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茂名市高州一中附屬實驗中學八年級(下)月考歷史試卷(5月份)
發(fā)布:2024/5/29 8:0:9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如圖的五星紅旗。紅色旗面上的五顆五角星及其相關關系,象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 ?。?/h2>
組卷:169引用:22難度:0.8 -
2.毛澤東說:“中國的命運已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中,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建設起一個嶄新的強盛的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边@表明新中國的建立( ?。?/h2>
組卷:323引用:8難度:0.3 -
3.“對個體農業(yè),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國家?guī)椭脑瓌t,創(chuàng)造了從臨時互助組和常年互助組,發(fā)展到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yè)合作社,再發(fā)展到社會主義性質的高級農業(yè)合作社的過渡形式。”材料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改造( ?。?/h2>
組卷:10引用:4難度:0.6 -
4.“新中國誕生剛一年,就和朝鮮人民一道,用兩年零九個月的英勇激戰(zhàn),迫使美國在停戰(zhàn)協(xié)議上簽字,使舉世為之震驚。從此,帝國主義再也不敢輕易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國的嘗試?!边@段話旨在說明抗美援朝戰(zhàn)爭( ?。?/h2>
組卷:8引用:3難度:0.7 -
5.為了深入學習和研究土地改革運動,同學們搜集到了下列資料,其中最有價值的是( )
組卷:73引用:76難度:0.8 -
6.到1956年,中國的工業(yè)產量出現(xiàn)了突飛猛進的增長,超過了前一年的25%,同時資本投入也增加了60%。這其中,鋼產量達530萬噸,生鐵產量達580萬噸,電力產量達190.3億千瓦,1.22億噸的煤產量超額完成了8%。這些數(shù)據說明當時的中國( ?。?/h2>
組卷:10引用:6難度:0.7 -
7.1954年3月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起草委員會在討論憲法草案初稿的同時,還組織各方面代表共8000多人進行討論。在憲法草案公布后的近三個月里,全國有1.5億人(占全國人口的
)參加討論,提出118萬條意見??梢姟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 ?。?/h2>14組卷:81引用:4難度:0.8 -
8.1953年,毛澤東認為,農業(yè)問題、糧食問題已經成了我國工業(yè)化道路上的一大障礙,消除這一障礙的辦法,就是要盡快引導農民通過合作化走向集體化。這說明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 )
組卷:35引用:3難度:0.5 -
9.據1955年統(tǒng)計,公私合營企業(yè)的設備利用率比私營企業(yè)一般高出10%-20%。1955年公私合營企業(yè)工人的勞動生產率,比一般私營企業(yè)高出一倍。這表明( )
組卷:68引用:10難度:0.5 -
10.“大躍進”運動在建設上追求大規(guī)模、高速度。1958年,中共中央號召全國人民為生產1070萬噸鋼而奮斗。各地迅速組織幾千萬人在鋼鐵生產戰(zhàn)線上奮戰(zhàn)。這一做法( ?。?/h2>
組卷:17引用:2難度:0.3 -
11.讀如圖的漫畫可知( ?。?br />
組卷:9引用:3難度:0.5
二、非選擇題:第31小題14分,第32小題12分,第33小題14分,共40分。
-
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們的家鄉(xiāng),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
我們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農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聲中成長。
我們的未來,在希望的田野上,人們在明媚的陽光下生活,生活在人們的勞動中變樣。
——摘自《在希望的田野上》(歌詞節(jié)選)
注:歌詞創(chuàng)作于20世紀80年代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①,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②,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
——摘自《春天的故事》(歌詞節(jié)選)
——摘自《中國共產黨簡史》等(1)根據材料一,簡述1978-1990年我國農業(yè)總產值的發(fā)展趨勢,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國農村走上“希望的田野”的原因。
(2)從材料二的歌詞①②中,任選你感觸最深刻的“一個春天”,寫出序號,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理由。
(3)根據材料一、二,提煉一個主題。組卷:78引用:15難度:0.3 -
33.新中國自成立以來就一直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了一系列的外交成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69年1月,共和黨人尼克松就任美國總統(tǒng)。當時正值美國面臨著二戰(zhàn)結束以來最為嚴峻的形勢。越南戰(zhàn)爭的沉重負擔,國內政治,經濟以及社會危機的加深,使美國在同蘇聯(lián)爭霸中,日益處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個力量中心”(美國、蘇聯(lián)、西歐、中國和日本)的看法。為了適應這種新的形勢,并改善美國在同蘇聯(lián)爭霸中的不利處境,尼克松決定要在中國“為自己找個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編自方連慶《戰(zhàn)后國際關系史》材料二:一位學者評論:在《中美聯(lián)合公報》中,尼克松作了一個讓步,但它或許是達成一項和解最小的讓步,從長遠來看……增進了世界和平的前景。
——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材料三:二戰(zhàn)結束后,日本政府長期執(zhí)行追隨美國、敵視中國的政策。50年代以來,隨著中日兩國民間貿易和人員往來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復中日邦交的呼聲越來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對日本產生極大的震動。日本把美國的這種舉動視為“越頂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建立外交關系。
——摘編自王圣心《當代國際關系》(1)根據材料一概括尼克松要在中國“為自己找個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尼克松所作的這一個“讓步”是什么?《中美聯(lián)合公報》的發(fā)表使中美關系實現(xiàn)了怎樣的轉折?
(3)根據材料三指出中日關系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結合材料說明變化的主要原因?
(4)綜合以上三則材料,分析影響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因素有哪些?組卷:43引用:7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