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鑒賞《項羽之死》2021年同步練習(xí)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文言文閱讀
-
1.閱讀文言文,回答各題。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shù)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
于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直夜?jié)铣?,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①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fù)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shù)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馀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乃分其騎以為四隊,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②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shù)里。項王乃馳,復(fù)斬漢一都尉,殺數(shù)十百人,復(fù)聚其騎,亡其兩騎耳。
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船③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乃謂亭長曰:“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不忍殺之,以賜公?!蹦肆铗T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表椡跄嗽唬骸拔崧劃h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蹦俗载囟馈?br/>(選自《史記?項羽本紀》,有刪改)
[注]①紿:欺騙;②赤泉侯:漢將楊喜,因破項羽有功,后封赤泉侯。船,通“艤”,使船靠岸。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2)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虞兮虞兮奈若何 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B.漢騎追者數(shù)千人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C.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D.不忍殺之,以賜公 具告以事
A.“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帶有鮮明的楚文化色彩,秦末漢初最為盛行。楚歌在漢代十分流行。項羽的絕命之作《垓下歌》是楚歌的代表作之一。
B.“山東”是個古今異義詞,現(xiàn)在是省份名稱,文言文里可以指崤山以東,也可以指山的東面,文中的意思是指崤山以東。
C.“地方”可以指某一區(qū)域、各行政區(qū)、部分,本文中的意思是“土地方圓”的意思。
D.“籍”是項羽的名,古人稱自己時使用自己的“名”;稱呼對方則使用對方的字,表示尊重。
(3)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項羽被漢軍包圍在垓下,夜聽四面楚歌,感到大勢已去,于是飲酒帳中,慷慨悲歌,愴然涕下,自感英雄末路,無限悲涼。
B.項羽帶騎兵,乘夜突圍,過淮河,剩下百余人,到陰陵,迷路,被一老農(nóng)所騙,陷入沼澤地,因而部下死傷只剩下二十八騎,后被漢軍追上。
C.項羽認為“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奮起殺敵,斬漢軍二將,殺數(shù)十百人,瞋目一叱,使?jié)h軍騎將倒退數(shù)里。
D.烏江亭長請項羽過江,項羽自感無面目再見江東父兄,不愿過江,于是把烏騅馬送給亭長。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
②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組卷:5引用:3難度:0.4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題。
一
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①船待,請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以王也。愿大王急渡?!表椡跣υ唬骸疤熘鑫?,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乃謂亭長曰:“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不忍殺之,以賜公?!蹦肆铗T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②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表椡跄嗽唬骸拔崧劃h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蹦俗载囟?。
(節(jié)選自《史記?項羽本紀》)【注釋】①艤:使船靠岸。②面之:指呂馬童轉(zhuǎn)過臉來,面對項王。
二 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shù)。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候,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guān)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yè),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zé),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戰(zhàn)!
(節(jié)選自《史記?項羽本紀》)
(1)下列句子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遂將五諸侯滅秦(率領(lǐng)) 舜目蓋重瞳子(大概) B.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既然) 羽豈其苗裔邪(怎能) C.吾聞漢購我頭千金(懸賞) 豈不謬哉(荒謬) D.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回頭看) 若非吾故人乎(你)
A.滅秦之后,項羽分封王侯,自稱為帝,擁有了最高統(tǒng)治權(quán),號令由他而出,所以司馬遷將其寫在本紀中。
B.司馬遷認為項羽有缺點,剛愎自用,迷信武力,缺乏長遠政治眼光,至死也沒有認識到自己最終失敗的原因。
C.項羽對自己的死,毫不在意,卻不忍愛馬被殺,以贈亭長。這個細節(jié),展示出他的純樸、真摯、重義深情。
D.項王是一個悲劇英雄,他武功蓋世卻兵敗垓下。他極具自尊,兵敗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烏江而不茍活。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以王也。
②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shù)。組卷:2引用:2難度:0.7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項羽曰:“吾聞秦軍圍趙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擊其外,趙應(yīng)其內(nèi),破秦軍必矣。”宋義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今秦攻趙,戰(zhàn)勝則兵罷,我承其敝;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趙。夫被堅執(zhí)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币蛳铝钴娭性唬骸懊腿缁?,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齊,身送之至無鹽,飲酒高會。天寒大雨,士卒凍饑。項羽曰:“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乃飲酒高會,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強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強何敝之承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內(nèi)而專屬于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項羽晨朝上將軍宋義,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羽誅之。”當是時,諸將皆懾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將軍家也。今將軍誅亂?!蹦讼嗯c共立羽為假上將軍。使人追宋義子,及之齊,殺之。使桓楚報命于懷王。懷王因使項羽為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皆屬項羽。
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救巨鹿。戰(zhàn)少利,陳馀復(fù)請兵。項羽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與秦軍遇,九戰(zhàn),絕甬道,大破之。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作壁上觀。楚戰(zhàn)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惴恐。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節(jié)選自《史記?項羽本紀》,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強/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強/何敝之承/
B.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強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強/何敝之承/
C.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強/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強/何敝之承/
D.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強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強/何敝之承/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社稷,土神和谷神的總稱。分言之社為土神,稷為谷神。土神和谷神是在以農(nóng)為本的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B.假,古代表代理官職的詞語,如《漢書?蘇武傳》中“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C.九,古代常用于泛指多數(shù)或多次,和“三”用法有相似之處。如《戰(zhàn)國策?荊軻刺秦王》中,“乃朝服,設(shè)九賓”中,“九賓”即指多個賓客。
D.壁,最早見于戰(zhàn)國文字,其本義指墻壁,即用土坯、磚石壘砌或用竹木做成的遮擋物。這里指軍營、軍營的圍墻。
(3)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宋義與項羽合作攻打秦國,宋義出謀劃策,項羽行軍用兵,斬殺了軍中兇猛如虎,兇狠如羊,貪婪如狼,倔強不聽指揮的人。
B.合作攻打秦國途中,項羽認為上將軍不體恤士卒,卻派自己的兒子去齊國為相,謀取私利,這不是國家真正的賢良之臣,于是斬殺宋義。
C.巨鹿之戰(zhàn)前,項羽率領(lǐng)軍隊渡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鍋碗全部砸破,把軍營全部燒毀,只帶三天的干糧,向士卒表示要決死戰(zhàn)斗,毫無退還之心。
D.項羽在打敗秦軍以后,召見諸侯將領(lǐng),諸侯一個個都跪著用膝蓋向前走,沒有誰敢抬頭仰視。自此,項羽真正成了諸侯的上將軍,各路諸侯都隸屬于他。
(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當是時,諸將皆懾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將軍家也。今將軍誅亂。”
②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國也》)
③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xué)》)
④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歸去來兮辭》)組卷:1引用:3難度:0.6 -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蹦肆铗T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顧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表椡跄嗽唬骸拔崧劃h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蹦俗载囟馈?br /> 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shù)。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guān)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難矣。自衿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yè),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豈不謬哉!
(1)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籍獨不愧于心乎 獨:獨自(私下) B.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 被:遭受 C.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 顧:同頭 D.吾聞漢購我頭千金 購:懸賞
例句:何興之暴也
A.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B.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C.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D.句讀之不知組卷:1引用:2難度:0.7
一、文言文閱讀
-
1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直夜?jié)铣觯Y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fù)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shù)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zhàn),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br /> 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蹦肆铗T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蹦俗载囟馈?br />(節(jié)選自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
B.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
C.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
D.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
(2)下列對文本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騎,本意乘坐的動物,一般指馬,也是一人一馬的合稱。
B.亭長,秦官名,又稱公。屬于低于縣二級的行政建制長官,級別相當于現(xiàn)在的派出所所長。
C.籍,即項羽之名,項羽名籍,字羽,秦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杰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D.《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全書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項羽勇武剛強,在四面楚歌的情況下,帶領(lǐng)八百多名部下潰圍,從白天一直到晚上,終于向南突出重圍。
B.項羽潰圍南出被追,陷入大澤之中,于是他帶領(lǐng)著騎兵向東跑,渡過淮水,到達東城。
C.項羽久經(jīng)沙場,在八歲時候就隨叔父起兵,親自打了七十多仗,抵擋的敵人都被打垮,攻擊的敵人無不降服。
D.項羽絕不茍且,關(guān)鍵時刻沒有接受烏江亭長讓自己橫渡烏江的建議,他認為無顏見江東父老,心中有愧。
(4)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
②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h2>組卷:2引用:2難度:0.7 -
1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shù)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于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直夜?jié)铣?,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自度不得脫。
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zhàn),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①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shù)里。
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②,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表椡跣υ唬骸疤熘鑫?,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乃自刎而死。
(選自《史記?項羽本紀》,有刪改)[注]①赤泉侯:漢將楊喜,因擊殺項羽有功,后封赤泉侯。②檥船待:攏船靠岸等待。
(1)下列各項中,加下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項王軍壁垓下 壁:營壘 B.騎能屬者百余人耳 屬:跟隨 C.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 罪:過錯 D.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 被:遭受
A.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
B.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
C.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
D.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
(3)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項羽被漢軍包圍在垓下,夜里聽到四面的楚歌聲,感到大勢已去,于是在帳中飲酒,慷慨悲歌,愴然涕下,英雄末路,無限悲涼。
B.項羽帶領(lǐng)騎兵,乘夜突圍,過淮河,剩下八百余人,到陰陵時迷路,為一農(nóng)夫所騙,陷入沼澤地,被漢軍追上。
C.為了證明“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項羽奮起神威,斬將殺敵,瞋目一叱,使?jié)h軍騎將楊喜倒退數(shù)里。
D.烏江亭長請項羽過江,項羽自感無面目再見江東父兄,不愿渡過烏江,帶領(lǐng)部下徒步作戰(zhàn),最后自刎而死。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
②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組卷:4引用: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