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學高三(上)開學模擬語文試卷(二)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
1.現(xiàn)代文閱讀Ⅰ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題。
材料一:
講好中國故事本質(zhì)上是一種跨文化傳播,國家間的語言障礙和經(jīng)驗障礙等一定程度上堵塞了中國故事的傳播渠道,造成傳播路徑不暢。將本土表達與精準送達相結(jié)合,是拓展中國故事傳播路徑的有效手段。
本土表達就是在了解國際受眾思維方式、接受習慣和理解框架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適時適地地調(diào)整傳播路徑,通過采取針對不同國家的本土化表達,構(gòu)建起中國故事的國內(nèi)外對話體系,增強傳播的針對性。一方面,要深入目標傳播國的文化背景,準確把握其接受特點,以尋求中國故事傳播的突破點,為調(diào)整傳播路徑做好準備;另一方面,針對國別差異,用目標國聽得懂、易理解的故事話語和表達方式講好中國故事,讓雙方在互通的基礎上開展互動交流。
精準送達就是運用以數(shù)據(jù)為核心的算法技術(shù),將中國故事融入高效的傳播載體和平臺,分析受眾的個性需要、喜好和習慣,有選擇性、有針對性地實施定向推送和個性化傳播,以提高講好中國故事的精準度。一方面,要開發(fā)運用國內(nèi)外受眾使用率高、表現(xiàn)力強的載體,以高效的載體助推中國故事的精準送達;另一方面,用適宜的表達方式推送故事內(nèi)容,以個性推送實現(xiàn)精準送達,滿足個體的差異性需求。
(摘編自吳倩倩、張一《講好中國故事:展現(xiàn)大國精彩的三大著力點》) 材料二:
隨著媒體融合發(fā)展不斷深入,其對我國國家軟實力建設,特別是國際傳播能力的提升作用日益顯現(xiàn)。
內(nèi)容融合是媒體融合中最直觀的層面。在國際傳播中,媒體可以利用自身特點,對內(nèi)容進行充分挖掘,從多角度滿足國際受眾的分眾化需求。與此同時,還可以改變以往單一媒體、單一形態(tài)的傳播局限,利用新技術(shù)加強與國際公眾的互動,增加趣味性。同時,充分利用新技術(shù)實現(xiàn)傳播交互,提升國際輿論場的活躍度。在新技術(shù)助力下,國際傳播不再是傳統(tǒng)的單向傳播,能實現(xiàn)與受眾的互動。國際受眾在接觸網(wǎng)上信息時,擁有跟帖、留言等表達的機會,可獲得更多的參與度和體驗感,這能增強國際輿論場上相關(guān)議題的活躍度。
在國際傳播中,不僅需要有優(yōu)秀的作品和豐富的內(nèi)容,還需要有完善的信息傳播載體或渠道,才能將我們精心烹飪的“精神大餐”送達國際公眾手中。多樣化的終端連接增加了國際傳播的途徑。這些終端設備能適用于多樣化的情景,發(fā)揮其獨特作用,各司其職又融為一體。國際受眾在不同的生活場景,甚至是碎片化的時間里,也都全天候、全方位地被納入國際傳播的網(wǎng)絡。在此意義上,渠道融合極大增加了我國國際傳播的空間和規(guī)模。
平臺融合是渠道融合的升級階段,一個成熟的平臺往往運營多個渠道。在國際傳播中,可以建設自己的平臺“造船出?!保部膳c成熟的平臺合作“借船出海”,通過吸引多種傳播主體的廣泛參與,進行模式創(chuàng)新,將中國的故事和聲音傳得更遠更深。當前,要加強國際傳播,除了傳統(tǒng)的官方對外媒體,還要強調(diào)其他行為主體的積極作用,如政府部門、高校、企業(yè)、非政府組織、公眾等。平臺融合為多元主體參與、形成矩陣化傳播提供了可能。如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不僅自建平臺,還在全球十多個社交平臺上運營了20多個官方賬號,其在臉書上的賬號擁有7000多萬粉絲。
當今,“西強我弱”的國際傳播格局并未發(fā)生根本改變,但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在媒體融合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這種“傳播逆差”擁有不斷縮小的可能,中國面臨贏得國際傳播戰(zhàn)略主動的歷史機遇。未來,我國的國際傳播體系必然與媒體融合的大勢相適應,無論在內(nèi)容、渠道和平臺方面,我們的國際傳播能力都擁有極大的提升潛能。
(摘編自張明新、文子玉《媒體融合促進我國國際傳播的功能探析》)
材料三:
講好中國故事,在當前西方話語霸權(quán)語境下,必須尋求并獲得在國際場域的傳播力。要想國際社會了解和接受我們,就要主動把我們的想法說清楚,讓真實的聲音先入為主。中國故事內(nèi)容上豐富多彩,但在精神內(nèi)涵和價值立場上,我們必須根植于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充滿自信地向世界介紹中華文明為世界帶來的豐富歷史智慧和歷史貢獻;必須圍繞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向世界講好中國人民砥礪奮進、自強不息建設新中國的故事,講好中國堅持和平發(fā)展,與世界各國合作共贏的故事。
如果說中國故事是中國話語、中國立場的形象化表述,那么,修辭手法就是對中國故事表述系統(tǒng)的加工和裝飾。修辭手法包括語言修辭和視覺修辭。語言修辭強調(diào)使用語言符號及對比、隱喻、象征等修辭策略,以講述真實感人的個案、生動有趣的故事等。視覺修辭則是用圖像化的方式講述中國故事,要求必須了解目標受眾的視覺文化心理。運用視覺修辭,不能停留在一些表層的文化符號輸出上,而應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當代價值內(nèi)嵌于視覺圖像中,以有效的視覺修辭策略向國際社會傳遞中國聲音。
在跨文化傳播實踐中,情感認同往往是達成意義認同的有效手段,當我們被一個故事所感動時,往往也就潛移默化地接受了故事所承載的價值觀。中國故事的對外傳播,必須能夠塑造喚起國外受眾情感認同的敘事語境。一方面?zhèn)€人了解他人的獨特經(jīng)歷,并設身處地地體會和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感受;另一方面,要尋求在特定議題上的共同見解,秉持“求同存異”的精神,尋找中外共同的情感認同點。當然,中國故事的對外傳播,不能為講故事而講故事,而是要經(jīng)由故事引人入“道”。入“道”就是經(jīng)由中國故事的對外傳播,向世界提供全球公共事務和公共議題的中國方案、中國價值、中國智慧。
(摘編自連子強《中國故事對外傳播敘事的體系性規(guī)定》)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本土表達需要針對我國現(xiàn)實,尋找與不同文化間的契合點,進而開展互動交流。
B.精準送達主要針對個體受眾,既離不開高效的載體,又要選擇恰當?shù)谋磉_方式。
C.單一媒體不能夠表現(xiàn)一個好故事的諸多要素,因而需要借助全媒體、融媒體等。
D.修辭手法訴諸文化符號,從而能讓外國人更好地“聽得懂、聽得進”中國故事。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真實客觀、積極主動對外傳播中國故事是對抗西方話語霸權(quán)的有力手段之一。
B.根植于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圍繞新中國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講好中國故事。
C.增進理解、尋求共識,能喚起國外受眾情感認同,提升我國對外話語感召力。
D.情感認同是達成意義認同的有效手段,也是中國故事對外傳播的最終落腳點。
(3)下列說法中,不能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中國日報網(wǎng)推出系列視頻,在主流社交媒體平臺上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qū)、不同需求的公眾推出分眾化賬號,實現(xiàn)精準傳播。
B.“這里是海南”系列活動聘請多種語言的運營人員與不同國家的粉絲進行線上互動,及時回復各國粉絲的提問。
C.“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題影像展,善用隱喻、映襯、雙關(guān)等修辭敘事,設計出“一帶一路”動漫、吉祥物、表情包等。
D.中國國際電視臺在移動客戶端上打造了聚合新聞、社交、直播、視頻等多渠道的平臺,吸引了海外數(shù)百萬用戶的參與。
(4)材料二在論證上有何特點?請簡要分析。
(5)請依據(jù)三則材料中的觀點,對下列兩則國際傳播案例進行簡要點評。
案例1:動畫片《雪人奇緣》在全球46個國家上映。影片中雪人大毛的冒險之旅途經(jīng)千峰競秀的黃山、波光瀲滟的千島湖、臨江危坐的樂山大佛……讓海外觀眾足不出戶游遍大美中華;片中大毛對家的渴盼與期待,奶奶的操心與嘮叨,伙伴們的團結(jié)與勇氣,都讓觀眾倍感溫暖。
案例2:《國際廣告》雜志刊登了一則某品牌油漆平面廣告作品:畫面上有一個中國古典式?jīng)鐾?,涼亭有兩根立柱,未涂油漆的左立柱色彩黯淡,柱面粗糙,一條龍緊緊攀附在柱子上;涂了油漆的右立柱色彩鮮艷,柱面光滑,一條龍跌落到地面上。組卷:38引用:8難度:0.4 -
2.現(xiàn)代文閱讀Ⅱ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小題。
還給我
嚴 力請還給我那扇沒有裝過鎖的門
哪怕沒有房間也請還給我
請還給我早晨叫醒我的那只雄雞
哪怕已經(jīng)被你吃掉了
也請把骨頭還給我
請還給我半山坡上的那曲牧歌
哪怕已經(jīng)被你錄在了磁帶上
也請把笛子還給我
請還給我
我與我兄弟姐妹們的關(guān)系
哪怕只有半年也請還給我
請還給我愛的空間
哪怕已經(jīng)被你污染了
也請把環(huán)保的權(quán)利還給我
請還給我整個地球
哪怕已經(jīng)被你分割成
一千個國家
一億個村莊
也請你還給我(1)下列對本詩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即使沒有房間也要一扇門,即使雄雞被吃掉也要雞的骨頭,荒唐要求的背后是深深的無奈和悲涼。
B.牧歌被錄在磁帶上,就變成了“你”賺錢的工具,所以作者希望要回笛子,收回自己應有的權(quán)利。
C.“哪怕只有半年也請還給我”,既表明作者對與兄弟姐妹關(guān)系的珍視,也暗含了對失去親情的痛惜。
D.如果愛的空間被污染了,詩人希望通過“環(huán)保”治理改善,含蓄地表現(xiàn)出對純潔的愛的執(zhí)著追求。
(2)下列對本詩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詩采用擬人手法,將掌握生殺予奪大權(quán)的各國統(tǒng)治者集中為一個“你”作為訴求和譴責的對象。
B.“一千個國家/一億個村莊”,用夸張手法呈現(xiàn)世界被分割的圖景,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強烈的訴求。
C.詩中一再使用的“哪怕”,凸顯了最高期待與最低限度的滿足之間強烈的反差,強化了情感力度。
D.全詩借助多種意象,展開豐富聯(lián)想,運用排比等多種手法,顯現(xiàn)出清晰的思維脈絡和深沉的情感旋律。
(3)“還給我”是這首詩的核心訴求,簡要概括作者希望“還給我”的究竟是什么。
(4)這首詩各段落之間有著怎樣的內(nèi)在順序?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組卷:40引用:6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
-
3.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題。
裴矩,字弘大,河東聞喜人也。矩襁褓而孤,及長好學,頗愛文藻,有智數(shù)。世父讓之謂矩曰:“觀汝神識,足成才士,欲求宦達,當資干世之務。”矩始留情世事。
及高祖受禪,遷給事郎,奏舍人事。明年,奏詔巡撫嶺南,未行而高智慧、汪文進等相聚作亂,吳越道閉,上難遣矩行。矩請速進,上許之。行至南康,得兵數(shù)千人。時俚帥王仲宣逼廣州遣其所部將周師舉圍東衡州矩進擊破之賊懼釋東衡州據(jù)原長嶺又擊破之,遂斬師舉,進軍自南海援廣州。仲宣懼而潰散。矩所綏集者二十余州。及還報,上大悅,顧謂高颎、楊素曰:“有臣若此,朕亦何憂!”以功拜開府,賜爵聞喜縣公,賚物二千段。
從煬帝巡于塞北,幸啟民可汗帳。時高麗遣使先通于突厥,啟民不敢隱,引之見帝。矩因奏狀曰:“高麗之地,本孤竹國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漢世分為三郡,晉氏亦統(tǒng)遼東。今乃不臣,別為外域,故先帝疾焉,欲征之久矣。當陛下之時,安得不事,使此冠帶之境,仍為蠻貊之鄉(xiāng)乎?”帝曰:“如何?”矩曰:“請面詔其使,放還本國,遣語其王,令速朝觀。不然者,當率突厥,即日誅之?!钡奂{焉。王師臨遼,以本官領武賁郎將。明年,復從至遼東。以前后渡遼之役,進位右光祿大夫。于時皇綱不振,人皆變節(jié),左翊衛(wèi)大將軍宇文述、內(nèi)史侍郎虞世基等用事,文武多以賄聞。唯矩守常,無贓穢之響,以是為世所稱。
宇文化及之亂,矩晨起將朝,至坊門,遇逆黨數(shù)人,控矩馬詣孟景所。賊皆曰:“不關(guān)裴黃門?!?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既而化及從百余騎至,矩迎拜,化及慰諭之,令矩參定儀注。及宇文氏敗,為竇建德所獲,以矩隋代舊臣,遇之甚厚。建德起自群盜,未有節(jié)文,矩為制定朝儀。旬月之間,憲章頗備,擬于王者。建德大悅,每諮訪焉。建德敗于武牢。群帥未知所屬,曹旦長史李公淹、大唐使人魏徵等說旦及齊善行令歸順。旦等從之,乃令矩與徵、公淹領旦及八璽,舉山東之地歸于大唐。
(選自《隋書?裴矩傳》,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時俚帥王仲宣逼廣州/遣其所部/將周師舉圍東衡州/矩進擊/破之賊/懼釋東衡州/據(jù)原長嶺/
B.時俚帥王仲宣逼廣州/遣其所部將周師舉圍東衡州/矩進擊/破之賊/懼釋東衡州/據(jù)原長嶺/
C.時俚帥王仲宣逼廣州/遣其所部將周師舉圍東衡州/矩進擊破之/賊懼/釋東衡州/據(jù)原長嶺/
D.時俚帥王仲宣逼廣州/遣其所部將周師/舉圍東衡州/矩進擊破之/賊懼/釋東衡州/據(jù)原長嶺/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嶺南是對我國南方五嶺以南地區(qū)的概稱,歷史上各朝代對其建制劃分和稱謂有很大不同,現(xiàn)在指兩廣、海南、港澳等地。
B.可汗意為“國王”,又稱大汗、汗王,是古代對北方游牧民族最高統(tǒng)治者的稱呼。文中“啟民可汗”時為突厥一部的首領。
C.冠帶原指帽子和束腰用的帶子,后引申為禮儀教化之意。裴矩用“冠帶”與后文的“蠻貊”對比,以顯示征討高麗的必要性。
D.隋由煬帝楊廣建立,是中國古代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一個朝代。隋朝結(jié)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的分裂局面,統(tǒng)一了中國。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裴矩頗有才學,參與制定禮儀。他長大后喜歡學習,愛好文辭,伯父裴讓之對其寄予厚望;被竇建德俘獲后,他用時不到一個月就制定出了較為完備的典章制度。
B.裴矩巡撫嶺南,安撫集聚州地。吳越一帶因叛亂道路阻閉,皇上未敢遣行,裴矩卻請求速往,憑借幾千人的軍隊大敗賊軍,安撫聚集了二十余州,皇帝大為贊賞。
C.裴矩遵守常法,沒有貪贓納賄。朝廷綱紀混亂,宇文述和虞世基執(zhí)掌政事,很多文武官員因為行賄受賂而聞名,只有裴矩堅守節(jié)操,沒有貪贓枉法之名而被稱贊。
D.裴矩歷經(jīng)數(shù)朝,受到禮待厚遇。在隋代時,他因建立功勛,或官職得到晉升,或被賜予爵位和豐厚財物;隋亡以后,又得到宇文化及、竇建德和唐代的禮遇任用。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請面詔其使,放還本國,遣語其王,令速朝觀。
②既而化及從百余騎至,矩迎拜,化及慰諭之,令矩參定儀注。
(5)裴矩主張征討高麗的原因是什么?請簡要概括。組卷:18引用:3難度:0.5 -
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問題。
早行遇雨
袁說友
約得東風二月春,稍①陪孤棹曉溪行。
酒能寬我三更夢,雨不饒人半日程。
愁對梅殘初話別,懶看桃艷欲欣榮。
紅塵未踏心先退,不是宵長故②獨醒。【注】①稍:只,僅僅。②故:仍然。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描繪早春二月,春風吹拂,詩人乘坐孤舟,緣溪曉行,所寫情景別有意趣。
B.頷聯(lián)寫昨夜飲酒使心中煩擾暫時得到寬解,早出行又喜遇春雨,令人心生愜意。
C.頸聯(lián)寫梅花已殘,桃花正艷,點出了時節(jié)變化,“愁”“懶”則暗示心境的復雜。
D.全詩寫景清麗,用語淺近;但尋常物象景色之中,卻隱含著詩人特殊的人生況味。
(2)對末句“不是宵長故獨醒”中的“獨醒”應怎樣理解?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組卷:17引用:3難度:0.6 -
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蘇軾在《赤壁賦》中形容樂聲的悲傷感人,以“
(2)
(3)《岳陽樓記》中的古仁人“組卷:0引用:1難度:0.9
三、文化常識及文言文現(xiàn)象考查
-
6.下列對文中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崩,古代稱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稱諸侯或大官死叫“薨”,稱大夫死叫“卒”,“卒”后為死亡的通稱。 B.《史記》中對劉邦有多種稱呼:“漢王”“高帝”,作為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廟號為“太祖”,謚號為“高皇帝”,稱劉邦為漢王源于他曾被封為漢中之王。 C.古代表示官職變動的詞語有很多,如表授予官職的“除、授、拜”等;表罷免、降職的“罷、謫”等;表提升官職的“拔、擢”等。 D.三省六部是隋唐時期國家最高政務機構(gòu)。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其中尚書省下轄六部,負責管理國家各方面具體事務,如禮部負責管理國家的典禮、科舉、學校等。 組卷:23引用:1難度:0.8 -
7.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h2>
A.明清科舉制度的等級由低到高是鄉(xiāng)試、院試、會試、殿試,考中者分別被稱為“秀才”、“舉人”、“貢士”、“進士”。 B.古者五十歲知天命,稱為“艾”;六十歲花甲,稱為“耆”;七十歲為“古稀”;八九十歲為“耄耋”;百歲之壽稱為“期頤”。 C.官職的升遷一般可用拔、擢、遷,官職的調(diào)動一般可用改、轉(zhuǎn)、徙,官職的降級一般可用陟、貶、謫、左遷,官職的罷免一般可用罷、黜、免、廢。 D.古人的名為幼年時父母命名,供長輩稱呼。男子二十歲成人,舉行冠禮時取字,女子十六歲許嫁行笄禮,不得取字。 組卷:27引用:7難度:0.9 -
8.下列有關(guān)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A.仲秋,指秋季的第二個月,即農(nóng)歷八月。采用的是序數(shù)紀月法,一年分四季,季為三個月,分別稱孟、仲、季。 B.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時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記在上面?zhèn)渫?/label> C.古代表示官職調(diào)動的詞很多,如:遷,調(diào)動官職,一般指降職;徙,一般的調(diào)動官職;改,改任官職;出,京官外調(diào);乞骸骨,表請求退職;致仕,表出任官職。 D.“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給帝王的一種文書,常含表志陳情、訴說心曲之意,如《出師表》《陳情表》。 組卷:18引用:1難度:0.9
四、語言文字運用
-
24.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塑料制品多屬于一次性使用,用后即扔,①組卷:26引用:18難度:0.5
五、寫作
-
25.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現(xiàn)在,有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睡前抖音熬半宿,早上頭條看世界。全家微信學養(yǎng)生,好友全刷拼多多。小視頻用戶調(diào)查顯示,抖音上的用戶百分之九十都在二十四歲以下,這個年紀或在讀書或剛剛進入社會、進入職場。為什么不斷刷小視頻?因為你在獵奇,你總在等待著,還有更新鮮的事物呈現(xiàn)在你的面前。刷多了小視頻之后,我們會形成一種慣性:沒有耐心和精力去讀一本書,沒有精力去思考某一件事情。我們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只是選擇靠這些軟件去虛度時光,那我們就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提升自己了。
尼爾?波茲曼曾言:“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方式出現(xiàn),其結(jié)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br />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認識和感想?請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面向全班同學寫一則倡議書,體現(xiàn)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21引用:3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