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湖南省益陽市桃江一中研學班高二(下)入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禮儀的出現(xiàn)、演化,本身是人與自然關系博弈、平衡的產(chǎn)物。當遠古人們認識到應對宇宙天地心存敬畏時,便有了祭祀活動。由此而演化來的“禮”與“儀”正是人們認識自然、認識自我,對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這一認識的行為體現(xiàn)和制度約束。
          拱手禮在“禮”的層面,首先體現(xiàn)的是人類敬天的思想,即人類對賴以生存又可敬可畏的自然的臣服與膜拜。拱手禮最早的文化意義便是伸出雙手,束手就縛,以自身為天地的祭品。進而將這正式而嚴謹?shù)募漓攵Y儀拓展、滲透到對同類的尊敬、禮讓。因而拱手禮所承載的社會價值便體現(xiàn)著人際關系信息,形成和鞏固著社會的人際關系交往方式,以及塑造著人們思維方式和社會文化形態(tài)。中國傳統(tǒng)社會階級之間從行拱手禮的不同規(guī)范就可反映出不同階層的尊卑、親疏?!吨芏Y?秋官?司儀》“昭王儀,南鄉(xiāng)見諸侯,土揖庶姓,時揖異姓,天揖同姓,所以別親疏內(nèi)外也?!薄蹲髠?隱公十一年》所謂“禮,經(jīng)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闭缋顬橄悴┦克摗岸Y深含人類對宇宙天地的敬畏,對德性的追尋,對和諧的追求,對人本身的期望和寬容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對審美情趣的重視和培養(yǎng),以及對社會秩序的協(xié)調(diào)?!惫笆侄Y亦然。追求拱手禮的精神核心,便是“敬天”“尊人”,是與自然相處時要放低姿態(tài),謙恭敬天;與人交往時要尊重他人,禮遇他人。這種深入骨髓、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天”“尊人”的思維才是拱手禮在其禮制背后所反映的核心價值。
          在“儀”的層面,拱手禮有一整套行為規(guī)范和儀表原則。如行禮時,應雙手合抱于胸前,右手在內(nèi),左手在外,如遇兇喪,反之等。這些儀式現(xiàn)象看似繁文縟節(jié),卻是“敬天”“尊人”這些精神內(nèi)核的極好保障,通過這些程式化的儀式,強化了對天、對人的敬意,確立了對天,對人的秩序。若在國家層面上將這些規(guī)范固定下來,就有了典章制度,就成了禮制。禮制一旦確定,就為一定階段社會運行提供法則,成為歷代統(tǒng)治者為國治政之本,普通社會成員安身立命之道。《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載“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jīng)緯也,民之所以生也?!痹谌穗H交往中和社會運行中執(zhí)行這尊卑有序、親疏有別的拱手禮儀式,使每個人按既定的身體儀式行事,既可“敬天”“尊人”,同時也是“自敬”“自尊”。人若“敬天”,天則“愛人”,人與自然平衡和諧。人若“尊人”,施之以拱手禮儀,對方也會還禮,這便是“敬人”的同時鞏固和彰顯了自身的身份地位。《禮運》“夫禮,先王以承天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鄙鐣蓡T若按照規(guī)范得當?shù)亩Y儀相施,人們按照恰當?shù)皿w的拱手禮相見,人人相敬,人人相親,則國家的秩序自然就通暢井然了。
          拱手禮的“儀”與“禮”,一表一里,共同傳遞著中國傳統(tǒng)社會“敬天”“尊人”的思想,共同傳承著中國傳統(tǒng)社會經(jīng)典的禮儀文化。(摘編自張麗娟《中國傳統(tǒng)拱手禮及其對現(xiàn)代禮儀體系構建的作用》)      材料二
          握手禮不科學者有四,繁而不周者有三。易傳染疾病;多握之后易疲勞;握后常不能及時洗手,給健康帶來隱患;明知有傳染病卻因害怕失禮而不得不握;此四者為不科學。十數(shù)人須一一握手頗費時間,數(shù)十人不能遍握而于無意中造成親疏之別,群眾場合只能握其代表;此三者為繁而不周。有此四不科學三不周,握手禮作為相見禮應當廢除。
          拱手禮可以全面避免上述“七累”,此為顯明之理,不再具論。其實,拱手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禮節(jié)。《禮記?曲禮上》“遭先生于道,趨而進,正立拱手?!薄墩撜Z?微子》“子路拱而立?!倍帐侄Y是近代的舶來品,既然存在諸多弊端,不如重行拱手禮。
          拱手禮的好處至少有五條。其一,避免了上舉“七累”,已是于我民族功莫大焉。其二,當前疫情嚴重,需要全面防治,不但需要有醫(yī)療保障,有諸多凈化環(huán)境的科學措施,還要有改禮惠民的人文措施。廢“握”改“拱”,不費一錢一物,可謂“一舉手之勞”,而風氣所開,頓可“防患于未然”。其三,今后若有甲肝、乙肝或其他接觸傳染的病毒、細菌,至少不會因每日幾十億人次的相互握手而輾轉傳播,害我人民。其四,拱手禮作為傳統(tǒng)禮節(jié),有很高的文化認同度與廣泛的群眾基礎。其五,拱手禮頗有特點,瀟灑自如,儀態(tài)端莊而禮意濃切,頗具中華文化的魅力,若能成為“國禮”,則為又一朵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禮花”。
    (摘編自項純文《倡導以拱手禮代替握手禮》)      材料三
          從握手禮進入中國成為流行的相見禮儀,已經(jīng)上百年的時間。但在這百年之間,人們對握手禮的思考和爭議沒有中斷過。另一方面,百年間中國的國力卻發(fā)生了實實在在的巨變,中國人正在走向富裕,中國人的文明素養(yǎng)不斷得到整體性的提升,追求現(xiàn)代文明生活方式正在成為廣大中國人的整體性共識。與此同時,在改革開放40年后,中國的現(xiàn)代化模式正在由“輸入型現(xiàn)代化轉換為輻射型現(xiàn)代化”,富裕起來的中國人開始走出去,旅游、學習、工作……中國的國家形象、民族形象也需要來一個全新的重塑和傳播,中華民族5000年燦爛的歷史,也需要在新的全球化語境中得到更為深廣的認知。在此語境下,從文化意義來說,將相見禮儀予以革新,以拱手禮逐漸取代握手禮,則正逢其時。變革的窗口已經(jīng)再一次出現(xiàn),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原有的生活、工作節(jié)奏,可以預見,疫情將無差別地改變各國人們的固有思維、行為習慣。
          推行拱手禮,以拱手禮代替握手禮,根本的分歧不在于其是否要原封不動地照搬傳統(tǒng)的形式,而在于如何以當代的需要,創(chuàng)造性地改造傳統(tǒng)的形式,讓它既有傳承的印記,又更加契合時代氣質(zhì),為大眾所接受,為豐富、提升當下的生活品質(zhì)而服務。(摘編自張承良《握手禮還是拱手禮--疫情背景下相見禮節(jié)變革的文化審思》)(1)下列對材料中“拱手禮”的相關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拱手禮的“禮”與“儀”是人與人、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的行為體現(xiàn)和制度約束,它一表一里,共同傳承著中國傳統(tǒng)社會經(jīng)典的禮儀文化。
    B.拱手禮最早的文化意義并沒有“尊人”的思想內(nèi)核,經(jīng)拓展后才有著對人本身的期望和寬容、對社會秩序的協(xié)調(diào)等更多的社會價值。
    C.拱手禮的好處有五條,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條便是在當前環(huán)境之下,可“不費一錢一物”,用“一舉手之勞”“防患于未然”。
    D.拱手禮的回歸是一種文明生活方式的回歸,有助于提高人們的文明素養(yǎng),有助于展現(xiàn)中國的國家形象。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通過程式化的儀式,確立秩序,就形成了典章制度,即禮制。禮制一旦確定,就成為一定階段社會運行之法,成為統(tǒng)治者為國治政之本,社會成員安身立命之道。
    B.拱手禮的正確手勢,正如《拱手禮》歌詞中所唱“右拳握如日,左掌彎如月”一樣,可以是手合抱于胸前,右手在內(nèi),左手在外。
    C.敬天祭地可以用拱手禮來表達敬意,逢年過節(jié)、祝賀慶典、相逢離別也可以相互行拱手禮來表達情意。
    D.國際通行的握手禮從20世紀初引入中國并逐漸流行至今,但人們對握手禮的思考和爭議沒有中斷過。
    (3)下列關于材料的論證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多處采用引用論證,其中從《周禮?秋官?司儀》和《左傳?隱公十一年》相關內(nèi)容可以看出中國傳統(tǒng)社會尊卑有序,親疏有別。
    B.材料一主要是站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來論禮的,作者指出拱手禮和其他的禮俗一樣,深含人類對宇宙天地的敬畏,對和諧的追求,都是傳統(tǒng)文化中的良禮美俗。
    C.材料二的論證語言頗具特點,文白夾雜;論證方法多樣,用道理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等方法,積極倡導以拱手禮代替握手禮。
    D.材料三主要是從文化的角度論證了推行拱手禮的原因,指出了人們的固有思維和行為習慣都將會有改變的事實。
    (4)比較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論證結構上的不同特點?請簡要說明。
    (5)材料三指出“將相見禮儀予以革新,以拱手禮逐漸取代握手禮,則正逢其時”,請結合三則材料內(nèi)容簡要分析其理由。

    組卷:5引用:8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潭柘寺      走進潭柘寺時才知道,我永遠也走不近潭柘寺。
          不知道為什么,只覺得潭柘寺太氣勢恢宏,恢宏得帶點霸氣,太嚴謹?shù)褡?,一如山莊別墅,就連回響在山間的梵樂,也失于清淡,顯得過于濃烈而深刻,像要強行深入人心似的,滲透力太弱而穿透力太強的音樂,讓人感到壓迫,少了佛家的大氣和從容。
          我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這座以千尺深潭和百年古柘為名的深山幽剎,始建于西晉,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滄桑,以“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北京城)”雄視京城,在如此漫長的歲月里浸泡出來的佛家凈地,為什么卻總讓人與之有隔膜而遠之?
          我迷惘著。
          肯定還有一個人迷惘著。那是一個尊貴而憂郁的少女。她生而有幸,碰巧有一個名叫忽必烈的父親,父親生而有能,碰巧成為元代的一位皇帝。后人好奇地回望歷史揚起的塵埃,不明白一個高貴的公主,一個曾經(jīng)叱咤風云的女將軍,為什么會拋棄金枝玉葉的身份、錦衣玉食的生活、指點江山的權勢,而選擇黃卷青燈、夜雨秋窗。
          她心里必定在尋求著某種東西,不是富貴,不是權勢,不是舒適,甚至不是青春、愛情和生命。她隱隱地知道,那是一種寧靜,是靈魂的靜如秋水和靜悄悄的喜悅。為此,她舍棄了她的尊貴,她的安逸,她的高高在上的父親。
          她終于義無反顧地跪倒在如來腳下。
          我穿過大雄寶殿,拾級而上,一路帝王痕跡“俯拾皆是”。正路山門門額的“敕建岫云禪寺”是康熙的筆跡,大雄寶殿內(nèi)的上下檐“清凈莊嚴”“福海珠輪”分別是康熙和乾隆題的字。西路的觀音殿內(nèi),觀音像前有忽必烈一家四人的塑像。再從東路折回,地藏殿東有寶座,是乾隆休息之處。這一切的一切,在古剎空寂之中,隱隱地透出帝王氣派,貴氣有余而清氣不足,華貴有余而悠遠不足。
          畢竟,這里曾經(jīng)住著一個公主,這里還是帝王們常來常往之地。但這里,畢竟是個寺院。我終于看到了妙嚴公主的那個小院。公主和陪她入寺出家的一兩名宮女就住在這個清靜的小院里,院子很雅致,隱隱是俗家建筑的模樣,自然也免不了雕梁畫棟。
          規(guī)范的佛寺建筑旁橫生出這樣一個別致而俗氣的小院,似乎賦予整個事件以某種象征意義。世俗在這里成功地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非凡的戰(zhàn)斗力,宗教面對這份強大,注定無處可逃,潰不成軍。
          宗教只是弱者,雖然它有無上的力量。
          我有點累了,潭柘寺大得讓人累。在天王殿的右側原先寺院的齋房里,我見到了那口著名的大銅鍋,它大得讓人疲倦。這里現(xiàn)存的唯一的一口大鍋,它還不是最大的。據(jù)寺志和碑文記載,這里最大的一口鍋直徑4米,深2.5米,給全寺僧人煮一次粥須放米十石,煮16個小時才熟,可以想象山寺全盛時人數(shù)之多和財富之豐。寺志編撰者驕傲地寫道:潭柘寺僧人一聚,要吃掉一個村莊一天的全部收入,何等有權有勢,家大業(yè)大!但這種大氣派、霸道和狂傲,卻實在讓人反感,我坐對大鍋,怎么也走不進宗教應有的超越。
          公主也走不進。她能看到那個“本來無一物”的空靈的世界,卻怎么也走不進去。她虔誠地整日在觀音殿里膜拜,直至膝蓋將磚石跪出兩個深窩,留下感人的“公主拜磚”,但她的虔誠卻像被吊在半空中,她拼命地邁步,卻從不曾走出一步,而且被吊得呼吸困難。
          她迷惘著。
          飛越了她的歷史,我能看到,在她的靈魂和靈魂尋找的宗教之間,有些東西是拋不開的,那是住持破格的親自剃度,是陪她出家、伺候她的小宮女,是那個清雅的小院,是寺院得以買田置地的銀兩--那就是她與生俱來的家世和身份,那就是世俗給她的標簽--公主。
          世俗對她的認同使她的超越永遠不可能達到某種高度。
          她小心地伸出靈魂的觸角,本來想感知到一個清澈虛無的空空世界,卻觸到一鼻子厚重的世俗塵灰。
          就像今天我的靈魂,在這空山幽谷間游移尋求,卻每每被傲慢的音樂敲打得變形,在華麗的殿檐上碰得生癲,被“佛樂”“佛寺”“佛像”的叫賣聲刺得遍體鱗傷。
          我終于轉過身去,像公主毅然地離開皇家一樣毅然地離開了潭柘寺。原來,在這個藏之深山、隱乎世外的寺廟里,世俗竟如此高大挺拔、堅不可破。
          這里根本就沒有宗教。
          公主錯了。
          我也錯了。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寫“宗教只是弱者”是指宗教面對以皇權為代表的強大世俗,無處可逃,潰不成軍。
    B.與生俱來的身份對公主造成了相當?shù)挠绊?,使公主雖然虔誠,但靈魂無法到達清澈虛無的高度。
    C.文章描述了潭柘寺的華貴精美,表現(xiàn)了作者對潭柘寺古建筑的由衷贊美。
    D.文章主旨不在于介紹歷史故事,而在于由歷史故事展開思考,見解深刻。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運用比喻、排比、反復等修辭方法,著重寫游覽潭柘寺的見聞和思考。
    B.文章起筆寫“我永遠也走不近潭柘寺”,收筆寫“我也錯了”,是欲揚先抑的寫法。
    C.文章描寫潭柘寺最大的一口鍋,用準確的數(shù)字,突出其在皇家庇護下的權勢之盛。
    D.文章用兩個短句收束全文,言有盡而意無窮,留下想象的空間,增強感染力。
    (3)“規(guī)范的佛寺建筑旁橫生出這樣一個別致而俗氣的小院”中加點的“橫生”一詞運用得非常巧妙,請簡要評析它的表達效果。
    (4)文章開頭寫“我永遠也走不近潭柘寺”,請根據(jù)文意分析其原因。

    組卷:6引用:3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戚繼光,字元敬,世登州衛(wèi)指揮金事。父景通,歷官都指揮,署大寧都司,有操行。繼光幼倜儻負奇氣。家貧,好讀書,通經(jīng)史大義。嘉靖中嗣職,用薦擢署都指揮金事,備倭山東。改金浙江都司,充參將,分部寧、紹、臺三郡。
          三十六年,倭犯樂清、瑞安、臨海,繼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尋會俞大獻兵,圍汪直余黨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辦賊。已而倭遁,他倭復焚掠臺州。給事中羅嘉賓等劾繼光無功,且通番。方按問,旋以平汪直功復官,改守臺、金、嚴三郡。
          繼光至浙時見衛(wèi)所軍不習戰(zhàn)而金華義烏俗稱慷悍請召募三千人教以擊刺法長短兵迭用由是繼光一軍特精。又以南方多藪澤,不利馳逐,乃因地形制陣法,審步伐便利,一切戰(zhàn)艦、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軍”名聞天下。
          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頭。繼光急趨寧海,扼桃渚,敗之龍山,追至雁門嶺。賊遁去,乘虛襲臺州。繼光手殲其魁,蹙余賊瓜陵江盡死。而折頭倭復趨臺州,繼光邀擊之仙居,道無脫者。先后九戰(zhàn)皆捷,俘戴一千有奇,焚溺死者無算。總兵官盧鏜、參將牛天錫又破賊寧波、溫州。浙東平,繼光進秩三等。閩、廣賊流入江西??偠胶趹椣^光援。擊破之上坊巢,賊奔建寧。繼光還浙江。
          明年,倭大舉犯福建。是時寧德已屢陷。閩中連告急,宗憲復檄繼光剿之。先擊橫嶼賊。人持草一束,填壕進。天破其巢,斬首二千六百。乘勝至福清,搗敗牛田賊,覆其巢,余賊走興化。急追之,夜四鼓抵賊柵。連克六十營,斬首千數(shù)百級。平明入城,興化人始知,牛酒勞不絕。繼光乃旋師。抵福清,遇倭自東管澳登陸,擊斬二百人。而劉顯亦屢破賊。閩宿寇幾盡。于是繼光至福州,勒石平遠臺。
          初,興化告急,時帝已命俞大獻為福建總兵官,繼光副之。及城陷,劉顯軍少,壁城下不敢擊。大猷亦不欲攻,需大軍合以困之。四十二年四月,繼光將浙兵至。于是巡撫譚綸令將中軍,顯左,大獻右,合攻賊于平海。繼光先登,左右軍繼之,新級二千二百,還被掠者三千人。綸上功,繼光首,顯、大猷次之。帝為告謝郊廟,大行敘赍。繼光先以橫嶼功,進署都督金事,及是進都督同知,世蔭千戶,遂代大獻為總兵官。
    (選自《明史?列傳第一百》,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繼光至浙時見/衛(wèi)所軍不習戰(zhàn)/而金華義烏俗稱剽悍/請召募三千人/教以擊刺法/長短兵迭用/由是繼光一軍特精
    B.繼光至浙時見/衛(wèi)所軍不習戰(zhàn)/而金華義烏俗稱剽悍/請召募三千人教/以擊刺法/長短兵迭用/由是繼光一軍特精
    C.繼光至浙時/見衛(wèi)所軍不習戰(zhàn)/而金華義烏俗稱剽悍/請召募三千人教/以擊刺法/長短兵迭用/由是繼光一軍特精
    D.繼光至浙時/見衛(wèi)所軍不習戰(zhàn)/而金華義烏俗稱剽悍/請召募三千人/教以擊刺法/長短兵迭用/由是繼光一軍特精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元敬”是戚繼光的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所以也稱字為“表字”。
    B.中國古代的紀年法包括干支紀年、帝王年號紀年、生肖紀年等?!叭辍薄八氖辍睂儆诘弁跄晏柤o年法。
    C.“勒石”是碑刻術語,指將法書鉤摹本背面加朱復印到石面上的工序。文中指刻字于石,亦指立碑。
    D.文中“郊廟”是指帝王祭祀天地與祖先。古代祭祀講求置辦三牲祭禮,“三牲”包括豬、牛、馬。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戚繼光雖然家境貧寒,但身為將門之后,他的成功得益于良好的家庭影響和自己的不懈努力。
    B.戚繼光是一代名將,但他的仕途卻坎坷不順,他曾因作戰(zhàn)無功受到羅嘉賓等人彈劾而被免官。
    C.嘉靖年間,東南沿海一帶,倭寇橫行,當?shù)厝嗣窨嗖豢把?,平倭?zhàn)爭獲得人民的擁護與歡迎。
    D.戚繼光身先士卒,兵法傳奇,攜俞大獻,打贏了蕩平倭寇的民族戰(zhàn)爭,在刀光劍影中重鑄中華脊梁。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尋會俞大猷兵,圍汪直余黨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辦賊。
    ②乃因地形制陣法,審步伐便利,一切戰(zhàn)艦、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5)“戚家軍”為什么會名聞天下?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組卷:5引用:2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8.下面是一段介紹“可燃冰”的材料,請概括“可燃冰”這一新型能源的特點,不超過15個字。
          天然氣永合物又稱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情況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zhì)??扇急锛淄檎?0%~99.9%,可直接點燃,其產(chǎn)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氣要多出數(shù)十倍。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以釋放出約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氣,燃燒后不產(chǎn)生任何殘渣,避免了最讓人頭疼的污染問題。截至目前,全世界直接或間接地發(fā)現(xiàn)的可燃冰礦點已超過200處,據(jù)測算,僅中國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的資源量就有700億噸油當量,約相當于中國陸上石油、天然氣資源量總數(shù)的二分之一。研究表明由自然或人為因素所引起的溫壓變化,均可使“可燃冰”分解,造成環(huán)境災害,開采時必須保證井底穩(wěn)定,使甲烷不泄漏,同時還要攻克與泥沙分離等技術難題。

    組卷:3引用:6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①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②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唐)白居易《村夜》      ③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④逢人漸覺鄉(xiāng)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中國是農(nóng)業(yè)大國,鄉(xiāng)村是中國的根,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中國要美,農(nóng)村必須美。”以上材料觸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zhí)暨x2~3則,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明顯;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組卷:5引用:4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