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遼寧省沈陽市部分學校高二(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37引用:1難度:0.6 -
2.下列四支試管中,分別盛有等量的鋅、酸溶液,其中生成H2的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br />
試管 酸及濃度 溫度 鋅的狀態(tài) ① 2mol/LH2SO4溶液 20℃ 粉末狀 ② 4mol/LHNO3溶液 40℃ 粉末狀 ③ 2mol/LH2SO4溶液 20℃ 大塊狀 ④ 3mol/LHCl溶液 20℃ 粉末狀 組卷:19引用:1難度:0.6 -
3.合成氨工業(yè)的主要反應為N2+3H2
2NH3 ΔH<0,在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催化高溫高壓組卷:17引用:3難度:0.6 -
4.下列標志可表明對應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br />
選項 反應條件 可逆反應 標志 A 恒溫恒容 2SO2(g)+O2(g)=2SO3(g) 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B 恒溫恒容 2NO(g)+O2(g)?2NO2(g) 混合氣體顏色不變 C 恒溫恒壓 NH2COONH4(s)?2NH3(g)+CO2(g) NH3在混合氣體中的百分含量不變 D 恒溫恒壓 2NO2(g)?N2O4(g) c(NO2)=2c(N2O4) 組卷:118引用:2難度:0.5 -
5.能促進水的電離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OH-)>c(H+)的操作是( )
組卷:85引用:2難度:0.8 -
6.下列有關化學反應的方向及判據(jù)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31引用:3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
-
18.一種陽極泥的主要成分為Cu、Ag、Pt、Au、Ag2Se和Cu2S,從中回收Se和貴重金屬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①該工藝中萃取與反萃取原理為:2RH+Cu2+?R2Cu+2H+;
②S2在堿性條件下很穩(wěn)定,有很強的絡合能力,與Ag+形成配離子Ag++2S2O2-3?[Ag(S2O3)2]3-,常溫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3.0×1013。O2-3
回答下列問題:
(1)試列舉可加快“焙燒”速率的措施:
(2)“濾渣Ⅰ”的主要成分是
(3)“沉銀”時證明銀離子沉淀完全的操作是
(4)萃取后得到有機相的操作方法是,“反萃取劑”最好選用
(5)“溶浸”中發(fā)生的反應為AgCl+2S2?[Ag(S2O3)2]3-+Cl-該反應中平衡常數(shù)K′=O2-3
(6)“濾液Ⅳ”中含有Na2SO3,則“還原”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組卷:95引用:2難度:0.5 -
19.中國科學家首次實現(xiàn)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從頭合成,相關成果由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fā)表,因此CO2的捕集、利用與封存成為科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
以CO2、C2H6為原料合成C2H4涉及的主要反應如下:
Ⅰ.CO2(g)+C2H6(g)?C2H4(g)+H2O(g)+CO(g)ΔH=+177kJ?mol-1(主反應)
Ⅱ.C2H6(g)?CH4(g)+H2(g)+C(s)ΔH=+9kJ?mol-1(副反應)
(1)反應Ⅰ的反應歷程可分為如下兩步:
i.C2H6(g)?C2H4(g)+H2(g)ΔH1(反應速率較快)
ii.H2(g)+CO2(g)?H2O(g)+CO(g)ΔH2=+41kJ?mol-1(反應速率較慢)
①ΔH1=
②相比于提高c(C2H6),提高c(CO2)對反應Ⅰ速率影響更大,原因是
(2)向恒壓密閉容器中充入CO2和C2H6合成C2H4,發(fā)生主反應,溫度對催化劑K-Fe-Mn/Si-2性能的影響如圖所示,工業(yè)生產(chǎn)中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后,反應選擇800℃的原因是
(3)在800℃時,n(CO2):n(C2H6)=1:3,充入一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在有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只發(fā)生主反應,初始壓強為P0,一段時間達到平衡,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和與剩余反應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和相等,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p=
(4)工業(yè)上也可用甲烷催化法制取乙烯,只發(fā)生如下反應:2CH4(g)?C2H4(g)+2H2(g)ΔH>0。
①在恒容絕熱的容器中進行上述反應,下列不能用來判斷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A.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再改變
B.容器中壓強不再改變
C.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D.反應物的消耗量與任一產(chǎn)物的生成量的比值為一定值
②溫度T時,向2L的恒容反應器中充入2molCH4,僅發(fā)生上述反應,反應過程中CH4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
實驗測得v正=k正c2(CH4),v逆=k逆c(C2H4)?c2(H2),k正、k逆為速率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T溫度時=k正k逆組卷:28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