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4.3 動能 動能定理》2021年同步練習(xí)卷(4)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物體沿粗糙斜面底端以一初速度上滑到頂端又滑回到底端。下列關(guān)于物體的動能隨時間的變化圖像正確的是( ?。?/h2>
組卷:403引用:2難度:0.5 -
2.如圖所示,長為l的細線吊著一個小球,靜止時處于P點,細線豎直第一次用一個水平恒力F1拉小球,使小球運動到Q點時速度剛好為零,此時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60°;第二次用一個水平力緩慢拉小球到Q點此過程中拉力的最大值為F2,則
為( ?。?/h2>F1F2組卷:177引用:3難度:0.6 -
3.2017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間,微信啟動新界面,其畫面視角從人類起源的非洲圖1變成為華夏大地中國圖2.新照片由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衛(wèi)星“風(fēng)云四號”拍攝,見證著科學(xué)家15年的辛苦和努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71引用:7難度:0.9 -
4.在光滑水平面上,質(zhì)量為4kg的物體以2m/s的速度向東運動,若對它施加一向西的外力使它停下來,則該外力對物體做的功是( ?。?/h2>
組卷:38引用:2難度:0.5 -
5.如圖所示,小球從離地面一定高度處下落,經(jīng)過A、B兩點的速度大小之比為2:3,經(jīng)過A、B兩點的動能之比為( ?。?/h2>
組卷:22引用:3難度:0.7 -
6.如圖所示為某運動員做投球運動,曲線1、2、3分別是由同一點投出的不同材質(zhì)的球(可視為質(zhì)點)的飛行路徑,三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同,忽略空氣阻力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6
二、解答題
-
17.如圖(1)所示,傳送帶向右勻速,細圓管半徑為r=2m,上管口剛好與傳送帶末端B點相連,下管口C與粗糙水平面相連。一物塊輕輕放上傳送帶的左端A點,從B點進入圓管,在C點出來后恰好運動到A點正下方。已知物塊質(zhì)量為m=1kg,且與傳送帶和水平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物塊從A點運動到B的v-t圖像如圖(2)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物塊進入細圓管瞬間受到的彈力大小和方向;
(2)傳送帶長度L及物塊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3)在細圓管運動過程中,物體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18.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1=2kg的薄長木板B放置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某時刻一質(zhì)量為m2=
kg的小鐵塊A(可以當(dāng)做質(zhì)點)以向右的速度v0=6m/s沖上長木板同時在長木板的左端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作用。長木板的上表面光滑,長木板和小鐵塊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15。長木板長l=11.5m。已知推力作用t1=2s時,小鐵塊從長木板的右端掉下,不計小鐵塊從長木板上掉下過程的能量損失。小鐵塊落地不反彈。重力加速度為g=10m/s2。求:13
(1)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大??;
(2)小鐵塊從長木板右端掉下后再經(jīng)多長時間與長木板相遇;
(3)相遇前因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組卷:102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