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廣西玉林市陸川中學高二(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人們常說“小說是講故事的藝術(shù)”,但故事不等于小說,故事講述人與小說家也不能混為一談。就傳統(tǒng)而言,講故事的人講述親身經(jīng)歷或道聽途說的故事,口耳相傳,把它們轉(zhuǎn)化為聽眾的經(jīng)驗;小說家則通常記錄見聞傳說,虛構(gòu)故事,經(jīng)過藝術(shù)處理,把它們變成小說交給讀者。
除流傳形式上的簡單差異外,早期小說和故事的本質(zhì)區(qū)別并不明顯,經(jīng)歷和見聞是它們的共同要素。在傳媒較為落后的過去,作為遠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適合充當故事講述人的角色,故事的豐富程度與遠行者的游歷成正比。受此影響,國外古典小說也常以人物的經(jīng)歷為主線組織故事?!逗神R史詩》《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種特殊的經(jīng)歷和遭遇,《堂吉訶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訶德的行俠奇遇和所見所聞,17世紀歐洲的流浪漢小說也體現(xiàn)為游歷見聞的連綴。在中國,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為志怪類和史傳類的小說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話本等古典小說形式也顯示出小說和傳統(tǒng)故事的親密關(guān)系。
虛構(gòu)的加強使小說和傳統(tǒng)故事之間的區(qū)別清晰起來。小說中的故事可以來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親歷親聞。小說家常閉門構(gòu)思,作品大多誕生于他們離群索居的時候。小說家可以閑坐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圖書館中,或者在巴黎一間終年不見陽光的閣樓里,杜撰他們想象中的歷險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許要歷盡千辛萬苦才能把在東印度群島聽到的事帶回倫敦;一個匠人漂泊一生,積攢下無數(shù)的見聞、掌故和趣事,當他晚年坐在火爐邊給孩子們講述這一切的時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傳統(tǒng)故事是否值得轉(zhuǎn)述,往往只取決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傳性。與傳統(tǒng)講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說家一般并不單純轉(zhuǎn)述故事,他是在從事故事的制作和生產(chǎn),有深思熟慮的講述目的。
就現(xiàn)代小說而言,虛構(gòu)一個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現(xiàn)代小說的繁榮對應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減損或逐漸消失?,F(xiàn)代小說家對待故事的方式復雜多變,以實現(xiàn)他們特殊的敘事目的。小說家呈現(xiàn)人生,有時會寫到難以言喻的個人經(jīng)驗,他們會調(diào)整講故事的方式,甚至將虛構(gòu)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這些小說家筆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顯得更有意味。19世紀末期以來,小說家對小說故事性的破壞日趨強烈。這時,一個故事的好壞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決于講故事的方式。契訶夫曾經(jīng)把那些不好好講故事的小說家稱為“耍弄蹩腳花招的人”,但這種花招的大量出現(xiàn)也有其內(nèi)在的合理性--他們要擺脫陳舊的故事模式,擺脫虛假的因果關(guān)系和矯揉造作的戲劇沖突,甚至擺脫故事本身?,F(xiàn)代小說家認為,傳統(tǒng)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彈性和內(nèi)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價值,那些千百年來一直在給小說提供養(yǎng)料的故事模式已經(jīng)成為制約想象力的障礙之一。
(摘編自格非《塞壬的歌聲》)(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講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說家,小說家在講故事的時候,不像傳統(tǒng)的故事講述者那么依賴親身經(jīng)歷和耳聞目睹的事。
B.17世紀的歐洲流浪漢小說和部分中國古典小說,或在敘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來源方面,都受到了傳統(tǒng)故事的影響。
C.傳統(tǒng)故事和早期小說的本質(zhì)差異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傳,后者則是由作家創(chuàng)作加工后的游歷見聞。D.當小說家越來越依靠想象力虛構(gòu)故事的時候,小說和傳統(tǒng)故事在內(nèi)容來源方面的差異使它們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不再像過去那么緊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現(xiàn)代小說家不喜歡傳統(tǒng)故事模式,視它為絆腳石,是因為他們覺得這種故事模式顯得僵化古板,已經(jīng)不能促進小說藝術(shù)的發(fā)展。
B.現(xiàn)代小說不太注重一個故事如何來講,因為故事情節(jié)已不再是現(xiàn)代小說最重要的因素,人們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C.傳統(tǒng)的故事講述者大多會講述那些為聽眾喜聞樂見的事,小說家則會根據(jù)自己的寫作意圖審慎構(gòu)思,創(chuàng)作新的故事。
D.水手在倫敦講東印度群島的所見所聞,匠人在火爐邊講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他們講的故事各有特點,但同屬于傳統(tǒng)故事模式。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現(xiàn)代小說的發(fā)展加劇了故事在小說中的衰變,與此同時,隨著現(xiàn)代傳媒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故事講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B.傳統(tǒng)的故事講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記錄下來,進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種和早期小說接近的文字,有些講述人也會成為小說家。
C.契訶夫不大認可“不好好講故事的小說家”,對他們的做法評價不高,由此可知當時這股寫作潮流與他的創(chuàng)作理念相悖。
D.現(xiàn)代小說家嘗試用新的方式講故事,會削弱小說的故事性,這將降低小說對虛構(gòu)的依賴,小說的個人表達功能卻會因此得到強化。組卷:181引用:31難度:0.9 -
2.(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川劇戀(節(jié)選) 落花時節(jié),我望著名畫《父親》沉思……
這幅畫的作者自白奮斗目標:讓世界知道,中國除了黃河、長江,還有大巴山。
我的抱負較小,沒有全球意識。半生積累,十年奉獻,只是想讓國內(nèi)的青年--奢望了,再降個調(diào)子--只想讓川內(nèi)的部分青年明白:除了電影、電視、流行歌、迪斯科之外,還有值得一看的川劇。說起來是菲薄的愿望,做起來是登天的難題。發(fā)射火箭上天空,吸引青年看川劇,兩者哪樣更難?實踐結(jié)果,似乎是后者。
秦瓊賣不掉黃驃馬,頑童奚落,怨得誰來?怨十年浩劫導致了民族文化的斷裂,怨小字輩狂妄無知,不識祖國瑰寶,家鄉(xiāng)明珠……
怨艾無濟于事,青年無動于衷。他們離了川劇,文娛選擇甚多,活得優(yōu)哉游哉。而川劇失去青年一代,勢必活不了多久,別無選擇。那么,我呢,可有自家的選擇余地?我一百次打算改行,一百零一次戀戀不舍--川劇:孕我的胞胎,養(yǎng)我的搖籃。川?。翰肝业娜橹业恼n堂。
她與我形影相隨長達半個世紀,結(jié)下了千絲萬縷的血緣關(guān)系。她對我的陶冶,我受她的影響,寫出來,將是一部沉甸甸的書。
當年她像海綿一樣,吸峨嵋的秀色,取劍門的雄姿,借青城一縷幽,偷巫峽三分險。她敢于盜走神女峰的云雨,才形成與神女媲美的藝術(shù)高峰。她的絕妙,她的豐富,她的天然蜀籟,地道川味,早已化入我的潛意識。就連我“荒誕”的思維方式,和筆下這點幽默,也來自她的遺傳基因。
川?。捍笱吆?,我的保姆!川劇:在人間,我的大學!從大堰河走來的詩人艾青,從人間大學畢業(yè)的文豪高爾基:你們最能理解我的回眸鄉(xiāng)思。
我像兒時扮演過的孽龍,回首處--二十四個望娘灘!但我沒有奔流到海,而是像一部臺灣影片中的小孩,跑向無人問津的古廟,纏繞于被人遺忘的母親膝下,唱一支純情兒歌……那電影插曲風靡了紅男綠女,我眷戀川劇的呼聲,卻少有青年應和。
我不得不向川劇母親進言:您的更年期到了,創(chuàng)造力減退,排他性增多,很難吸收新鮮血液。媽媽:原諒我直言尖銳,原諒我孝而不順。
我背靠傳統(tǒng),面向未來;身后是川劇,眼前是青年。面向著瞧不起祖宗的愣頭青!背靠著看不慣后代的倔老太!我把最難伺候的老少兩極攬過來一起伺候。
我力圖調(diào)節(jié)兩者的隔膜,增添幾分理解,縮短幾寸代溝,搭一座對話的小橋。
我一戲一招,時而向祖宗作揖,時而向青年飛吻;一招側(cè)重于此,一招側(cè)重于彼;探測兩岸的接受頻率,尋視雙方的微妙契合點。
慘淡經(jīng)營的小橋,是一彎殘虹,還是一道怪圈?甲說我是川劇的吳下阿蒙;乙說我是當代的弄潮戲妖;丙說我一竅不通一塌胡涂一團漆黑一無可??;丁說……誰識寸草心?我將拙集《苦吟成戲》題贈遠方朋友:育我者巴山蜀水,知我者浦江秋雨。
黃浦江,余秋雨,年輕的教授:是您識破我的佯狂,拂去妖氣,揭開鬼臉,還我“穩(wěn)妥的改革者”的本質(zhì)。您以犀利的眼光,嚴密的邏輯,層層推理,滔滔雄辯,指出“魏明倫的意義”是在戲曲危機時刻開拓了一片傳統(tǒng)精神通向現(xiàn)代化觀念的“中介天地”。這片天地雖然中不溜兒,總算爭取了一部分“不觀之眾”。
小伙子大姑娘破例接近川劇舞臺,坐下來問一問青紅皂白,看一看生旦凈末丑,聽一聽昆高胡彈燈。逐漸被吸引,被打動,禁不住為演員技藝喝彩,替人物命運擔憂。觀后紛紛來信,暢談感受,索要劇本,并且打聽我的下一招。更有難忘的奇跡,曲終人不散,青年蜂擁臺前,形成啦啦隊,連續(xù)呼喚幕后人出場“亮相”,渴望瞧一瞧川劇作者是何模樣!莫等閑輕視這聲聲呼喚。
請宏觀審視,這是空谷足音,是川劇界的共榮,是咱們這個古老劇種有可能適應青年觀眾的一聲信號!信號的余音,溶進我的戀歌……
信號告訴人們,當代青年具有可塑性,并非是一成不變的鐵板。那么,川劇呢?您能否以自身的變革去適應下一個歷史階段的文藝風云際會?您能否在強手如林的生存競爭中保持一席之地呢?
川?。喝绻鷱娀F板性格,請去憑吊比鐵板更僵硬的恐龍化石、懸棺古跡、夜郎遺址……
媽媽:如果您要恢復青春,請繼承發(fā)揚您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海綿精神!
(摘自《魏明倫短文選》)(1)下列對文章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作者說與“發(fā)射火箭上天空”相比,“吸引青年看川劇”似乎更難,從社會背景看,十年浩劫的確使巴蜀青年無法感受到川劇的藝術(shù)魅力與文化價值。
B. 文章圍繞川劇之戀,聚焦戲劇人生,深沉地抒發(fā)了作者對川劇的熾熱情感,是對心愛的川劇“依戀不舍”的真誠表白。
C. 在寫到自己的“抱負”與“奢望”時,作者用“半生積累,十年奉獻”這個整句,形象地表達了“川劇戀”的真摯情感。
D. 全文流露出作者對川劇受到?jīng)_擊的深深隱憂,更有他對川劇的用心呵護,卻缺少了對川劇發(fā)展的熱切期待。
(2)下列對本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兩項是
A. 作者以羅中立的名畫《父親》開篇,在贊頌畫家遠大目標時寄寓了他對川劇的依戀之情和要讓川劇走向世界的強烈愿望。
B. 文中借用“秦瓊賣馬”的典故,抒寫對川劇正處于困窘境地的真切感受,又通過引用“吳下阿蒙”的成語,抒寫人們不理解作者對川劇的“依戀”而有所嘲諷的深沉感慨。
C. 作品行文思路十分清晰,如寫到人們對川劇對作者種種誤解和非議時,就及時引出黃浦江畔的余秋雨,為后文寫作者難以找到川劇觀眾作有力鋪墊。
D.“信號的余音,溶進我的戀歌”,以新穎的通感、生動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執(zhí)著于川劇創(chuàng)作、依戀川劇藝術(shù)的深摯情愫。
E. 本文語言具有鮮明特色:一是聚集“川劇戀”抒情時,語言傳遞的情感深沉真摯;二是圍繞“川劇戀”敘寫時,語言則表現(xiàn)為嚴謹中透出幽默、深情里凸顯智慧。
(3)結(jié)合全文,簡要分析本文以“川劇戀”命題的多重內(nèi)涵。組卷:1引用:1難度:0.6 -
3.(三)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蓮池老人
賈大山 廟后街,是縣城里最清靜、最美麗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寺院,山門殿宇已不在,留得幾處石碑,幾棵松樹,樹頂上蟠著幾枝墨綠,氣象蒼古。寺院西南兩面是個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鴨,有鵝,有荷。
池塘南岸的一塊石頭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這里的一個景物。寺院雖破,里面卻有一座鐘樓。那是唐代遺物,青瓦重檐,兩層樓閣,樓上吊著一只巨大的銅鐘。據(jù)說,唐代鐘樓,全國只有四個半了,可謂吉光片羽,彌足珍貴。只是年代久了,墻皮酥裂,瓦壟里生滿枯草。若有人走近它,老人就會隔著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險——”
老人很有一些年紀了,頭頂禿亮,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卻很雄壯。文物保管所的所長告訴我,他是看鐘樓的,姓楊,名蓮池,1956年春天,文保所成立不久,就雇了他,每月四元錢的補助,一直看到現(xiàn)在。
我喜歡文物,時常到那寺院里散心。有一天,我順著池塘的坡岸走過去。
“老人家,辛苦了?!?br />“不辛苦,天天歇著。”
“今年高壽了?”
“誰曉得,活糊涂了,記不清楚了。”
聊了一會兒,我們就熟了,談得很投機。
老人單身獨居,老伴兒早故去了。他的生活很簡單,一日三餐,有米、面吃就行。兩個兒子都是菜農(nóng),可他又在自己的院里,種了一畦白菜,一畦蘿卜,栽了一溝大蔥。除了收拾菜畦子,天天坐在池邊的石頭上,看天上的鴿子,看水中的荷葉,有時也拿著工具到寺里去,負責清除里面的雜草、狗糞?!@項勞動也在那四元錢當中。
他不愛說話,可一開口,便有自己的思想,很有趣味。中秋節(jié)前的一天晚上,我和所長去看他,見他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我說:
“老人家,買臺電視看吧。”
“不買。”他說,“那是玩具。錢湊手呢,買一臺看看,那是我玩它;要是為了買它,借債還債,那就是它玩我了?!?br /> 我和所長都笑了,他也笑了。
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說話。他記得那座寺院里當年有幾尊羅漢、幾尊菩薩,現(xiàn)在有幾塊石碑、幾棵樹木,甚至記得鐘樓上面住著幾窩鴿子。秋夜天涼,我讓他去披件衣服。他剛走到屋門口,突然站住了,屏息一聽,走到門外去,朝著鐘樓,放聲喊起來:“喂——下來,那里玩不得呀!踩壞我一片瓦,饒不了你……”喊聲未落,見一物騰空一躍,逃走了。我好奇怪,月色雖好,但究竟隔一個池塘呀,他怎么知道那野物上鐘樓呢?他說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功夫”。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發(fā)現(xiàn)他死了。那天上午,我到城外給父親上墳,看到一棵小樹下,添了一個新墳頭。墳頭很小,墳前立了一塊磚,上寫“楊蓮池之墓”。字很端正,像用白灰寫的。我感到太突然了,想著他生前的一些好處,就從送給父親的冥錢里,勻了一點兒,給他燒化了……
當天下午,我懷著沉痛的心情,想再看看他的院落。一進院門,吃了一驚,屋里傳出了歡笑聲。推門一看,幾位老人,有的坐在炕上,有的蹲在地下,正聽他講養(yǎng)生的道理。
我傻了似的看著他說:“你不是死了嗎?”
老人們怔住了,他也怔住了。
“我在你的墳上,已燒過紙錢了!”
“哎呀,白讓你破費了!”
他笑了,笑得十分快活。他說去年冬天,到城外拾柴火,見那里僻靜,樹木也多,一朝合了眼,就想“住”到那里去。見那里的墳頭越來越多,怕沒了自己的地方,就先堆了一個。老人們聽了,撲哧笑了,一齊批判他:好啊,搶占宅基地!
天暖了,他又在池邊抱膝而坐,看天上的鴿子,水中的小荷……有人走近鐘樓,他就隔著池塘喝喊:“喂——不要上去,危險——”
清明節(jié),我給父親掃墓,發(fā)現(xiàn)他的“墳頭”沒有了,當天就去問他:
“你的‘墳頭’呢?”
“平了。”
“怎么又平了?”
“那也是個掛礙?!彼f,心里掛礙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
(摘自《中國短篇小說百年精華》,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囊豁検?
A.這篇小說以純凈自然之筆,敘述了一個老人看護寺院鐘樓的事情。敘述舒緩,沒有太強的故事性,因而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都不鮮明。
B.小說采用第一人稱“我”敘述故事,使讀者產(chǎn)生了真實感和親切感;在敘述的同時穿插著議論、抒情,從而巧妙地傳達了作品的內(nèi)在意蘊。
C.文中說蓮池老人是個“有功夫”的人。這里的“功夫”指的是蓮池老人不同于一般人的視覺與聽覺。
D.蓮池老人先“堆墳頭”后又“平墳頭”,折射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擔當。
(2)請簡要分析首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蓮池老人”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結(jié)合小說內(nèi)容簡要分析。組卷:4引用:3難度:0.7
二、古詩文閱讀(35分)
-
4.文言文部分:
謝弘微,陳郡陽夏人也,父恩,武昌太守。從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無后,以弘微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繼內(nèi)諱,故以字行。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目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貧儉,而所繼豐泰,唯受書數(shù)千卷,遣財?shù)撝?,一不關(guān)豫。
混風格高峻,少所交納,唯與族子靈運、瞻、翟、弘微并以文義賞會,嘗共宴處,居在烏衣巷,故謂之烏衣之游。瞻等才辭辯富,弘微每以約言服之,混特所敬貴,號約微子,義熙八年,混以劉毅黨見誅,妻晉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經(jīng)紀生業(yè),事若在公,一錢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晉陵公主降為東鄉(xiāng)君,聽還謝氏。自混亡,至是九載,而室宇修整,倉廩充盈,門徒業(yè)使,不異平日,田疇墾辟,有加于舊,中外姻親,道俗義舊,入門莫不嘆息,或為之涕流,感弘微之義也,性嚴正,舉止必循禮度。事繼親之黨,恭謹過常。太祖鎮(zhèn)江陵,弘微為文學。母憂去職,居喪以孝稱,服闋逾年,菜蔬不改。兄曜歷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積時,哀戚過禮,服雖除,猶不啖魚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舉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長,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論,弘微常以它語亂之。
九年,東鄉(xiāng)君薨,資財鉅萬,園宅十余所,奴僮猶有數(shù)百人。弘微一無所取,自以私祿營葬。曰:“親戚爭財,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豈復見關(guān)。”十年,卒,時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衛(wèi)千人營畢葬事,追贈太常。
(節(jié)選自《宋書?謝弘微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會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親,指由于婚姻關(guān)系結(jié)成的親戚,它與血親有同有異,只是血親中的一部分。
C.母憂是指母親的喪事,古代官員遭逢父母去世時,按照規(guī)定需要離職居家守喪。
D.私祿中的“祿”指俸祿,即古代官員的薪水,這里強調(diào)未用東鄉(xiāng)君家錢財營葬。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弘微出繼從叔,一心只愛讀書。他是陳郡陽夏人,從叔謝峻將他作為后嗣。新家比原來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數(shù)千卷書籍,其余財物全不留意。
B.弘微簡言服眾,此舉受到重視。他參與集會,常與子弟們詩文唱和,住在烏衣巷,稱為烏衣之游;又極有文才口才,收到叔父謝混賞識,稱為微子。
C.弘微為人審慎,治業(yè)井井有條。謝混去世以后,他掌管產(chǎn)業(yè),猶如替公家辦事,賬目分明;九年以后,多個方面得到很大發(fā)展,人們見后無不感嘆。
D.弘微事兄如父,臨財清正廉潔。他對謝曜感情極深,謝曜去世,他哀戚過禮,除孝后仍不食葷腥。東鄉(xiāng)君死,留下巨萬資財、園宅,他一無所取。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性嚴正,舉止必循禮度,事繼親之黨,恭謹過常。
②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論,弘微常以它語亂之。組卷:457引用:59難度:0.7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11.請認真閱讀“好與快”這幅漫畫,完成下面的題目。
(1)簡要描述這幅漫畫的內(nèi)容,不超過50字。
(2)請寫出這幅漫畫的寓意,不超過20字。組卷:11引用:4難度:0.3
四.寫作(60分)
-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共享單車”是商家投資的共用自行車,只需手機掃碼即可付費騎行,因其靈活便捷、低碳環(huán)保成為許多城市常見的“短途代步神器”。
共享單車在大中城市投放使用,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了資源共享,提升了資源的利用率,它的出現(xiàn)實際上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治理交通擁堵的創(chuàng)新之舉,受到廣泛歡迎。有人用完后將它擦得銀亮,有人為它加了車筐,讓車使用起來更方便……但也有人涂抹編號,有人私自加鎖,一些出租車司機認為影響了自己的利益……“共享單車”亂停亂放、被盜被毀現(xiàn)象層出不窮……
對上述現(xiàn)象,你有什么看法?它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
要求:結(jié)合材料的內(nèi)容和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組卷:13引用:15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