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西省陽泉一中高三(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9/27 12: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4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Ι(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一本書如同一座建筑。
當我們搬新家時,首先會通過參觀游覽的方式來熟悉這個新的空間,進而熟悉整個大樓、小區(qū)乃至周邊街區(qū)的空間構成。在這個過程中,家、大樓、社區(qū)經(jīng)由無數(shù)神經(jīng)元的編碼,在腦中形成一幅幅認知地圖。這種空間記憶的神經(jīng)機制,是神經(jīng)科學家約翰?奧基夫發(fā)現(xiàn)的,他因此獲得了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他認為空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讀一本書,也常常始于一次空間探索。比如很多讀者習慣先瀏覽目錄,然后再粗略翻閱,在這個過程中,這本書就在你的腦子里初步建立了一幅認知地圖。接下來的正式閱讀,有的讀者會從頭讀到尾,有的則會揀自己最感興趣的先睹為快,但不論哪種閱讀方式,在讀完整本書之后,會很自然地理順各篇文章的編排順序,不會因為自己最先讀了其中哪一篇,或對哪一篇印象最深刻,就在日后回憶時誤以為它是全書的第一篇文章。
建立該認知地圖的臺前英雄自然非視覺莫屬。早在半個世紀前,教育心理學家羅特科普夫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我們是以定位的方式來回憶書中一段段文字的。你或許很容易想起《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那一段出現(xiàn)在中學語文課本的什么位置,就如同你很容易想起某家小吃店位于你從家到學校途中的什么地方。在這個過程中,視覺起到了幫助定位的主導作用。
幕后英雄則包括觸覺和運動覺。當你手捧書讀時,你左右兩只手不僅拿捏的書頁厚度會發(fā)生定量變化,而且會感受到書兩側的重量也發(fā)生了定量變化,這些經(jīng)由皮膚和肌肉感知到的物理變化,連同雙眼可見的各種物理信息,構成了你定位本文在書中所處位置的線索。新近的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閱讀一個篇幅約三十頁的故事,紙質書閱讀的受試者較之于通過電子書閱讀的受試者,不僅能夠更準確地排列整個故事中主要情節(jié)的先后順序,而且能夠更準確地回憶起具體細節(jié)出現(xiàn)在三十頁書的哪一部分。造成這一差異的原因是,閱讀紙質書時,雙手感知到的物理變化是與故事進程相伴著發(fā)生的,而在閱讀電子書時,卻不存在除視覺之外的其他感覺線索來輔助我們記憶故事內容。
“一本書如同一座建筑”,這個修辭也只適用于紙質書。回憶一本紙質書時,我們會在腦海里依照這本書的物理模樣重塑其內容結構,需要調用書中某些具體內容時,很容易在腦海里按圖索驥。而對于一本電子書,它就如同一卷衛(wèi)生紙完全展開之后的樣子,沒有厚度,長度也不確定,讀者把握不了全局,也就難以構建認知地圖,無法形成空間記憶,它所承載的內容自然不易提取。你能想象你走在一個所有建筑都長得一模一樣而且排列得整整齊齊的城市里的情形嗎?這對應的正是電子書的情況:我們使用的是同一部電子閱讀器或同款閱讀軟件,所有電子書的字體、字號乃至排版格式都是系統(tǒng)統(tǒng)一設定的,除了長度不同,它們不存在外觀上的差異。
(摘編自喻柏雅《紙質書何以延續(xù)至今》,有刪改)
材料二
提起亞馬遜的Kindle閱讀器,我們都會不自覺地想起網(wǎng)上那個“泡面蓋子”的戲稱。這個戲稱半開玩笑地點出了時髦的電子閱讀似乎并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么受歡迎這一事實。
《文學報》刊登的一項針對英國2000名成年人開展的研究顯示,大多數(shù)讀者(將近三分之二)更喜歡閱讀紙質書而不是電子書,其中46%的人認為主要原因是喜歡“翻頁”的感覺,而42%的人則認為“書在手中”的感覺讓他們更能沉浸到閱讀之中。16%的人指出,紙質書讓他們回憶起在圖書館的歲月。也有一些喜歡紙質書的讀者們給出了十分有趣的理由——紙質書能夠放在書架上作裝飾,在疫情期間頻繁使用視頻對話軟件時,可以很自然地將書架作為背景,既不雜亂,也體現(xiàn)個人的品位。
“人們更喜歡閱讀實體書,可能是因為與數(shù)字格式相比,真實書籍有一種更‘持久’的感覺”,心理學家圖羅尼博士表示,“而我們誤以為閱讀僅僅是一場腦力的活動”。實際上,閱讀的身體經(jīng)驗對讀者十分關鍵。如果在看到文字的同時還能感受到書本在手中的重量,聞到紙頁的味道,就會同時用到多種感官和多個腦區(qū),處理信息也會更快更高效。而電子閱讀器卻消除你閱讀時所有的身體感官記憶——封面的圖案、書的大小、形狀、字體,它們都會影響我們的閱讀體驗,以及對書本內容本身的記憶。
對于讀者來說,閱讀的載體與內容或許同樣重要。比如,書本紙頁印刷中不同位置的留白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許多詩人會利用行與行、字與字的間距的調整來變化情感表達的強度,以及給予讀者更多的回味與想象空間。此外,頁面邊距的變化也影響著注釋形式的變化。例如下邊距的大面積留白為腳注提供了空間,而腳注本身則使得線性的閱讀過程被中斷,人們在閱讀完一頁文字后,會進入腳注的內容中而不是匆匆閱讀下一頁。
不過,電子媒介亦有其自身的優(yōu)勢。例如,電子書籍往往內置檢索鏈接,可以即刻查找不懂的字詞。同時,讀者的讀書筆記也可以更便捷地同步到云端,進入到更大的范圍內與其他讀者共享。電子媒介作為知識網(wǎng)絡節(jié)點的這一特性,也被學者稱作一種知識邊界的擴充,它改變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知識形態(tài),讓知識成為一個在協(xié)作中生產、共享、創(chuàng)造的生成物,而不是一種被壟斷的固定形態(tài)。
此外,電子書籍便于攜帶的特點,也很適合通勤閱讀。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最暢銷的電子書類型是浪漫、犯罪、科幻、驚悚等小說。
(改編自《新京報》《相比于電子書,人們更愛紙質書嗎》)(1)下列關于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科學家約翰?奧基夫從神經(jīng)科學角度對空間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作出了解釋。
B.閱讀紙質書時,讀者構建認知地圖須遵循瀏覽目錄、粗略翻閱、正式閱讀的順序。
C.視覺、觸覺和運動覺協(xié)同運作,能夠幫助讀者建立認知地圖,回憶相關閱讀內容。
D.大多數(shù)被調查的英國讀者更喜歡紙屏書的理由是與他們本人的閱讀體驗感相關的。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關于電子書和紙質書的比較,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Kindle閱讀器被戲稱為“泡面蓋子”,道出了這類產品看似時髦卻不如傳統(tǒng)紙質書那么受歡迎的事實。
B.紙質書下邊距的留白是給“腳注”的,閱讀“腳注”讓原本的線性閱讀被打斷,而電子書就不存在這一缺點。
C.電子書能同步云端實現(xiàn)共享,讓知識的生產、創(chuàng)造成為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這一功能紙質書難以實現(xiàn)。
D.最暢銷的電子書類型是浪漫、犯罪、科幻、驚悚等小說,可見電子書的受眾沒有紙質書的受眾有品位。
(3)根據(jù)材料,下列對“一本書如同一座建筑”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翻閱一本新的紙質書,就像探索一個新建筑的內部空間。
B.回憶讀過的紙質書,會按照它的物理模樣重塑內容結構。
C.調取紙質書的內容,像在一座建筑里按著地圖找到目標。
D.遠觀書架上的紙質書,就像欣賞外觀形態(tài)各異的建筑群。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寫到了閱讀過程中的感官體驗,但兩者內容各有側重,請簡要概括。
(5)Kindle閱讀器被吐槽為“泡面蓋子”,倘若你是某電子閱讀器研發(fā)負責人,請根據(jù)上述材料,談談電子閱讀器的研發(fā)方向。組卷:27引用:2難度:0.4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5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南泥灣
侯發(fā)山
直到父親去世,我才解開他身上所有的謎。
我剛剛懂事的時候,曾問過父親:“大,我的爺爺奶奶呢,我怎么沒見過他們?”父親說:“你沒見過?我也沒見過。”父親說這話的時候,面無表情,冷冰冰的,嚇得以后我再也不敢提這個話題了。事實上,父親不是沒有見過爺爺奶奶,是他沒有印象了。我曾悄悄地問過母親。母親說她也不知道父親的底細,父親是“流浪”到他們村的,只說自己是個孤兒。后來,我查了查資料,父親是1961年來的。當時,自然災害肆虐,好多人缺吃少穿,四處流浪,父親所說的話應該屬實。我所在的村子是米脂的一個小山村,有的是土地,只要不惜力氣,便餓不死人。父親可能是奔著這個來的。他當時20歲,已經(jīng)是一個成年人了。姥爺家沒有男孩,看他老實、勤快,便收留了他。三年后,與同他年齡相仿的母親成婚,算是入贅。我出生后,依照入贅的習俗,姓氏隨母。
后來搞運動,父親因為是外來人口且身份不明成了批斗對象,說他是國民黨特務,經(jīng)常被喊來叫去。他每次回來,身上少不了帶著傷疤。母親忍不住哭哭啼啼,他就瞪母親:“哭啥哭?我還沒死呢!”母親不哭了,卻還是不住地抹眼淚。有一天,那些批斗父親的人來抄家,從家里的地窖中找到一個保存完好的箱子,打開箱子,里邊有一個小包裹——他們以為“鐵證如山”,沒想到打開包裹,竟是兩張烈士證書,一張是爺爺?shù)?,一張是奶奶的!至此,大家才知道,我的父親是烈士遺孤,我爺爺和奶奶在抗戰(zhàn)中犧牲了。
當時,我已經(jīng)上初中,不是一般的懂事,我想知道更多的真相,也想為父親討個公道。父親沒好氣地對我說:“戰(zhàn)場上死的人多著呢,有的連個后代都沒有,他們找誰說去?”說實話,我不只是想為父親要個待遇,也想為母親、為我討點好處,看到父親如此固執(zhí),我便死了心。
得知父親的身份后,村里人才對他另眼相看,不再找他的茬兒。父親難得“清閑”,一心一意地開墾荒地,除了下雨、落雪,他都在山上的旮旯角落忙活,這里扒扒,那里壘壘,撿出石頭,拔掉雜草,都給弄出大小不等、規(guī)則不一的地來。那時還是大集體,土地還沒有分包到人,他把那些開墾出來的土地交給公家。有的地塊小,其實根本算不上地,生產隊不要,他便自己撒下種子,或菜,或莊稼。我記得有塊“地”,年年收四五顆玉米,因為地塊太小了,實在不能多種。
到了1982年,我已經(jīng)上高中了。榆林市來了幾個人,找到父親,要落實政策,為他恢復工作。這時候,我才明白,父親原在榆林市某廠礦工作。六十年代初,國家遭遇三年自然災害,生活物資異常匱乏,父親響應國家返鄉(xiāng)務農的號召,主動報了名。
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父親拒絕了。來人不忍放棄,再三懇請,父親說:“這里有吃有喝,我已經(jīng)習慣了?!备赣H又說:“我已經(jīng)四十來歲了,還去干啥?把崗位留給年輕人吧?!?br /> 不止榆林來的人失望,我和母親也很失望。父親不滿我和母親的表現(xiàn),說:“當農民咋啦?種地吃糧,問心無愧?!?br /> 父親的老家是河南的,他為什么沒有回老家卻來到了米脂?我說出了心中的疑惑?!袄霞覜]親人了,那地方也難……再說,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备赣H說到這里,不自然地撓了撓頭。當時母親也在旁邊,撇了撇嘴:“還老實呢?!备赣H赧然一笑,算是回應母親的嗔怪。
我沒考上大學,回到了農村,曾有過外出打工的想法,都讓父親給堵了回去。
這時候,土地已經(jīng)承包到戶,父親的干勁更足了。天不亮就帶著我下地,晚上星星出來了,還在地里忙活。在我們那個村,年年就屬我家打的糧食多。吃不完,便積攢起來,遇到哪里有了難,捐,可勁兒地捐。為此,家人沒少跟他鬧別扭。
2021年夏的一天,父親忽然感覺身體不適。我要送他去醫(yī)院,他說:“我知道自個兒的病,上醫(yī)院白花錢。八十個春夏秋冬了,就是一臺機器也該歇歇了?!北M管父親這樣說,我還是請了村醫(yī)。村醫(yī)診斷后,開了點藥走了,臨走他留下話:“趕緊準備后事吧。”
沒過兩天,父親便溘然長逝。老人家臨咽氣的時候,用微弱的聲音告訴我:“我是在南泥灣①出生的,剛滿一歲,你奶奶和你爺爺一道南下上了前線……是南泥灣的南瓜湯、小米粥把我養(yǎng)活大的。我來到米脂,總想著離南泥灣近一些,有機會回去看一看?!?br /> 我依照父親的遺愿,背著他的骨灰來到了南泥灣??吹侥夏酁撤旄驳氐淖兓?,我后悔真相知道的太晚了,沒早點帶他老人家來。
我一直羞于說出父親的名字,現(xiàn)在可以驕傲地告訴大家:他老人家的大號叫南泥灣。這是他在南泥灣時那些叔叔嬸嬸給起的昵稱,他一直沒改過。父親去世后,我征求母親的意見,把姓改成了“南”。
(選自《小說選刊》2022第二期)
【注】①南泥灣:1941年3月,八路軍三五九旅在旅長王震的率領下在南泥灣開展了著名的大生產運動。南泥灣是延安精神的發(fā)源地,也是中國農墾事業(yè)的發(fā)源地。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寫“我”直到父親去世才解開他身上的謎,設置懸念,結尾寫父親臨終前交代其出生情況和來米脂的原因,首尾呼應。
B.“我不是一般的懂事”一句意指“我”認識到父親作為烈士遺孤,理應得到更好的對待,而“我”和母親也應該得到一些好處。
C.小說以“我”的口吻來敘寫故事,既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性,又便于描寫“我”的心理活動,能夠很好地突出父親高大的形象。
D.小說運用生動簡練而富有地域特色的語言來敘述父親的人生經(jīng)歷,字里行間洋溢著濃濃的父子深情,凸顯了小說的主旨。
(2)高爾基說“(小說的)情節(jié)是人物性格的發(fā)展史”,請結合文本,簡要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3)有人認為將小說的標題換成“父親”更為恰當,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請結合小說內容,簡要分析。組卷:16引用:6難度:0.4
二、古代詩文閱讀(38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19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魯公索氏將祭而亡其牲??鬃勇勚?,曰:“公索氏比及三年必亡矣?!焙笠荒甓?。弟子問曰:“昔公索氏亡牲,夫子曰:‘比及三年必亡矣?!?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期年而亡。夫子何以知其將亡也?”孔子曰:“祭,乃孝子所以自盡于親也。至祭而亡其牲,則余所亡者多矣。吾以此知其將亡矣。”
下蔡威公閉門而哭,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以血,旁鄰窺墻而問之。曰:“子何故而哭悲若此乎?”對曰:“吾國且亡?!痹唬骸昂我灾玻俊睉唬骸拔崧劜≈畬⑺酪?,不可為良醫(yī);國之將亡也,不可為計謀;吾數(shù)諫吾君,吾君不用,是以知國之將亡也?!庇谑歉Q墻者聞其言,則舉宗而去之楚。居數(shù)年楚王果舉兵伐蔡窺墻者為司馬將兵而往來虜甚眾問曰得無有昆弟故人乎見威公縛在虜中問曰若何以至于此應曰:“吾何以不至于此!且吾聞之也,言之者,行之役也,行之者,言之主也。汝能行,我言;汝為主,我為役,吾亦何以不至于此哉?”窺墻者乃言之于楚王,遂解其縛,與俱之楚。故曰:“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未必能言?!?br /> 韓昭侯造作高門。屈宜咎曰:“昭侯不出此門。”曰:“何也?”曰:“不時。吾所謂不時者,非時日也。人固有利不利,昭侯嘗利矣,不作高門。往年秦拔宜陽,明年大旱民饑,不以此時恤民之急也,而顧反益奢,此所謂福不重至,禍必重來者也!”高門成,昭侯卒。竟不出此門。
楚莊王欲伐陳,使人視之。使者曰:“陳不可伐也?!鼻f王曰:“何故?”對曰:“其城郭高,溝壑深,蓄積多,其國寧也?!蓖踉唬骸瓣惪煞ヒ?。夫陳,小國也,而蓄積多,蓄積多則賦斂重,賦斂重則民怨上矣;城郭高,溝壑深,則民力罷矣?!迸d兵伐之,遂取陳。
(節(jié)選自《說苑?權謀》)(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居數(shù)年/楚王果舉兵伐蔡/窺墻者為司馬/將兵而往來/虜甚眾/問曰/得無有昆弟故人乎/見威公縛/在虜中問曰/若何以至于此/
B.居數(shù)年/楚王果舉兵伐/蔡窺墻者為司馬/將兵而往來/虜甚眾/問曰/得無有昆弟故人乎/見威公縛在虜中/問曰/若何以至于此/
C.居數(shù)年/楚王果舉兵伐/蔡窺墻者為司馬/將兵而往來/虜甚眾/問曰/得無有昆弟故人乎/見威公縛/在虜中問曰/若何以至于此/
D.居數(shù)年/楚王果舉兵伐蔡/窺墻者為司馬/將兵而往來/虜甚眾/問曰/得無有昆弟故人乎/見威公縛在虜中/問曰/若何以至于此/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今期年而亡”與“期年之后”(《鄒忌諷齊王納諫》)兩句中的“期”字含義相同。
B.“則舉宗而去之楚”與“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逍遙游》)兩句中的“舉”字含義相同。
C.“人固有利不利”與“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兩句中的“固”字含義不同。
D.“則民力罷矣”與“曲罷曾教善才服”(《琵琶行》)兩句中的“罷”字含義不同。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魯國公索氏在正要祭祀的時候丟失了祭祀所用的牲畜,孔子預言了公索氏敗亡后,弟子詢問孔子預言的依據(jù),孔子是從小事進行推斷的。
B.下蔡威公由勸諫國君一事預感到國家將要滅亡,痛哭了三天,在墻外窺探的鄰居聽了他的話搬到楚國,威公得出結論能做的人是能說的人的主人。
C.韓昭侯建造高門,屈宜咎認為此時不是修建的好時機。因為之前秦國攻占了宜陽,第二年韓國鬧旱災,百姓三餐不飽。
D.楚莊王想要攻打陳國,打探的人認為從陳國的城墻、護城河、儲備、國家情況看不能打,但楚莊王卻從陳國的民情看出陳國能攻打。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窺墻者乃言之于楚王,逐解其縛,與俱之楚。
②不以此時恤民之急也,而顧反益奢。此所謂福不重至,禍必重來者也。組卷:221引用:5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Ⅲ(本題共1小題,9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最近,網(wǎng)上流傳一種說法,即長時間特別是夜晚玩手機會引發(fā)眼部黃斑疾病,導致黃斑變性,① ,完全無藥可治,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失明。
其實,黃斑變性的病理機制主要為眼部黃斑區(qū)結構的衰老性改變,通常是高齡退化的自然結果,隨著年齡增加,視網(wǎng)膜組織退化,變薄,引起黃斑功能下降。② ,包括遺傳、年齡、眼部炎癥、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吸煙、長期從事戶外工作、眼睛暴露在強光下等,這些因素與在黑暗中玩手機,以及長時間看手機并無直接關系。
此外,將黃斑變性稱為“眼癌”也不準確。所謂“眼癌”,是指生長在眼部的惡性腫瘤,一般為遺傳或由于自身基因突變引發(fā)。“黑暗中玩手機會得眼癌”的說法有些聳人聽聞,容易對人造成誤導。不過,③ ,但沉溺于玩手機確實是個壞習慣,容易損害人體健康。根據(jù)科學研究顯示,睡前長期玩手機可能會破壞人體免疫系統(tǒng),帶來的疲勞損害,導致視力大幅減少。此外,長期玩手機會使睡眠質量下降。因此,大家還是要學會合理使用手機,切莫淪為“手機控”。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組卷:5引用:7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近幾年,兒童牙齒正畸市場火熱。在一些發(fā)達地區(qū),低齡矯治成風,商家甚至建議一歲半的兒童佩戴牙套。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審美也開始“武裝”到牙齒。給孩子留一口美觀的牙齒,成為不少家長的選擇,同時,人格道德培養(yǎng)被遠遠退居在兒童培養(yǎng)的末端。問題是,是否真有必要在如此低齡就開始矯治?即便不是專業(yè)人士,單從生活常識似也不難作出判斷。孩子的牙齒矯治正在變成父母的焦慮。身高焦慮也好、容貌焦慮也罷,致使販賣焦慮,成為商家一項屢試不爽的生意經(jīng)。
無獨有偶,據(jù)報道,現(xiàn)在在一些年輕人當中興起一股“戒手機”的風潮,有些年輕人甚至不惜花錢戒手機?;ㄉ习僭暇W(wǎng)買一個手機鎖,不到規(guī)定時間自己也不能打開,自己“折磨”自己。而在網(wǎng)絡上,也出現(xiàn)了很吊詭的一幕:下一個APP,目的是讓自己不用APP。問題是,如果僅就精神成長考量,看書和看網(wǎng)絡小說,去電影院和看短視頻,觥籌交錯的宴會和一場微信群里的討論,這里面的前者一定都比后者高級嗎?
兒童牙齒正畸焦慮,戒手機風潮的興起,或許讓我們思索,我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據(jù)此寫一篇文章,闡述你的觀點。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2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