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qū)信陽高級中學高一(上)月考語文試卷(8月份)

發(fā)布:2024/7/30 8:0:9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當下,不管是從詩人隊伍的規(guī)模、詩歌創(chuàng)作和閱讀的數量,還是詩歌朗誦、詩歌分享等各類活動的舉辦情況等方面考察,詩壇內外都清晰地感覺到詩歌回暖現象的到來:沒有一種文體能像詩歌這樣,引起如此廣泛的關注,被寄予如此盛大的厚望。但是我們也能清晰地感覺到,當下也沒有一種文體能像新詩這樣,在創(chuàng)作、傳播和閱讀的過程中,往往會形成大相徑庭的評價,引起如此激烈的爭論。
          好在,在融媒體時代,我們正在以互聯網為載體,以最為有效的途徑和速度凝聚共識。不管是從形式上,還是從精神內核上,詩歌與融媒體是一種高度契合的關系,融媒體是實現詩歌經典化、促成詩歌共識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ヂ摼W共享、互動、協同的理念,與詩歌的傳播規(guī)律和精神實質遙相呼應。融媒體已經深刻影響了詩歌創(chuàng)作、評價、閱讀和傳播體系,在客觀上已經優(yōu)化了詩歌經典化的路徑,讓其變得更加便捷和準確。這種“路徑優(yōu)化”的首要因素,還是融媒體能夠更加科學全面地體現讀者的審美趣味,能夠準確地“計算”出詩人、評論家和讀者之間最大公約數,把在傳統(tǒng)傳播環(huán)境中需要反復試錯、迂回的詩歌鑒賞趣味凝固穩(wěn)定,迅速發(fā)現最為貼近同時代人內心情感的詩意。
          在傳統(tǒng)傳播媒介下,詩歌經典化的三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選本、批評和文學史著作。在融媒體階段,詩歌經典化的路徑發(fā)生了重要變化,效率也大大提高。首先,融媒體詩歌選本的覆蓋面遠遠大于紙質的出版物,編輯成本也會大大降低。在融媒體環(huán)境中,可以更好地匯聚專家意見,在履行編輯的職能(選擇、優(yōu)化和推薦詩歌)時更加準確地反映詩壇主流聲音,形成選本的權威性。其次,在融媒體時代批評功能呈現了更強的互動性和實踐性,更加有效地實現了批評的意義,對批評的質量和針對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際上,互聯網出版率先打破的是批評的門檻,真正實現了人人可以參與的文學作品傳播流程,最大程度地減少了詩歌批評傳播過程中的信息流失。最后,互聯網超文本鏈接可以豐富文學史著素材,顛覆性地提高了作品的檢索性,使文學史著在詩歌經典化過程中的主張更加具有說服性??傊诿襟w時代,詩歌經典化的速度和效率相比于傳統(tǒng)手段有了幾何級數的增長,使得我們同時代人能夠更好地辨別出那些優(yōu)秀的詩作。
    (摘編自金石開《融媒體和新詩共識的可能性》)材料二:
          在融媒體時代,詩人們要掌握互聯網傳播的技巧,更要了解傳播媒介的變化對創(chuàng)作的影響,發(fā)出與這個時代精神氣質相吻合的聲音,這樣融媒體才能真正地助長詩歌事業(yè)。
          首先,我們應該回到一個常識,詩歌的生命在讀者那里。詩人創(chuàng)作了詩歌,但是只有擁有一定數量的讀者,并通過讀者的傳播與閱讀,進入讀者的詞匯庫中,形成大眾的文化基因,詩歌的生命才真正形成。應提倡詩歌創(chuàng)作要以讀者為中心,反對把讀者稱為“他們”、自娛自樂、故弄玄虛的小眾化、圈子化的詩歌創(chuàng)作傾向。詩歌作為文學的“先鋒隊”,應該建立起詩歌與讀者之間暢通無阻的關系,“讓人民成為滋養(yǎng)詩歌創(chuàng)作的源頭活水,讓詩歌成為照亮人民心靈的藝術火炬”。雖然詩歌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可闡述性”,但是那些“表達復雜世界的復雜語言”在經專業(yè)工作者處理之后仍然讓人不明就里的文字不是詩歌。
          當然,詩歌的大眾化并不是要詩人在創(chuàng)作中放棄寫作的難度,一味地寫“口水詩”。當我們回顧詩歌史中的經典之作,會很容易看到,大多數情況下,“有難度的寫作”與“群眾喜聞樂見”并不沖突。即使是那些極具“難度”的經典,普通讀者在專業(yè)解讀的幫助下,依然能夠讀出其中的美感。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讀者也需要不斷地提升詩歌閱讀能力。我們雖然可以對讀者進行適當的詩歌鑒賞方面的專業(yè)訓練,但大眾的口味從來不是某條單一途徑能夠塑造的。也就是說,讀者的審美標準來自現實生活,詩歌要反過來追尋現實生活的詩意。更何況,當我們談論讀者時,并不是特指那些沒有經過任何文字訓練的人,而是包括詩人、評論家、出版家、知識分子和社會精英在內的所有人。
          其次,詩人應該是生活的參與者,而不是一個旁觀者;詩人應該是時代重大變化的推進者,是與社會發(fā)展息息相關的人,而不是躲在房間里過著二手生活、為自己的個人化寫作洋洋得意的人。中國是一個詩歌大國,但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詩人可以通過詩歌謀生,詩人幾乎毫無例外地誕生于社會的各行各業(yè),他們懷著對國家、對民族、對生活的拳拳之心,全身心地投入到社會生活生產當中,然后才成為詩人。在推進新時代建設的道路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詩人如何以自己敏銳的觀察,用詩歌表達出不同以往任何歷史時期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我們需要進一步強化融媒體建設,關注新時代的媒介特點,深入思索新時代詩歌的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格局與方向等問題,從而推動基調明亮、能量充足、人民喜愛、能發(fā)揮社會作用的新時代詩歌創(chuàng)作,促進我國詩歌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
    (摘編自《融媒體與詩歌的生命》)(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當下,對新詩在創(chuàng)作、傳播和閱讀的過程中的評價反差很大,預示詩歌回暖現象的到來。
    B.在融媒體時代,融媒體深刻影響詩歌創(chuàng)作、評價、閱讀和傳播體系,實現了詩歌經典化。
    C.極具“難度”的經典詩歌更能激發(fā)普通讀者的閱讀美感,提升他們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
    D.詩人在新時代應通過自己敏銳的觀察,用詩歌形式表達出新時期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融媒體在大面積體現讀者審美趣味和引導讀者對詩歌進行嚴肅的評價上具有重大作用。
    B.網絡詩歌的繁榮證實了互聯網共享、互動、協同的理念,與詩歌傳播規(guī)律和精神的呼應。
    C.作者分析詩歌大眾化和寫作難度化的關系,認為以讀者為中心是解決詩歌創(chuàng)作的有效途徑。
    D.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詩人可以通過詩歌謀生,說明以詩人為職業(yè)不能成為真正的詩人。
    (3)下列選項,符合材料二中相關觀點的一項是
     

    A.德國語言學家洪堡特:“語言的所有最為纖細的根莖生長在民族精神力量之中?!?br />B.古羅馬奧維德:“詩歌能使偉大的業(yè)績永垂青史,使英名代代相傳?!?br />C.司馬遷:“以人皆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
    D.宋代惠洪:“白樂天每作詩,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易之?!?br />(4)融媒體是如何更便捷和準確地優(yōu)化詩歌創(chuàng)作路徑的?請根據材料一簡要概述。
    (5)1942年,毛澤東主席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文藝大眾化”的文藝思想。請結合材料談談詩人如何實現詩歌的“大眾化”。

    組卷:26引用:7難度:0.5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硝煙下的流泉
    符浩勇
          戰(zhàn)火前沿陣地最大的難處是供應中斷。雙方都斷了水,但是水就在眼皮底下。在雙方交界處右側的小山溝里就有股清泉,它日夜流淌,無人敢去汲水。那里暴露在雙方的火力網下,一旦有人去汲水,只會白白犧牲而不會搞到水,所以斷水三天來沒有人打過它的主意。
          前沿陣地斷水后,最為心焦的是炊事員老蘇,他認為前沿的同志吃喝不上水是他的失職。戰(zhàn)爭年代沒有比失職更可怕的了。他雖然是個炊事員,但他有獨特的見解:“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在前沿斷水三天之后,他帶了一筐蘿卜在敵人炮火封鎖區(qū)前等待了一天一夜。第五天清晨,無名高地漫了一層濃霧,他安全地通過了敵人的封鎖區(qū),未到前沿陣地,只是蘿卜太少,每人分了兩個,輕傷員三個,戰(zhàn)士們拿到蘿卜后,連泥也顧不上擦,就吃了起來。老蘇找到白連長,白連長正閉著眼貼在石壁上吸涼氣,這個壯漢子聽見響動睜開眼對他笑笑,算是對老蘇送蘿卜的表揚。
    “白連長,我想到下邊山溝里汲桶泉水來。”老蘇在白連長面前蹲下說。
    “什么?”白連長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到下邊提桶泉水來。”老蘇要求著。
    “不行!”白連長忽地坐起來,“不行,對面敵人的幾挺重機槍不是吃素的,你看——”他拉老蘇來到一個狹小的道口,在地上拾了一個廢罐頭盒,裝上土,用力向山坡上甩去,霎時,招來了敵人輕重機槍的密集射擊,連長說:“聽見了吧!你就是鐵人也休想取回水來?!薄白屛以囋嚢?!”老蘇還是要求去。
    “不行,我要對你的生命負責!”白連長惱火了。
    “你對我負責,我也要對全連負責,五天了沒有喝上水,誰能受得了,你知道不少人渴得喝尿嗎?”老蘇和白連長爭論起來。
    “我們沒有水,敵人也沒有水,他能忍受,我們?yōu)槭裁床荒苋淌???br />“我們不是和敵人比賽誰耐渴,帝國主義要喝水,無產階級也要喝水,兩家都到了快要渴死的時候,為什么不能夠去汲水?”老蘇繼續(xù)爭辯。
    “小心敵人打你的冷槍?!卑走B長說。
    “他不讓我們喝,他自己也喝不上,他讓我們喝,我們也讓他們喝,現在就看誰能主動采取行動,敵人既不愿意死,又不會主動去提水,雙方都得耐性留火了,現在正是我們采取主動的好機會?!崩咸K發(fā)表了見解。
          白連長覺得老蘇講得有些道理,向他點頭,意思是你去試試。
          經過周密的布置,老蘇開始行動了,在坑道里找了一只S國加侖桶(一種手提汽油桶),站在交通溝里,中午十二點鐘,雙方陣地都停止了射擊,沉寂得連對面敵人的咳嗽聲都能聽見。他把水桶舉過頭頂,暴露在敵人的眼皮底下,用石塊“當當……”敲了五下,然后又把水桶放下,過了四五分鐘,他又把水桶舉到交通溝上部,暴露給敵人,又敲了十來響,S國兵沒有絲毫動靜,他們既沒有射擊,也沒有投彈,好像裝著沒有看見一樣。老蘇心里有底了,他對白連長笑笑,白連長對機槍班長命令:“如果敵人開槍,你們輕重機槍一起掩護?!崩咸K冒著生命危險爬上交通壕,他高舉著水桶,彎著腰觀察地下可能埋下的地雷,順著山坡向泉水走去,他步子穩(wěn)健,沒有絲毫驚慌,好像經常去汲水一樣。對面敵人被這突如其來的反常行動驚呆了,他們“咿里哇啦”地喊叫起來,一會,也從交通壕里爬出來一個黑人士兵,提著水桶向山泉走去。
          從此以后,想不到在敵我接壤地帶竟出現了沒有經過談判就達成的?;鸬囟?。每天中午十二時,雙方各派一人去泉邊汲水。據說老蘇曾送給那個黑人士兵兩包大前門香煙,對方也回贈了兩包馬蹄牌S國煙,連里怕敵人在煙里施放細菌,送到團部化驗去了,老蘇覺得沒有抽到S國煙開開洋葷,實在是一輩子的遺憾!
    (選自《2020中國微型小說年選》)(1)下列對小說相關思想內容的分析與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老蘇“帶了一筐蘿卜在敵人炮火封鎖區(qū)前等待了一天一夜”和“戰(zhàn)士們拿到蘿卜后,連泥也顧不上擦,就吃了起來”等內容凸顯戰(zhàn)場缺水斷糧形勢嚴峻。
    B.老蘇和白連長精彩的對話描寫,表現了老蘇對敵我雙方形勢的精細分析,豐富了人物形象,推動了情節(jié)進一步向前發(fā)展。
    C.“老蘇曾送給那個黑人士兵兩包大前門香煙,對方也回贈了兩包馬蹄牌S國煙”說明老蘇通過贈送物資才達成不經談判而?;鸺乘哪酢?br />D.“連里怕敵人在煙里施放細菌”,把兩包馬蹄牌S國煙送到團部去化驗的舉動表現了我軍不信任對方,行事過度謹慎的風格。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一線串珠,情節(jié)緊緊圍繞“硝煙下的流泉”這個線索展開,不蔓不枝,結構嚴謹,文脈清晰,中心突出。
    B.小說將主人公老蘇置于與白連長的不可調和的激烈矛盾沖突中,通過描摹他在矛盾沖突中的言行舉止來表現人物的性格。
    C.小說開頭對前沿陣地供應中斷和汲水困難的敘述,為下文人物出場和情節(jié)展開做鋪墊,后面白連長拾廢罐頭盒試探敵人的情節(jié)與之呼應,表現汲水難度的確很大。
    D.小說結尾互送香煙的情節(jié)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增加了小說情節(jié)的生動性,同時也帶給讀者思考的空間,體現小說體裁獨特的藝術魅力。
    (3)小說是如何塑造老蘇這一人物形象的?請聯系文本進行簡要分析。
    (4)小說標題“硝煙下的流泉”有何意蘊?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

    組卷:43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老遠我就看到那棵大樟樹了。那是怎樣的一棵樟樹?看它的主干比碾盤還要粗壯。枝盤曲著伸向天空,每一根都分明留下鐵打銅鑄的英雄氣,樹上所有的葉子都蔥綠、晶亮,它們密密簇簇,橫拓出去,遮蓋了村落前大半個稻場;填滿葉與葉之間縫隙的,不僅有被春雨洗亮的陽光,更有比田間的蟄聲更為輕盈的鳥鳴。
          這棵大樹后面,是一棟江南常見的白墻青瓦的古民居,一種四水歸堂的泥磚建筑——這是當年毛澤東擔任中央蘇維埃政府主席時的舊居。
          雖然戰(zhàn)爭是殘酷的,但戰(zhàn)場上的風景往往如詩如畫。就像這棟位于瑞金葉坪的偉人住過的古民居,無論是它瓦檐上蒼郁的針菲,還是泥墻上被風雨剝蝕的苔痕;無論是它天井里潮潤的細沙,還是瓦脊上等待炊煙的雨燕,給予我的都是恬淡的鄉(xiāng)村牧歌式的畫面。住在這樣的房子里,面對數十信于紅軍的敵人的“圍剿”,毛澤東指揮若定,他以濃得化不開的戰(zhàn)場硝煙為墨,寫下這樣的詩句:“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號,和文中破折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他納——究竟是計算的方法失誤,還是運用不到家?
    B.“可憐的媽媽,”箍桶匠說,“你不知道我多愛你?!€有你,我的兒!”
    C.你買這本吧——這本比那本好。
    D.三只五只的白鷗輕輕地掠過,翅膀撲著波浪——一點一點躁怒起來的波浪。
    (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被春雨洗亮的陽光,比田間的蟄聲更為輕盈的鳥鳴,填滿了葉與葉之間的縫隙?!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

    組卷:12引用:5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孔子說:“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李大釗說:“青年者,國之魂也。”蔡元培說:“諸君肄業(yè)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時間不為不多,茍能愛惜光陰,孜孜求學,對其造詣,容有底止?!毕胍幌耄袝r候,萬言不值一杯水;有時候,一句話,能夠讓人記住一輩子。
          上述材料,給了正值青春你怎樣的體驗、感觸和思考?請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或思考寫一篇作文。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文體不限,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15引用:8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