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貴州省銅仁市德江一中高二(下)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歷史和現(xiàn)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fā)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劇。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沒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寫出有骨氣、有個性、有神采的作品。
古往今來,世界各民族無一例外受到其在各個歷史發(fā)展階段上產(chǎn)生的文藝精品和文藝巨匠的深刻影響。中華民族精神,既體現(xiàn)在中國人民的奮斗歷程和奮斗業(yè)績中,體現(xiàn)在中國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也反映在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產(chǎn)生的一切優(yōu)秀作品中,反映在我國一切文學家、藝術家的杰出創(chuàng)造活動中。
在每一個歷史時期,中華民族都留下了無數(shù)不朽作品。從詩經(jīng)、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共同鑄就了燦爛的中國文藝歷史星河。中華民族文藝創(chuàng)造力是如此強大、創(chuàng)造的成就是如此輝煌,中華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氣度,我們應該為此感到無比自豪,也應該為此感到無比自信。
(摘自習近平《在中國文聯(lián)十大、中國作協(xié)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 材料二:
如果說中國當代文學前30年的傳統(tǒng)性主要體現(xiàn)為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人民性文化以及中國傳統(tǒng)文學中的大眾性、通俗性或民間性文學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與此同時忽視了對蘇聯(lián)以外的西方文化和文學傳統(tǒng)的接受與轉化;那么到了新時期文學30年中,隨著改革開放和全球化時代的來臨,中國作家在格外注重借鑒和轉化近現(xiàn)代西方文化與文學傳統(tǒng)資源的同時,也開始逐步繼承和轉化中國古代以儒道釋為主的文化傳統(tǒng)和有別于民間文學的文學傳統(tǒng)。
雖然在新時期文學30年中出現(xiàn)過很多帶有現(xiàn)代主義或后現(xiàn)代主義傾向的文學潮流,許多中國作家也曾以“中國的卡夫卡”“中國的??思{”“中國的馬爾克斯”“中國的博爾赫斯”“中國的普魯斯特”等相標榜,但隨著閱歷的增長和時代的變遷,眾多以西化相標榜的中國作家后來絕大多數(shù)都已改弦易轍,在不同程度上向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中國文學傳統(tǒng)回歸。這當然不是簡單的文化和文學返祖,而是在借鑒西方近現(xiàn)代文化與文學資源后自覺或不自覺地產(chǎn)生了一種對自身母語文學和文化傳統(tǒng)的再認同,也就是都逐漸經(jīng)歷一個創(chuàng)作文化心理上的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比如,“先鋒文學”的轉向過程,其實質就是中國“先鋒文學”從西洋化或歐化轉向中國化或本土化的過程,這在余華、蘇童、格非、畢飛宇等人的創(chuàng)作轉型中有著鮮明的印證。以韓少功、阿城、王安憶、莫言、賈平凹等為代表的“尋根文學”作家,在各自的文學創(chuàng)作歷程中長期具有文化尋根思維和意識,他們從文化尋根層面走向了文體尋根層面,從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尋根深入到了中國古典文體的尋根。
只不過新時期文學30年偏重于從中國古代文人文學傳統(tǒng)中尋找可供現(xiàn)代轉化的文學資源,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tǒng)、史傳傳統(tǒng)得到了更多的青睞。賈平凹、王安憶、遲子建等作家紛紛寫出了向《紅樓夢》致敬的文學作品,或者向古典文言小說傳統(tǒng)致敬的作品,莫言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毫不諱言自己的創(chuàng)作深受《聊齋志異》的影響,韓少功的《馬橋詞典》也讓《世說新語》的文學傳統(tǒng)發(fā)生新變。
從傳統(tǒng)文化轉化角度看,陳忠實在《白鹿原》中致力于尋找傳統(tǒng)儒家文化人格在亂世中所展現(xiàn)的民族精神力量,這在朱先生和白嘉軒的形象塑造中表現(xiàn)得很分明。陳忠實認為,“盡管我們這個民族在20世紀初國衰民窮,已經(jīng)腐敗到了不堪一擊的程度,但是存在于我們民族精神世界里的東西并沒有消亡,它不是一堆豆腐渣,它的精神一直傳接了下來。”
實際上有些不以“尋根文學”著稱的長篇小說同樣閃耀著追尋民族文化精神的爝光。如李準的《黃河東流去》、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都是如此,徐秋齋和李麥、孫少安和孫少平,這些現(xiàn)實主義文學人物典型形象中都隱含了作者寄托的中華民族剛健不息的精神和意志。李準和陳忠實的創(chuàng)作幾乎一脈相承,他說:“《黃河東流去》就是為了展示民族精神、展示對民族前途的信心而創(chuàng)作的。我要借此證明中華民族是個偉大的民族,任何性質和任何強度的劫難都不能使它一蹶不振,它永遠可以憑借自己內在的活力戰(zhàn)勝一切困難而生存下去,強盛下去!”可見民族精神的追尋是“泛尋根文學”的藝術靈魂。
(摘編自李遇春《新時代文學的理論特質與創(chuàng)作管窺》)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只有堅守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堅定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才能使民族具有精神獨立性,才能使國家興盛進步。
B.我國歷史上每一個時期都有不朽的文藝巨匠,他們創(chuàng)作的文藝精品,反映了中國人民的創(chuàng)造成就和中華民族的精神。
C.中國當代文學在其發(fā)展的前30年是受蘇聯(lián)以外的文化和文學傳統(tǒng)的影響,而在新時期30年中,逐漸向傳統(tǒng)文化回歸。
D.對自身母語文學和文化傳統(tǒng)的再認同,是作家創(chuàng)作文化心理上的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意味著他們曾與這些傳統(tǒng)有過疏離。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與材料二都談到了文化、文藝對民族發(fā)展的影響,不過二者論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新時期,中國作家都已拋棄卡夫卡、??思{等偶像,開始了在文學上的尋根。
C.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tǒng)、史傳傳統(tǒng)得到了重視,催生了許多向經(jīng)典致敬的作品。
D.從《白鹿原》《黃河東流去》中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剛健不息的精神力量是長存的。
(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美國拍攝的《花木蘭》等影片取材于中國的文化資源。
B.唐代書法家李邕主張:“似我者俗,學我者死?!?br />C.宋代詩人黃庭堅說:“隨人作計終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br />D.唐代文學家張說認為:“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
(4)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選入我國古代詩文67篇(首),占全部課文數(shù)量的49.3%。請結合材料一談談你對這一做法的理解。
(5)新時期,中國作家如何能寫出對本民族產(chǎn)生深刻影響的優(yōu)秀作品?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組卷:27引用:13難度:0.6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熬熬茶,嬢嬢的味道(節(jié)選)
林漢筠 ①平生沒有什么嗜好??傆X得茶與酒都是水做的,酒無論多貴,喝到嘴里就是一個烈字;茶無論紅綠,往水里一灌,總覺得無非是水中加了點顏色而已。
②初到德江,有朋友曾說在某個夜晚到離縣城60余公里外的楠桿鄉(xiāng)吃熬熬茶,說得嘴巴要流出油似的,好像那杯茶讓他茶仙盧仝,可以“欲乘清風歸去,到人間仙境蓬萊山上?!?br /> ③“是什么樣的名貴茶葉,讓你能遠山遠水去品?”真有點莫名其妙。
④“那不是茶,是德江的美食?!迸笥颜f,熬熬茶是山寨人用來待客的一種美味佳肴,用“油”和“茶”加佐料熬制而成,由于工藝流程繁瑣,熬制過程復雜、需要時間長,當?shù)厝吮惴Q之為“熬熬茶”。便小看這碗茶,它可是當?shù)鬲氂械奶禺a(chǎn),早在2014年就入選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⑤熬熬茶,于是成了一種懸念,時常想著去感受一下。
⑥辛丑冬日,朋友說,她在楠桿幫扶已有好幾年時間,一個月來兩三次,但還沒去過非遺傳人余再蓉余嬢嬢(土家話,對女性的尊稱)家,沒有吃過她親手熬制的熬熬茶?!白霭景静枋琴M功夫的,至少要提前一個小時預定?!彼呎f邊撥通電話,約了個時辰便驅車前往。
⑦來到一棟新建的樓房前,只見一個帕鋪(土家話,老爺爺)正從樓后廚房里端出一大鐵鏟木炭往側邊火??里添,金黃的糍粑在鐵鍋里嗞嗞作響。見我們走來,頭戴白帕、身著紅外套、胸掛花圍裙的余嬢嬢走了出來,連忙引我們入室看座,烤火,喝茶。
⑧茶葉,有千萬種,為什么在德江楠桿以熬制茶葉而聞名于世,納入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正在吃茶的老人給講了段古來。
⑨楠桿盛產(chǎn)古樹,古樹群有好幾處,就連稀珍的千年金絲楠木也有好幾棵。古茶樹也不例外,有一棵幾百年的茶樹,整個兒枝葉繁茂、冠蓋如云,綠油油,亮閃閃,招人喜愛。突然在一個中午,傳來一聲巨響,瞬間雷電交加,天昏地暗,一條巨龍掠過樹梢,將百歲大茶樹掃倒在地。
⑩大雨過后,鄉(xiāng)親們見倒地的茶樹樹葉慢慢變黃,眼看就要枯死,便商議著請來儺戲師傅作法,為茶樹超度。想不到儺師剛設好祭壇,茶樹就緩緩站起來,起死回生,重披綠妝。山寨人認定這是一棵神樹,頂禮膜拜之后,摘下茶葉和祭祀神靈的幾種食物一起熬制,煮來犒勞大伙,想不到,這味道兒鮮美,讓人神清氣爽。從那時開始,楠桿人就有了做“熬熬茶”的傳統(tǒng)。
?如果前面那個是神話傳說的話,那么另外一個則是人文傳說。老人說,清朝南北二號兩派之爭,在楠桿水井灣有一位土著首領楊懷遠將軍,為了抵御和反攻北號人,將南號人帶到獅子山上安營扎寨。由于人們心慌意亂,精神萎靡不振,于是楊將軍就想出一個辦法,便叫人做采來茶葉加上其他五谷雜糧熬來給大伙吃。南號人吃了這“熬熬茶”,果真旺盛充沛,氣勢不凡,將北號人殺得落花流水,獲得全勝,逐驅了外寇,保住了家園。人們?yōu)榱思o念他們,仿照當年的熬法熬茶招待來賓,“熬熬茶”便流傳至今。
?盡管這只是傳說,但數(shù)百年來,德江人用一鍋熬熬茶演繹著動人的民間故事,用米花、油茶豐富著土家人的飲食文化,用熱情好客來反映土家人質樸勤勞和智慧。
?余嬢嬢站在腳灶臺邊,上面有一口盛著半口鍋的茶水的大鍋,她使勁地拿著一把木鏟子攪拌。一個個“氣鼓鼓”的“茶泡”隨攪拌的木槳翻滾,在鍋里的滾打、生發(fā)、噴出,縷縷清香也隨之彌漫出來。
?熬熬茶,像個講究的大姑娘。要先把糯米打碎成細粉后,用豬油調和,再用黃豆、花生、核桃等放入油鍋中炒焦變黃后,放入茶葉和芝麻,如是炒過幾遍,加入少許山泉水煮沸,用木瓢使勁壓磨,直到碾壓成漿糊狀,再添加食鹽等佐料,熬熬茶才算熬作成功了。
?“味道關鍵出在磨壓的功夫上。磨壓得越細越好,熬出來才粘稠。”她說,做茶時要放在“三水鍋”里翻炒,爐子里要“放細火”,到了“火喉”時再加佐料,再不停地翻炒,不停地旋轉磨壓,工序循循環(huán)環(huán),反反復復,等鍋里的水泡泡慢慢消散,再用鍋蓋蓋好,讓茶在里面燜,待上面結出一層薄皮,就才是香飄滿庭、令人垂涎欲滴的熬熬茶。
?要留舌尖上的講憶,就得貫注情感,契合山水,嵌入當?shù)氐娘L俗。余嬢嬢做茶是有講究的:米,是自己家里種的上好糯米和粳米,顆顆新鮮飽滿;糖,是自家熬的米糖;茶葉,是自己親手上山摘的,鮮嫩鮮嫩。山里人的茶,是山的精靈。因此,米花、苞谷放在其外,中間定為設置幾朵未熬制的茶葉,里面還添加幾顆山果,將手藝與情感傾注在整個工藝里。
?魯迅先生曾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于那些興高采烈的客人來說,熬熬茶正是守住黔地土家的煙火,武陵山的那棵古茶樹的清福。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作者看來,自己對茶沒有嗜好,唯有對熬熬茶的念念不忘,也不過是對它是茶非茶的好奇。
B.作者用兩個不同的故事,向我們展示的是熬熬茶悠久的歷史傳承,為文章增添了厚重感和文化內涵。
C.制作熬熬茶的米是自家種的、糖是自家熬的、茶葉是自己親手采的,是因為就地取材,簡單便捷。
D.作者借探訪土家熬熬茶的制作工藝,寫出了土家人勤勞好客。
(2)下列對節(jié)選部分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以《熬熬茶,嬢嬢的味道》為題,既可以形成貫穿全文的線索又讓整篇文章充滿了溫情。
B.文章開頭引用盧仝的詩和結尾引用魯迅的話,形成了前后照應,讓讀者感受到茶是一種雅趣,也是一種生活。
C.第?段作者用排比的手法,寫出了制作熬熬茶繁瑣工藝,優(yōu)美細膩、文采飄逸。
D.文章運用了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寫出了土家非遺熬熬茶的前世今生。
(3)第⑤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請簡要分析
(4)文章的結尾中“熬熬茶正是守住黔地土家的煙火,武陵山的那棵古茶樹的清?!钡摹扒甯!敝傅氖鞘裁??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組卷:3引用:1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讀書人是世間的幸福人,因為他①_____,還擁有另一個豐富的世界?,F(xiàn)實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個世界卻為讀書人所獨有。人們通過閱讀,不僅能進入不同時空的世界,更為重要的是,②_____:人們從《論語》中學得智慧的思考,從《正氣歌》學得人格的剛烈,從魯迅學得批判精神,從列夫?托爾斯泰學得道德的執(zhí)著。笛卡兒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這就是讀書使人向善;雨果說,“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影響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樣漸漸熔化”,③_____。
(1)在上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文中劃線句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分析其表達效果。組卷:2引用:4難度:0.4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韓非子?功名》中有這樣一句話:“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毕惹刂魳反髱煟欧Q“樂圣”的師曠,最初研究音樂,造詣未精,發(fā)覺“藝之不成,由心之不專,心之不專,由目之視多”。他用艾葉熏瞎自己的眼睛,從此心無旁騖,終于成為中國古代的大音樂家。
以上材料對當代青年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7引用:7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