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qū)聯盟校四年級(上)期中科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 1.當我們潛到水里時,就不會聽到水面上的聲音了。
     
     (判斷對錯)

    組卷:28引用:33難度:0.7
  • 2.外耳包括耳道和鼓膜兩個部分。
     
    (判斷對錯)

    組卷:4引用:5難度:0.7
  • 3.寧寧說“昨晚的雷聲很大”,這是對雷聲音調的描述。
     
    (判斷對錯)

    組卷:15引用:15難度:0.7
  • 4.其他條件相同時,物體振動得越快,發(fā)出的聲音越低。
     
    (判斷對錯)

    組卷:4難度:0.7
  • 5.尺子伸出桌面的那部分長度越長,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就越高。
     
    (判斷對錯)

    組卷:7引用:11難度:0.5
  • 6.在學校的每個角落都能聽到鈴聲,說明聲音可以向四面八方傳播。
     
    (判斷對錯)

    組卷:34引用:30難度:0.7
  • 7.跳繩時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所以呼吸次數要比平時多。
     
    (判斷對錯)

    組卷:5難度:0.7
  • 8.人吸一次氣和呼一次氣算兩次呼吸。
     
    (判斷對錯)

    組卷:5引用:7難度:0.7
  • 9.測量肺活量的過程中,我們可以一口氣吹完再吹一口氣。
     
    (判斷對錯)

    組卷:12引用:6難度:0.7
  • 10.長時間用口腔呼吸會對身體不利。
     
    (判斷對錯)

    組卷:2引用:3難度:0.7

三、組合題(共42分)

  • 31.土電話
    (1)小東和小紅用棉線和紙杯制作了“土電話”,“土電話”中聲音主要是通過
     
    從話筒傳到聽筒的。
    A.棉線
    B.空氣
    C.紙杯
    (2)若小紅捏住棉線上的某一部分,則聽到的一方就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
     

    A.捏住后空氣不能產生振動
    B.捏住后棉線不能產生振動
    C.棉線是不能傳播聲音的
    (3)小東說話的聲音是由喉嚨里的
     
    發(fā)出的。
    A.舌頭
    B.喉結
    C.聲帶
    (4)在聽小東說話時,小紅耳朵里的各個器官都參與了活動,請你幫助她把各個器官的作用與對應的器官聯系起來。
    聽小骨 傳遞振動到內耳
    耳道 將聲波轉化為振動
    鼓膜 將聽覺信號傳遞到大腦
    耳郭 收集聲波
    聽覺神經 傳遞聲波到中耳
    耳蝸 將振動轉化為聽覺信號
    (5)現實生活中過高過強的聲音可能會損傷我們的聽力,我們有哪些方法減少噪音,保護耳朵。我的方法:
     
    。

    組卷:11引用:2難度:0.5
  • 32.我們的呼吸
    (1)呼氣的過程是
     

    A.鼻子/口腔→氣管→肺
    B.肺→氣管→鼻子/口腔
    C.膈肌→肺→氣管
    (2)如圖裝置中分別模擬了哪些呼吸器官?請?zhí)顚懲暾?br />
    (3)把圖①中把“膈肌”往上按時(“胸腔”收縮),氣球會縮小,模擬的是
     
    動作。
    A.吸氣
    B.呼氣
    C.吸氣和呼氣
    (4)在安靜狀態(tài)下,人每分鐘呼吸一般在
     
    次左右。
    A.8
    B.20
    C.60
    (5)根據研究,人呼吸時吸進去的氣體和呼出來的氣體成分含量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如表所示。
    氮氣 氧氣 二氧化碳 其他氣體
    吸進人體的氣體 78% 21% 0.03% 0.97%
    呼出體外的氣體 78% 16% 4% 2%
    由表中的數據可知,我們呼出的氣體和吸進的氣體相比,含量減少的是
     
    ,含增加的是
     
     
    ,含量不變的是
     
    。
    (6)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氣體交換,使
     
    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
    A.氧氣
    B.氮氣
    C.氫氣
    (7)在人體的器官中,氣體交換的中轉站是
     
    。
    A.肺
    B.支氣管
    C.鼻腔
    (8)下列行為能保護呼吸器官的是
     

    A.經常挖鼻孔
    B.經常蒙頭睡覺
    C.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佩戴口罩出行

    組卷:28引用:5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