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陜西省銅川市王益中學高三(上)月考歷史試卷(8月份)
發(fā)布:2024/7/12 8:0:9
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
-
1.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被封予衛(wèi),都朝歌。這里原是商王國的中心地區(qū),殷商殘余勢力很大。封康叔于此,主要是為了( )
組卷:35引用:9難度:0.5 -
2.戰(zhàn)國時期,各國貨幣出現交變現象。行金版和銅貝的楚國在晚期亦鑄行布幣,行刀幣的齊、燕亦鑄行圜錢。這說明戰(zhàn)國時期( ?。?/h2>
組卷:36難度:0.6 -
3.有學者說:“春秋的孔子是君子,戰(zhàn)國的孔子是圣人,西漢時的孔子是教主,東漢后的孔子又成了圣人,到宋代又快要成為君子了?!笨鬃拥匚坏淖兓ā 。?/h2>
組卷:0引用:3難度:0.5 -
4.西漢中后期的鐵器制造已有較為計劃的組織,鐵器的數量和品種比西漢前期明顯增多,冶煉技術和器物質量也都有所進步。這一變化得益于( )
組卷:12引用:9難度:0.6 -
5.“州”作為行政區(qū)劃,在西漢時期萌芽,到東漢宣告形成。中國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縣兩級制度變?yōu)橹菘たh三級制。東漢地方行政制度的變化是由于( ?。?/h2>
組卷:7引用:17難度:0.6 -
6.史料記載,唐朝時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同時由皇帝臨時加以名號的其他官員也成為宰相,唐中宗的時候,居然出現同時有10多個宰相共秉朝政的局面。這一現象( ?。?/h2>
組卷:21引用:35難度:0.6
二、材料分析題(共52分,其中17題20分,18題20分,19題12分)
-
18.宋代是中國古代一個重要的承上啟下的時代,也是中國古代經濟文化發(fā)展的一個高峰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論中國古今社會之變,最要在宋代……秦前,乃封建貴族社會。東漢以下,士族門第興起。魏晉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屬門第社會,可稱為是古代變相的貴族社會。宋以下,始是純粹的平民社會……其升入政治上層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故就宋代言之,政治經濟、社會人生,較之前代,莫不有變。
——錢穆《理學與藝術》材料二 宋朝在疆域占領和控制能力相對比較差,軍事實力相對比較弱,所以只能依賴文化和教化的力量,……通過弘揚儒家道統(tǒng)彌補疆域缺失帶來的心理陰影。宋代以后儒學有了更多的拓展空間,儒學理念真正從上層下滲到了基層社會,成為普通民眾遵循的信條。
——摘編自楊念群《“大一統(tǒng)”的命運:從“康乾盛世”到“晚清變革”》材料三宋朝時期,貧富差距擴大使得貧困問題凸顯。政府根據居民財產狀況界定,鄉(xiāng)村擁有土地不足20畝或產業(yè)不足20畝等值的為“貧民”,以此為標準對鄉(xiāng)村貧民的租賦、差役減免,對城市貧民的免役錢、房租減免;建立義倉等濟貧倉儲,養(yǎng)濟院等濟貧機構,安濟坊、施藥局等醫(yī)療救助和喪葬福利機構等。上述措施,大都以法律法規(guī)為基礎,形成系列性的濟貧法規(guī)。政府也鼓勵精英和富民參與救濟,頒布“安恤法”,對“鰥寡孤獨、貧窮老疾”,令近親、鄉(xiāng)里養(yǎng)恤;出臺“義倉法”,強制中上等稅戶交納賑濟貧民。
——摘編自張文、康文籍《貧困認知與宋朝社會保障的邏輯轉變》等(1)根據材料一,指出錢穆所說“中國古今社會之變,最要在宋代”的主要表現,并結合所學從官員選拔的角度闡釋這一變化發(fā)生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指出宋代“弘揚儒家道統(tǒng)”的主要理論成果,并進一步說明這一時期“儒學理念真正從上層下滲到基層社會”的方式。
(3)根據材料三,概括宋朝政府施行社會救濟的特點,并結合所學具體說明宋朝開始社會救濟的新變化。組卷:8引用:5難度:0.5 -
19.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閱讀材料簡表,完成下列要求。
表中外文化交流簡表漢代 絲綢之路開通,中國絲綢、陶瓷等外傳,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國。 唐朝 唐朝與大食發(fā)生戰(zhàn)爭,一批唐朝造紙工匠被大食俘虜,造紙術因而傳入阿拉伯,隨后又傳入歐洲和北非。 明清時期 利瑪竇等傳教士來華,傳播了天主教和西方的科學技術,徐光啟參考傳教士帶來的西方科技論著,寫成了《農政全書》;
17世紀來華傳教士曾將《論語》《大學》等譯為拉丁文在歐洲出版;
法國1793年憲法所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及《人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宣言》
都寫入了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分別定義為自由的道德界限和公民義務的原則。組卷:5引用:5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