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xué)年陜西省咸陽市永壽中學(xué)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9/16 6:0:8

一、古代詩文閱讀(30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貞觀五年,康國請歸附。時太宗謂侍臣曰:“前代帝王,大有務(wù)廣土地,以求身后之虛名,無益于身,其民甚困。假令于身有益于百姓有損朕必不為況求虛名而損百姓乎?康國既來歸朝,有急難不得不救;兵行萬里,豈得無于民?若勞民求名,非朕所欲。所請歸附,不須納也?!必懹^十四年,兵部尚書侯君集伐高昌,及師次柳谷,候騎言:“高昌王麴文泰死,克日將葬,國人集,以二千輕騎襲之,可盡得也?!备睂⒀θf均、姜行本皆以為然。君集曰:“天子以高昌驕慢,使吾恭行天誅。乃于墟墓間以襲其葬,不足稱武,此非問罪之師也?!?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遂按兵以待葬畢,然后進軍,遂平其國。貞觀十六年,太宗謂侍臣曰:“北狄世為寇亂,今延陀倔強,須早為之所。朕熟思之,惟有二策:選徒十萬,擊而虜之,滌除兇丑,百年無患。若遂其來請,與之為婚媾。北狄風(fēng)俗,多由內(nèi)政。亦既生子,則我外孫,不侵中國,斷可知矣。以此而言,邊境足得三十年來無事。舉此二策,何者為先?”司空房玄齡對曰:“遭隋室大亂之后,戶口太半未復(fù),兵兇戰(zhàn)危,圣人所慎,和親之策,實天下甚?!必懹^十七年,太宗謂侍臣曰:“蓋蘇文弒其主而奪其國政,誠不可忍。今日國家兵力,取之不難,朕未能即動兵眾,且令契丹、靺鞨攪擾之,何如?”房玄齡對曰:“昔漢武帝屢伐匈奴,隋主三征遼左,人貧國敗,實此之由,惟陛下詳察?!碧谠唬骸吧疲 ?br />      太宗《帝范》曰:“夫兵甲者,國家兇器也。土地雖廣,好戰(zhàn)則民凋;中國雖安,忘戰(zhàn)則民。凋非保全之術(shù),殆非擬寇之方,不可以全除,不可以常用。故農(nóng)隙講武,習(xí)威儀也,三年治兵,辨等列也??鬃釉唬骸耙圆唤堂駪?zhàn),是謂棄之。'故知弧矢之威,以利天下,此用兵之職也?!?br />(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征伐》)【注】①延陀:北方部族名、②內(nèi)政:由妻室主政,
    (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
    假令A(yù)于身B有C益D于百姓E有F損G朕H必I不J為K況L求虛名M而N損百姓乎
    (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勞,與《廉頗藺相如列傳》“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中的“勞”意思不同。
    B.咸,理解為全、都,與《桃花源記》“咸來問訊”中的“咸”意思不同。
    C.幸,指幸運,與《阿房宮賦》“而望幸焉”中的“幸”意思不同。
    D.殆,指懈怠,與《六國論》“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中的“殆”意思不同。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于康國請求歸順這件事,唐太宗不愿像前代帝王一樣貪圖虛名,而是從軍隊和百姓的利益出發(fā)指出危害,拒絕了他們的請求。
    B.侯君集討伐高昌,有人提議趁高昌王葬禮進行突襲,兩位副將都表示反對,侯君集也認(rèn)為這種做法不符合武德,不是正義之舉。
    C.對于如何處置北方延陀部的問題,唐太宗認(rèn)為,要么主戰(zhàn),派大軍征討;要么與之和親,實施安撫策略。房玄齡贊成和親之策。
    D.唐太宗對蓋蘇文弒主奪權(quán)的舉動非常氣憤,但是唐太宗沒有打算立即出兵征討蓋蘇文,而是計劃暫且令契丹、靺鞨去攪擾他。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遂按兵以待葬畢,然后進軍,遂平其國。
    ②選徒十萬,擊而虜之,滌除兇丑,百年無患。

    組卷:1引用:3難度:0.5

(二)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10分)

  • 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從《衛(wèi)風(fēng)?氓》的最后一章里的“
     
     
    ”的詩句可以看出,男女主人公小時候曾經(jīng)一起玩耍,關(guān)系很融洽。
    (2)《觀刈麥》中,白居易用“
     
     
    ”兩句,直接描寫了割麥農(nóng)民在烈日的曝曬下辛苦勞動的場景。
    (3)蘇軾《赤壁賦》從不變的角度闡述人與萬物關(guān)系的兩句是“
     
    ,
     
    ”。
    (4)荀子在《勸學(xué)》中,運用設(shè)喻,展開論證,從生活經(jīng)驗說起,表達站在高處望比踮起腳尖看得更遠的句子是“
     
    ,
     
    ”。
    (5)李商隱《錦瑟》中“
     
    ,
     
    ”兩句以錦瑟起興,引起對往事的追憶。

    組卷:3引用:2難度:0.8

二、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1小題,11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為應(yīng)對未來資源枯竭的困境,人們希望通過可控核聚變反應(yīng)來實現(xiàn)“人造太陽”,從而獲取①_____的清潔能源。1972年核物理學(xué)家李正武被正式任命為中國第一代“人造太陽”裝置工程總體組組長,他②_____地攻關(guān)。白天,他和各課題小組的同志討論各種理論、技術(shù)問題,晚上回到家就忙著查閱資料,還經(jīng)常接待深夜登門拜訪的科研人員。
          李正武③_____,從哲學(xué)的高度,研究了等離子體的總體性質(zhì),提出了托卡馬克等離子體的品質(zhì)參數(shù)空間的概念,為我國后來的物理實驗研究的成功奠定了基礎(chǔ)。了解到國際社會受控核聚變研究的動態(tài)后,他立即建議用計算機系統(tǒng)控制物理實驗然后采購處理診斷數(shù)據(jù),這推動了裝置環(huán)流器中國物理實驗的進展。
          在科研工作之外,李正武也非常重視科研人才的培養(yǎng),他嚴(yán)謹(jǐn)?shù)膽B(tài)度給年輕的科技工作者樹立了良好的榜樣,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科研人員,其中多數(shù)成為國家受控?zé)岷司圩兒偷入x子體物理研究的骨干力量。中國當(dāng)代的“夸父”們帶著青春、智慧、忠誠在實現(xiàn)中國人“人造太陽”夢的路上繼續(xù)奮勇前行。
    (王文華《李正武:讓中國升起不落的“人造太陽”》,《中國科學(xué)家》)(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dāng)?shù)某烧Z。
    (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可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兩處引號,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組卷:7引用:3難度:0.7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8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一串螃蟹在門后嘰哩咕嚕吐著泡沫。打氣爐子呼呼地響。
          一聲雞啼。一個金彩爛麗的大公雞,一只很好的雞,在小天井里徘徊顧盼,高傲冷清,架上兩盆菊花,一盆曉色,一盆懶梳妝?!蟾哦鄶?shù)人一定欣賞懶梳妝名目,但那不免過于雕琢著意,太貼附事實,遠不比曉色之得其神理,不落形象,妙手偶得,可遇不可求。看過又畫過這種花的就可以曉得,再沒有比這更難捉摸的顏色了,差一點就完全不是那回事!天曉得顏色是什么樣子呢,可是一看到這種花叆叆叇叇,清新醒活的勁兒,你就覺得一點不錯,這正是“曉色”!心中所有,筆下所無的兩個字。
    (選自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汪曾祺全集?雞鴨名家》2019年版)(1)文中畫橫線處“高傲冷清”后的標(biāo)點在不同版本中有逗號和句號的區(qū)別,請分析這里使用逗號的理由。
    (2)“叆叇”的本意是云彩很厚,文中加點處使用疊詞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簡要分析。

    組卷:39引用:10難度:0.7

五、寫作(60分)

  • 9.根據(jù)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人人都有麥克風(fēng)的時代,我們驀然發(fā)現(xiàn),網(wǎng)絡(luò)輿論場對我們的影響如此巨大,以至于成為我們判斷是非、紓解情緒、體現(xiàn)價值、張揚個性的重要載體,成為影響生存發(fā)展的重要土壤。但網(wǎng)絡(luò)交流,不是在自家客廳里自說自話;公共空間,也不是鎖在抽屜里的日記本。有表達就有責(zé)任,有自由就有擔(dān)當(dāng),有言論就有邊界,這才是我們這個時代應(yīng)有的媒介素養(yǎng)。
          在時代的浪潮中,我們應(yīng)該有怎樣的媒介素養(yǎng)?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biāo)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6引用:4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