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三立高級中學高二(下)月考生物試卷(4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下列關于果酒和果醋制作過程中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7引用:6難度:0.7
  • 2.下列關于泡菜的制作和亞硝酸鹽含量測定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4引用:5難度:0.7
  • 3.甲、乙、丙是三種微生物,如表Ⅰ、Ⅱ、Ⅲ是用來培養(yǎng)微生物的三種培養(yǎng)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長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長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長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粉狀硫
    10g
    K2HPO4
    4g
    FeSO4
    0.5g
    蔗糖
    10g
    (NH42SO40.4g H2O
    100mL
    MgSO4
    9.25g
    CaCl20.5g
    + + + + + + +
    + + + + + + +
    + + + + + + + +

    組卷:106引用:86難度:0.7
  • 4.下列關于滅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組卷:8引用:4難度:0.7
  • 5.如圖是探究果酒果醋發(fā)酵的裝置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5引用:5難度:0.6
  • 6.苯酚是工業(yè)生產(chǎn)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質,自然界中存在著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廠產(chǎn)生的廢水中含有苯酚,為了降解廢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員從土壤中篩選獲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細菌菌株,篩選的主要步驟如圖所示,①為土壤樣品。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0引用:21難度:0.7
  • 7.在分離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實驗時,有一個同學從對應106倍稀釋的培養(yǎng)基中篩選出大約150個菌落,而其他同學從同樣的稀釋度下只篩選出大約50個菌落,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不可能是( ?。?/h2>

    組卷:3引用:4難度:0.8
  • 8.科學家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方法,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馬鈴薯”雜種植株(如圖所示),其中①~⑤表示過程,英文字母表示細胞、組織或植株。據(jù)圖敘述錯誤的是( ?。?br />

    組卷:21引用:4難度:0.6
  • 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 />①水稻2n=24的一個染色體組有12條染色體,水稻單倍體基因組有13條染色體
    ②普通小麥(6n)的花藥離體培養(yǎng)后,長成的植株細胞中含3個染色體組,但其是單倍體
    ③馬和驢雜交的后代騾是不育的二倍體,而雄蜂是可育的單倍體
    ④番茄(2n)和馬鈴薯(2n)體細胞雜交形成的雜種植株含2個染色體組,每個染色體組都包含番茄和馬鈴薯的染色體各1條

    組卷:6引用:2難度:0.7
  • 10.下列關于植物細胞工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12引用:3難度:0.7
  • 11.甲品種青花菜具有由核基因控制的多種優(yōu)良性狀,但屬于胞質雄性不育品種。通過體細胞雜交,成功地將乙品種細胞質中的可育基因引入甲中,如圖為該操作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br />

    組卷:12引用:2難度:0.6

二、綜合題

  • 33.辣椒素作為一種生物堿廣泛用于食品保健、醫(yī)藥工業(yè)等領域。辣椒素的獲得途徑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和②分別表示辣椒組織培養(yǎng)中細胞的
     
     
    過程,要獲得脫毒苗,對外植體的取材要求是
     

    (2)圖中培養(yǎng)外植體的培養(yǎng)基中常用的凝固劑是
     
    。培養(yǎng)基中的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
     
    (填“高”或“低”)時,有利于芽的分化。對培養(yǎng)基徹底滅菌時,常采用
     
    (填儀器名稱)進行滅菌。
    (3)圖中外植體的消毒所需酒精的體積分數(shù)是
     
    。用酶解法將愈傷組織分離成單細胞時,常用的酶是纖維素酶和
     
    。
    (4)細胞產(chǎn)物工廠化生產(chǎn)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的重要應用。高產(chǎn)細胞系須在
     
    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至
     
    ,再從中提取辣椒素。

    組卷:2引用:3難度:0.7
  • 34.科學家通過植物體細胞雜交的方法,培育出第一個雜種植物:番茄—馬鈴薯(番茄2N=24,馬鈴薯4N=48)。雖然這種植株并沒有像科學家預料的那樣,地上結番茄,地下結馬鈴薯,但卻為植物體細胞雜交在生產(chǎn)實踐中的應用拉開了帷幕。如圖為番茄和馬鈴薯體細胞雜交的步驟:

    回答下列問題:
    (1)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的原理是
     
    ,從雜交細胞到番茄—馬鈴薯植株是利用
     
    技術來實現(xiàn)的。
    (2)過程①利用酶解法得到的結構是
     
    ,過程②中常用的試劑是
     
    。
    (3)植物體細胞融合完成的標志是
     
    ;過程②得到的融合細胞有
     
    種。
    (4)培養(yǎng)出的“番茄—馬鈴薯”植株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
     
    。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在育種上的優(yōu)點是
     
    。

    組卷:24引用:4難度:0.8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