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必修上冊《第3課 百合花》2021年同步練習卷(8)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449引用:13難度:0.9 -
2.下面語段中加點字的字形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br /> 巴朗山海拔5040米,藏語稱巴朗拉,意為圣柳山。巴朗山的云海非常有名,只是因為巴朗山遂道的貫通,許多駕車者為省兩個小時的車程而選擇了穿隧道而過。我們卻不想為了省兩個小時而錯過了美景,躊躇了一下,還是選擇了路險景美的山道。站在山崖邊,只見山谷中風起云涌,白霧蒸滕,半浮在山腰,云海之上,山巒硬瑯,藍天如洗,蔚為壯觀。立于山頂,便如立于大海之濱,浪花擊雪,翻卷騰挪、四圍山峰如海之島嶼,被涌動的白浪不斷地拍打著,白浪棉柔縹緲,卻又勢不可擋。忽而涌上岸來,將我們連同所有的山尖都籠罩其中,忽又退去,露出浪底緞帶般的公路。
組卷:8難度:0.9 -
3.下列詞語,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h2>
組卷:61引用:6難度:0.9 -
4.下面一段文字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古往今來,人類生生世世在編織著夢想與希冀。遙望蒼穹,星空閃爍著訴說著先人祈福的呢喃和虔誠的禱告;那夢想是如此真實,又如此遙遠,因為那是心中不滅的追求,是浮于現實的繁華與幻想。人與人的相處要慷慨大方,不要貪婪,遇事要斟酌好分量再做,切不可赤裸裸地追名逐利。組卷:17引用:5難度:0.8 -
5.下列各組詞語中,括號里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h2>
組卷:42引用:6難度:0.9 -
6.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h2>
組卷:46難度:0.9 -
7.下列詞語中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280引用:12難度:0.9 -
8.下列有關賀詞、對聯(lián)和詩句的使用,全都得體的一項是 ( ?。?br />
①杏林之光(贊教師) ②魚躍龍門(賀升學) ③敬頌鈞安(祝平輩) ④鶴駕已隨云影杳,鵑聲猶帶月光寒(挽聯(lián)) ⑤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自勉辭) ⑥一聯(lián)佳句隨流水,百合香車動畫橋(賀友情) 組卷:99引用:8難度:0.8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
-
2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題。
百合花
茹志鵑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這天打海岸的部隊決定晚上總攻。大概因為我是個女同志吧,團長就派遣一個通訊員和我一起負責向百姓征集部隊缺乏的物資。
進村后他向東,我往西。不一會兒,我已經借到兩條棉絮一條被子,卻看見他從對面走來,兩手還是空空的。
“怎么,沒借到?”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哪一家?你帶我去?!?br /> 我們走進老鄉(xiāng)的院子里,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的喊喊了幾聲,不見有人應,但響動是有了。一會兒,門簾一挑,露出一個年輕媳婦來。這媳婦長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彎彎的眉,額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我看她頭上已硬撓撓地挽了髻,便大嫂長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說剛才這個同志來,說話不好,別見怪等等。她聽著,臉扭向里面,盡咬著嘴唇笑。我硬著頭皮,訕訕地向她開口借被子,接著還對她說了一遍共產黨的部隊打仗是為了老百姓的道理。她不笑了,一邊聽著,一邊不斷向房里瞅著。半晌,她轉身進去抱被子了。
被子一拿出來,我方才明白她剛才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這原來是一條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緞的,棗紅底,上面撒滿白色百合花。
我叫通訊員來拿,他垂著眼皮,上去接過被子,慌慌張張地轉身就走。不想他一步還沒有走出去,就聽見“嘶”的一聲,衣服掛住了門鉤,在肩膀處,掛下一片布來,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婦一面笑著,一面趕忙找針拿線,要給他縫上。通訊員卻高低不肯,挾了被子就走。
剛走出門不遠,就有人告訴我們,剛才那位年輕媳婦,是剛過門三天的新娘子,這條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妝。
回來以后,我就讓通訊員回團部去。
……
天黑了,天邊涌起一輪滿月。鄉(xiāng)干部來了,慰勞了我們幾個自家做的干菜月餅。原來今天是中秋節(jié)了。
啊,中秋節(jié),在我的故鄉(xiāng),現在一定又是家家門前放一張竹茶幾,上面供一副香燭,幾碟瓜果月餅。孩子們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盡,好早些分攤給月亮娘娘享用過的東西。他們在茶幾旁邊跳著唱著:“月亮堂堂,敲鑼買糖……”或是唱著:“月亮嬤嬤,照你照我……”我想到這里,又想起我那個小通訊員,也許,幾年以前,他還唱過這些歌吧!
前面又下來一個重傷員。一個上了年紀的擔架員,大概把我當做醫(yī)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說:“大夫,你可無論如何要想辦法治好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們全體擔架隊員給你掛匾……”他說話的時候,我發(fā)現其他的幾個擔架員也都睜大了眼盯著我,似乎我點一點頭,這傷員就立即會好了似的。我想給他們解釋一下,只見新媳婦端著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聲。我急撥開他們上前一看,看見了一張十分年輕稚氣的圓臉,原來棕紅的臉色,現已變得灰黃。他安詳地合著眼,軍裝的肩頭上,露著那個大洞,一片布還掛在那里。
“這都是為了我們……”那個擔架員負罪地說道,“我們十多副擔架擠在一個小巷子里,準備往前運動,這位同志走在我們后面,可誰知道狗日的反動派不知從哪個屋頂上撂下顆手榴彈來,手榴彈就在我們人縫里冒著煙亂轉,這時這位同志叫我們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lián)湓谀莻€東西上了”。
新媳婦又短促地“啊”了一聲。我回轉身看見新媳婦已輕輕移過一盞油燈,解開通訊員的衣服,她剛才那種忸怩羞澀已經完全消失,只是莊嚴而虔誠地給他拭著身子。
等我和醫(yī)生拿了針藥趕來,新媳婦正側著身子坐在他旁邊。她低著頭,正一針一針地在縫他衣肩上那個破洞。醫(yī)生聽了聽通訊員的心臟,默默地站起身說:“不用打針了?!蔽疫^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
新媳婦卻像什么也沒看見,什么也沒聽到,依然拿著針,細細地、密密地縫著那個破洞。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低聲地說:“不要縫了。”她卻對我異樣地瞟了一眼,低下頭,還是一針一針地縫。
衛(wèi)生員讓人抬了一口棺材來,動手揭掉通訊員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進棺材去。新媳婦這時臉發(fā)白,劈手奪過被子,狠狠地瞪了他們一眼,自己動手把半條被子平展展地鋪在棺材底,半條蓋在他身上。衛(wèi)生員為難地說:“被子……是借老百姓的?!?br />“是我的--”她氣洶洶地嚷了半句,就扭過臉去。在月光下,我看見她眼里晶瑩發(fā)亮,我也看見那條棗紅底色上灑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
(1)下列對原文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小說敘述了宏大戰(zhàn)爭背景下發(fā)生的一個小故事,在政治主題之外,還表現了人情美、人性美,具有豐富的審美意蘊。
B.男主人公本是一個稚氣、靦腆的小通訊兵,卻在殘酷戰(zhàn)爭中成長為一個英勇無畏的革命戰(zhàn)士,形象真實、立體、豐滿。
C.小說中描寫的中秋的溫馨場面與戰(zhàn)爭的殘酷形成一種強烈的反差,使小通訊兵的犧牲更刺痛人心,增強了藝術張力。
D.小說以第一人稱講述故事,通過“我”串聯(lián)男女主人公形象、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并通過“我”的細膩感受,增強了抒情性。
(2)文中劃線部分描寫新媳婦從“笑”到“不笑”再到“笑”的神態(tài)變化,反映了她怎樣的心理?請簡要分析。
(3)小說中兩次寫到新媳婦要為通訊員補肩上的破洞,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組卷:25引用:8難度:0.6
三、現代文閱讀
-
2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暮鼓
鐵凝 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時光里,她尤其喜歡這個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黃昏。
她穿上薄絨衣和哈倫褲,換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門。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體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邊的幾粒雀斑,其實無礙大局。當一個六十歲的女人敢于穿著質地柔軟、褲角裹腿、褲襠卻突然肥墜以模糊臀部的哈倫褲出行時,誰還會注意她臉上的雀斑呢?
她走上柿子林邊的這條小馬路時,發(fā)現馬路對面,一個老者幾乎正和她齊頭并進。老者拖著一把平頭鐵锨,鐵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讓人起雞皮疙瘩的噪音。他為什么不把鐵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點抱怨,由不得偏過臉掃了一眼老者--這老頭!她心說。
路燈及時地亮起來,在她斜后方的老頭停住腳,從衣兜里摸出一包煙和火柴,仿佛是路燈提醒了他的抽煙。他將鐵锨把兒夾在胳肢窩底下,騰出手點著一支煙,狠狠吸了一大口。借著路燈和老頭點煙的那一忽兒光亮,她看見老頭的齊耳短發(fā)是灰白色的中分縫,皺紋深刻的沒有表情的臉木刻一般。他咳著喘著向路邊半人高的冬青樹叢里吐著痰,確切地說,是向那樹叢吼著痰,費力地把喉嚨深處的痰給吼出來。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礪的吼,猶如老舊的輪胎隆隆碾軋著碎石。
她聞見一股子花椒油熗鍋的白菜湯味兒,球館工地正在開飯。她看見一個體型壯實的工人正朝她和老頭這邊張望,望了一陣,就撲著身子快步朝他們走來。當他和他們相距兩三米的時候,她看出這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只聽他急切地高喊起來:“媽!媽!”他喊著“媽”說,快點兒!菜湯都涼了!
她下意識地扭頭向后看,路上沒有別人。他是在喊她嗎?他錯把她當成了自己的媽?或者她竟然很像這位施工隊成員的媽?
這個端著空飯盆的年輕工人,就見他很確定地走到老頭跟前,從他手里接過鐵锨,又叫了一聲“媽”,他催促說快點兒!菜湯都涼了!“老頭”低聲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著兒子接過了鐵锨。
她從年輕人濃重的中原口音里,聽出焦急和惦記。他的頭發(fā)落滿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頭--不,應該是他的媽那齊耳亂發(fā)的顏色。
那么,他沒有把身穿哈倫褲的她錯認成自己的媽,他是在管那老頭叫“媽”;那么,她一路以為的老頭并不是個老頭,而是個老太太,是--媽。
年輕人扛著鐵锨在前,引著他的媽往一盞路燈下走,那兒停著一輛為工地送飯的“三馬子”,車上有一笸籮饅頭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銹鋼湯桶,白菜湯味兒就從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湯,每人又各拿兩個大白饅頭,躲開路燈和路燈下的“三馬子”,找個暗處,先把湯盆放在地上,兩人就并排站在路邊吃起晚飯。
她佯裝在近處溜達,觀察著從容、安靜地嚼著饅頭的這對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對父子。路邊的年輕人很快就把飯吃完,從地上端起媽那份菜湯遞到她手上。媽吃完饅頭喝完湯,拍打拍打雙手,在褲子兩側蹭蹭,從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兩只壯碩的胡蘿卜,遞給兒子一只,另一只留給自己,好比是飯后的獎賞。
她看見兒子拿著蘿卜,和媽稍做爭執(zhí),要把自己手中那個大些的塞給媽,換回媽手里那個小一點的。媽伸出舉著蘿卜的手擋了擋兒子,便搶先咬下一大口,很響地嚼起來。兒子也就咬著手中那大些的蘿卜,很響地嚼起來。在路燈照不到的暗處,那兩根在他們手中晃動的胡蘿卜格外顯出小火把似的新鮮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勁兒,讓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時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發(fā)著熒光的指揮棒。
會所傳來一陣鼓聲,是某個慶典或者某場歡宴開始了。會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區(qū)農民鼓隊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鎮(zhèn)上縣上的賽事都少不了那鼓隊。如今他將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進美優(yōu)墅會所金碧輝煌的大堂,屏風似地豎在一側,讓擂鼓成為一些儀式的開場白,讓儀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擊鼓,如同證券交易所開市的鳴鑼。
她對會所的鼓聲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會所舉辦或者參加過這種儀式。雖然,和曠野的鼓聲相比,圈進會所的鼓聲有點喑啞,有點憋悶,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臉的人的吶喊。但鼓聲響起,還是能引人駐足的。她望望那路邊的母子,他們仍然站在黑暗中專注地嚼著胡蘿卜,對這近切的鼓聲充耳不聞。
她迎著鼓聲往回家的路上走,盡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緒形容成無聊的踏實。也許鼓聲早已停止,她聽見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間的聲響里,只有鼓聲才能讓她感覺到自己的心在跳。
(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描寫細膩傳神,“媽伸出舉著蘿卜的手擋了擋兒子,便搶先咬下一大口,很響地嚼起來”,表現了母親爽朗的性格和舐犢情深。
B.“她”是城市里富有的暮年女性形象,與在建筑工地打工的老年女農民工形成對比,“她”因“觀察”打工母子而得到了心靈的啟示。
C.本文多處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使平凡的人物形象可感,瑣碎的日常生活變得豐富,枯燥的事理變得具體生動,有意味。
D.小說寓曲折離奇的情節(jié)于樸素平實、簡約凝練的文字中,字里行間散發(fā)著生活的味道,傳遞出寶貴的精神,富有藝術魅力。
(2)小說中年輕人喊“媽”的情節(jié)布局巧妙,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簡要說明。
(3)請結合全文探究小說標題“暮鼓”的深刻意蘊。組卷:64引用:1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