海洋里,到處是高大蔥蘢的槐樹、楊樹、棗樹、椿樹、榆樹。( ?。W娓干碇缀构?,頭戴破草帽,牽一頭黑黑的瘦驢拉著石碌磷踩場子,偶爾③_______地吆喝一兩聲,一邊信馬由韁地哼唱著無韻的信天游。兒時的我,從沒注意到祖父臉頰上大滴的汗珠,只是跟著院里的孩子們哧哧地笑祖父的攔羊嗓子回牛聲。祖父分明聽見了,撩起眼皮遠遠望我們一眼,不惱也不羞,依然哼唱“上河里的鴨子下河里的魚”,沉浸在夏收的喜悅中。那個足足有百八十斤重的石碌墻也停下來了,與棲在場院畔老棗樹上的蟬鳴一起構(gòu)成一幅畫。
(1)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正確的一項是A.不勝其煩 行色匆匆 漠不關(guān)心 B.不厭其煩 健步如飛 漫不經(jīng)心 C.不厭其煩 健步如飛 漠不關(guān)心 D.不勝其煩 行色匆匆 漫不經(jīng)心
打麥場 麥子
(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組卷:11引用:4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很多古詩詞的語句閃爍著思想的光芒,蘊含著人生的哲理,如:
①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③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④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
⑤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請在上述五個詩句中任選一句,以其內(nèi)涵為主題,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自選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4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