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7章 我們臨近的國家和地區(qū)》2013年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鳳城中學單元測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40分)
-
1.南亞地區(qū)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是( ?。?/h2>
組卷:67引用:14難度:0.9 -
2.日本發(fā)展工業(yè)嚴重缺乏( ?。?/h2>
組卷:112引用:26難度:0.7 -
3.一艘貨輪正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港裝船外運,裝船的貨物最可能是( ?。?/h2>
組卷:25引用:8難度:0.7 -
4.一艘從中東波斯灣開往我國運送石油的船只,最有可能經(jīng)過的海峽是( ?。?/h2>
組卷:24引用:19難度:0.7 -
5.關于印度經(jīng)濟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33引用:9難度:0.9 -
6.日本有世界著名的大漁場( ?。?/h2>
組卷:7引用:6難度:0.7 -
7.有關日本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組卷:63引用:17難度:0.7 -
8.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h2>
組卷:33引用:20難度:0.7 -
9.日本最大的貿(mào)易對象是( ?。?/h2>
組卷:13引用:5難度:0.7 -
10.東南亞流經(jīng)國家最多的河流是( ?。?/h2>
組卷:416引用:118難度:0.9
二、讀圖填空.
-
30.根據(jù)以下材料,聯(lián)系所學的有關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2000年8月13日,俄羅斯海軍的中堅艦艇──“庫爾斯克”號多功能核潛艇在巴倫支海失事沉沒,全世界為之震驚。一年后的9月,俄羅斯開始了“庫爾斯克”號潛艇的打撈丁作。
材料二:亞歐分界的趣聞
第一個以烏拉爾山脈來劃分歐洲和亞洲的人是俄國彼得大帝時期的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瓦里?塔季謝夫。烏拉爾山脈北起喀拉海,南至哈薩克斯坦草原,海拔2000左右,是亞歐大陸上縱貫2000多千米的一道天然界標。塔季謝夫?qū)趵瓲柹矫}進行了長期的考察,發(fā)現(xiàn)烏拉爾山脈東西兩個地區(qū)的動植物有許多顯著區(qū)別??疾彀l(fā)現(xiàn),發(fā)源于烏拉爾山脈的河流往兩個方向:一面流向西方,注入伯朝拉河和卡馬河,另一面流向東方,注入鄂畢河,而且向西面和東面的河流流域的植物群和動物群有著極其明顯的區(qū)別,在西面河流里的魚,身體呈紅色,如娃魚、苘魚。在東面河流中,雖然他們的外表同西面河流中的一樣,如折樂魚、聶利瑪魚,但魚體是白色的,而且味道也不同。根據(jù)烏拉爾山脈的位置特點以及東西兩部分地區(qū)的各種不同特點,塔季謝夫提出,將烏拉爾山脈作為歐洲和亞洲的分界線足比較合適的。他的這個看法最終被公認。
(1)巴倫支海是下列哪個洋的邊緣海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2)“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的巴倫支海沿岸有世界上緯度最高的不凍港是
A.圣彼得堡 B.海參崴 C.莫斯科 D.摩爾曼斯克
(3)此港終年不凍的主要原因是受
A.臺灣暖流影響 B.北大西洋暖流影響
C.北赤道暖流影響 D.北太平洋暖流影響
(4)“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的動力來源是
A.重核裂變釋放的能量 B.輕核聚變釋放的能量
C.利用海洋能產(chǎn)生的能量 D.燃燒常規(guī)能源釋放的能量
(5)俄羅斯東隔
(6)俄羅斯的地形以
(7)“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海域沿岸在氣候上屬于
A.溫帶海洋性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 C.地中海氣候 D.極地氣候。組卷:7引用:2難度:0.5 -
31.根據(jù)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滄海桑田──西之新島的誕生
在日本伊豆諸島之南,小笠原群島以西的海域中,有一座小島,名叫西之島.這座小島以前的面積并沒有這么大.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1973年4月的一天,這里的海底火山大爆發(fā),海面上騰起了煙柱和水柱,海水大面積變色.兩個月后,變色海域露出了1米多高的巖礁,可在幾天以后,巖礁又消失了.同年9月,海底火山再次爆發(fā).不久,火山口露出水面,在海面上形成了100多米長的小島,因為這座小島在西之島附近,所以人們把它命名為西之新島.新島誕生之后,一直在移動.4個月后,這座新島和原有的西之群島連在一起,成為今天地圖上的西之島(或新島).
(1)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火山噴發(fā)留給人們的是恐懼,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火山噴發(fā)對人們生活和生產(chǎn)所產(chǎn)生的影響?
(2)西之新島的誕生,說明了地形是不斷變化的嗎?你還能舉出一個或幾個例子嗎?
(3)西之新島的誕生,主要是由地球內(nèi)部力量還是外部力量引起的?它們各自還有哪些表現(xiàn)形式?組卷:6引用:2難度:0.5