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qū)八年級(下)期末科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3分,本大題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NH4HCO3是常用的氮肥,適量使用能促使農(nóng)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NH4HCO3中的N元素的化合價為( ?。?/h2>
A.-3 B.-1 C.+4 D.+5 組卷:88引用:1難度:0.5 -
2.考古人員使用碳-14年代檢測法印證了三星堆遺址屬于商代晚期。碳-14原子與碳-12原子不同的是( ?。?/h2>
A.質(zhì)子數(shù) B.中子數(shù) C.核外電子數(shù) D.核電荷數(shù) 組卷:102引用:7難度:0.5 -
3.下列科學家的科學研究中,沒有用到模型的是( )
A.
宇宙體系(哥白尼)B.
表示磷元素(道爾頓)C.
葉結構D.
二氧化碳分子組卷:208引用:3難度:0.8 -
4.將蔬菜集中堆放保存,較長時間后會發(fā)熱進而出現(xiàn)腐爛。蔬菜細胞中能產(chǎn)生熱量的生理過程是( )
A.光合作用 B.吸收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騰作用 組卷:65引用:1難度:0.5 -
5.如圖所示,一根條形磁鐵,左端為S極,右端為N極,下列圖象表示沿磁鐵表面從O點經(jīng)a點移動到b點的過程中磁性強弱變化情況,其中正確的是( ?。?/h2>
A. B. C. D. 組卷:56引用:2難度:0.5 -
6.位于海淀溫泉鎮(zhèn)的草莓種植基地,采用“5G智能溫室環(huán)境控制系統(tǒng)”進行管理。下列管理措施不合理的是( ?。?/h2>
A.監(jiān)測土壤含水量,以便合理灌溉 B.監(jiān)測光照強度,光弱時自動補光 C.監(jiān)測溫度,以及時減小晝夜溫差 D.監(jiān)測二氧化碳濃度,以及時增補 組卷:97引用:1難度:0.5 -
7.防疫期間使用廣泛的84消毒液,其主要有效成分為NaClO。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h2>
A.NaClO中共有3個原子 B.NaClO由Na,Cl,O三種元素組成 C.NaClO中的鈉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D.NaClO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74.5g 組卷:52引用:1難度:0.5 -
8.“映日荷花別樣紅”,西湖的荷花是杭州獨特的美景之一。荷花植株的構造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荷葉的光合作用在白天進行,呼吸作用在晚上進行 B.根的生長依靠根尖根毛區(qū)細胞的分裂和伸長區(qū)細胞體積的增大 C.藕中含有豐富的有機物,它是通過根從淤泥中吸收來的 D.葉柄和莖中有發(fā)達的孔道,能將空氣送到根部 組卷:158引用:2難度:0.5 -
9.下列是實驗室制取CO2的藥品、裝置與相關操作,其中錯誤的是( ?。?/h2>
A.
制取藥品B.
發(fā)生裝置C.
收集裝置D.
CO2“驗滿”操作組卷:134引用:3難度:0.5 -
10.春雪過后,有些植物會被凍死,植物凍死的主要原因是( ?。?/h2>
A.雪天光照不足,植物光合作用停止 B.地面結冰,植物無法吸水 C.低溫下細胞中的酶催化功能減弱,呼吸作用停止 D.細胞液結冰,體積增大,導致細胞破裂,引起細胞死亡 組卷:68引用:1難度:0.5 -
11.科學家將二氧化碳與甲烷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制成化工產(chǎn)品乙酸,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A.二氧化碳屬于氧化物 B.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C.參加反應的反應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是2:1 D.該反應資源化利用二氧化碳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組卷:120引用:4難度:0.5 -
12.電流表是測量電流的一種儀器,如圖為電流表的表頭內(nèi)部結構,它由永磁體、線圈等構成,當有電流通過線圈時,線圈會發(fā)生偏轉(zhuǎn),從而帶動指針轉(zhuǎn)動。其原理與下列相對應的是( ?。?/h2>
A. B. C. D. 組卷:89引用:3難度:0.5
四、分析計算題(本大題共32分)
-
37.某品牌鈣片的部分信息:①鈣片主要成分為碳酸鈣;②每片鈣片質(zhì)量為1克。小應用該品牌鈣片做了如下實驗:把100克稀鹽酸分成五等份,分次將稀鹽酸添加到放有5片鈣片的燒杯中,充分反應(鈣片中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且不與鹽酸反應)。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見下表。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加入稀鹽酸的質(zhì)量/克 20 20 20 20 20 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克 4.0 3.0 2.0 1.1 1.1
(1)5片鈣片中所含碳酸鈣的總質(zhì)量為
(2)計算該實驗中所用稀鹽酸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組卷:114引用:1難度:0.5 -
38.2022年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碳中和”已經(jīng)成為影響中國未來發(fā)展的重要國家戰(zhàn)略。實現(xiàn)碳中和,一是要減排即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要發(fā)展增匯技術即二氧化碳的吸收技術。
資料一:浙江大學研發(fā)了“二氧化碳煙氣微藻減排技術”,用微型藻類吸收二氧化碳實現(xiàn)固碳。
資料二:2020年1月,李燦院士領先的全球首套千噸級“液態(tài)太陽燃料合成示范項目”在蘭州試車成功。
(1)微型藻類吸收二氧化碳該技術,本質(zhì)是利用微藻的
(2)“液態(tài)太陽燃料合成示范項目”簡單流程如圖,甲醇(CH3OH)等液體燃料被形象地稱為“液態(tài)陽光”。據(jù)圖分析,甲醇合成時,利用氫能合成甲醇的反應物為
(3)碳中和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請你列舉一條生產(chǎn)、生活中減少碳排放的措施組卷:104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